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社会,人家关系与交往是必须面对的,每个人都想做个讨人喜欢的人,可是如何才可以让更多的人喜欢你呢?这就是人际交往的智慧,要学会理解、还要换位思考问题、再就是要辩证的把握人生、最后还要实现自利与利人的互动,还有一点重要的是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能做到这几点,是会对你的人际关系大有帮助的。 ——Psy525.cn
人际交往智慧一、理解万岁,先理解别人的不理解。
我们常常讲"理解万岁"。这正是我们希求他人同情我们的呼唤。但是,当别人还是不理解你时,又该怎么办呢?正确的态度是:"理解万岁", 先要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这是从我做起的第一步。具体而言,遵循如下次序来解决问题:
一.承认别人不理解的现实
二.尊重别人的不理解,认为它总有一定合理性
三.尽可能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解
四.采取让别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其理解
人际交往智慧二、换位思考与调整"频道"
一个人的错误,往往来自只从自己的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就得学会换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行为的"频道"。换位思考就是完全转换到原来对方的位置思考,从而更理解人、宽容人。一次,大家要砸死一个妓女。耶稣说:"可以,谁没有犯过错误,就可以动手。" 在场的每个人都问心有愧,最后谁也没有砸她。
为何所有人在耶稣的这个问题前变得不敢动手了呢?因为没有一个人有动手的资格--只要想到自己原来也有可能犯错,就能同情这位妓女了。即使最没本事的人,在责备别人时往往也能够大发议论;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在对待自己缺陷时也往往糊涂。我们只要经常用指责别人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去宽恕别人,怎么不可能有大的进步呢?
人际交往智慧三、辩证地把握人性
人性不仅复杂,而且辩证。如对他人应该关心,但过分的关心,很可能变为一种压制;对他人应该爱,但过分的爱却很可能让人窒息;能干的自我形象和帮助他人的举动,能征服他人,但是,假如过于突出自己,则反倒使人反感,不如弱化自己的形象。
富兰克林在参加某次议会活动时,有位议员对他大肆攻击。富兰克林并不反驳。他知道这位议员非常博学,又听说他珍藏了几部非常珍贵的书,于是修书一封,希望借书一阅。议员立即把书送来。一星期后,富兰克林将书送还,并附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那位议员本来不和富兰克林说话,但自从"借书事件"之后,遇到富兰克林,竟然主动上来打招呼,并表示愿意帮他任何忙。照一般做法,要和一个人搞好关系,最好是去帮别人。富兰克林却是相反,要求攻击自己的人帮助自己。为什么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竟然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呢?
关键的一点,是人有多重需求。他既有得到帮助的需求,也有被尊重的需求。对某些能力较弱的人来说,需要帮助的要求更大一些。对某些能力较强、自我感觉又好的人来说,自己被尊重的愿望更强一些。像富兰克林的做法,反倒使人觉得亲近,让对方更有成就感,因此,更好地取得别人的肯定。
这一故事其实也说明了一个人际关系的辩证法:有时受(接受)比授(给予),更能给人以快乐,并让人有更大成就感。
人际交往智慧四、实现自利与利人的互动
人不自利,会变成寄生虫;只自利,易成为吸血鬼。完满的人生,是自利与利人的统一!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哭声,赶快跑去,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于是他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出来。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前,一位优雅的绅士走出来,自我介绍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那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的门走进来,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做的人。"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小孩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荣获诺贝尔奖。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此前,这是一种不治之症,但是,有了盘尼西林,他就得救了。绅士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互利改善了世界的品质。汉语的"人"字,十分有哲学意味,那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互相支撑。"今天你帮我,明日我帮你。"这是最浅显的表述。因为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益处,也给世界带来了温馨与进步。
人际交往智慧五、懂得感恩 懂得回报
不管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应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回报之心。
自己所获得的一切 、所享受到一切,不是凭白无故的,而是许多其他人所创造、所奉献的。他们或直接或间接,构成了今日我们的"喜缘"。因此,应该培养这样的胸怀:不管你对世界的贡献有多大,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为你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付"利息",是为给予了你许多帮助的他人进行回报。
有一次,国王安诺斯奇万在自己王国中旅行,看见一位老人,正满头大汗地干活。国王问他干什么,老人告诉他:"我在种果树。"国王惊奇地问:"你的年纪已很大了,你为什么要种这些树呢?你既不能观赏到这些树的叶子,也不能坐在树荫下乘凉,更别说吃到树上的果子了。"老人答道:"那些已长成的树,是我们的先人们栽的,使我们现在得以享用;现在,我也栽树,为的是让我们的后人也能从这些树上得到收获。"每个人既然享受了前人给我们创造的幸福,这是感恩,也有责任让后来者享受我们奉献的成果,这是回报。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