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您遭遇过“网络报复”吗?

想象一下,你认识的每一个人——家人、朋友、同事等,都收到了一封匿名电子邮件,发件人用强烈的言辞对你大肆抨击。你会是什么感觉?芮妮·赫尔德的体会就是:彻底崩溃。    ——Psy525.cn

    几年前,芮妮在社交网站MySpace上的几十位好友,都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指责她是一个破坏他人家庭的荡妇。芮妮说发件者是她新男友的前任女友。此后她花了几周时间努力为自己澄清,联系她认为可能收到邮件的每一个人,向他们解释,自己是在男友跟前女友分手几个月后,才开始跟他约会的。

    可是伤害已经造成了:芮妮的家人打来电话,质疑她的品行;同事们在她背后指指点点,有几个朋友甚至跟她断交。芮妮最后还是跟男友结为连理,她说,邮件发布者向全世界散布谣言只花了短短几分钟,而她为修复伤害付出的时间多太多了。

    纵观人类历史,对敌人实施报复的形式有决斗、下毒之类,或者至少也得是巧妙的谣言,这些谣言需要精妙的构思,还得有耐心去传播。通常的情况是,当整个复仇计划成形之后,复仇者便已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

    可现在的情形大不一样了——想要让别人当众受辱,网络是最合适不过的媒介。借助网络进行的报复比以前容易操作,手段也可以更下流,而且变得非常普遍。借助网络,我们能瞬时把谣言传播出去,而且是匿名的。你可以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去毁掉某个人的生活,此举给对方带来的痛苦则可能是无穷尽的。

    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有人把前任情侣的裸照发到网上;有人在网上发布对某家餐厅或某本书非常不好的评论,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这家餐厅或这本书,而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餐厅老板和书作者;还有人把某个熟人的信息加入电邮广告名录中(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你的收件箱里突然充斥着男士性功能增强产品的广告,肯定是有人故意整你)。

    为什么总有那么些人没法足够成熟理智,抵制“网络报复”的诱惑呢?即便这样的报复看似简单,让报复者以为无迹可寻。很简单:在网络上,每一个个体都是群体的一分子。对这一现象,心理学界已有了一个专门术语:“网络松绑效应”。心理学家将此类行为分为两类:“良性松绑”(现实生活中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向很多人说的一些事情,在网上却能说出来)和“恶性松绑”(言语粗俗、表达愤怒、指责他人或散布仇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您遭遇过“网络报复”吗?  报复  报复词条  遭遇  遭遇词条  网络  网络词条  
综合

 无论多忙,别忘了爱自己

文:meiya(微信公众号:meiya)我经常会倡导女性爱自己,有读者会问,到底怎样才是爱自己?自爱是自私吗?自爱是自恋吗?自爱不是自私,我曾在文章中有写道:“...(展开)

综合

 年轻人,别再眼高手低

职场中有一类人多才多艺,性格随和,讨人喜欢,但其有一致命弱点是做事不彻底,缺乏方向感。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成长,就得忍痛专注做某件事情,直到做好这件事情。——我有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