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影碟机
激光影碟机是“综合信号激光盘系统”中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与激光唱片、激光唱片机相同,只是它所录制、读取和播放的信号包括音响、静止动态画面及文字等多种信号。这种综合信号激光盘用于教学、娱乐等。在激光影碟机的发展中出现了LD、CD-G CD-V、VCD、DVD等。 LD(激光影碟)?-1978年,世界上第一张激光影碟(Lase VideoDISK,简称 LD或 LVD)问世,其出色的视听效果令人惊叹。LD首次实现了激光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视频、音频信号的录放,开创了视频、音频录放数字化的新天地。
激光影碟具有极高的记录密度,它以一个个间断的凹坑记录信息,凹坑深0.1微米,宽0.4微米,对于30厘米的影碟,每面上的凹坑总数达145亿个。影碟之所以看起来表面上色彩闪烁,正是人射光在这大量的凹坑上产生绕射光栅,使白色光分解成五光十色光栅的缘故。它每面可录放60分钟的图像与伴音,为了重现录制的影音信息,播放时需用 LD Player激光影碟机。
CD-Graphic(CD-静图唱片),简称CD-G。这种唱片在直径5英寸的碟盘上存贮70分钟的静止画面、音乐及歌词字幕。早期普通CD唱机上并不能放CD-G,应在内装图形解码器的CD-G专用机上播放才能通过电视机与音响重现立体声音乐、静止画面与歌词字幕,近期的组合音响中已都带有视频输出,已可兼容CD-GFCD-G的音质、动态范围、信噪比与LD机一样,只是图像是静止的。
CD-V(电视唱片),其全称为CD-Video,又称CD电视唱片。1987年荷兰菲利普公司颁布了CD-V的标准,1988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CD-VPLAYER机。CD-V唱片是在碟片上记录了20分钟左右的数字音频信息与5分钟左右的带数字立体声伴音的NTSC制活动图像模拟视频信息(或6分钟左右的PAL制带数字立体声伴音的活动图像模拟视频信息)。CD-V是录有数字音频加模拟视频信息的唱碟(音像碟),活动的画面比CD-G更为诱人。
VCD(CD视盘)?其全称为Video-CD,它是1993年下半年才付诸实用的新技术,也称CD视盘。VCD是采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991年才最终认定的MPEG压缩编码技术的新秀,所以同样5英寸直径的碟盘(与CD-V,CD-G等一样大),但可播放74分钟的全屏幕、全动态、立体声影片。由于经过数字图像压缩编码处理,所以它在普通LD机上不能播放,除非是带有数字图像解码器的影碟机才行。由于经过信息压缩处理,所以放出的音频虽与CD唱片一样,但图像比LD和CD-V要粗糙、模糊。但由于VCD唱片的制作成本小,价格远远低于LD(约五分之一),产品体积小(与CD唱片相似),所以在视听系列产品上有很强的竞争力。VCD的视频压缩和解码技术是由美国人发明的,通过压缩把一部电影的动态图像和声音压缩到1.2G信息容量左右的光盘中去,并通过数字解码技术把压缩的电子信号重新播放出来。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机(实验用机)却是由中国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于1992年12月研制成功的。1993年9月取名“万燕”的第一代VCD机(产品)面世。短短几年VCD市场即达到巅峰状态。另外,VCD盘也可在计算机上播放;使用在计算机上的CD视盘不仅可以存放电影、录像等,它还可以存放电子游戏。人们可以通过操作计算机来达到双向交流,不但能看到精彩的画面、听到动听的声音,还可以参与其中扮演角色,从而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乐趣。
DVD?一全称为Digital Video DISK数字视频光盘机,它是1994年才诞生的新机种。从原理上来说,DVD与VCD没有本质的不同,DVD也是对电影画面进行视频压缩,将压缩的图像储存在光盘上。播放时DVD影碟机对光盘上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还原出图像在显示器上播放。但VCD盘只能单面使用,一张盘只能储存640MK的信息,一部电影需要用2张或3张光盘才能储存;VCD的分辨率也较低,它的播放效果只不过和录像带的播放效果相近二VCD只有2个声道,播放时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立体声。和VCD相比,DVD产品在各个方面有了全面的提高。DVD光盘储存的数据可以达到4G,一个DVD电影光盘可以储存多部电影,大大方便了消费者携带,也降低了光盘的生产成本;DVD产品的分辨率是VCD产品的4倍;DVD产品的电影具有8个声道,DVD和VCD相比,播放效果上有了质的飞跃。
DVD的高清晰度也对其它配套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电视的清晰度应在800线以上,而目前我们一般的电视清晰度不过500线甚至更低;目前的电视机也无法实现DVD的多声道立体声效果。DVD要象VCD一样普及还需要一段过程,不仅有上述原因,还有诸如价格、在DVD上放置的软件、DVD光盘标准等等。但不管怎样,DVD是VCD的下一代产品,它代表了数字视听产品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