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想必每个人对旅程的感到应该都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去一个自己不曾生活过的地方。穿过这个陌生地方的每一条街道,领略不一样的景色和风土人情。同样,这些也是我对旅程的一个想法。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时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点疑问。
首先,散写作多是一些优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当然也有一些叙事性的,比如鲁迅先生的散写作《朝花夕拾》里面就重点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琐事。但是这些散文类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当看到一本以游记为主题的散文时,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类型的游记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应该是享受的、快乐的,余秋雨先生为何要在“旅”这个字前面放一个“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们的旅程又有别样的不同。
最后,,我们现在的旅游理念多为拍拍照,买买纪念品之类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华城市,名胜古迹。这种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们忘了一个地方它那从千古传递过来的文化底蕴。作者书中的足迹断不了一些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知名景点,但也不少浓墨着笔于一些不为我们熟知的地方。一种把旅程赋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带着这些想法和疑问,我慢慢的导语了这本散写作。《文化苦旅》这本散写作中在我导语过的文章,作者的修辞、语言都较现在风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散文多是优美、细腻之词,读后让人联想到的是娇柔之美。但是在这本书中的散文,各个旅程的描绘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多是朴实的文词。读起来让人感到是那种肃穆的静谧的美感。
其中最让我喜爱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处此地当时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峡》中写到了流浪江湖的李白;在《阳关雪》中写到了送别故人的王维;在《柳侯祠》中写到了遭到贬谪的柳宗元等等。这些类似的篇目中我不仅导语到了青山秀水的壮丽,更读到了古人的心境与情怀。此时才了解了文化的传承对古迹的首要性。
站在历史的边缘,观看雄鸡的各个景点。从古老的江南小镇到雄伟的三峡工程。无不带给我一种震撼的感觉。穿越现代,来到让我们遐想的古代。
道士塔,青砖黄泥,最普通的地方,但他的主人却是莫高窟的罪人。在金钱和权利的驱使下,他不惜把我们中国最灿烂的文化,把一箱箱难以数计的文物运走,读到这里的时候,心在滴血。当我们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回敦煌文物的胶卷时,是多么的悲哀。原本是属于我们的东西,却要从外国人的手里买入,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个农民的贪念之想。
乘船去三峡吧,去找李白和刘备吧。李白和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也许是因为这样,这股河水在日夜不息地奔流着。神女峰,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当她屹立在巫山上时,你直流而下看见她给你指路时,心里无疑想起那最美丽的传说。
苏州,一个美丽而又梦幻的城市。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劲有力,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尽管有许多缺点,但仍然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苏州还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勾践卧薪尝胆,更有重要的一项,把她进献给了夫差。从此她就要背负惨痛的命运,要与亡国联系在一起。这人就是西施,我国的四大美女之一。
“出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相比之下,江南小镇要来的柔情得多。江南本来就是一个多水的地方,优雅,古色古香。闭上眼睛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居的民居古色,民居楼板下就是水,石阶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石阶上涴洗,离他们不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股股的炊烟。多么美好的一幅画景,让人不想去破坏。
阳关,由于王维的《渭城曲》而出名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辛辛苦苦找去,为的是一睹它的风采。在度过一个沙漠之后,终于找到了阳关的古址。也许在多年后的阳关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但也会让人感到雄壮。“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看着友人已打点好的行装,他微笑着举起了酒杯,再来一杯吧,出了阳关,就没有故人了。
西湖想必是最常见的。有多少文人雅士为西湖写过文章,写过诗,谱过曲。“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写的就是西湖夏天美丽的景色。西湖中最出名的就是苏堤和白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在此留下了足迹,无疑是浙江人最扬眉吐气的。当初显然一开始不是为了文化,而是为了老百姓而兴修水利的,为了造福人类,而在此留下了两条生命的堤坝。现在人们已经把他们当成了艺术品,当成我们最为自豪的事物。雷峰塔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白娘娘为了报答许仙的救命之恩而放下自己千年的修行,找上了许仙。最终的结果在雷峰塔下度过了孤独寂寞的日子。这是她的悲剧,是她向往人间的悲剧,可怜的白娘娘。
大概,每一处古迹都有一些它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值得我们去一一品味。在时间的流逝下,那些曾使我们骄傲的事物成了现在我们口中的佳话,值得我们去浏览的好地方。合上书本,心里有无限的感慨,如果只是单纯的赞叹,永远也不会有更高的感慨。要领略祖国的伟大精神,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
读完一整本文化苦旅,我感受到:余老先生并不是以文化而写文化,并不是抓着文化不放,也不是以文化脉络而展开。各种石窟文化、宗教文化、游记文化、文人文化、藏书文化、上海文化、风土人情文化、古城文化、船舶文化、漂泊文化、信客文化、传记文化、华语文化、墓碑文化等等,把各种文化写的酣畅淋漓,写的灵活生动、生龙活虎。余老不以文化而写文化,又处处渗透出文化的灵魂;余老不纠缠文化,却全是文化的载体。
对于文化苦旅,余老说,“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我想,文化是一段苦涩的心旅历程,然后经过时间的积淀和空间的融合而形成的。
开篇就以一篇散文道士塔舒展开来,细心地读完它,我们都会有一种对莫高窟文化的敬重;同时,也会爆发一股对道士王圆箓莫名的愤怒和恨意。的确,文化能够给我们一种苦涩后的回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中奥妙,我们又能参透多少呢?文化是历史深深的积淀,余老先生一路亲身感受,一路对文化景点、文人深深的敬意。一路走来,游记文化,也是那么意蕴深远。
余老把自己的切身的感受,穿插到了文化之旅中,把各种文化写的活灵活现,让人好生艳羡,也让我们对深厚的文化拥有着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全书上下,基本上大半部分都是由名胜古迹而延伸开来的文化枝节,在名胜古迹中穿插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可能名胜古迹只是一个饱含文化的载体,收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后面少部分写了人物叙事传记文化,漂泊留学的文化,特别是对到新加坡的国人写的很贴切。最后文尾,稍微写了一个日本在新加坡鲜为人知的坟地文化而作结,不免我们会对日本抱有极强的抵触和愤恨心理。
读罢一整本文化苦旅,我觉得一切的文化与各种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文化苦旅的构造与余老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牵连在一起。所有的文化形成,是一段艰难的过程,也是时间上的集结,是一场人们认知上和心灵上的苦旅。
文化的形成是苦涩的,需要经过空间的熏陶和时间的渲染。知晓一些我们之前不知道的文化,我们会有一种苦涩的回味,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对文化深深的敬意。文化,是一场苦旅,一场心灵上和行程上的苦旅!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
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将我们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深省。在他的笔下,历史是那样的深邃苍凉。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看莫高窟不是看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余秋雨最有名的著作当是《文化苦旅》,用足迹来丈量中国的文化,用心灵去顿悟生活的哲理。书中余秋雨扮演了一个杰出的“导游家”,它指引着各年龄阶段的诸多目光,进入了一个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间,那里衔接着历史,连带着现代,希翼着未来,将一双双天真而好奇的眼睛,涂抹了层深幽的色彩,要他们闪烁的是一丝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将一张张经霜而冷峻了的脸,深刻上责任,沉重中获释,焦躁中轻松,为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指向历史后的未来。这是余秋雨先生这部作品给我的最大的感觉。
这段苦旅有点长,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游记似的散文,写的几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胜,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过、流连过的地方,还包括了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从中国诸多旅游名胜,到荒芜一片的阳关,从大漠到水乡,从西北到江南,从古迹到文人,无一处不是中华大地上历史的闪光点。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残阳废垒,西风古道,在他的笔下都变得雍容大气且富于智慧,仿佛成了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在世纪轮回中散发着不灭的穿透力。篇篇语言精美气势恢弘的作品,就象一位无声的导游,在历史的交汇点我循着他的足迹推开了一座座神圣殿堂的大门。
道士塔——是他抒发恨意的地方。因为千年百年的磨难,他不甘心这被沦落的文化一再地被人践踏,想不到最后的一丝的呼喊竟是由自己升起的"。他不想破坏历史的变迁,文化的进步,可对那些掩藏耻辱的土地,他倍感惋惜。在他的笔下,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王道士则是这出悲剧中错步的小丑。用一位经历这悲剧的学者的心看,他明白了,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因恨而爱的情感愈演愈烈,致使我也变得学会了叹息与感慨,明白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心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为民族,为国家,为自己而恨……
翻过屈辱的一页《莫高窟》,静静矗立,神秘又安详。余秋雨那颇具感染力的文字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不是在读而是用心在欣赏品析。窟中墙壁上那精美绝伦的壁画让我惊叹。色彩绚丽、畅快柔美的线条汇聚了五代的纷争隋唐的兴衰以及宋室的沦亡。我不得不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所折服。正如作者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随着书页的往下翻转,我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也变的灵动跳跃,充满了幻想力。《阳关雪》的凄美、《柳侯祠》的静谧、《白莲洞》的幽邃、《都江堰》的雄伟,我就象一片空灵的云,沿着秋雨的足迹飘过一座座名山大川。就象在欣赏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徜徉在人文景观与历史长河的氛围中,情景交融,实乃“此时无声胜有声”,每读一篇就有新的领悟。就好象在感觉余秋雨对文字的挖掘。他的描写,他的感受,他的想象,甚至是他的诉说,种种的这些全都超越了文字本身的韵律。好似在唱一首歌,不是民曲,不是流行曲,亦不是田园山川的旋律,是能让人敞开心扉开怀吟唱的人生之韵,天地之乐。我默默地在心中重复这些文字,试图想完美地记忆,可让自己更自信些。但是,这些直白白的文字下仿佛蕴藏着另一种深不可测的意境,是什么呢?我不禁细琢。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什么是其中的“苦”,和它真正所要倾诉的情结。
余秋雨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一种文化的观念,一种对过去的留恋,一种对未来的忧患。面对文化,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总有一些使人无奈,总有一种遗憾让人两难。
然而,许多现代人已逐渐冷漠、麻木于这种文化的遗憾。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人都认识了中华文化的悲剧,因而作者在自序中说:“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也只是一种奢望。”
但是,有些文化,即使被人们看到,并且呼吁、挽救,又能以什么方式留存呢?历史的泥泞不能阻碍现代的车轮,中华文化的确太庞大,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不是历史的破碎,就是现代的停滞。这也是现代人面对中华文化的两难。
纵观《文化苦旅》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先生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历史的苍凉和大漠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书”既透露出文化,而每一个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你自己不曾记得年少时的轻浮,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怡然自得,而也许哪一本书中就有你的影子,让你似曾相识,让你重新拾起残缺的记忆。活着的人记住历史,可历史只记住那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我们不是伟人,但我们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住我们,写好人生这本书,算是对他们有个交代吧!
《文化苦旅》这本书大抵是高中时候就有所听闻,原谅我幼时所阅不过是三五杂志,童话故事尔尔,既未曾潜心侍读过鲁郭茅巴老曹的作品,亦未曾以四书五经等等作为启蒙。
倒是入了高中后,因是对文言的喜爱,才慢慢喜欢上所谓的深层次的阅读,喜欢上之乎者也。更是临其形,摹其意,在此也要感谢我高中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包秋艳先生的栽培和认可。
再长了些年岁,便开始由小说及散文,由历史至哲学,杂文闲谈,大家经典,略过一二,不敢言熟读默背,却也在此过程中悟出需得在吸收中反刍,在阅读后写感,以此帮助自己理解和思考文中内容。
前段时间同事常捧一本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有一友称其在读此书,便买了本开始读起来。
读至书半,已是讲到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的成文时间,且不论此间余先生之文笔内涵,行文思想,单就其中一个观点,让我侃侃写下这些文字。
书中提到余先生游历各古文明遗迹后,对比中华文化之传承。在此摘抄一段。
“那么漫长的历史,中断和泯灭太正常了,而既不中断也不泯灭,却是异数中的异数,很让人费解”。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层过的。这句话大抵就是这一篇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在初高中历史课堂上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而也正因这句话的反复提及,这一现象的重复表达,大多人都已对此麻木而遗忘。
但是认真仔细的去思考,且不论远一点儿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水火等等,就论眼前身边当下中东恐怖组织对于当地文明和遗迹的破坏,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就连坚硬桑沧如石,端庄肃穆如佛,都能被人类的极端和暴戾给毁灭,回过头来想,当年学富五车装车里的竹简,天一阁里代代相守的藏书,这些承载中华民族之魂与意的脆弱。又是如何在千年悠悠里吟唱。
我在办公室里写下这些文字,尽管身边同事皆在,却仍因这些咏唱和传承之艰难与之付出的牺牲而盈眶。这大抵就是文化的自爱与自信。
闲暇时间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在这物欲横流、焦躁不安的大社会里,读一本好书静中求定,,给心灵来一次洗礼,给心情来一份平静,给人生来一份思考。《文化苦旅》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爱余秋雨,爱极了他的《文化苦旅》,爱极了他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抒发自我情感,爱极了他用文字带领我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绝对身临其境,你知道,对于我这个爱旅游的人来说是多棒的礼物,还有那美得无可挑剔的文字,连标点符号都是另类的美景。
书打开,一瞬间眼前多了个人,他就像是我的导游。渐渐,我情不自禁的加入到了旅行的队伍,又仿佛整个旅行中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天南地北、天高海阔……导游的影子,摸不着,看不到,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莫高窟,这个让人既怜爱又惋惜的地方。这里的雕塑用现在的词来形容“会呼吸的壁石”再合适不过了,它都有脉搏和呼吸,带着少女般的腼腆和娇嗔。“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如此生气,如此鲜活,又如此惋惜,如此让人揪心。恨透了那个中国历史的罪人,那个无知愚昧的王圆箓,那个让中国文化损坏、流失的历史罪人,他可知道他的行为让这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来到了阳关,这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圣地,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成为大家神往的地方,无需任何修饰、任何夸大,这就是文字的独特魅力。它能到你心坎,带你到未知的地方还让你沉浸其中。在我看来不管是滴官逐臣、废墟还是荒原,纵使痕迹消散,也钟是文化长流中靓丽的风景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美谈也永不会相忘于江湖。其实人生何尝不就是一道道废墟组成,人这一生不都是由昨天的废墟累积而成的,没有昨天哪来的今天、明天?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实实在在的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他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它,就是都江堰”。像极了我们的母亲,包容,低调,无私奉献,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都江堰就是母亲的化身,因为有个都江堰,才有了千里平川,才有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之于母亲再合适不过了。
如此多文化的美丽多愁在书中铺展开来,一种从未有过的灵魂震撼、精神洗礼、心灵升华,在心底荡漾开来。虽然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可能只是一点点的表面,但我分明听到了中国文化坚实的脚步声在跋涉、在旅行……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来。
——泰戈尔《采果集》
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个“苦”字,苦,是作者对自己生命旅行的概括,苦,是作者对自己文化旅途的凝缩。苦,却让几代读者甘之若饴,让无数读者感动与喟叹。细细品味着这个“苦”,脑中回想着作者所经历的那一个个文化旅途,不仅默默伫立,默默出神。那旅途,那文字,真让人,苦涩中却不觉反复回味,焦灼后却又了然于心,让人冥思然后放松,让人感到历史的苍老厚重却又如此鲜活年轻。唉,这苦旅啊,让人欲罢不能。于是,和作者,再次行走在陆地、江海,怀揣着一个缱绻的梦想,开始踏访着一个个或新颖或陈旧的梦境。
我们走过一座座生命的牌坊与寺庙,和信客一起经历艰辛与沧桑,去瞻仰千年的奇迹——都江堰。当我们走到莫高窟,还未来得及感受神圣的世界,却先知道了三个男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些可以成为罪行的事情。那个畏畏缩缩的王园箓,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那个匈牙利人斯坦因,那个翻译蒋孝琬,他们卑微,渺小,却贪婪而又愚昧,是他们毁了莫高窟的文化吗?这样的罪责压在他们身上。似乎太重。那么敦煌的委屈,国人的耻辱,我们又该找谁讨要?是那些买走文书经卷的外国人,还是当时腐败的王朝? 作者的心中是苦痛的,这种苦痛,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读者,我们无法逃避历史,只能在自然中一次次感受苦痛,在旅行中追求灵魂的释放,追求自身的强大与自立。
走过了敦煌、莫高窟,踏上了阳关雪,在沙原中感受独特的能够洗涤心灵的景观:鸣沙山、月牙泉,于柳祠中拜访柳宗元,感受诗人的寂寥与开阔。没有仕途得意的他们是悲哀的,是落寞的,却也是另一种幸运。仕途无望,往往是文人升华的关键。在柳侯祠排排的石碑中,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程。正如余老师所说:静一点就好。就让文人们有一块净地,凝入心灵,蔚成方圆。
从敦煌行至阳关,从辽远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苏州。在宁静的三峡下苦苦冥想,在神秘的洞庭湖畔低低自语,行走在苏堤、白堤之上,驻足于雷峰塔废墟之中。西湖一梦苦亦甜,化作千年沧桑,千年的叹息。
在《文化苦旅》中,最让我动容的应该是那篇《风雨天一阁》。余老师进天一阁,那份神圣,那份庄严,让人不仅由衷产生肃穆之感,的确,天一阁是神圣的。它是藏书阁,是那个时代的奇迹,它是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余老师这一句虔诚的自问,让我心情沉重而又宁静。我和作者一起轻轻地,轻轻地,走上去,仰视,凝视,久久,久久的。那一刻,历史仿佛重现,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唯有那千年的文化,静静地诉说,诉说这千百年来的滴滴点点。
品读《文化苦旅》,不仅在品作者的文化苦旅,更在品作者那典丽、唯美、浑厚、质朴,充满想象力的诗一般的语言。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在其中栖身,我读着,悟着,醉着。这文字,这语言,这意境,真是“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品苦,亦尝甜。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蝴蝶的标致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标致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就义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气力,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潦攀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气力,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苦楚,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沉默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苦楚,然而默然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气力。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爱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抉择胜利的地方!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
全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说的是在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的道士掌管,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国宝外流,我们发自内心地遗憾、痛恨、愤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让我们在今天,在这个觉醒了的民族当中,开始做一些事对遗失的文化进行补救。于是,在遗憾、痛恨、愤慨之余,我们直截了当地想抓住罪魁祸首。那么,元凶是谁?是犯下了强盗行径的西方学者?是目光短浅、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还是旧中国,那个没落在闭关锁国中的“天朝”?或许真如古人所说的“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自身的落后让我们已无心理睬一下被搁在西北荒凉之中的文物们,只好让强大的势力来替我们保管?想想旧中国所背负的“东亚病夫”的耻辱,想想“落后就要挨打”这铁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样恐慌与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从历史深处射来,刺痛了我的心。
这就是历史悲剧,发生在祖先们的身上,但它带来的痛苦却可以绵延几个世纪。然而时光即逝,往事不再,亦无法缉拿真凶,将其正法。我们所能做的,惟有无奈,无奈地历数罪恶,无奈地遗憾惋惜,无奈地遥望历史,无奈地幽幽痛惜,无奈地叹出一口气,让它定格在那一个个耻辱之日、罪恶之日的上空,化作晴空中的阴霾,眼睁睁看着愚钝的王道士在毕恭毕敬地带路,看着洋人们在莫高窟洞开的一刹那惊诧瞪大的双眼,看着一箱箱文献、一尊尊泥塑、一车车诗卷、一幅幅壁画被运走。这样的奇耻大辱,哪个国人还能坐视不理?一个当代中国青年这样写道:“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激荡人心的语言,道出了每位中国人的心声。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在作无谓的对峙与较劲,从而无法统一。看看,现在中国人在干些什么?有一些人继续沦为洋人的奴隶;有一些人忘掉了耻辱,忘掉了历史;有一些人在伦敦、东京等地的博物馆买下中国文物的胶卷,回国后对着相片作空头研究;还有一些人在呐喊中吼出愤怒,却永远只是呐喊,无法付诸实践。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时至今日,不少人认识了这个名字:王圆箓。我在想,如果让他知道了国宝的价值,让他知道了他所作所为的严重性,他会怎么做?依然赚取蝇头小利?又或者,转做了更大的买卖?还是改邪归正,捍卫国宝?无从得知———我的想象力有限。但这次的阅读却让我真实地接触了历史的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近期,为了迎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我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本不喜欢读散文,但捧起这本书,就被深深的吸引了。《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笔细腻,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余秋雨先生很早就写出的这本《文化苦旅》对很多人来说一定颇有记忆的分量,就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办公室里连着两个同事说“中学时看的书也被翻出来啦?”说实话除了书名,对内容很多记忆都没有了,于是再翻开的时候,除了文学的魅力外,看到的竟然是一本充满文化感的旅行路书,在这里从历史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说一说你见过的,你想要去的山河的星空还有大地的岁月。
读书笔记依旧是以摘要的方式呈现,列举几个最爱的点,把这本书重新推荐给大家。余秋雨先生的自叙,轻描淡写之间也把我们想看世界的心情表达出来!
“在读了很多很多书,经历了很多很多次灾难之后,我终于幡然醒悟,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说准确一点,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生存许诺。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之所以叫做旅行路书,一定是用了文字给了我向往的悸动。
这部分选了“都江堰”和“莫高窟”两个中国古代最神奇的创作,一个是对水的创造,一个是对土的创造,曾经中华历史上生命的力量能够历练水土,必然已经能够重造山河。
都江堰——”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
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整个画面出现了扬眉吐气般的欢乐,那只能是唐代。春风浩荡,万物苏醒,连禽鸟都是舞者,连繁花都卷成了图案。天堂和人间连在了一起,个个表情生动,笔笔都有创造,唐代洞窟中的一切都不重复,也不刻板。我立即明白,真正的欢乐不可能重复,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结果,摘抄,唐代的欢乐诱发了长久的欢乐,唐代的任性贴合了永恒的人性,一切都融合的浑然一体。恍惚间,热闹的洞窟里似乎什么也没有了,没有画,没有雕塑,没有年代,也没有思考,一切都要蒸腾而去,但又哪里也不想去,只在这里,在洞窟,在唐代,在吴道子笔下。“
因为历史的原因,因为文化太精彩的缘故,莫高窟的文物和很多国宝一样,被掠夺后放置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于是“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那么,我们的心情也被拉长了,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个世界。”
所谓旅程给予我们的不止是浩渺的时空,更给了我们观看人生的眼光和角度。
余秋雨先生走了很多路,见了很多景,品了很多事,写了很多字,于是所有的感受都在脚步中混合,也在大地山河中得到印证,于是旅行给予所有人的不只是脚下的路程,还有信中的力量。
“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彷徨。”
文化苦旅读后感:“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亲近。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
如果梦想是云朵,那么书籍一定是云朵身后的蓝天,让云朵可以歇息;如果梦想是大厦,那么书籍一定是大厦的根基,让大厦巍然屹立;如果梦想是航船,那么书籍一定是航船的船舵,让航船到达彼岸。我愿圆梦路上飘满书香,然后一路高歌,走进梦想。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书中自有一方世界,一处繁华,所以当我的指尖轻轻翻过《文化苦旅》细细阅读时,我就在那一方世界经历一场苦旅,品味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与苦难。
寻一处僻静,轻轻翻开《文化苦旅》,伴着淡淡书香,我看到信客的狼狈与高贵。说信客狼狈是因为他们从遥远的地方带着委托的货品回来,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风雨雨,正如书中所说:“走东路过来,显得极端疲劳;走西路过来,则显得特别窝囊。”他们是极尽狼狈的。说他们高贵是因为他们坚守做为一名信客最基本的原则——诚信。就像那个年轻信客谨记老信客的告诫。一路上都记着给别人的承诺,说到做到,把委托的货品一分不少地带回来。信客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做着最辛苦最平凡的事,用诚信联系着乡村与城市。信客诠释了“诚信”二字。
信客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苦难的开始,却依旧坚守诚信的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圆梦路上,伴着淡淡书香,我收获诚信。
寻一处僻静,轻轻翻开《文化苦旅》,伴着淡淡书香,我看到一个戏剧大师黄佐临的爱国之情。黄佐临在英国留学时,中国爆发“七七事变”。呵,一个是和平安逸的英国,一个是战火纷飞的祖国!他却毅然选择祖国,回来‘赴国难’。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不是将军,但也算是士兵。”黄佐临回到满目疮痍的祖国,用笔做武器,揭露黑暗,控诉战争!和祖国站在一起。黄佐临毫不犹豫地选择祖国,源于他的爱国之心。他深深地爱着这个生养他的地方。
黄佐临见证了中华文化被掠夺的苦涩,却依旧坚守爱国的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圆梦路上,伴着淡淡书香,我收获爱国。
寻一处僻静,轻轻翻开《文化苦旅》,伴着淡淡书香,我看到一代名导谢晋的执着。谢晋把拍电影作为他的职业,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他依旧执着。他像个单纯不谙世事的孩子,执着地追求着。在一种叫“敬业”的精神中追求更美的电影艺术。生活中的他何尝不是如此敬业?他辛苦地把几个子女养大,其中的辛酸无人能懂。他不仅努力做好拍电影这个职业,还努力做好父亲这个职业。
谢晋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大浩劫,却依旧坚守敬业的中华传统文化美德。圆梦路上,伴着淡淡书香,我收获敬业。
正如‘文化苦旅’这四个字一样,《文化苦旅》诉尽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诉尽五千年文化的辛酸历程。在《文化苦旅》中,那些书中提及的人都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都见证了文化的苦旅,又都对中华文化不离不弃,依旧坚守。品读这本书时,就是在经历一场苦旅,苦后却悟得文化历尽艰辛后的甘甜。其实圆梦,何尝不是一场苦旅?但有书相伴左右,便觉得虽苦犹甜。我愿这场苦旅中飘满书香,然后我一路高歌,走进梦想!
读完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放下书闭上眼睛仔细回想,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场景涌入脑海。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位叫王圆箓的道士居然发现了敦煌莫高窟里的藏经洞,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叫蒋孝琬的学者,仅用30英镑,把这些宝贵的经卷都卖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我的脑海中顿时思潮起伏,眼前出现了王道士将大片壁刷白,外国人疯狂抢劫藏经洞,蒋孝琬出卖祖国文物的场景。
王道士破坏、出卖藏经洞。无知的他被蒋孝琬所利用,把这些宝贵的经卷卖到了地球的另一端。这个王道是不明白他卖出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无知的他不明白卖出的是这个民族几千多年的历史,无知的他不可能明白卖出的是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当他打开藏经洞的大门的那一刻,他并不明白,自己已经打开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不过这个王道士也够可怜的,如果说他是可恶的,那么蒋孝琬便是无耻到了极点。他明白这些东西是有多么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他却明知故犯损害国家,不分善恶。没有民族意识没有良知,无耻到了极点。他把中国最重要的文物出卖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他出卖的不仅仅是这些文物,他出卖的更是一个国家,更是他自己的良心。用我们的话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是非不明的无耻之徒,罪恶行径千古唾弃,就连外国人也告诉斯坦因只要你带上他,敦煌的事情,一定成功,可见蒋孝琬到底有多么的无耻啊!
我恨,我真恨,我恨外国人将我们中国的历史洗劫一空。我恨王道士的无知,打开了藏经洞。我恨蒋孝琬的阴险狡诈。更恨我自己,恨我没有出生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不能阻止他们将这些宝贵的文物运向地球的另一端。如今我悲愤的跺脚,但是只能无奈的叹气,留下的只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