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朱娜(上海文翔路)——Psy525.cn
解答者:张海燕(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教授)
问:日前一项调研显示,本市近三成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值得玩味的是,仅3%的被测者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向老师求助的学生也只有3%。请问,何谓心理咨询?只有心理“病人”才需要心理咨询吗?
答:20多年前,在我国,心理咨询还是一个人们感到陌生的事物。那时,只有少数高校有面对学生开设的心理咨询服务,而主动求助者不仅人数少,还犹如“地下工作者”般小心,因为人们普遍在心理咨询、精神异常和遭遇社会歧视之间划上等号。时光荏苒,今天这样的情形已大为改观,但偏见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如上述调研结果所示。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认识上的澄清。
所谓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在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进行的特殊互动和交流,旨在促进来访者达成态度与行为上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改变,即成长。适应心理咨询的对象也非常广泛。例如,如果你身上存在某些非适应性的心理与行为,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行矫正,以达到减少甚至消除它们的目的;如果你期待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过积极而富有效率的生活,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为自己提供助力;如果你期待减少产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可能性与潜在可能性,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化解冲突情绪,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保持个人精神生活的内部和谐,实现前瞻性预防。总而言之,矫正、发展与预防,都是心理咨询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并非只有心理“病人”才需要心理咨询。
其实,心理的正常与异常中间,并没有一个截然划分的界限,它类似一个色谱,从绝对健康的白色到严重心理扭曲的黑色,中间是由浅到深的宽宽的色带。不愿面对心理困惑,甚至在有必要寻求外部援助时持消极回避态度,只能使问题愈加严重;而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主动寻求心理援助的意识,健康和适应才会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