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
推荐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推荐度: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推荐度: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推荐度: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锦集8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1
天高云淡,展现秋的气息;黄叶飞旋,画出秋的颜色。又是一个秋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新的学期开始,新的画卷打开。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指引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学习、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装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装的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达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课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三、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初一(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作为语文老师我太了解语文学科的现状,没有多少同学是因为喜欢语文而去学语文,语文在大多数同学心中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深谙此理,可是对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难于上青天,因为他们在语文课上领略不到语文的魅力。为此我决心从备课上寻求突破口,备课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激发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以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是讲语文课的规矩,学语文科的物质准备等,学生懒懒地坐着,无奈的听着。这个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课题是《语文的魅力新学期语文的第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亲切的交谈中,在生动的故事中,学生感悟到语文天生重要,初步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学们听得兴趣盎然,效果颇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我每一节都能用心去备:想着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且让学生切实得到提高锻炼。那么这样备出来的课学生一定爱上。
(二)、读、背、写
其实语文更大的魅力不在语文课堂,更不能光靠语文课本。所以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更大兴趣,就要带领学生泛舟语文的广阔海洋。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勤奋读书。我要告诉我的学生: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晚上课铃响后,固定给学生五分钟,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片好文章来朗读。每周三拿出一节课来给学生读书看报。读书要圈点勾画,摘抄积累。秦牧说:少年和青年时代学到的东西,像是用凿子刻进石头一样,记忆极牢。我自己现在能够背诵的诗歌都是在少年时代学来的。其中好的段落文章一定要背下来,坚持下去,量变会带来质变。
大胆练笔。学生第一次练笔,几乎三分之一只写了三两句,针对这种状况,让学生放开手去练笔,想写啥就写啥,想怎写就怎写。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喜怒悲欢,皆可成篇。还要告诉学生读背最终是为写服务的,尽管把你读到的用到你的写作当中去。
语文是国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语文难学,语文也容易学,关键是在于兴趣和用心。请多读文章,请多写文章,因为语文的魅力存在在于读和写之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7)班和(9)班的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4课。从文体上看,这六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另外还有《名著引读》《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 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四、总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5、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6、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积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7、打牢写作基础。除课堂作文外,鼓励学生多写心灵日记,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
8、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习惯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每周按要求完成一至二次练笔。
9、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要求学生本期读一到两本文学名著,做好读书笔记。
10、组织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课,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11、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12、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13、用一颗爱心爱每一个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爱护学生的自尊,对学生多褒少贬。
六、进程安排
1、每个单元安排两周时。讲读课文两到三课时,自读课文一到两课时。
2、每两周安排一次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搞好阶段性复习和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90班现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七年级是中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六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字词识记上升到阅读理解、品味鉴赏。写作无论篇幅还是内容的要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2、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还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不是很踏实,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学习方法单一,好多学生不知怎么去学。但大多数人能清楚自己的责任,有学习的动力,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2、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7、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18、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2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六、教学要求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
说明:“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只是例子。“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素养论”认为语文不仅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主张“文道统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上,要“带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就是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里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语文课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论”认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究竟什么是语感,语感有哪些特征,语感与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是什么关系,以及怎样培养语感等,目前还停留在研究、探索阶段。
2、课前要提前预习,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养成良好习惯。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特点
这套教材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
感打下基础。
3、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4、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习要求,进行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始美丽语文的快乐之旅。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引导、鼓励学生阅读可能多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7、早自习安排学生背诵必背内容,或预习课文。
8、每天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写字作业。
9、每周作文一大一小,序列训练,有序推进。
四、教学进度预设
周次 时 间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一 9。2—9。6 散步 2
秋天的怀念 2
二 9。9—9。13 羚羊木雕 2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2
散文诗两首《荷叶 母亲》 2
三 9。16—9。20 《世说新语》两则 3 中秋节假
四 9。23—9。27 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2
我的老师 2
再塑生命的人 2
五 10。1—10。7 国庆长假
六 10。7—10。11 我的早年生活 2
王几何 2
七 10。14—10。18 《论语》十二章 3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2
八 10。21—10。25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 秋季田径运动会
八 10。28—11。1 春 3
济南的冬天 2
十 11。4—11。8 风雨 2 期中考试
十一 11。11—11。15 秋天 1
古代诗歌四首 3
写作 文从字顺 2
十二 11。18—11。22 紫藤萝瀑布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2
蝉 1
十三 11。25—11。29 贝壳 1
在山的那一边 1
虽有嘉肴 2
十四 12。2—12。6 写作:突出中心 1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1
化石吟 1
看云识天气 2
十五 12。9—12。13 绿色蝈蝈 1
十六 12。16—12。20 月亮上的足迹 1
河中石兽 2
十七 12。23—12。27 小圣施威降大圣 2 元旦放假
十八 12。30—20xx。1。3 皇帝的新装 2
女娲造人 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1
十九 1。6—1。10二 寓言四则 4
期末复习(一)
二十 1。13—1。17 期末复习(二)
二十一 1。20—1。24 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5
为了搞好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现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其中精读15课,略读15课。第一单元是关于家庭亲情的作品,第二单元是关于生命体验的作品,第三单元关于自然美景的作品,第四单元是关于理想信念的作品,第五单元是关于科学世界的作品,第六单元是想象世界的作品。
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是古文的阅读和现代文的写作。这是因为古文难读,难背,难理解,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普遍难点。
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资源、教学刊物、教师教学用书和录音磁带等。
二、教学目标:
(一)识字和写字
掌握每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练习写硬笔行楷字,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阅读教学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
2、要注意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3、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线索,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5、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
6、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7、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厚的文学素养。
8、课外背诵古诗词10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语言。
(三)写作教学
结合每一单元的训练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
开展3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语文教学与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我对这些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考试内容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还缺乏自主性,学生对中学语文的学习还要有一定的适应期。为此,我要多方面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采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全体学生都爱学习语文,使他们的语文素养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达成我的语文教学目标,结合本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
情况,我决定采取教师引导品读与学生自主品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策略、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努力上好每一课,加强课前预习,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加强写作的指导,加强写作的讲评,用优秀的学生习作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加强识字和写字的训练,每天让学生坚持写钢笔小楷;加强古诗文的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指导学生练习对对联。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1、教学进度计划如下:
第一周:第1~5课第二周:第5课~写综作第三周:第6~8课
第四周:第9课~写综第五周:第11~13课第六周:第14课~写作
第七周:机动第八周:写作~第18课第九周:第19课~综写
第十周:第21~24课第十一周:第24课~写综第十二周:第26课~28课
第十三周:第29课~写综第十四周:古诗词背诵第十五周:古诗词背诵
第十六周:名著导读第十七课:期末复习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
2、课时分配大致如下:
第一单元(10课时左右)第二单元(10课时左右)第三单元(13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7课时左右)第五单元(10课时左右)第六单元(10课时左右)
古诗词背诵(10课时左右)期末复习:(10课时左右)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6
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便于有序的组织教育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语文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修养素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期任教七年级一班语文课,这个班共有学生40 人,通过对原任教老师的初步了解,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氛围不浓,如能坚持写日记的同学、能搞好课外摘抄的同学不多。
2、学习的自主性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很难有自己的想法。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朗读水平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4、写作水平低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学生自身的学习主体意识不强,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
教材分析 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可以看出,教材选文文质兼美,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
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具体教学措施
第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第二、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教育教学,培优辅潜,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7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这个所学校。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从他们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优秀率为0%,而且学生的口头表到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不是很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社会主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一、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新学期了,每一位学生都将展开心的人生,所以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在阅读这些课文的时候,将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在学习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提高朗读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在山的那一边》是一首抒情诗,《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国作家的作品,《短文两篇》是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十分精美的散文,《童趣》是古代散文。这五篇课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扬奋斗精神,又有个人的经验之谈;既说到事业上的困难,有讲到命运的遭遇;既讲苦斗,又讲乐趣,给人多方面的启示,为我们日后的人生之路点亮了一盏心灯。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习中:
1、掌握这个单元需要识记的生字。
2、学习朗读方法,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的意图。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人生课题,交我们怎么树立理想,实现理想。在这个单元中,有的课文讴歌理想(《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我的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论语十则》)等。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根据本单元的情况,要求在学习中:
1、继续上一个单元的朗读训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2、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准确把握文章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
这个单元,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
在讲完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之后,本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本单元的特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因此,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在学习中,要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要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学习本单元,要抓住几个要点,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口齿清楚,语言连贯;注意字词句的积累,掌握圈点勾画的精读方法。
2、在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主旨,体会、珍惜家庭亲情。
3、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和训练对文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六单元
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这些由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体味世界别样的魅力。
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在学习课文当中,要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了解童话、神话、寓言的基本特点;体会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复述、改写、扩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这套教材的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教科书体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而且为了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在每单元的后面都添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板块。这样就能使语文的学习始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知识的生搬硬套,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就整合在了一起。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世纪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要求能独立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因此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注重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展开学习活动。
(三)、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助学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材选的课文体裁、风格多样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二、教学目标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一)、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
(二)、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
(三)、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步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三、教学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同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教师要开发并好好利用语文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措施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5、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语文研究性小组,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另一种是学习互助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落后同学的帮助。营造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6、督促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五、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总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维度的思考问题。在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
六、教学进度
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第一周——第一次月考考试,完成第一、二单元的教学,第二次月考,完成第三、四单元课文及表达的教学,期末完成剩余内容的教学。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在本学期担任20xx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共有学生50人。从总的情况来说,学生基础不算好,差生较多,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方面普通简单的文章基本能够阅读理解并加以记忆;文言文的知识掌握有待加强;作文内容苍白、语言干瘪无力,缺乏文体的规范训练。他们刚踏入初中,对初中生活还不熟悉,需要大力适应。
三、本学期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这本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四、教学任务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的教学,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六、具体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 起始课(2)
在山的那边(3)
第二周 走一步,再走一步(3)
短文两篇(2)
第三周 紫藤萝瀑布(2)
童趣(3)
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1)
第四周 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2)
理想(2)
行道树(2)
第五周 第一次真好(2)
人生寓言(2)
我的信念(2)
第六周 论语十则(3)
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
第七周 春(3)
济南的冬天(3)
第八周 夏感(2)
秋天(2)
古代诗歌四首(2)
第九周 古代诗歌四首(3)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
第十周 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1)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化石吟(2)
看云识天气(2)
绿色蝈蝈(2)
第十二周 月亮上的足迹(2)
山市(3)
第十三周 风筝(2)
散步(2)
诗两首(2)
第十四周 世说新语两则(2)
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
第十五周 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2)
羚羊木雕(3)
第十六周 皇帝的新装(2)
诗两首(3)
第十七周 女娲造人(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
第十八周 元旦放假
第十九周 寓言四则(2)
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2)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以上是我上课的大致进程,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估计会提前,期末留下更多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整合,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