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子女长大成人,忙于打拼事业,忙于经营自己的小家庭,闲下来的老人们,有点无所适从。不少老人养起了宠物。为它们做好吃的,带着它们上街散步,感受它们的乖巧,感受到自己被需要。宠物,成了不少空巢老人的精神寄托。然而,对于宠物投入过多的情感,也让一些老人遭遇了 “宠物依赖症”的困扰。 ——Psy525.cn
【事件回放】
“菲菲、崽崽,你们在哪里?快回来吧!”自从伴随自己多年的贵宾犬菲菲和比熊崽崽在小区门口走失后,陈爷爷、王奶奶夫妇终日便茶饭不思,他们不仅发疯似的四处粘贴“重金寻狗启事”,还和往常一样,一日三餐给这两个“宝贝孙女”精心准备饭菜,即使是深夜,王奶奶也会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开一次门,看看走失的菲菲、崽崽是否回来了。
陈爷爷写下的《我和老伴重酬寻爱犬》的传单上,记者看到,两位老人这样写道:“它们就像我们的亲孙女一样,我们每天做饭给它们吃,给它们擦脸洗脚,它们陪我们看电视,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快乐……”
养宠物对于老人有积极的作用,这已经被一些研究所验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随机选取了北京719个子女不与父母同住的“空巢家庭”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养宠物的空巢老人无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更加健康,伴侣动物对人身心健康有直接或条件性影响。
澳大利亚和德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养宠物者比不养宠物者就医的频率要少,可节省大量医疗开支。在澳大利亚,养宠物者比不养宠物者就医的次数少12%,这个数据在德国是16%。他们住院的时间平均比不养宠物者少32%。美国一项对饲养宠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证明,宠物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这份调查发现饲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一年内存活机率要高出不饲养宠物的病人。在饲养宠物的病人中仅有6%的人在一年内去世,而不饲养宠物的病人中去世者占28%。这可能是因为定时遛狗,增加了主人的活动量,对促进健康发挥了作用。
王晨指出,养宠物之所以对老人的身心有帮助,主要是在这个过程中,老人所需要的安全感、价值感、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以及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都可以由伴侣动物提供。同时,有宠物做伴的老年人往往社会形象更好,社交机会更多,这一切都使养有宠物的老人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和幸福感更高,从而更容易激发并保持内在的生命力与活力,提高对于疾病、困境的抵抗力,减少不幸发生。
B 心理上过度依赖宠物是种“代偿行为”
在以上的新闻中,陈爷爷、王奶奶因为走失了宠物茶饭不思的状态,显然已经超出了一般人与宠物的亲密程度,呈现出“宠物依赖症”的倾向。王晨解释说,“宠物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对宠物过度的感情倾注,可以从以下三点指标来判断:一是如果离开了宠物,情绪波动大,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念头;二是因为养宠物而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工作或学习;三是因为养宠物而减少与外界的联系,降低沟通交流能力。
“宠物依赖症”的产生与每个人的人格发展、过往经历、价值观、个人素质等都相关,而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正是“宠物依赖症”的潜在易发人群,其中的原因与老人内心的寂寞、孤独、失落直接相关。老人们在完成一件又一件人生大事、进入空巢阶段后,内心既感到孤独,同时又有一种激情,想去保护弱者,而宠物往往是他们晚年生活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部分老人将感情过多倾注到所饲养的宠物身上,这是心理上的一种“代偿行为”。这种状态可以分为自觉的和盲目的两种。自觉的代偿,是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陷所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盲目的代偿,是并不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短处与缺陷,往往导致过分代偿,结果某些方面畸形发展,破坏了人格的协调统一,反而加剧心理冲突,造成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良。可见,代偿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简而言之,如果在力求摆脱不满足现状的强烈而急迫心情的驱使下,将对某一对象的需要不分客观状况限制地全部转向其他的对象,就会导致过分代偿。比如老年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在亲情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把情感投注对象置换为宠物,从而寻求精神寄托,久而久之就可能对于伴侣宠物在心理上过分依赖。
C 走出家门空巢不空“心”
当代老年人已经从“生理需求、温饱需求”升级到现在的“社交、感情、自尊、自我实现”等更高一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里,社交和感情需求是老年人最急需的。王晨建议说,老年人要做到空巢不空“心”,主动走出家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更广泛的兴趣,多与同龄人交流,比如到公园练太极拳、舞剑、下棋,参与社区里的合唱队、舞蹈队等文体活动,到老年大学学习画画、练习书法等等。在此基础上,老人们或许还可以将对于子女的“小爱”升华为对他人的“大爱”,在社区、公益机构里担任一份义工工作,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忙于打拼事业、照顾下一代的为人子女者,则要适当把爱往“上”传递,不要简单地以为,只要给老人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就是尽孝,更需要注重与老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要知道老人对于子女的爱、对于亲情的渴望,是宠物们难以承载的。“有些子女工作很忙,常常出差,难得回家看望老人,那么常常打电话给老人表达问候、关心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时候,不妨向老人请教一些生活乃至工作方面的问题,这更容易让老人产生被需要、被尊重、被认同的满足感。有条件的,可以双休日带老人到市中心或郊区旅游景点游玩,感受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老人体力不错,小辈还可以偶尔请老人帮自己办理一些生活琐事,这些都可以缓解老年生活无意义感导致的存在焦虑。”
宠物的寿命一般都比人类短很多,比如狗的寿命通常只有十几年,像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样,拥有它,就难免有失去的时候。子女可以将狗的寿命折算成人类的,以提醒老人逐渐适应、接受、承认这一客观情况,这样可以平缓处理分离焦虑。另外,王晨还建议说,可以在宠物进入年老多病时,再养一只,这样当离别的时刻到来时,新来的伴侣动物可以带给老年人一些安慰,有利于老年人尽快走出哀伤,以积极、正向的心态平静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