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理成熟程度与人的年龄大致呈正相关。——Psy525.cn
熟也幼稚待培养
“打药催熟的水果不香,瓜熟蒂落瓜才香”,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心理成熟标准,低于或者跨越相应年龄段标准、具有其他年龄段的一些特征是很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不正常了,小学生中的“小大人”就是这样。
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处于高速发展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够强,有时让人觉得很成熟,有时又显得非常幼稚。说“幼稚”是因为他们过分地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说得多做得少,容易情绪化,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比如我叮嘱新上任的干部分一些报纸,他们往往会毫不迟疑地答应,让你觉得他们真是“大人”了,但是过了一天未必有动静,当你询问的时候他们会举出无数的理由,又显得很幼稚,而老干部就很少发生这种事情,即便他们干不了,也会在开始时告诉你或者请别人帮忙。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小大人”早熟也幼稚,二是“小大人”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真正成熟起来。
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在行动上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解决;在方法上予以指导,特别是没有做过的事情要交代清楚;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信任他们,指导而不代替,放开但不放任,避免出现大的问题挫伤其自信心或出现安全问题。
还可发挥群体教育的作用,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在班风、班级氛围上下很大的功夫,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相对地减少和弥补心理上的差距。在家里安排孩子和父母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比如家务活、逛商场、去游乐园、看一些电视节目……不仅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些都是避免早熟幼稚化的有效措施。
早也不利需引导
晨报广州专讯曾报道,某小学一年级一名学生从家里带了包装精美的礼物给老师,说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关照”。
一个学生每到下课时就守在门边,原来是为了方便随时给进来的老师开门,见到老师还不停地说:“老师您好靓。”“老师您真精神。”还有学生第一天上学就掏出爸爸的名片递给老师:“这是家父,以后有事找他。”
再看满天飞的“某某小明星争霸赛”、“少儿模仿秀”、“天才儿童培训班”,其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天才儿童、精英少年让人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厉害,但感慨之余又让人怀疑:这是成熟吗?这样对孩子好吗?
幼稚未必是坏事,成熟未必是好事。早熟不等于世故,成长也不等于湮灭童趣,拔苗助长会适得其反,心理健康贵在平和。在儿童没有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和体能之前,保持其正常的心态和适度的发展非常关键。“敬个礼、握握手”、“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问声早”就是小学生的社交生活。个别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某些长处,绝不代表全体学生都可以这样做,也不代表这个学生真正成熟。
早熟的学生需要引导,一是注意其家庭环境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教师和家长要沟通,统一教育方向;二是把握其性格特点,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外向的学生往往说得多干得少,要提醒其言行一致,不要轻易许诺,许诺就要兑现;内向的学生往往缺乏和别人的有效沟通,要提醒其多和同学接触,不要自视清高或者孤僻不合群;三是注意其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变化,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对于青春期早期经常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提示;四是注意其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鼓励其发展,正确认识自我。
老也麻烦要谨防
个别学生过分成熟,超越了青少年阶段应有程度,甚至比成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旦发现应该马上引起重视。比如过于沉稳,显得老气横秋;过于消极,出现厌世、冷漠的倾向;过于暴躁,出现仇视、敌对的情绪……都是非常值得关注,必须予以处理的。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