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十连跳”不幸事件后,富士康在22日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开出了20万元到60万元的平均年薪,招聘一批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不幸,今晨竟又发生了“十一连跳”。——Psy525.cn
多数轻生者显然都是心理出现了偏差,以高薪招聘持证心理医师、心理咨询师,希望能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要解开这家超大型企业40多万员工的群体“心结”,却不是招几个心理医生就行的。
富士康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公司承认,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有人指责他们严苛的加班制度。在富士康工作就意味着加班,不加班只能拿相当于最低工资的底薪,八九百元。虽然很多员工为了多挣钱不反对加班,但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劳动,必定摧残人的身心。
而这种劳动,又是极其单调枯燥。据电视新闻现场采访,工人每天7时30分进厂,晚上8时下班,去除中间2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实际工作时间是10小时。他们在流水线上重复着同样的劳动,几个小时无法喘口气,连句话都不能说。机器24小时运转,员工分两班工作。人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这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说,这样的生活,上一辈农民工尚能忍耐,那么,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则难以坚持下去。曾在富士康“卧底”采访28天的南方周末实习记者刘志毅说,他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员工心中的梦想与严酷的现实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20来岁的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离开贫穷的家乡不仅是为了生计,更希望过一种新的生活,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在富士康,他们每天坐着穿梭巴士上下班,往来于固定的车间和宿舍,却不清楚未来的方向。平日里,没有人倾听他们的烦恼,为他们谋划将来。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富士康,员工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有保障的,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尤其是自我实现需求,却都无法实现。
富士康缺少的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这一点,仅靠心理医生,以及建立名义上的“员工关爱中心”是无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