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焦虑症”——Psy525.cn
2011年7月公布的一个针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47.37%的员工表示自己偶尔会有嫉妒心,31.58%的员工觉得经常有,只有约21.05%的员工表示从来不会。研究发现,经常有嫉妒心的员工的幸福感要明显低于从来不会有嫉妒心的员工。(8月1日《广州日报》)
事实上,恐怕没有几个职场人嫉妒同事“长得漂亮”,而这种嫉妒心多来自于收入的差距、升职的快慢、领导的看重与否等。一旦升职的快慢和薪酬的差距,不取决于能力与努力、付出与贡献,而更多地取决于人脉和背景。这种嫉妒心态就难免产生。
显然,当职场嫉妒心作为一种群体现象出现时,则隐喻着制度对于职场文化的引导规范作用形同虚设,反过来导致职场公平的步步沦丧。比如在学术领域,学术不端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饱受社会诟病和非议。之所以如此,说到底还是因为制度缺乏有效的制衡力量,纵容和助长了“赢者通吃”潜规则的风行。
在职场当中,消除职场“嫉妒心”的关键是在于,塑造对于制度的自发的认同感,确保公平的规则不被逾越。要让大学生不去抄袭论文,首先确保大学教授不能抄袭;要让基层医生不收红包,首先要“专家”少走穴;要让职工努力工作,领导需要带头……无论是社会大规则,还是单位小规则,如果不能确保公平设计和公平运行,职场人的心态就会由此而失衡。在“他抄我为什么不能抄”、“他走穴我就收红包”、“他喝酒吃肉我凭什么啃咸菜”的失衡心态语境下,职业操守的缺失就成了某种“攀比”和“情绪宣泄”———表现出来的就是“羡慕嫉妒恨”。
作者简介:
蒋梅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1083人
入驻年限
10.4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