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小学老师告诉我,如今的小学很不好教。这些孩子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从小娇生惯养,任性得很。她们班有个男孩学习很不好,每次考试他都是垫底的“底一”,课上小动作不断,常搞恶作剧,不是把女同学得辫子拴在椅子后背上,就是往桌子罩上乱写乱画或出个怪声。老师劝诫了几次,表面答应得很好,可是他却像耗子一样,放下爪就忘。后来老师到他家家访,想和家长沟通一下情况。正赶上这天他家有客人,老师没有好意思讲出他的缺点,可是他一到家见到老师就怀疑老师来告他的状。当着客人就大闹起来,弄得老师很尴尬。像这样任性的事她遇到很多次。这样的孩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很强,想干啥就干啥,好象天是老大,他是老二似的。——Psy525.cn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性虽不排除遗传因素和精神类型的影响,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养成却是起着关键作用。它与儿童的早期教育的密切相关。家庭的过分溺爱和过多的责骂,都会导致任性的性格。溺爱的结果是孩子的心里只有自己,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中心,不管客观环境和外界条件是否允许,想说就说,想闹就闹,听任自己的感情驰骋而毫无拘束。至于过多的责骂和批评,表面上家长或老师发泄了怒气,孩子也“洗耳恭听”,可是并没有达到教育的作用。这种来自父母或老师的指责转移了孩子做错事以后的自身反省和认识的心理过程,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分析、辨别自己行为的对与错,甚至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你在喋喋不休地责骂,而孩子却根本没听。这样久而久之,就使孩子变得任性、固执。任性行为还有害于身体健康。由于任性,情绪不佳,脾气暴躁,直接影响脏腑功能失调,能由此引发许多病症。有鉴于此,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讲究策略,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任性心理和行为。
认识任性行为的危害是矫正任性心理的关键。人离不开集体,虽然有的事个人起着主导作用,但直接或间接也涉及他人,所以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以我为中心”的任性行为,却亵渎了他人和环境的作用。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必然使你远离他人和集体,没有知己,难以与他人合作,成为孤家寡人。到了这个地步就很难干成什么事,更不用说事业有成了。
加强同龄孩子的联系,有助于克服“以我为中心”的观念。现在许多家庭住在单元楼房,形成各自的封闭天地,孩子间的交往较少。生活在大人们中间,在加上教育方法不当,就容易助长“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为此,平时应该为一些年龄相近、脾气相投的孩子创造相互接触、玩耍的机会。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玩具、图书拿出来一起玩,一起看;谁家有力所能及的事要做,就一起做,甚至谁有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吃。这种鼓励孩子共同参与的行为,能够培养他们热爱集体、互相关心、共同合作和大方无私的精神,对于克服任性行为是颇有帮助的。
家长以身作则,讲究教育方法。如前所说,孩子的任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应由家长或老师负责的。他们的教育不得法,酿造了孩子的苦果,因此,家长或老师必须坚持教育孩子宽严适度的原则。这就需要:
(一)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有分寸、有节制,不能无原则、无限度地溺爱。千万不要护短,要给孩子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
(二)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要取得共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对孩子施加影响的长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的要求、方式方法一致,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环境的制导系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他们的意见有分歧,有的严,有的松,有的溺爱,有的责骂,使孩子在无所适从的环境中也会变得无所适从,就容易自由地选择任性。还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口径统一,使孩子认识到家长与老师的要求是一致的,没有缓冲的余地,这就使孩子在别无选择中向良好的行为规范靠拢。
(三)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顺从。对孩子的要求,合理的给予支持和鼓励,这样可以使孩子体会到独立思考的幸福感;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不能迁就、顺从,并说明原因,使其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而应该这样做,从而培养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家长是孩子的最具权威性的老师,有时老师在学校里苦口婆心地劝诫成果,常常被家长一句泄气的话给否定。如果家长的行为不能自检,任性妄为,那就不可能让孩子远离任性。只有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个好榜样,孩子的任性行为才有望克服。同时,对于是非要掌握正确的标准,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为准绳。这是任性的渊薮。
除此以外,还应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习惯性,不是几句话就能克服的。危害认清了,家庭和学校环境改善了,最欠的“东风”就是孩子的意志和自制力。孩子自己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遇事要冷静处理,不要急于亮明观点或采取措施。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痛苦的行为约束,理智逐渐增强,任性行为就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