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疑病症的治疗

我们有时都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身体,可能有或者正在形成某种严重的疾病。对于那些有疑病症患者来说,对疾病的担心一直持续数年,并成了日常生活当中的焦点。担心或者害怕压倒了一切,使自己几乎无法集中心思来做别的任何事情。    ——Psy525.cn

病症引起的担忧在早期看来好像还可以理解,甚至有可能是合乎实际的。许多严重的生理疾病都是由最小的轻微症状慢慢形成的,最开始可能只有极轻微或相对无害的一些症状。比如,脑肿瘤是从头疼开始被人察觉的,心脏病有可能从消化不良开始,中风是从大腿若有若无的麻刺感开始的,皮肤癌可从一粒小黑痣开始,白血病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有轻微的体重减轻和疲劳。

          有疑病症的人会对身体功能的任何变化太过敏感,每一个症状或生理感觉都会被联想成最可怕的病情。实际的可能是,绝大多数头疼并非因癌症引起,大多数黑痣都是良性的,大部分消化不良也不过就是消化不良而已。对于有疑病的人来说,这样的概率所提供的安慰并不能够使其安心,因为他们会带着几乎能称作确信的态度认为,他是某种超乎寻常的灾难特意选定的受害者。他对于反复不断的生理确认和多次体检和化验得出的阴性结论全然不信,固执己见。

             国外医学资料上曾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30岁的马拉松长跑运动员每年要参加25场比赛,他看到杂志上有一篇文章讲到一位著名的长跑运动员最近在一次例行的赛前准备练习中突然倒地身亡,死因是心律失常。这位马拉松运动员就开始自己把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心律上面了。偶有跳脉就觉得自己的心脏出了故障,可能会有发生类似灾难性的心脏病。不久,他就开始每天把60次脉,而且放弃长跑以求安全。

           他去看极有声望的医生,而医生经过仔细体检后和心电图测验后安慰他说,他的心脏极好,跟18岁的少年是一样的。医生说,他应该继续跑下去,把这方面的事情彻底忘掉。他一点也没有感到满足,他看了很多心脏病专家,并催促他们不停地做广泛和介入式的检查和化验,但结果一直都是阴性的,他的心脏一直受到夸奖。但是,这些话不仅没有让他感到些许放松,反倒使他更加着急。他觉得那些医生一个个都没有看出问题来,或者是看出了问题但又瞒着他。

           不久,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工作,因为他很害怕没有诊断出来但自己又坚信不疑的疾病。他花无穷多的时间来读医学文献和医学期刊,到网上查询应该做的化验和可能的疗方。他的朋友开始回避他,因为他完全只考虑自己所谓的病情,所有的谈话都集中在他的健康问题上,他也觉得朋友和医生都对他的问题不够严肃。

    疑病症患者所担心的具体疾病有所不同,这要看个人以前患过什么病或者有过什么样的症状,或亲友当中得过什么病,或者是这个人的医疗卫生知识以及媒体在谈什么值得害怕的病。怕得艾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因为HIV感染的早期症状非常模糊(疲乏、体重减轻)。新闻媒体对此问题有广泛报道,人们有可能与艾滋病患者接触,还有HIV检测当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微小但固有的误诊(不管可能有多么小,错误的阳性结果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在门诊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特殊的“病人”,他们主诉很多,自感症状很重,但各种检查均正常,药物治疗也不见效果。他们由于身体“症状”的存在而焦虑不安,担心可能存在某种疾病(通常为一些疑难杂症如癌症、传染病等),四处求医,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严重的可导致自杀。其实,这种无病自忧也是病,不过它不是什么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度关注,对健康估计之坏跟身心情况很不相符,并处于对疾病的持续、强烈的恐惧之中。他们往往在没有任何可靠证据的情况下,经常主诉自己病症如何如何严重。当医生检查得出否定结论时,疑病症患者常常断定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或不可靠的,总是往坏处想,因此,无法消除内心对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其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另一些医院,以寻找“更好”的论断和治疗。

            疑病症的产生有患者的个性因素,也有外界环境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疑病症往往是对因心理挫折而产生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转移,是自我因素防御机制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了,普遍感到存在着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缺少有效的支持系统和恰当的宣泄方法,这种心理压力就有可能以躯体的症状表现出来而困扰人们。

           有疑病倾向或已患有疑病症的人,应及时找心理医生进行专业的帮助指导。目前有多种有效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摆脱无病自忧的困境。

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病人应携带全部病史和检查资料到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就医。采取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讨论不适症状的性质和担心患病的理由,配合医生弄清问题。

       诊断确立后,医生应将检查结果告诉患者,并说明不再进行躯体检查,同时开始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让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解除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病人关心自身健康这是正当的,但不要反复强求医生做重复的、不必要的检查。

      首先应尽量避免可能产生的医源性影响。医源性影响指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对病人所起的不良心理影响。医源性影响有以下几种:(1)错误的诊断;(2)反复检查和长期不能确诊;(3)错误的治疗;(4)其他。因此,在治疗实践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医患关系,对患者的疾病和症状不要急于否认,也不要对治疗轻易下保证。应告知患者不要对治疗抱过高的期望与要求;(2)不要迁就病人作进一步检查的要求,在理解患者的基础上,巧妙地婉拒不必要的检查,否则极易引起医患间对立情绪的出现;(3)治疗过程中,当患者出现新的症状与诉述时,切不要简单地把他们归入疑病症状之中,须认真检查是否确实伴发了躯体疾病,以免延误治疗。

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医学知识和有关信息,注意心理卫生。

总之,疑病症的心理治疗要取得满意的效果,是困难而费时间的。但是,只要病人并非处于精神病状态和没有显著智力缺陷而又愿意接受心理治疗,从实践的角度说,心理治疗总是可以有所作为和对病人多少有些好处的。

对疑病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在于解除患者伴发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少数病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获缓解。

作者简介:

王丹

已帮助过

1.3万人

入驻年限

11.5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疑病症的治疗  病症  病症词条  治疗  治疗词条  疑病症的治疗词条  
综合

 杨澜给二十几岁的女孩的14条告诫

女孩,当你二十几岁时,你已经不小了,不要再像个小女孩一样为人处世,你该有自己的品味、思想、健康心态,让自己更加成熟和富有魅力!——一、拥有品位女孩到了二十几岁后...(展开)

综合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

文:李尚龙 来自:龙影部落(ID:lslmoviegoers)那年我一个人来到北京,带上父亲跟我说的一句话:多交朋友。于是,上大学时,我酷爱社交,参加了三个社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