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巨人的陨落》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就被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我非常好奇这个“我”是谁?他何以如此自信?他又创造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巨人的陨落》描写了一战前后六个家族的兴衰变化:英国菲茨赫伯特家族、德国冯乌尔里希家族、俄国别斯科夫家、威尔士威廉姆斯家、美国杜瓦家和维亚洛夫家,整个故事从1911年写到1924年,主线人物覆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除了法国),涉及了美西战争、英王五世加冕、一战、十月革命、德皇退位、凡尔赛和约、啤酒馆等一系列历史大事。紧凑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让人目不暇接,手不释卷。
小说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个虚拟的故事,但书中描写的战争、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作者肯福莱特使用了 “虚实结合”写作手法,多条线索并行不悖。在作者建构出的世界中,虚拟的小说主角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对话、较量、合作、竞争;在小说中,主角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战争、改变了战争,也被战争所改变。跟随着主角们的脚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20世纪那段从未真切感受过的历史。
《巨人的陨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世纪前的残酷杀戮,繁荣与腐朽共生,热情与冷漠相伴,昔日的权威正统正逐步走向没落,而来自社会底层的新兴力量不断崛起。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为了未知的目的走向屠场,无谓的牺牲宝贵的生命。小说中,有一段情节描写特别动人:战争,除了疯狂的进攻,更多的,还有徒劳无益的等待;在休战期间的某个圣诞节,双方的战士们“全都站在无人区那片弹坑累累的荒地上,但他们并非在作战,而是围成几个小圈子,互相交谈着……他们拿出家人和恋人的照片互相传看,还拿出香烟给对方,想方设法说清楚意思……”其实,人们并不享受战争。正如书中茉黛所说的,在每个国家都是那些反对战争的人被否决。然而在战前像茉黛一样有洞察力的恐怕只是少数,只有经历过这么一场残酷的战争之后,才开始思考如何避免发生的战争。
巨人已陨落,那谁将崛起?无论是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艾瑟尔、茉黛,还是代表工人阶级、劳苦大众崛起的比利、格雷戈里,他们都积极向上,热情似火,为了个人的命运勇敢地与整个社会的偏见、不公积极抗争,显示出了完全、极致的生命之美,就像一团团红色火焰,照亮了20世纪初黑暗沉寂的天空。时势造英雄。我想,正是有了这些敢为人先、不断抗争的英雄们,历史才有了今天的新面目吧。
是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才是未来!
这是我买了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后买的第一本电子书,看它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尝试一下购买电子书,另一个它是热销榜第一名。可它却是这样的吸引着我,时间会洗刷一切爱恨哀愁,我们的选择,究竟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大潮中,会给我们自己造成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这本书选取的角度很讨巧,选取了5个家族的故事,这5个家族的命运交错交缠,有仇杀,有爱情,永远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历史。让人动容的,是个人的命运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的颠簸,我们可以从局外第三者的角度来清晰地看待一个人命运的起伏流转,他或者她,在改变自己命运过程中所做的种种选择,究竟在历史滚滚洪流中,是站稳了,还是被冲得支离破碎。
书籍简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感想:
伟大的坠落、平凡的交织,“大”时代与“小”人物演绎的一曲赞歌
历史与个人,是谁在改变谁?
谁是“巨人”?因何“陨落”?把波澜壮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搬上文学舞台,尽情展示了“大”背景下的国家间“远交近攻”的复杂态势,又不失某种以小见大的细腻——究竟是南威尔士乡下的那些个“小”人物有意无意中搅动了“大”时代,还是“大”时代赋予了“小”人物非凡寻常的品格呢?《陨落的巨人》用写实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战争前后图景,歌舞升平有之,奔走呼号的有之,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有之,叛道离经兄弟相驰的有之。在这场图景里,没有胜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有的是生灵涂炭后的漠然,贫困饥饿后的伤残。和平,这个美好的词汇,或许才是肯莱福特衷心表达的心愿吧!
在这样一个规格庞大,家族错综复杂,人物命运交织对抗的故事里,我难以分辨什么是历史什么是虚构,随着威尔士旷工家庭的姐弟、英格兰贵族兄妹、俄罗斯底层的孤儿兄弟、美国白宫的青年助理、德国外交情报界的名门之后他们的爱恨纠缠去探究1914—1924这十年的历史,他们既是那段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可能也是历史的推动者或者历史前进的阻碍者。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故事,我也知道那段历史的最终走向与结局,但是仍然会屏住呼吸跟着作者的笔触跟随人物的命运去感受动荡历史里的浮沉。我不禁困惑,究竟是他们推动了历史还是历史塑造了他们。透过这些虚构的故事框架,我能够清晰的了解一个时代却毫无违和感,因为这个故事里出现了诸如列宁、温斯顿丘吉尔、托洛茨基等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们在故事里的出场与话语在真正的史实里都有据可拷,虚拟人物与真实人物的对话不显维护却又兼具历史的真实性与故事的趣味性,一千多页的内容读来也毫无阻涩之意。
然而我知道,美好的愿望蓝图看起来宏伟美丽,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例如茉黛与艾瑟尔所代表的激进派的理想女权主义者与现实派女权主义者。无论从她们个人的出身、经历以及组建家庭而言,都是这场战争下抗争的重要部分,也是现在国际上十分棘手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们渴望着与男人相同的权利,但是在某些方面而言,却总是存在欠缺,肯·莱福特通过茉黛的理想主义爱情与艾瑟尔的遇人不淑分别阐述着女人在政治中、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这些角色背后抗争中所作出的努力。
作者无时无刻不在用书中的人物对其他人物与事件作出评判,并对此深深叹息。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中到爱恨纠缠不清的卧室里,从欧洲到美国,在充满着战争硝烟和希望与变革的年代里,每一个或“大”或“小”的生命都在争先恐后地生长着,并做出了各自的有意无意的选择。个人在巨大的时代面前虽然是那么渺小,但他们的力量却不能被忽视。战争给世界和人民造成了灾难,也同时促使欧洲大陆的旧秩序的根基甚至是上层得以触动,新的世界政治形态正在形成……曾经的煤矿工人比利以“压倒性的的票数获胜”当选为议员,菲茨赫伯里伯爵却只能在“稀稀拉拉的掌声和一片嘘声中走下讲台”,“巨人的陨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已经开始了……
当然,作为首部曲,谋篇布局上的草蛇灰线,语断意连在书中比比皆是,五个家庭在一战前后也各自有了第二代,不管是婚生私生,这些孩子注定将成为第二部《世界的寒冬》的主角。尤其是最后几章,几乎是一个接一个的伏笔:菲茨与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关于布尔什维克的对谈,艾瑟尔与丈夫伯尼在社会主义上的争吵与分歧;比利带着妻子米尔德里德回到十年前故事开始的地方阿伯罗温;格雷戈里在革命胜利后目睹秘密警察对孟什维克的血腥与残暴;茉黛和沃尔特则一起目睹了德国的通涨危机和慕尼黑啤酒馆政变,以及纳粹的星火。最后的最后,艾瑟尔和菲茨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其实都是菲茨的儿子)在英国上下议院交界区的红毯楼梯上狭路相逢,那是一个多么具有时代和象征意义的戏剧性镜头啊:艾瑟尔和劳埃德往上走,菲茨和乔治往下来,十几年前的发乎情,十几年后的止乎礼;平民阶级的崛起与贵族伯爵的没落,都在这私生父子的首次握手之中不言而喻了,众多彩蛋让人期盼。
最近恰好看了电影《至暗时刻》。跟《巨人的陨落》相参照,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似乎一战起始于一场偶然终结于一场灾难。当巨石累积到一定程度,历史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转移,就像堤坝拦截下的洪水,一泻千里,万里汪洋,裹挟着泥沙俱下,冲刷农作物和莠草,一视同仁不分彼此。而在这样的洪流雾霾里,无论朝向何方的奔跑都必有回响,原地不动也是种方向,而且你还可以不断选择后背的朝向。你今天选择,你明日成就。所有人的行为,都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毫不崇高的理由,政治从来都不是一往无前一定会迂回曲折,权利的更迭,在任何名义下,都掩盖不了两手血腥。这本书,会让我们坦诚的正视这个世界,不那么美好,也没有那么糟糕。
因为,我们永远有选择。选择抗争?选择服从?选择放弃?选择坚持?可能当我们还在为新时代即将来临惴惴不安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这个时代走出了很远,只是要以后才知道。
利益是推动世界脚步的唯一动力。狼和羊群都在争取生存,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正义都是春风词笔。
印象中最近一次读英国小说还是被电视剧《助产士》吸引而看,修女和护士走向产房为平民阶层的女性和孩子提供帮助。而另外一次便是这部小说《巨人的陨落》,有人花了三个通宵全部看完,我想我是不行,毕竟要做个养生girl。断断续续花了几天,终于结束了这部小说,深呼两口气,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大战。好在,最终尘埃落定。
作者是英国作家肯?福莱特用“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来开启这本书。他,畅销小说大师,是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更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作家。他的作品累积销量1.5亿册,被翻译成33种语言,风靡80多个国家。
《巨人的陨落》是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大概588万余字,序章成人礼一章,天地失色十章,巨人之战二十一章,世界重生九章,讲述了自1911——1924,十三年间四个国家六个家族在战前战后的变化,其中包括英国人,俄国人,德国人,美国人。
关于成长
小比利13岁从学校毕业,即将步入矿业阶层,子承父业成为一名矿工。他要独自一人面对成人世界,将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在工作岗位里,或许他会害怕,或许他会激动,或许他会充满期待。第一天的矿坑之行,他坐在矿篮里不断往下坠落,从未经历过自由落体运动的他吓得尖叫不已;所谓的前辈师傅把他一人扔在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矿洞里,他恐惧不已,只好高唱一首一首圣歌壮胆,不至于让自己在无限的黑暗,无限的静默中崩溃,他度过了漫长的一天,第一次成长。后来因为姐姐未婚先孕遭到周围人包括神职人员的歧视,他在礼拜堂读行淫时被捉的妇人的故事后放弃信仰;国家陷入战乱,作为热血青年的他谎报年龄参军,与父亲对谈。这个懵懂少年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一步步成长为拥有宽厚肩膀的男人!
关于亲情
俄罗斯的格雷戈里和列夫两兄弟,亲眼看到父亲被沙皇集团的公主和王子迫害,只因在所谓贵族专有的土地上放羊被绞死,母亲为讨公道参加游行被机枪打死,兄弟两个无家可归,前往教堂求助。无依无靠的他们得到了帮助,却发现神职人员帮助他们的前提是。在大多数人选择忍气吞声、接受侮辱,打算“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时候,他决绝身体换面包,带着弟弟艰难生存。后来,哥哥在工厂努力工作,积极攒钱,想要逃离这个充满压迫和不公平的国度,弟弟因为杀了人带着哥哥的船票和梦逃亡美国,留下了女友和未出世的孩子。万念俱灰的哥哥捡起来任务,帮助弟弟养育不属于他的女人和孩子,为了给女人保障甚至假结婚。
关于爱情
一个是美丽大方、高贵典雅的英国女勋爵,一个是在各国一流大学念书并会说一口流利英语和过得去俄语的德国外交官。谁也想不到他们会在一起成就美好的姻缘。
茉黛,十分优雅迷人,但并不屈从于谁。令沃尔特“他愿意为德国的利益而死,但没有心爱的女人,他也不愿意活着。”
为了短暂地相见他们想尽办法,每次短暂地相见都让人感到甜蜜,当然戏院激情,藏书室激情,再到蜜月房的十分钟激情,一步一步让我们见证者他们的关系走向亲密,为他们的爱情欢呼。
尽管遇到重重阻挠,尽管面临各种不安,他们仍然选择在大战前夜,秘密地结婚。
他们是战火中的飞蛾,不惧怕炮火的冲击,是爱情让他们奋勇向前。
关于女性意识
女仆艾瑟儿,出色的能力吸引贵族菲茨的注意,成功晋升女管家,并且超额完成了招待国王的任务。与菲比展开了一段恋情,却不幸怀孕。发现怀孕后,本打算激情一场的她换上了工装前往谈判。她并没有哭哭啼啼,理智地与菲茨谈条件,为自己争得最大利益。想到一人难以面对生育,抱着一丝希望回家,却被父亲看作家族耻辱赶出家门。她,带着未出世的孩子前往伦敦,将从菲茨那里要来的房子出租,出去工作,一人生下孩子剪脐带。深受茉黛鼓舞,加入妇女运动,为妇女争取权力。
英国女勋爵茉黛,和犹太医生在贫民窟诊所工作。尽管她能够跟伟人一起讨论政治,却从来没有上过大学。她明白,如果女性不能拥有投票权,那么女孩子将永远无法受到体面的正规教育。妻子不应该什么事情都顺从丈夫。她光彩照人,能诱惑有权势的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也能不知不觉地改变他们的想法。
茉黛了解高层政治的运作,她善于交际,经常和内阁部长们见面,跟他们讨论时下的议题。艾瑟儿了解的是世界政治的另一面:全国服装工人总工会,独立工党,罢工,停工和街头游行。
她们是世间游走的美丽蝴蝶,她们自信大方,她们不畏强权,她们敢于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
每个人物,都是这场大战里的小喽啰,你我或许不认识他们,但却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尽管他们的名字不一,一个个却鲜活地活在作者的笔下,他们本是暗淡无光的繁星,却在战争的引导下发光发热,最终照亮整个星空。
农民被绞死在绞刑架下时,你感到愤怒;为茉黛和沃尔特的最后一夜感到祝福;为艾瑟儿独自生下孩子的勇敢感到钦佩;弟弟拿走哥哥车票,毁了哥哥的梦时,感到绝望、愤慨;矿工遇难,遇难者家属,八个寡妇被赶出家门时感到郁卒。这一系列感情,一点点喷发,这就是作者肯·福莱特的魅力。
远古人类有个好习惯,他们特别爱听故事,所以超爱会讲故事的人。
谁故事讲得妙,就可以不用亲自去野外打猎找吃的,舒舒服服待在洞里,其他人会奉养他,把他养得肥肥的,一天又一天,那个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在饭前讲故事,但如果哪天故事没讲好,他就会成为大家的晚餐。
看《巨人的陨落》时,突然想起这个小典故来,会心一笑——要把肯大叔端上餐桌绝非易事。
从1978年他的小说处女作《风暴岛》(也译作《针眼》)一鸣惊人之后,近四十年间,他伏案写出的20部小说,本本畅销,没有一部搞砸了的。
从创作水准上来说,肯大叔比在国内大红大紫的东野圭吾更稳定,尤其可贵的是,作品水准稳中有升,他真的是个非常爱惜羽毛的畅销书作家,仅仅是每部小说出版前都要找史学家勘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
让他拿了爱伦坡奖的《风暴岛》确实好看,讲故事的技巧高超,总有各种让人揪心的小高潮、小转折,这个是肯大叔最大的优点,但不足也明显——间谍男主角本来很冷酷、很专业,但后半部分泄了气,各种表现失常,为什么他运气就突然那么糟糕了呢?居然被一个女人兼外行结束了性命,说实话,看得不太服气。
也可能因为我看的第一本肯福莱特是被严峰老师大赞的《圣殿春秋》,起点略高。
然后,不得不好好讲一讲《巨人的陨落》了,肯大叔最新的作品“世纪三部曲”的首部曲,美国亚马逊四星半好评,六千多条读者评论几乎一边倒地夸好看、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即使打了三星的,也不忘夸一句“Good story”。
我第一遍看的是Kindle英文原版,在晚高峰的地铁里,一页页地翻,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坐过站了,本来应该在徐家汇下的,结果直接坐到了浦东三林,察觉过来是因为那趟地铁终点站就是三林,广播通知所有乘客下车,车厢里的灯齐刷刷暗了——感觉自己瞬间穿越进了《午夜食人列车》。
然后赶紧到对面,重新坐回徐家汇去,返程虽然还在看书,但比较警醒,到了徐家汇就下了,上楼换乘其他线路,顺利上车,长舒一口气,又安安心心地继续看书,灵魂出窍前突然一耳朵听到报站——什么鬼啊,居然坐反了方向,南辕北辙。
如果这趟地铁绕地球一周的话,我大概可以一直坐着等它带我绕回家。
然而,并没有。
我只能再次下车上车,忧伤地提醒自己别再看书了,要专心坐地铁……可是,忍不住。
就是忍不住,想知道后面那一页发生了什么,忍不住好奇这么厚的一本超级大书我可以花多久看完——非常不可思议,等意识到自己看得很快时,已经过了300多页了。
那天,原本一小时的路程,我颠来倒去,整整花了三个小时才到家。
躺床上后深刻反省,觉得不能怪我,因为那段路途中,情节刚好进展到时髦的英国女伯爵茉黛和帅气的德国军官沃尔特,像打怪升级一样克服重重阻碍,要在一起,一定要在一起!故事讲得很高级,他们两个人都属于彼此生长环境中的异类。
尤其是贵族大小姐茉黛,他亲哥哥是英国排名第九的富豪,一家人明明处在食物链顶端,她却偏偏同情被啃得渣都不剩的底层,因为身为女性,“茉黛怨恨最深的事情就是自己没有受过教育……这就是她后来支持妇女参政的原因:她明白如果女性不能拥有投票权,那么女孩子将永远无法受到体面的正规教育。
她经常沉思默想,琢磨女人为什么要结婚。
她们将自己一辈子束缚在苦役之中,终究能够换来什么?”当上述的个人觉醒,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背景下时,那种震撼,真的是一阵阵地起鸡皮疙瘩。
书里有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列宁,嗯,就是那个列宁,他从狭小的火车车厢里走出来,故事中另一个重要的虚构人物——像雷神一样有个拖油瓶弟弟的好大哥格雷戈里,紧跟在列宁身后,他们一小撮人,正准备去俄国闹革命,兴奋、紧张和不安都有,出站一看,呆了,广场上乌泱泱的人,都是来迎接列宁的,格雷戈里被震住了,欢腾的人群瞬间将他包围,一个大远景,渺小的个体就这样汇入了历史的长河,虚构和真实不分彼此。
完全没料到自己会看得这么顺畅,1000多页的大部头,周末从早上7点歪在床上的随便翻翻,到中午12点多饿着肚子憋着尿仍然不肯放下书的各种欲罢不能,过瘾。
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是大学的时候看金庸,不管是主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揣一本三联出的金庸系列口袋书,偷偷摸摸地夹在课本里,头也不抬地看整整45分钟,又45分钟,以及更多的45分钟。
肯福莱特其实跟金庸很像,他在欧美出版界的地位绝不逊于金庸在中国的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是那种肚子里装满真材实料但绝不以此刁难读者寻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
有些作家写东西,会追求深刻,写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好吧,我年少轻狂时特别爱买这样的书,比如卡夫卡、伍尔夫、昆德拉,巴拉巴拉。
他们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带着我们一起玩。
我每次都是追着他们的屁股跑,好累。
金庸爷爷不会这样,他很和善,明明博古通今,创造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侠世界,但凡是识字的人都能在书里看出滋味来,还可以与人分享那一点心得感悟,所以很多人爱金庸。
肯爷爷也是如此。
写作前翻阅的资料堆得比山高,把他埋在里面都够够的了(我恶毒了~),可写出来的东西,他自己说,是通俗小说。
明明写的是虚构文学,可每次都会找历史专家来审阅书稿,确保没有史实错误。
对自己要求严苛,但从不要求他的读者也必须具备一二三四五等条件才能看懂或喜欢他的书。
有一种好东西叫深入浅出。
这个标准应该多多用来衡量我们现在的文学读物。
书是需要被阅读的,只有被越多人阅读,才越有可能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正如鞋子必须得穿上脚才有价值,一双打脚的鞋子当然还是鞋子,但你愿意承认这是一双好鞋吗?
着实惭愧、很久没写读书感悟了,刚开始看《巨人的陨落》,外国人名真心难记。。。
对我而言算是个大的考验,人物容易搞混,坚持读下去后发现剧情还是比较引人入胜的,作者没有使用过多的修辞,毫不拖泥带水,故事在六个家族之间来回切换,其实本书读来有点像名著《红楼梦》,每个人物出场时,都会有一些人物外貌、神情或服饰的描写。作者将自己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进行互动,实在让人佩服,场景的描绘生动到位,读来仿佛身临现场。
书名《巨人的陨落》,某种程度上就是帝国的衰落、贵族的没落,一个时代的衰亡,故事定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让读者与一战的历史一起浮沉。
虽然高中学的是文科,但是历史并不好,对一战的历史知之甚少,阅读的同时还可以顺带了解历史知识。
是一本框架都很大的书。但是这种大视角并不是来自于作者的大格局,而是来自于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背景。
作者只是巧妙的用五条渐渐交汇的故事线构造了这本书。
所以,这本书的推荐词我觉得是言过其实的。据说平均三个通宵就有人读完一本,可能不是因为手不释卷,而是因为乏味冗长,一目十行。
日耳曼的严谨,英帝国的骄傲,美利坚的包容。军事,政治,爱情,阶级,变革。所有角度都只是蜻蜓点水。
称作小说的话,最大的亮点不过是多线叙事。完全是在既定历史的基础上截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串联起来。
称作历史读本的话,信息浓度又太低。不够紧凑和全面。
也有可能是我个人水平有限,无法读懂作者的以小见大和虚实结合吧。
还好其中的感情线并没有让人失望。爱情在所有历史色彩下都显得斑斓。自己世界的悲欢离合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太微不足道。
“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哪里。”不能因为没有拥有爱情而抹杀爱情的存在。
如果一定要说说读书笔记,那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吧。
一本散发着一股让读者不禁沉下心来细心研读的书籍,描述了战争与爱情,国恨与家仇,理想与背叛,动乱与琐碎各个看似互相排斥的元素在作者笔下紧密结合,为读者奉上一次绝美的阅读盛宴。
其中有战争年代矢志不渝的跨国爱恋,有畅聊政事言语投机的惺惺相惜,有热切眷恋无奈了断的缠绵悲凉,有被迫结合互生情愫的美满幸福,有日久生情喜结良缘的完美爱情,当然,也有玩弄感情的情场浪子让人啼笑皆非的种种片段,有受人蛊惑的叛逆富家女未婚先孕而又所嫁非人的悲凉,有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惨遭厄运忍受思念之苦甚至命丧黄泉的无奈与哀伤,也有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放手一搏通过革命减少流亡的承诺与担当……
也许是女生情感一般比较细腻,对书中描述这几对情侣的情感细节最为感兴趣和印象深刻,对在战火中士兵的英勇以及战局的变化也有所了解,但可能对作战策略以及敌我力量的变化和种种变换的战局拿捏和参透的不够透彻,但总体上来说还是认真的通读了一遍,但我感觉有时间的话我还是会拿来读的。
诈欺游戏中说:如果大家都坦诚相对,那么这个游戏便没有输家和赢家;一旦有一个人打破了这个平衡,那么带来的只有永无止境的残酷斗争。然而现实中是怎么样的?奥匈帝国不想战争,俄国不想战争,德国不想战争,法国不想战争,英国不想战争,美国不想战争,可是,他们最后都说,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一战的爆发,不是为别的,正是为了荣誉而战,是为了保全国家的“面子”。在“面子”问题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会妥协。但是人民更在乎的是他们的生活。当统治者的决策和人民的利益不符,便会萌生革命。
书中五个家族的主人公,都在为给自己的后代创造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他们痛恨战争,但不得不面对,于是战争也成为了他们反抗的利器。时代造就勇士,勇士引领时代,二者就这样交替迭代。
很难说当时的某个行为或决策将会在历史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不同的历史尺度来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也许就会改变历史的进程,让人类升上天堂,或陷入深渊。
不过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反正人类迟早要灭亡。
拿到书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套书要讲啥,是小西瓜爸爸618买考试用书凑单给我买的。我也并没有看任何的书评和简介就开始阅读。
当然,我没有像封面写的那样三个通宵就看完,前前后后总共用了十天才看完。
刚刚看到网上用12个字评论这部书:帝国衰落、英雄崛起、真爱无敌。
说的太贴切了,讲述英国、俄国、德国、奥地利、法国、美国、威尔士,几个国家的政变,以及六个不同家族之间的连结的故事。
巨大的情感纽带把这些人紧密连结在一起,真实的还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以及各党派分争,以及在战争中牺牲的几千万士兵。
这些,都牵引我继续往后读,想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想知道我关心的那几个人是否还活着,战争让人紧张,作者在文中加了很多放松心情的动作,时不时有个啪啪啪缓解战争带来的紧张感。
文中的女人们,独立,聪慧,虽然有过犯错,最后却都过上了理想的生活(作者肯福莱特对女人很包容,把她们写得很好),虽然在20世纪那个时代男女很不平等。
看完整套书,会心的笑了,故事有残暴有温暖,我记住更多的是温暖,战争中的英雄,为爱坚持的人。
肯·福莱特的世界三部曲--《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一次遇到打3.9折,九本书也就一百五十元左右,收入囊中,感觉买在了最低价,开心。但并没有准备马上看,九本实在太费时间,得在一个闲的时候再看。上周五晚上手机下水游了个泳,起来就头晕眼花,心力衰竭,尽力抢救后不幸退位。为了纪念它的退位,三天后才买新的(懒还找借口,不想去逛)。在家太无聊,就拿了一本出来打发时间,就这样入坑,并献上了膝盖。本来以为推荐言过其实了,尤其书封,什么平均三个通宵读完,哼~~~其实真的不夸张,我反正一天一本半的速度,没通宵,我看的比较慢,两天就把第一部翻完了。忍不住的又想去翻第二部,五天时间应该是看得完的。每一页都有故事发生,情不自禁的要读下去。虚构的人物,真实事件和历史人物完美融合,通过几个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制度的五个家族的沉浮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格局讲清楚太不容易了。多线叙事,各国政治、战事、情事、人性、战争信手拈来。可以说肯大叔完全是在织毛衣呀,不过不会乱,看似多线,但正如织毛衣一样实际是一线成衣,的确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让人爱不释手。他的小说出版前,都会请历史学家审读书稿,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史实错误。所以学生读也是极好的,毕竟帝国陨落,民主崛起,真爱无敌比历史书来的精彩有趣多了,看小说的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历史,让人忍不住同这个世纪的人一起在战火硝烟中同命运同呼吸,看完感觉从100年前一直活过来的,燃。
这部书里喜欢的的人物也挺多,沃尔特、茉黛、艾瑟尔、比利、格雷戈里。沃尔特和茉黛的爱情;茉黛和艾瑟尔为女性的权利而奋斗;比利和格雷戈里勇敢、坚韧、充满智慧。格雷戈里有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孩子的成长就像是一场革命。你可以让它诞生,但你无法控制它的最终结果。
看简介肯·福莱特自己说:“很多作家只写能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并模模糊糊地希望这也能取悦别人。但我每写一页都在清醒地思考:读者会怎么想?读者觉得这真的会发生吗?读者关心这些吗?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但我从不这么玩。”老子是通俗小说作家,不玩花招,不玩文字游戏,就跟你说故事,好故事,你听不听?你看不看?
巨人并未陨落,勇敢者成为了新的巨人。而这份勇气属于每一个人的,属于每一个渴望个人之我超越社会之我的——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
小说背景时间设定在1911年,开篇的地点则是在英国威尔士的阿伯罗温,和我看过的英剧《唐顿庄园》时间差不多,地点也都在英国,《唐》是设定在1910年英国英格兰的约克郡,威尔士东邻英格兰,《巨》中的一些与历史相关的片段也会让我联想到《唐》的场景。
作为曾经的理科生,老实说高一学过的历史大部分都还给老师了。而这部《巨》恰是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作者虚构的人物结合起来,真真假假,倒也精彩。
令我好奇的是标题的“巨人”到底指的是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阅读之旅,边看边猜测,也许指的正是“欧洲最野蛮、最落后的君主政体”,书中的人物推动着事件的发生,而事件的发生又成为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落后的政体逐渐陨落,是为“巨人的陨落”。
人物。看电子书的时候不知道最后有人物表,出来一个人名便做个笔记,最后自己做了一个人物表,后来又将自己做的填充到书末的人物表里(见附件)。
书中人物的发展也牵动着读者的心。比利旷工后如何发展,艾瑟尔去伦敦后怎么样了,茉黛和沃尔特的爱情,菲茨、格斯、沃尔特、格雷戈里如何见证一战的爆发(1914年7月),等等。
矛盾。第一部中有两个主要矛盾,其一是矿井董事和工人阶级,一个对员工无限制压榨,另一个以罢工来反抗种种不公;其二是茉黛对底层群众的关怀和奥托(沃尔特父亲)对此行为的嫌恶,一个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另一个则有着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
读罢,迫不及待读起了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