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09日 来源:国际金融报
年终奖,名词也。从字面上看,该词含有喜气洋洋的色彩。然而,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名词,并不会给大多数人带来多好的心情,经济学中著名的“二八定律”在年终奖问题上依然年复一年地显现着。对于大多数人,年终奖在带来一些物质实惠后,最终或多或少会影响心情,成为情绪“病毒”。
第一批中毒的当然是老板们,这里指的老板是巴菲特、李嘉诚以外的,非财大气粗型老板,比如鄙公司老板。腊月十六早上,鄙公司几个爱学习的员工发现公司订阅的晨报没有按时送到,于是打算投诉,此时里屋的老板将报纸拿了出来。可是,几位同事阅读之后,发现少了“职场”版。“一定有重大新闻,并且多半与我们有关”,嗅觉敏感的某同事很快作出推理,继而查阅了报纸的网络版。果然,报上有新闻云:某《就业调查报告》近日出炉,该报告共访问了亚太地区近6000名规模不同的主要行业、公司的重要招聘决策人。该报告显示,尽管受金融风暴影响,但仍有66%的中国内地受访者希望今年年终奖额度较上一年提高10%以上,而这些受访者多集中在上海。另有近1/4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希望年终奖增幅超过 20%……
难怪,此条新闻一定已经让老板情绪中毒了。虽然对于国人发布的类似信息,我们一直评价不高,觉得是运用“瞎子摸象”原理调查出来的。不过作为员工,对这样一条新闻当然是欢迎的,同时也知道要我们的年终奖要提高10%以上是做不到的。
年终奖多少总是有的,少的自然心里“拔凉拔凉”的,多的也未必能高兴几天。国人在收入问题上历来比高不比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总能找到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同行。于是除去“金字塔”塔尖的少数人,八成人即便不沮丧,也难以心满意足。
国企的年终奖大多无法与外企比,而外企员工看到国企职工今天拎回一袋猪肚,明天提回两壶油……对于这种难以评估具体价值的非货币年终奖,于是也不敢盲目自我膨胀;至于大学老师、公务员的年终奖,历来是“月朦胧鸟朦胧”,往往会引发许多夸大了的传说,惹得他们的熟人心情复杂。
“年终奖这东西真是害死人!”一位创业没几年的老板朋友愤愤然地说。其实假如把年终奖平摊到月薪里,相信攀比心理引发的情绪污染会小得多。可是,我们毕竟是从猴子进化来的,“朝三暮四”原本与“朝四暮三”一样,但我们就是不能接受前者,觉得吃了亏。
年终奖大概是极少数不谈与国际接轨的国产事物,估计它会与惟一能PK赢洋节日的春节一样万古长青,哪怕是病毒,大家也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