“网瘾最早引起人们关注还是从&dot非典&dot那一年起,非典过后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出现了&dot过度使用互联网&dot的表现”。北京市青少年法律和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介绍,非典那年网瘾之所以达到高峰值,首先与长期在家——一个封闭的环境有关。其次,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都要通过网络进行,导致大批孩子接触网络。第三, 成瘾的很重要的心理诱因——恐惧。在那种特殊的外部条件下,人们恐慌、紧张、焦虑,孩子们就会在网络里面寻求安全感和精神寄托。虽然“非典”是个特殊时期,但特殊时期下出现的特殊现象恰恰反映出了过度使用网络致成瘾的几个重要原因。 ——Psy525.cn
国内外网络成瘾比照
通过与国外网络成瘾者的对比研究,我国网瘾患者的表现有很多不同之处。据宗春山主任介绍,首先,出现网瘾的年龄阶段不同。在国外通常是25至40岁之间,属于成人的行为,但是我国的网瘾患者通常集中在12至25岁,大部分是青少年或者未成年人。第二,网络成瘾的成因内容不同。在国外,致网瘾的原因比较分散,黑客、聊天、网游均有。但是,中国的孩子主要就是网络游戏,而聊天、色情等一旦在现实中得到满足,他们就会脱网。而恰恰是网络游戏让他们始终放不下。第三,国内网络成瘾者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较多。由于国外网瘾患者大部分是成年人,没有太多的人去限制或管理他们的行为,但是中国,网瘾的青少年毕竟还要面临上学,难免会遇到更多的父母、社会干预,因此与父母、家庭的冲突时有发生。
父爱缺失是网络成瘾的致命因素
如今,戒除网瘾更多通过军事化训练解决或物理治疗方法,以此释放过多的能量,但都存在缺陷。“成瘾的东西不是简单消除的,而是需要替代。网瘾的调整需要一个系统的工程。”宗春山主任表示。
网络成瘾的孩子有很多共性。第一,父爱缺失。并非没有父亲,而是孩子的几个关键时期父亲不在身边,如二三岁,婴幼儿延迟性满足的形成阶段父亲不在身边,或者青春期阶段父亲不在身边,或者父亲没能扮演好男人应尽的角色等。父亲的角色更像一个警察,代表着坚忍、克制、理性,对孩子有更强大的监督、威严影响力;如果家庭缺少这样一个角色,孩子就会缺少严格的束缚感,无法获取这些特质,他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就会难以控制自己。因此,研究发现,军人子弟、外交人员或父亲长期驻外的家庭中,网瘾孩子较多。第二,母亲的情绪和控制不当也容易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父亲不在家时,母亲过度的情绪和依赖,使得孩子没有选择感,因此进入网络世界寻找控制感,得到瞬间的满足。第三,现在的孩子除了电子设备外,普遍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游戏,只得在网络中寻找。另外,城市化进程中,孩子们缺少同伴,以及学校课业压力等,也是孩子形成网瘾的直接原因。
网瘾定性“失补偿”
“经过研究,我们把过度使用网络的基本定性,确定为&dot失补偿&dot。”专家表示,现代教育中很容易忽略人性的社会属性需求,比如吃、穿、住可以得到父母的百分百保证,但孩子们的游戏、交友等多元化价值实现方式却得不到满足,所以孩子普遍没有幸福感、快乐感和成就感。也就是说,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的话,就基本上被“枪毙了”。而人是一定要为自己的生存找到价值感、生存感的,所以就会到网络世界去寻找生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