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少年孙武的传说

  公元前545年,齐都临淄。

  早上,从北门出来几位军人装束的人,他们身披盔甲,骑着战马,出城门后,便飞快地向北奔驰。为首的是一位中年将军他叫孙书,还有一位青年将军叫孙凭,他们是父子,都是齐国的大将军。

  他们来到黄河边上,孙书兴奋的说:“凭儿,过了黄河,就进入我们的乐安(现在的惠民县),就快到家了。”然后他对随从们说:“弟兄们,到家后再吃午饭,我要好好的犒赏大家。”

  过了黄河,又马不停蹄,继续赶路。他们来到乐安孙家庄,在一个大门前停下来,孙凭仰起头看了看门上高悬的“孙府”门匾,高兴的说:“到家了,终于到家了。”

  说完,他跳下马,摘掉头盔,大家也都跳下马来,这时,从院子里走出几位家丁,接过缰绳说:“老爷,少爷,你们可回来了。”

  孙凭问:“夫人怎么样?”

  家丁说:“恭喜老爷,少夫人又为孙家添了一位小将军。老夫人正等着你们呢。”

  孙书说:“你去安排一下,好好的招待这些弟兄,吃过饭,让他们好好的休息休息。”

  说完,带领大家急匆匆的向院子里走去。

  随从被家人领着去吃饭,孙书父子来到堂屋。老夫人满脸笑容,正抱着孙子,看到他们父子二人进来,笑着说:“恭喜老爷,咱们孙家又添人口了,是个小子。”

  孙书走上前,看了看孙子笑着说:“好,好,虎头虎脑,和他爸爸小时候一个样。孙子啊!快快长大,好继承和发扬我们孙家的将门武业,报效国家。”

  孙凭从妈妈怀里接过儿子,抱着问:“孩子他母亲还好么?”

  老妇人笑着说:“好,孩子顺头顺脑,你媳妇身体无碍,奶水也够孩子吃的。你去看看吧!”

  孙凭听了,把孩子送还到母亲怀里,走出了房间,向妻子卧室走去。

  孙书高兴的说:“这我们就放心了,夫人,我们还没吃午饭呢!”

  夫人笑着说:“饭菜在锅里放着,我刚叫厨师温过,你们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

  孙书笑着说:“吃过饭再说,孩子么,让他父亲起名字吧!”

  吃过饭,孙书和孙凭来到书房,孙书问:“凭儿,你给孩子起什么名字?”

  孙凭沉思了一会儿说:“孙文,父亲,你看行不行,希望他将来做个文官,辅助大王。”

  孙书笑了笑说:“不行不行,我们孙家,祖祖辈辈都是武官出身,再说,孙子他生逢乱世,靠文怎么能保卫国家,依我看,就叫孙武吧,这个武由“止”“戈”两字组成,能止戈才是武。古兵书上说‘武有七德’,即武力可以用来禁止强暴,消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协和大众和丰富财物。”

  孙凭听了高兴的说:“好,就叫孙武,我再给他起个字,叫“长卿”,你看怎么样?”

  孙书听了高兴地说:“为父我身为齐大夫,你为齐卿。我们希望孙儿将来也能象我们一样,在朝中为官,成为国家栋梁,好,就叫孙武,字长卿。”

  一年后,是孙武的周岁生日,孙书和孙凭给孩子买了许多生日礼物,提前一天回到了家里。看到小孙武能站起来踉踉跄跄的走路,心里都像吃了蜜一样甜。

  中午,老妇人和少夫人把文房四宝,刀枪剑戟,锄链锨䦆,梳子粉脂,在书房里放了一地,孙书还特意放上了一卷兵书《太公兵法》,让孩子挑选。

  小孙武站在书房里,慢慢的挪着步子,一下子摔倒了,坐在地上,伸出一双小手,等待着别人去扶他起来,少夫人刚要过去,孙书说:“不要扶他,让他自己站起来,小时候多摔跟头,长大了才不摔跟头。”

  小孙武看到没有人扶他,自己慢慢慢地站起来,走到《太公兵法》跟前,蹲在地上,双手拿起了《太公兵法》书简,然后紧紧地抱在怀里。

  孙书看了哈哈大笑:“好!孙子,将来一定有出息,能文能武,敢和管乐相比,哈哈哈哈……”

  大家看了,也跟着大笑起来。

  孙武六岁那年,老夫人聘请了教书先生在家教他读书,

  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富有创见,也许是自幼受到将门家庭的熏陶的缘故,而且特别尚武。每当祖父、父亲自朝中回到家里,孙武总缠着他们,给他讲故事。他特别喜欢听打仗的故事,而且百听不厌。

  孙武长到8岁,被送进“庠序”(政府办的正规学校)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教育。在庠序里,他刻苦学习,不懂就问,除了系统的学习“五教”(是指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六学”(是指六种基本科目的学习,即礼、乐、射、御、书、数。)外,课余时间,他最喜欢读兵书。孙家是一个祖祖辈辈都精通军事的贵族世家,家中收藏的兵书非常多,上自黄帝、夏、商、周,下到春秋早、中期有关战争的许多竹简,塞满了阁楼。《黄帝兵书》、《太公兵法》、《军志》、《军政》、《军礼》、《令典》、《周书》、《尚书兵纪》、《管子兵法》都有。孙武读书非常细心,不明白的地方,就记录下来,去请教老师,有时候祖父和父亲回家的时候,直接问祖父和父亲。

  孙武为了继承祖业,他立志长大后和祖辈们那样,成为一名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因此除了学习,还苦练武功。有时候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练武,一块玩军事游戏。指挥者每次都推选孙武。他排兵布阵,进攻撤退,擒拿格斗,都指挥的井井有条,俨然像个大将军。

  那时候,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霸主,战争不断。散兵游勇到处都是,他们四处抢掠,搅得各个村庄都不安宁。

  孙武九岁那年,也就是齐景公十二年,孙武正在书房里读兵书,他的一位小伙伴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孙武,不好了,有十几个人,在我们村里抢东西,不给他们,他们就打人。”

  孙武听了放下兵书,连忙站起来说:“走,看看去!”

  刚走到门口,孙武停住了脚步。

  那位小伙伴着急的说:“怎么,平时你威风凛凛,自称大将军,现在害怕了么?”

  孙武摆了摆手说:“他们都是大人,年轻力壮,咱们村年轻力壮的都去参军,剩下的都是老弱残疾,我们这样去和他们拼斗,我们会吃亏的。我看这样,你赶快去招呼伙伴,让他们三五个人一伙,引那些散兵分散开,我们几个人围着他一个人,我们一定会胜利。我拿上绳子,随后就到。”

  小伙伴答应一声,跑了出去,孙武拿上了几条绳子,也跑了出去。

  在孙武的指挥下,十几个散兵很快被孩子们打翻在地,捆绑了起来。

  老妇人和少夫人听说后,害怕孙武他们吃亏,也带领家人,急急忙忙赶来。

  她们来到后,看到那些散兵已经都被捆了起来,这才放了心。

  那些散兵被捆绑着,跪在台阶下,身后站着那些孩子,小孙武站在一家大门的台阶上,双手掐腰大声训话:“你们这些人,不是打了败仗,就是开小差逃跑。看你们年富力壮,靠自己的双手,很能够挣碗饭吃,为什么干这些土匪的事呢,你们家里也有父母兄弟姐妹,如果遇到此类事情,他们会怎么样呢?如果我送你们去官府,一定会治你们的罪,只要你们改邪归正,做一个良民百姓,我就不会送你们去官府。”

  那些捆着的散兵,不停地磕头:“谢谢小将军,我们再也不敢了,请放了我们吧。”

  一个散兵看了看孙武说:“我们也不想这么做,可是没有办法,我们要回家,一没有吃的,二没有盘费,我家里还有八十岁的老母亲呢,无奈出此下策。”

  孙武听了,思索了一下说:“只要你们从今往后,改邪归正,盘费么——我回家和奶奶母亲商量商量,发给你们。”

  那些散兵不住的磕头:“谢谢小将军,谢谢小将军。”

  孙武看了看说:“我不是小将军,我是大将军。”

  “谢谢大将军,谢谢大将军。”

  “不用商量了,孩子,你做得对,我已经叫家人回家拿银子和干粮去了,一会儿就回来。”老妇人来到了孙武跟前,后面跟着母亲和仆人。

  一会儿,一位仆人拿来银子和干粮,孙武叫伙伴们给大家松绑后,都分发给那些散兵游勇,大家千恩万谢的走上了回家的路。

  后来,孙武写了兵法十三篇,在好友伍子胥的推荐下,拜见了吴王阖闾,吴王封孙武为大将军,从此孙武南征北战,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后人称为“兵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少年孙武的传说  孙武  孙武词条  少年  少年词条  传说  传说词条  少年孙武的传说词条  
故事

 拾人牙慧的故事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展开)

故事鬼故事

 蘑菇

蘑菇杨山和徐炳发是发小儿。西凉村很穷,杨山家却很富有,因为杨山的父亲杨贵是村里的支书,母亲是村里的会计。徐炳发家却是村里最穷的,他的父亲只是一个瘫痪多年的木匠,...(展开)

故事

 小狗生病了

 小白兔、小刺猬、小花猫、小鸭子和小狗是好朋友,它们经常在一起玩。  一天,小狗生病了,住进了医院,小狗虽然躺在温暖的房间里,但是感到很寂寞,孤单极了,它非常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