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可能会发现,当水果削皮或者被撞过之后,它们的表皮会陷进去或者出现颜色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为什么受伤的水果会变黑
这是由于受伤水果的表皮以及内部充当“保护墙”的薄膜破裂,使氧气进入水果内部造成的。氧气会与水果中的一些化合物发生反应(通常是嵌入到这些化合物中),把这些化合物氧化。而有很多化合物在被氧化后呈现棕黑色,这样水果的受伤部位也就变黑了。防止水果变黑可以使用柠檬酸。因为柠檬酸非常容易被氧化,因此可以用它来清除氧气,防止水果变黑。这就是为什么如果把苹果片放在柠檬汁中浸一下后,苹果片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不变黑的原因。 为什么水果冰镇后味道更甜?
夏天的标配是什么?空调、WiFi和西瓜,如果这个西瓜又恰好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西瓜,那感觉简直爽歪歪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感觉,冰水果,比如冰西瓜,会比常温的水果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只是因为冰爽带来的错觉么?
当然不是,一些对食物有极致追求的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冰水果确实比常温水果甜,而引起甜味增长的秘密就在果糖上。果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果、蜂蜜中的单糖,也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即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一对化学物质)。我们吃水果,觉得甜,很大一部分就是它的功劳。但与葡萄糖不同的是,果糖的化学结构式不固定,可以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果糖处于结晶态时,它的结构是β-D-吡喃型。被水溶解后,吡喃型的果糖就会向呋喃型转化,这种现象叫做“变旋现象”,其结果就是在水溶液中,果糖可以存在三到四种之多的结构。而决定哪种结构占多数的因素就是温度。温度越低,溶液中的吡喃型所占比例就越多,随着温度上升,呋喃型所占比例开始上升,果糖的甜度也就随之降低了。
那么,为什么吡喃型的果糖要比呋喃型的果糖甜呢?这是由我们感知甜味的机理决定的。我们的舌头上分布着很多味蕾,而味蕾细胞上又分布着两种不同的跨膜蛋白(即一个蛋白质镶嵌并穿透细胞膜)。一种跨膜蛋白自带通道可以允许一些离子通过,而另一种蛋白不带通道,仅起到响应作用。当我们吃到食盐的时候,食盐分子,也就是氯化钠分子被水解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其中的钠离子接触到带通道的蛋白后就会打开通道,进入味蕾细胞内,味蕾细胞受到刺激,就会让神经发出信号,通知大脑“有咸味的东西来了”。钠离子越多,打开的通道数量就越多,相应的信号就越强,于是,我们就感觉越咸。
而甜味的分子接触的是另类蛋白,这类蛋白不带通道,不能允许离子过去,但是它像一个传令官,当有分子或者离子结合到它细胞膜外面的部分时,蛋白质的结构会被改变,细胞膜里面的部分也会相应改变,进而引起与味蕾细胞相连的神经发出信号,告诉大脑“甜味的东西来了”。可是与感知咸味不同的是,一个氯化钠分子只能打开一个通道,而一个甜味分子能打开的通道数量与它带有的官能团个数有关(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比如甲基、羧基、碳碳双键等)。言外之意就是,加入一个分子,这个分子带有越多能与跨膜蛋白结合的官能团,味道就会越甜。
果糖分子正是如此,虽然我们尚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官能团与跨膜蛋白结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吡喃型要比呋喃型结合的数量多,所以吡喃型多的水果就更甜了。也正是这样,很多食品都会用果糖来调味。以前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在同等的甜度下,摄入的果糖量要低于蔗糖,所以人们血液中血糖浓度的波动更小,就更健康。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大量摄入果糖同样会导致体重增加,并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所以吃果糖也要注意适可而止。
含维生素C最多的蔬菜水果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能使人筋骨强健,提高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有些儿童吃饭的时候,专挑荤菜吃,素菜不沾边,这样日子久了,齿龈会出血,呼气有臭味,贫血、气管炎等病也跟着发生。这主要是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维生素C50-100毫克,幼儿30-50毫克,喂奶妇女150毫克。
人体内的维生素C,主要是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取得的。由于维生素C在身体内不能积累,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吃适量的蔬菜和水果。一般叶菜类和酸味浓的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比较多。如果按照100克鲜品计算,白菜、油菜、香菜、菠菜、芹菜、苋菜、蕹菜、菜苔等含30-60毫克,豌豆、豇豆、萝卜、芥菜、苤蓝、黄瓜、番茄等有40-50毫克,而苦瓜、青椒、香椿、鲜雪里蕻等能达到60-90毫克;水果中柑桔类、荔枝、芒果、草莓等25-50毫克,红果80毫克,枣子以及野果中的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等200-400毫克,玫瑰和沙棘等500-700毫克。含维生素C最多的是刺梨,每100克中含量达1500毫克。
商品价格高的食品,维生素C的含量不一定高。例如苹果、梨、葡萄是3-5毫克,而心里美萝卜却是34毫克;蔬菜类的大蒜和韭黄不足16毫克,而青蒜则达77毫克。
维生素C不耐高温,在70℃以上时部分维生素C就会受到破坏。因此,蔬菜炒煮时间不宜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