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恋蠢成的悲尉——Psy525.cn
2008年l1月7日,星期五,大中小学正常上课。可就在这一天,孟超收到了贵州省高级法院作出的维持一审“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裁定书,原因是2007年9月27日,在贵阳六中读高三的他,用匕首杀死了同学何小厉(化名)。孟超起意杀人的原因是——他与何小厉有一个共同的情人——45岁的女班主任张丽(化名),并由此产生了纠葛。
2006年秋,l7岁的孟超从贵阳六中高二l4班转到高二l5班,与何小厉成为同学,班主任就是这个事件的女主角——离异多年的语文老师张丽。张老师对孟超不仅在学习上非常关心,在生活上对他也是关爱有加。“张老师成了我最信任的知己,寒假里我就认她做了干妈。”之后,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2007年3月底,这对干母子变成了恋人关系。但与此同时,张丽还与何小厉保持着密切的恋爱关系,并且纠葛颇多。孟超与何小厉本是一对要34中国社会工作好的朋友,但两人的关系因为这段师生三角恋而遭到破坏,两人变得相互敌视并常发生冲突。虽然面对着社会伦理的压力,但两个少年与张丽之间的恋情还是轰轰烈烈地发生了,而且对孟超和何小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两个曾经的阳光男孩在这段三角恋爱的纠葛当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得与从前完全不同。孟超的父亲曾经注意到儿子的异常:他会躲在自己房间里抽烟喝酒,不准父亲进入,连上厕所、洗澡也要把房门反锁,并经常删除固定电话的来电、去电显示,有时深夜还在打电话,烦躁地在房间里进进出出。何小厉的变化,也与孟超相似。多名同学证实,很多次,他去张丽办公室后,或者接到电话和短信后,人就暴躁起来,“很恐怖,会砸桌子,踢凳子,冷笑,撕书,撕卷子”。
就在孟超剐过了18岁生日的第二天,他在家中接到张丽的电话。“她说何小厉逼她把钥匙给他,想看我们偷情的样子,还骂我和张老师是奸夫淫妇。”半年多来积累的怨恨被这个电话点燃了,孟超对张丽说:“放心吧,我再也不会让何小厉伤害你了!”张丽没有作出反应 当天下午5点,孟超来到何小厉家,趁其转身倒水的时候,用一把30厘米长的刀将其刺死。
被捕后,孟超在看守所表达了悔意,他说:“我成了一把刀子,借刀杀人的刀子!” “我很想跪在何小厉家属面前,表达我的忏悔??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回到过去,跟他还是好兄弟、好朋友,还像以前一样,(那将是)非常非常美好的事情。”
悲剧背后的动因
一通电话,夺去了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一纸判决,将结束另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一段师生三角恋,演出了三个家庭的悲剧;一起命案,泛起了人们心头沉重的悲情。
沉痛之余,我们还是分析一下这个悲剧发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动因。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l7岁的孟超对张丽的用情之深,他为了保持与张丽的关系不惜与好友反目成仇,并放弃原来的同龄女友,他不仅被这段恋情折磨得情绪失调,甚至愿意为了保护张丽而杀害情敌。孟超对张丽的爱恋之情如此强烈颇令人惊讶,难道这仅仅是荷尔蒙的作用吗?当然不是,这更多的还是心理上的因素。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孟超为什么会爱上张丽,而且爱得那么深。孟超3岁时父母离异,他随父亲长大,与爷爷奶奶同住,从小缺乏母爱。从成长经历来看,孟超很可能对母爱的情感需求非常强烈,他在生活中和心理上都十分需要一个“好妈妈”,于是正如他所说“张老师成了我最信任的知己,寒假里我就认她做了干妈”,“我从小没有得到母爱,张老师给予的就是母爱”。从孟超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与张丽在一起,让他体会到了久违的母爱。
从孟超的心理来看,根据他父亲说过的“孩子从小体质过敏,每逢春天就哮喘,带他很辛苦,直到l2岁后身体好转,渐渐长成一个阳光少年”来判断,有些小时候体弱多病的孩子在情绪、情感上比较细腻敏感,很容易接受外界暗示,也很容易受到刺激并且受刺激的时候反应会很强烈,而且无论是正面的情绪或负面的情绪都会如此。
从成长阶段来看,孟超正处在动荡的青春期,这个时期本来就是一个情绪波动很大、情感状态不稳定的时期。从心理发展上来看,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追求成人感,但同时非常需要与别人建立可依赖的亲密关系。此外,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青春期青少年对性的需求和追求也会很明显。除了对母爱的需求之外,孟超也开始需要异性的爱与性。张丽的理解、疼爱与给予让孟超在感受到母爱的同时,也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孟超顺理成章地爱上了张丽,而且想要保护她。
社工思考:角色混乱与亲情缺失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可见这份爱情并不是那么单纯,它根源于孟超对母爱、性爱、同辈异性之爱以及成人的渴望。当然,除了孟超的情感需求以外,张丽的个性特点也推动了这段恋情的发生和深入。从学生们对张丽的反映和评价来看,她的确是一位好老师,总让人联想到母亲。对缺乏母爱的孟超来说,在青春期“爱上”一个母亲似的师长,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另一方面,学生们也说张丽是很开放的,他们把她看作朋友,可以做朋友就说明关系的实质很平等,那么朋友很可能就可以做情人,这更增强了张丽对孟超的吸引力。可见,无论是在孟超的现实生活中,还是他的情感世界里,张丽的角色都是混淆的,他与张丽的情感成分也是混淆的。在青少年阶段爱上年长于自己的异性师辈的并不只是孟超一个人,很多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都多多少少有这样的倾向,这和他们正处于从幼小到成熟的特定发展阶段有关,但不是所有这种“爱情都导致悲剧,所以,事实上更需要关注的是这种关系带给青少年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恋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多种,但一种好的关系,结果应该是让人成长而不是沉沦。有许多青少年在经历了懵懂的爱情之后,获得的是成长,变得更加成熟。但孟超显然没有那么幸运,就算他与张丽之间的情感没有错,但这种关系没有让孟超得到成长,而是让他沉沦,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而在此关系中,在年龄、角色、社会经验与人格成熟度方面都该长于孟超的张丽显然在把握关系上应该负有更多的责任,这也应该与她的教师身份相一致。只可惜,张丽本人也陷入了角色混乱和情感迷乱的状态,使得她没有能力让这段关系变得有建设性。当然,苛责张丽一个人是不公平的,孟超所缺失的,除了母爱之外,大概还有家庭的足够关注和交流。孟父也提到,由于自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能有一个很好地照顾孩子的老师,是孩子的福气,自己由此放心并放手。其实,父母不应该将照顾孩子、与孩子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责任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即使是老师,这种托付也应该是有限度和有原则的,因为家庭为青少年成长所提供的养分是其他角色不可替代的。家庭中角色功能的缺失,更容易让孩子陷入混乱的角色关系当中,这也算是一种亲职的失误。
作者简介:
蒋梅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1083人
入驻年限
10.4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