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古代中国的传说为人们提供了有关纸的发明的最初线索。据汉朝编年史记载,一位名叫察伦的朝廷官员在公元105 年发明了纸。在这之前,中国人把字写在丝绸或竹片上。在西方,人们则使用用动物皮做成的羊皮纸。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蔡伦究竟是否真正发明了纸,或者地只是仿造了一种已在中国使用的制作法。但皇帝和他的臣下肯定知道那是一种多么重要的制作法。
直到公元800年,中国人们一直保守着造纸技术的秘密。他们如此小心翼翼防护着的制造工序真实开不复杂。先将桑树叶放进一只水桶里搅拌做成纸浆,然后从桶里提出一薄层纸浆放在盘子上。盘子底部有一个竹编网很,以便把水排掉而留下一张纤维薄纸。最后,挤压纸张以去掉真余的水分,接着把它弄干就可以了。
欧洲人以类似的方法来造纸,只不过用亚麻布碎片或木浆来代替桑树叶。欧洲人的盘子是用一个金属网格,而不是竹编网格作底的。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最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 500多年前的商朝, 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战国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帛是蚕丝的纺织品,便于书写,称为帛书,但价格昂贵;丝绵纸要用蚕丝做原料,也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
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了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等作原料,制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入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12世纪起,欧洲也仿效中国的方法造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