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年时间期盼留学,结果因为无法适应、不会照顾自己,出国刚7天就黯然回国。日前,女孩夏宇(化名)的一段留学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关注。 ——Psy525.cn
近年来留学海外的人数不断增加,不少初中、高中甚至两三岁的孩子,也被父母送到了国外。但事实上,留学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除了过语言关、成绩关外,做好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准备,也非常重要。
事件回顾
盼了7年,就待7天
从高中到大学,东北女孩夏宇(化名)整整做了7年留学梦。大学毕业后她成功考入英国利兹大学,可在留学路上,还没下飞机她就开始发烧、胃疼,后打电话跟父母说想回去。而吃不惯学校的饭菜、高烧不退、身边没有一个能说话的人,更让夏宇觉得度日如年。
第五天,夏宇吃光了带去的泡面,饿了一天。她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说实在待不下去了。次日凌晨又打电话回家“哭诉”,说“再待下去就要死了”。第七天,她结束留学生活,回到国内。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夏宇说,留学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规划,留学也同样,不可盲目跟风甚至为了逃避高考(微博)、工作等自己不愿面对的东西而选择留学。
而夏宇的妈妈也表示,从小到大他们把女儿捧在手心里,从来没让她出去独立生活过,也没认真考虑过女儿出国后是否能适应。
原因探究
出国留学,请提前“断奶”
夏宇的故事,不知道对您是否有所触动?
启德教育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宋峥嵘说,夏宇的例子比较典型,但这样的学生也不是没有。
“曾经有个孩子,到国外读研(微博)究生,到了地方就打电话回来埋怨,说宋老师你们怎么安排的,这学校连被褥都没有,难道叫我睡光板床吗?”宋峥嵘说。她赶紧提醒那个学生到自己的行李里去找一找,结果那个学生回答说,妈妈给收拾了两个大箱子,不知道都有什么也不好找,“今天先跟同学挤挤睡”。
“说起来我们也很无奈。因为这些问题在之前都已经反复跟家长(微博)、学生强调过了。”宋峥嵘说,但有些家长平时包办太多,到孩子马上出发了还要包办一切,觉得“趁孩子还在身边,我再多照顾他几天”。这种心情当然可以理解,问题是如果到这时候还没有“断奶”,孩子到了国外就很难适应——自理能力太弱。就像上面说的这个学生,已经到了读研究生的年纪,一切事情还依赖家长和别人,连自己出国都带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类似的案例,金吉列留学美国部经理郭强也遇到过。他说,有很多学生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力较差,踏出国门后在饮食、社交、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不太适应。“但通常来说,只要度过开始的1到3个月时间,基本都是可以适应当地环境的。”
留学建议
A。心理准备必不可少
能不能适应、多久能适应,在郭强看来关键在于心理上是否做好了准备。“如果在心理上缺乏准备,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不知道如何去融入,对当地的饮食、文化、交通、天气等方面都没有细致的了解,很容易导致出国以后措手不及。”
宋峥嵘也表示,很多准备出国留学的人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语言成绩、资料准备上,觉得这才是留学必备的硬件,却忽略了心理上的准备。
“一方面,孩子要接受留学,或者说从主观意愿上想去留学。”宋峥嵘说,有的人把孩子送出国是因为家里有钱,或周围有朋友、亲戚的孩子出国,而不考虑自己孩子是不是愿意也要把孩子送出去。这样的孩子如果内心存在抗拒,就会很难适应国外的生活,甚至导致留学失败;或者懵懵懂懂,虽然愿意去但不知道自己到底去干什么,也会导致出国后的迷茫、难以适应。
“这就牵涉到留学目的的问题。”宋峥嵘说,中国孩子最容易犯这种毛病,跟风、盲目,而留学必须目的性很强。比如你是去学习,还是去锻炼自己,你是去增长见识,还是去积累经验,想清楚了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了解要去国家的历史背景、人文氛围、社交礼仪、生活习惯,帮助自己最快地适应。
B。出国留学得会做饭
除了心理上的接受和准备之外,掌握必需的生活技能,也是出国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
郭强介绍,出国后大部分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饮食和社交。饮食方面,他建议学生在出国前要做好接受不同饮食文化的心理准备,同时最好学一下如何做饭。“在国外能买到的食材通常来说是很丰富的,偶尔自己做顿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宋峥嵘也表示,出国留学会做饭非常重要。“衣食住行,吃不好,身体就会出问题。”宋峥嵘说,打算出国留学的话,“最少得会做两个菜吧”,轮换着搭配着吃,就会好很多。
此外,学会洗衣服、做家务、自己安排生活,也是留学生活中绕不开的。“你不会洗衣服,但最少要知道怎么寻求帮助,比如会把衣服送到洗衣店,或者知道使用宿舍里的洗衣、干衣设备;吃不惯当地的饮食就自己做,实在不行几个同学搭伴去中国餐馆吃饭,AA制的话价格也比较合理。”宋峥嵘说。
经验分享
留学在外得能学习、能抗压
宋峥嵘曾经在欧洲工作过一年,荷兰、德国等国家她都曾经待过。谈起自己在国外的生活经历,她认为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
“不只是知识,还有购物啊、加油啊、跟人沟通啊,都要非常善于学习才行。”宋峥嵘说。
宋峥嵘最困难的时候曾经一人身兼多职,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她还记得自己有一次独立负责一次谈判,从安排会议到约见当地官员,从录像录音到整理记录,全部亲力亲为。忙到凌晨三点困得不得了,也只能小睡一小时。为了保证自己按时醒来,她一口气定了三个闹钟,还给国内的家人打电话,让到时间后打电话叫醒她。
“在这种情况下,你除了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做到’,然后咬牙坚持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关着门在屋里哭又怎么样,该完成的必须要完成。”宋峥嵘说。
主动交流才能快速融入
郭强是一位美国“海归”。他说,自己刚到美国时,在饮食上特别不习惯,大概过了几个月后才完全适应。
刚住进学生宿舍时,郭强不会跟周围的美国同学主动交流。但慢慢发现美国人其实很热情很爱交际,也就渐渐地主动去和他们交流,很快就和同学打成一片。“出门在外,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没有朋友,而且周围的人都说的不是母语,比起国内的生活会有一个巨大的落差。不妨多参加学校的社交活动去认识朋友,通常来说西方国家的人性格都比较外向,只要学生愿意去交流,还是很容易交到朋友的。”郭强说。
此外,美国的大学上课非常自由,上课、做作业完全靠自觉,老师是不会催你去做任何事情的,所以一定要主动去学习。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