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请你在快乐、满足、平和、宁静、振奋这些正性情绪和痛苦、忧伤、紧张、恐惧和沮丧这些负性情绪中作选择,你会选择哪些? ——Psy525.cn
我曾多次在学生和来访者中做这样的小试验,结果,无一例外,所有人都只选择前者而非后者。
情绪是以主观体验、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为特征的。
以快乐这种正性情绪为例,当我们达到了渴求的目的,原有的紧张感就会解除,这时我们体验到的情绪就是快乐。此时,我们主观上的体验会是愉悦、欣喜、满足,生理上则会变得放松,外部表情则是:笑逐颜开,神采飞扬甚至手舞足蹈等。
在人们眼里,正性情绪都是好的,因此,越多越好。而负性情绪都是不好的,因此,一点都没有才好。
其实,这是对情绪的重大误解。
抽象地看,快乐的确比痛苦好,无畏一定比恐惧好,振奋一定比沮丧好。
但是,生活是具体的,我们根本无法脱离具体的情境来判断情绪的好坏。
比如,在森林中见到老虎,如果我们不感觉恐惧,那么,十有八九就会葬身虎口了,而唯有恐惧,才能调动起人的生命潜能,使人拥有逃出虎口的一线生机。
再如参加高考的学生,如果他上了考场还像什么事也没有一样,一点不紧张,那么,他的成绩十有八九会出问题。
如果人类没有情绪,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日出、鲜花、蓝天、白云这些大自然的美景不能触动我们,使我们体验到陶醉、迷人与美妙,那么这个世界会是多么单调、枯燥和乏味?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期盼、牵挂与支持不能使我们产生温暖、亲近与美好,那么生活该是多么冷漠、无情与荒凉?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只是缺少发现。
也许现在我们还可以补充一句:有时还缺少体验美的情绪能力。
即使是被情绪心理学家称作负性情绪的情绪,对丰富人的生活也有极大的意义。比如,对污染的担忧,使我们为重见蓝天白云而努力改善环境;对人际间缺乏教养的行为的厌恶,使我们懂得了自律;考试带来的紧张,使我们在考场上变得格外地认真与专注;对灾难的恐惧,又使我们凝聚并爆发出超常的力量……
有没有发现,其实不论是负性情绪还是正性情绪,都赋予生活以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使世界充满生机的首要条件。
周围世界的美与丑对一张没有生命的桌子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桌子没有感受的能力;与桌子相比,人类真是幸运,大自然不仅赋予周围世界的美丽,而且让我们具备了一种天赋能力——感觉并体验世界的能力。
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生活从此才有意义:大到为理想而奋斗,小到为一顿晚餐而辛劳,都可以让人体验到愉悦、欣喜、满足和成就的感觉,这种感觉若用一个心理学术语来概括,那就叫:幸福感。
正是情绪使我们具备了如上所述的审美功能。
情绪还是我们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我们都知道躯体在帮助我们适应环境、有效生存中所起的作用。海边的人靠捕鱼为生,高山上的人靠狩猎为生,平原上的人靠耕种为生……人类因势利导,靠自己的双手发展出最有效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如遇外敌入侵及灾害,人们还要凭借自己的躯体力量或反抗或逃生。
但很少有人想到,若没有无形的情绪作中介,上述一切活动甚至都不会发生。因此,情绪是帮助人适应生存环境的有力而且首要的工具。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来缺乏情绪感受和表达的能力,饿了不知道哭,渴了不知道闹,摔伤了不知道疼,流血了不知道害怕,那我们原本脆弱的生命又会增加多少危险?
如果我们幼时感到舒适时不能以微笑去向养育我们的父母表达满足和感激,如果当父母带我们去看蓝天白云、红花绿叶时,我们不能以惊喜与好奇回应父母,与他们作情感交流,那么,我们的父母该是多么的失望甚至痛苦?
幸好我们的基本情绪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它使我们人类在襁褓中就知道用情绪向环境发送信息,以此调动环境(父母、亲人)对我们的关心与照顾。你看,婴儿用微笑吸引母亲,使她久久不忍离去;你听,婴儿用哭泣去唤起母亲对自己的注意,使她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而赶来照顾自己……
成年人同样依赖情绪而生存。
对毒蛇猛兽、车祸及其它意外事故的恐惧使我们小心谨慎,从而免除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对两败俱伤的人际竞争的反感与担心使我们学会了互惠互利、双脑双赢;面对敌人的入侵,恐惧与愤怒使我们变得特别勇敢与坚强;而对新事物的兴趣则引领着我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和生存空间……
随着人类情绪的进化,我们还学会了通过主动调节情绪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在面对一个不可逆的问题情境时,我们会安慰自己,说服自己想开些,并且能从中吸取教训,使自己由沮丧变为振作,从无望变为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是情绪使我们得以主动协调与他人的关系,比如通过微笑表达友好,通过热忱表达关切。我们还知道:表现快乐会使人感觉愉快,表现稳重会使人感到放心,表现体贴会使人感到亲近,表现幽默会使人感觉放松。
情绪还有影响人际沟通与交流的作用。
和别人交流时,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仅注意听对方说什么,而且还要注意他的表情。如果一个人笑着对你说:“你真烦!”那你不仅不会生气,还会很高兴他把你当作了亲密无间的朋友;但如果一个人冷冷地对你宣布:“我喜欢你。”那你一定会感觉很不舒服。
为什么我们在和别人说话时要这么留心人的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呢?因为人与人之间除了言语交流之外,还有非言语交流,情绪便是非言语交流的一种,它通过人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语调表情,向人传递着比言语更为丰富、微妙而又真实的信息。
社交场合中,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表情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与人相处时,我们会用冷淡表示距离,用热情表达友好……
不仅如此,与人相遇时,别人表现出的欣喜会让我们产生自我价值感;与人相处时,别人的皱眉会使我们自省与自我约束;
在此,情绪又成为我们自我察觉与调节的工具。
作者简介:
宋岩
已帮助过
9829人
入驻年限
11.8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