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根据科学的推测,人类自然寿命应比现在实际的寿命更长。但由于疾病、创伤或心理、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人们未能达到预期寿命而过早死亡。——Psy525.cn

       过去,造成人类死亡的多发病为结核、天花、鼠疫、血吸虫病、霍乱、伤寒、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现在这些病很多已经基本被消灭,与这些疾病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已明显下降。而当前的多发病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哮喘、溃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统计,现在的死因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这些疾病均都属于心身疾病。可见,心身疾病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心身疾病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不良心境首先影响到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继而再影响到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中介,最后使内脏器官发生病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有人将心身疾病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而广义的心身疾病还包括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表现为躯体症状的心理疾病。根据这样的定义,我们在考察一个疾病是不是心身疾病的时候就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1.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中一定要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刺激,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心理因素。

       2.通过检查,能够发现躯体症状、阳性体征,能够找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3.所说的心身疾病不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4.在患者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有下述部分或全部特点:

       (1)患者具有一定的遗传素质、性格特点或心理缺陷。换句话说,就是这类患者因为自身的特点,造成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2)存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因素。这一点对于心身疾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要么在时间上比较长久,要么在强度上比较剧烈,或者两者兼备,它们长期作用,导致患者的心境长期不稳定,最终导致心身疾病

       (3)心理社会紧张刺激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时间关系。一般来说,应该是先有不良刺激,然后才有心身疾病的发生,不良刺激和发病不可能颠倒过来,那样的话,这个疾病也就不是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了,当然不是心身疾病。此外,也不会是刺激结束若干年才发病。因为此时,刺激造成的影响早已消失,如果此时发生了一种躯体疾病,要将它和早年的刺激联系起来,显然也会很牵强。

       (4)心身疾病的演变过程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呈现出一种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刺激因素越强烈,持续的时间越久,那么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越重;反之,如果刺激因素变弱了,心身疾病的表现就会相应减轻。

       (5)如果单纯进行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而不从心理上进行调适,治疗效果较差。

       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分离观念和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开始用整体的医学观点去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心身疾病与心身医学备受关注。然而,此时,也存在着另外一个概念,也就是身心疾病。

       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两个概念,乍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是这样认为的。其实不然,这两个概念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的,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的过程不一样。

       从发病过程上看,心身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心境恶化,并进一步影响到身体的生理变化,从而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心身医学认为,心理、环境、社会因素以及生活事件中个体不能耐受的严重客观事件,是患病的外部条件,而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等,则是引发心身疾病的内因与基础。心身疾病具有内因与外因交错影响及联合作用的特点。

作者简介:

周雷

已帮助过

3174人

入驻年限

10.3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身疾病不是身心疾病?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词条  身心  身心词条  疾病  疾病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综合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对抗灾难?

不少孩子心里会因此产生疑惑或恐惧,面对这一切,父母应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现象聚焦:灾难画面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日本地震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电视台和报纸也对灾难进行了...(展开)

综合

 哪种男人格外招小三喜欢?

 网友倾诉:  我27岁,爱上了一个36岁的有妇之夫,他英俊儒雅,事业蒸蒸日上,我们之间无话不谈,他非常爱我,我们已交往快一年了,但令我苦恼的是就在几个月前,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