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推荐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推荐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钟表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调精神的培养。

小百科:钟表是一种计时的装置,也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 钟表通常是以内机的大小来区别的。按国际惯例,机心直径超过80毫米、厚度超过30毫米的为钟;直径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称为怀表;直径37毫米以下为手表;直径不大于20毫米或机心面积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称为女表。手表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小、最坚固、最精密的机械之一。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2

在一年级下册第二章中有一个快速做20以内的减法的方法,这一节中主要是对两种方法的掌握。如何才能上好这节课。

在我撒谎能够这节课的时候,是将20以内的所有减法算式放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将竖行的算式计算结果写出来,再让学说将横行的算式计算出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通过一些题目让学生去观察这些减法可以用什么方法简便的计算,引导学生用差几法来做,即用被减数的各位与减数作差,告诉学生差几多几这些现有的`东西,再加以训练,最后用小黑板上的算式巩固。但是这一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因为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没有听懂,一脸的茫然,就这个问题我做了思考,我应觉得应这样来讲。

在上课过程中只讲差几法,并在讲的过程中稍做改动,介绍差几法时这样来说:被减数个位的数与减数的差与该减数的和是10,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了,说“我用被减数与减数个位上的数作差,我知道两个个位数相加等于10的所有算式。”因此,学生算起来就比较简便,清晰明朗。从中不断的训练其口算能力。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3

《认识钟表》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幅学生放学回家后通过电话向老师汇报回家时间的生活情境图引出挂钟,通过对挂钟上不同时刻的直观认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正确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一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在形成共案的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又各有特色地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面,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还通过课件演示了分针的转动是怎样引起时针的转动的。学生好初步了解了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以便能区分钟面上的时间可以干什么事情。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4

运用多媒体演示,借助孩子的想象,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中安排了观察、操作、议论、交流、归纳和整理等教学活动,让孩子自己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在交流中,孩子们把自己在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交流中,较优秀的孩子充当小教师的角色,一部分小朋友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了帮助,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凡是孩子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孩子们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幼儿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5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认识钟表》第一课时的教学,我主要依托绘本故事展开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在故事情境下学习到新知识,但根据课前的学情调查,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期都对钟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时针短又粗、分针长又细,知道钟面上又12个数字,一天24小时等简单的知识。那么,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增加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依托绘本故事展开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认识钟表表面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对钟表的认识、记忆说一说钟表的特点,较好地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演示指针运动方向时让学生自己用手演示指针运动方向,然后给学生讲解“顺时针”这个生活常用词语的来源于哪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下来,通过老狼先生一天的行程安排让学生自己说出时间,在此时学生说的还是口语化的时间表示方法,如:9点、10点、12点,然后由老师告诉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规范的表示这些时间,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再通过观察这几个时间点时时针与分针在钟面上的指向得出整时的概念及指针特征。但本节课也有一下几点地方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板书没有不够及时且不全面在让小组活动拨钟表环节,老师没有在学生活动前进行正确的示范,虽然本节课巡视时未发现学生有不会拨或者拨不对的现象,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老师还是应该在学生首次学习拨钟时夯实正确的第一印象。学生小组活动后应让学生板演一下拨钟,或者老师用错例示范让学生订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授课,我深深认识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结合低段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中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数学思想的`无处不在。因为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发展,必然要有思想的带动,让数学思想逐渐在学生脑海中萌芽进而带动能力的培养,这才是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6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下雨天教师给同学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时间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我让学生自己准备钟表模型,尽量和爸妈一起制作,既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起到预习的目的。

2、我利用课件,给孩子提供钟表的图像,各种卡通外形,让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观察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自己制作的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没有到此收兵,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

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4,借着孩子们的兴奋劲,问问他们会不会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让一些孩子可以发挥一下自己的优势,也可以杀一下不在正题上的孩子们的锐气。做到松放自如,让孩子的课堂有松有驰。随着不断地练习,孩子们对整时的认识越来越熟练,趁机让他们总结规律,将知识又上升一个台阶,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述能力与总结归纳能力。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在钟表的操作上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生活中用的几点要和几时结合起来,加深孩子对理论实际的联系,真切的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

3、让孩子不仅仅会读时间,还能会写,能在钟面上画出各个指针的位置,学以致用。

4、在自己的"语言上,应该更注意,不能随口说说,新授课对孩子是一个认知的开始,错误的概念或是错误的语言,会误导孩子们,所以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格要求孩子们,让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表述正确。

5、在钟表的操作上,应该给孩子们演示正确的方向,顺指针旋转时针分针,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指针的运动。细节决定成败,对孩子们细节的要求,不仅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还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主要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家庭教育,大部分的认识方式不规范,缺少系统性。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提升和总结。因为班级基础较好,教者对教学目标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教学难度有所增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整时,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2.使学生初步认识大约几时,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 3.通过学习,学生对钟表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大约几时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老师今天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瞧,它来了。小猫kitty第一次和我们大家见面,它还带了些神秘的礼物呢!谁来猜猜它的神秘礼物是什么?

小猫kitty想给你们一点提示:(播放课件:谜语) 这下,你们猜是

(播放课件出示多种钟表)小猫kitty带来了钟和表,这节课它会带着我们去钟表世界走一走,领略其中的奥秘与神奇。(回到课题:认钟表) 【设计意图:熟悉的卡通形象——小猫kitty,作为贯穿整节课的情境人物首度出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的猜谜语,拉近了情境人物与本节课的距离,突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多种钟表的展示,辨证地体现了钟表的表示时间的共性,拓宽了学生了的视野,也为“了解历史”部分埋下伏笔。】

二、探索新知

1、观察钟面

看,这儿有一个钟,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问:有哪12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让学生到前面指一指哪根针是分针,哪根是时针。老师发现了它们的样子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两根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老师也带了一只钟,你看看老师的钟比小朋友刚认识的钟面多了什么? 伸出你的手指跟着秒针一起出发吧。 它是怎么走的"呀?

这个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我们的时针和分针也是按这样的方向走的。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时针和分针,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看时针和分针就能知道大概的时间了。

【设计意图:教材中所出现的钟面都是只有时针和分针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积累有一定的冲突,教者给秒针一分钟的展示机会,既解释了冲突又为后面的认识大约几时的“几时不到一点”和“几时刚过一点”做了铺垫。】

2、初步认识整时

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吗?(2时的钟面学生很可能会说成2点) 2点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2时。

谁来说说2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我们就说是2时。 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试一试:1时、5时、11时) 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我们把这样的几时又叫做整时。

有了钟表,我们就能够知道,那你能根据每幅图中钟表上表示的时间说一说,这些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在做什么事情吗?(播放课件:想想做做2) 提问:这时候钟面上的针怎么只剩下一根了?(第 2幅图:12时) 说的真不错,象这些时间都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老师这里有一个钟,我想自己拨一个9时,你能告诉我该怎么拨吗?那请你来给我示范一下好吗?

我们小朋友在心里想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然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来。 指名全班交流:拨出了几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请小朋友将自己拨出的时间向同桌说一说,说说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我们小朋友都能自己拨时间,可小猫kitty在一旁可发愁了,它想拨一个6时,一不小心把钟拨坏了,你们瞧,只剩下一根针了,你能帮它修一修吗? 老师这里准备了几根针,请你选一根,修好小闹钟。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 你为什么选这根针?

那你为什么要把分针放在这里呀?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我也想请你们帮忙修修这个钟,愿意帮忙吗? 4时:你为什么选这根针?那你为什么要把时针指着4呀?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教学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在观察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帮助小猫kitty修钟是教者对“想想做做” 的部分习题的出现顺序及出现方式做了些许调整,注重动手操作,更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小朋友,你知道小猫kitty为什么喜欢6时吗?6时央视动画城频道要播放《大风车》。小猫kitty可喜欢看了!小猫kitty想在钟表世界里继续走一走,看一看,等下我们一起去提醒她好不好?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到了这时,你想提醒小猫kitty什么呀?(出示6时不到的钟面)你为什么说6时还差一点呢?

小朋友真热心,提醒小猫kitty,6时不到一点点,动画就要开始了。时间过得真快,6时到了,动画准时开始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6时播放动画,学生跟着歌声一起唱一唱)

看了会动画,现在钟面上6时已经? 是呀,6时刚过了一点点。

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6时不到一点或刚过6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6时。(出示:大约6时) 那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出示想想做做3) 第一个,为什么是大约8时? 第二个,为什么是大约9时?

小结:对呀,几时不到一点或几时刚过一点,我们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你能在钟面上播出大约5时吗?(两种情况) 全班交流:他们俩拨的不一样,你觉得谁拨对了呢?

【设计意图:《大风车》是学生最喜欢的儿童节目,学生对其播放时间十分了解,教者抓住这一教学资源对教材做了些许改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跟着歌声唱一唱,寓教于乐。有了前面秒针的简单认识及这里环环相扣的提问,学生能够很好地自己的语言解释大约几时。动手拨一拨,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了大约几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4、24时拓展

小猫kitty和我们一起学习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可她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播放课件:出示想想做做6)

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

介绍: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设计意图:知识的初步渗透,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辨证地认识时间。】

5、电子表

老师平时还见我们有的小朋友戴过电子表,你能读出这个时间吗?(播放课件:出示想想做做7) 你怎么知道是5时的?

电子表直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数字是几,就是几时。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形式?(电视、手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说一说,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数学”的思想。】

三、了解历史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小朋友已经学到了很多钟表的知识,小猫kitty还想带我们去一下钟表博物馆。(播放课件) 在博物馆里小猫kitty见到了这样两个特殊的钟表,你能看出钟面上的时间吗?(只有4个数字的钟面和没有数字的钟面)

【设计意图: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对钟表历史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

钟表世界里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要想知道得更多,我们小朋友就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总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化,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摆正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通过看、拨、比、想、说、修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应用。既注重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又有效地进行了珍惜时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整堂课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8

《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间的知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想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为了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在钟表的滴答声中猜谜语。接着分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钟面模型让学生,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当然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很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然后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其次,在整时的练习中,最后放了一道大约几时的钟面,目的是: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2、教学大约几时。这个教学设计,很多学生一口说出“7时”,通过再次观察,发现是7时还没有到,应该读作“大约7时”,同时出示7时过一点的钟面,让学生明白“7时不到一点或者7时过一点,都可以说成是大约7时”。在大约几时的练习中,穿插了一个9时的钟面,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能力。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习。所以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钟面的学具,在他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以后,让他们动手拨拨时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形象直观地理解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区别。

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动手画针的环节,虽然我给学生做了师范,但是在动手操作时,有些学生短短的分针画得不是很明显,所以要适时提醒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同时我故意将画错的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不同时刻时针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时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认识钟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主要让学生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小朋友平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小朋友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10点,有说1点,可见小朋友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大部分小朋友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首先让小朋友欣赏了一些各种类型的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以"与钟表交朋友"的方式来认识钟面,让小朋友自己观察学具钟上都有些什么。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但是对于区分时针和分针却不是很清晰。于是我便拿出自己做好的分针和时针,让小朋友先来说一说这两根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一根长,一根短,然后我做动作给学生看,并补充到那一根又长又细是分针,另一根又短又粗(胖)的是时针,为的是便于学生区分和记忆。并把这两根针贴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贴出3时整的样子。(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认识了钟面后就要来认识整时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顺势将之前贴在小黑板上钟表时刻拿出来,请小朋友说说看这是什么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能说出这是3点,但当我进一步问他:你是怎么认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沉默了,于是,我但引导他们,看看钟的时针指着谁,分针指着谁。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就马上明白怎么来认识整时了:当时针指着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候,它就是几时。已经认识了3时,于是我又让小朋友们认一认4时,并说一说是怎么认的。因为只有会说了才说明学生是真正掌握了,所以这里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同桌互说、小组说、男女生说等)让小朋友们说一说是几时,是怎么认的,接着根据书中的情境图进一步加深认识。

最后,教学两种时间的写法,由于要照顾所有的学生都认识整时,到后面时间不够用了,只好放到下一节课了。

反思:

一、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写时间,而且还要用两种方法来写,我应该在黑板上多写例子,告诉小朋友应该怎么写。不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小朋友不知道写在哪里,有些小朋友对":"已经写好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或者把这一内容放到下一节课。

二、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要多多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才能上好一堂课。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明白了,孩子们在课堂的40分钟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因为是低段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课堂纪律还是很重要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他们在这种动态的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习素养的形成与积累。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9

“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0

对于入学才几个月的学生来说,认识时间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对于认识不是太准确。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几时和两种记录方法”。难点是“认识几时,知道时针和分针的正确位置”。

我先通过一个谜语引出主题,然后给出一个空白的钟面,叫学生把钟面补充完整,学生补充了1-12这些数字,在此同时,我强调了3,6,9,12这几个特殊的时刻,了解他们在钟面上的位置。除了数字之外,还有时针和分钟(这节课的教学把秒针略去),指出分针长,时针短的概念。

接着,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看书,几时做操,几时吃饭,几时睡觉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再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钟表,学生回答火车站,汽车站,超市,食堂,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当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充分利用了学具,让学生拨一拨,看谁拨的对,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在教学设计时,因为自己是一个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遇到了不少困难。PPT上也出现了一个错误,可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够,如果发现错误可以让学生改错,而不是把题目跳过去。而且可能也是因为没有经验的原因,我上课的"总体节奏偏快,对时针分针的描述过于简单,可以通过多几种方法,以此达到更形象的效果。在板书设计方面,大有把板书当做练习的感觉,这样是不对的,板书不能擦,要把上课内容有序的记录下来,在快下课进行总结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回顾这节课的内容。

说到“大约几时”这个概念时,快到几时和过了几时表达的不够明确,什么时候可以用大约,什么时候不可以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可以留到数作课上再详细教授。“再过一小时是几时“也过于简化,为什么5时再过一小时就是6时,可以强化时针走了一格,分针走了一圈的概念,让学生结合钟面进行解答。还有一点,动手操作机会太少,因为条件限制,学生没有学具,所以在动手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总的来说,老师讲的太多,学生互动不够积极。

本节课的教学让我认识到,学生应该在“尝试-思考-验证”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一味的把结论说出来,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而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要充分了解学生和教材,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的运用,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上课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因此对于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会走向成功。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1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本周我们学校进行了“师徒同课”展示。我讲解的是《认识钟表》这一节课,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让孩子结合生活经验去认钟面、认时间、写时间,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把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分寸把握的不够,没有做到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究新知,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节奏有些快,容易导致学生对重难点掌握不全面。应该把孩子作为教学的主体,多引导学生发现、思考、总结知识点。

2、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评价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平时在自己班级里的上课,对每个孩子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做到一些相应的课堂评价,表扬激励他们,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在其他班级上课这方面我还是有所欠缺的,说明平时并没有把课堂评价真正的形成自己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的语言比较匮乏,今后要加强表扬的方式和语言的总结能力。

3、钟表和时间一年级的孩子在生活中有所接触,这节课应该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认识时间的有关知识,在巩固练习中《小明的一天》中,要多引导学生学会完整的形容图意,再书写时间,并且让学生明白合理时间的重要。

4、小组合作可以更丰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结合生活等等形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最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能够使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2

钟表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大街小巷都有,家里也有,但对于认读钟表,画指针,对学生却是无从记起。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可取之处:

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通过小朋友喜欢的蓝猫入手,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的学习中,始终让蓝猫陪伴小朋友一起学习,当学生学的好时,让蓝猫来表扬他们,这比老师的表扬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不足之处:

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

学习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平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习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让数学应用于生活。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3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多媒体课件是帮助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不应该完完全全被课件所牵引。对于一个游刃有余的.专家型的教师来说,课件应该是为他所用,而不是教师的整堂课的思维围绕着课件走。面对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巧用教育机智。

2、教学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多次在练习训练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在反复说、反复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并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明朗。

3、巧妙地利用好课堂生成,使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跳板。在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的游戏环节,有一个学生在拨6时整的时候,错误地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弄反了,他拨的是“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而作为教师,我没有立即发现。通过这节课,我也反思自己:课堂上,要多问几个“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吗?”“谁有不同的想法?”其实,这是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的反例,而我没有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4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精神为指导,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力图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关注:

1.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开始,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在钟表店里》,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定下心来,并顺利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去喜洋洋的钟表店欣赏各式各样的钟表,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因为喜洋洋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个动画人物,将日常生活中的动画人物引入课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学会了认识几时后,设置了“帮老师忙”的环节,这样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距离,同样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为接下去拨钟表的游戏做好了铺垫。“小小报时员”的游戏更是吸引了他们的热情,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好胜,不愿输给别人,都想在这个环节中好好表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好地加深了对几时的认识。

在认识大约几时的过程中,首先作为评判员,为喜洋洋和懒洋洋的赴约时间作出判断,喜洋洋遵守时间早到了,而懒洋洋则没有遵守时间,他迟到了。在这样的评断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认识到要做一个遵守时间的人。

同时,给能够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并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奖励一朵“小花”,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2.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相对比较弱的,很多时候没办法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遏制了思维的发展。但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能力的激发,同时也是数学思维的激发。

在认识时针、分针这一环节时,就安排了几个说的活动,让学生一起说“分针长,时针短”,又让学生同桌说一说,个别说,还让学生在自己的小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同桌说一说,个别说一说,注重了学生说的过程。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几时,关键是能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在学生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说一说这句话,同桌说一说,个别说一说。并且要求学生在认读钟表的时候能够说出这句话,使知识内化。

同样,在认读大约几时时,师生共同总结出认读方法“接近几时,可以称为大约几时”后,我也安排了学生自己说一说,由于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语言表达也及时得到了巩固,所以在认读的过程中,学生都能说得很到位,这是语言得到内化的结果。

3.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上”,本节课教学设计中始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构建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在认识钟面时,并不是老师直接介绍,而是让学生观察钟面,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说一说钟面上两根较粗的针的名称,并能区分出来。

在总结几时的认读方法时,学生通过观察三个时刻钟表分针和时针的指向规律,找出三个钟表指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发现规律,归纳方法。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而认识大约几时时,通过判断喜洋洋没有迟到,是因为七点没到一点,喜洋洋就到了图书馆。而懒洋洋迟到了,是因为他七点超过了一点才到图书馆。从而在自主认读的过程中,老师稍作引导,师生共同总结认读方法,接近几时,可以称为大约几时。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突破难点,学生自主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扎实、灵活。

总之,这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但是不管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都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期待大家的批评和指点。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今天,在高师附校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认识钟表》,这节课,教师能用适合孩子的谜语去导入,课中也出现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但是从孩子们的回答来看,这些知识显然对于孩子们很简单,但是教师依旧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这显然是这节课最大的一个不足。

片段一:

师出示课件,上面有各种的钟表,其中有一个电子表。

师:大家看看这些钟表,哪个不同呢?

生1:这个不同,那些是手上戴的,这个是摆的钟表。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呀。

生2:我认为这个不同,它没有表带,是一条链子的。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呀。你们看看这个电子表,是不是和别的不一样呢?

生茫然看着老师点了点头。

【评析:这个环节显然学生不清楚老师究竟想说什么,所以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说的,学生说的都是生活中的经验,显然没有按照数学角度去思考。电子表示没有时针和分针的,其他的钟表都有时针和分针。如何能让学生说出这样的话呢?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另外在教学的.环节上缺少了必要的层次。假如讲了时针和分针之后再出示这样的环节,肯定是水到渠成的问题。】

片段二:

师出示一个钟面,说:你看这个钟面上,数字宝宝都不见了,谁能帮数字宝宝回家呢?

生1:我可以找到,先给1找到,然后依次2、3、4……

师:我就不知道1在那个位置,怎么才能找到帮助我找到1呢?

生2:先确定12就可以了。

师:12在哪里?

生2:在最上面的正中间。

师: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问:还有哪些数字重要呢?

生3:3、6、9

教师依次标注,最后完成了数字到钟面上教学环节。

【评析:钟面上如何表示,是学生的事情,学生怎么找,有他们各自的办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看看对不对,然后让学生展示,这样既让人人动手,又让孩子们汇报有了素材,比这样空讲要好的多。教师展示的是成人的想法,不是孩子的想法,这点教师体现了以知识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教师教给学生,不如学生自己教给自己。】

片段三:

师:钟面上除了数字,还有什么?

生1:有时针、分针、秒针。

师:我们只学时针和分针。时针是什么样的?分针是什么样的?

生……

【评析:学生已经知道时针、分针、秒针,说明学生对这个知识已经不陌生,那么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选一选、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呢?学生是21世纪的学生,教学方法停留在上个世纪,这样的反差我们意识到了吗?学生会的,就让学生说一说,这一点必须做,不用含糊的。】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

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实物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的机会。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

2、提出的问题方向不够明确。如在让学生观察三个钟面,让学生找出三个钟面的异同点时,我让学生说说从三个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就提得太泛了,使学生抓不住要领,答不到点子上。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比如问时针和分针指在哪里,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3、课堂中,学生举手发言的面还不够广。

4、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炼,如果我的语言能更激情、丰富些,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再丰富些,这样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5

一、动画片导入。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熊二迟到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了按时、守时、惜时的教育,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闹钟是钟表王国中的一员,从而揭开认识钟表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时间稍微有点长,后来经王老师建议将猜谜语这个环节直接让学生自己猜并说明理由,可以加深学生对闹钟作用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学生自己观察钟面,自己发现总结有12个数字、有分针和时针、怎样区分分针和时针等等。在学习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方法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几个钟面上的时刻,再观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在学习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时,我是设计学会一种方法后随后进行练习,中间有“拨钟比赛”“猜谜语”等穿插其中劳逸结合,整个过程学生的参与性很高。在评课的过程中王老师也给我提了一个小建议,在“拨钟比赛”里老师可以先做一个示范,拨一个时间学生共同猜整时,然后同桌合作,对方说一个时间同桌拨出来,对方播出一个时间同桌说出时间,这样更能增强同桌合作交流的机会。

三、课后作业。

我设计的意图是希望每个学生能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所以我每个孩子发了一份小的时间作息表,上面有几时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写作业、按时休息,学生自己填写后可以遵顼这个作息表,做时间的小主人。这个作业设计获得了王老师的肯定。但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跟孩子强调时间写整时,这样的话就跟本节课密切联系,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四、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还需要注意。

例如:时针和分针的顺时针旋转,学生手里的学具表齿轮向上拨动,指针是顺时针旋转,在讲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细节是的个别学生对于顺时针分的不是特别清楚,我应该先在讲台上进行多次演示,再让学生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顺时针的意思。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我还需要注意细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多设计一些可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跟同桌合作交流的环节,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钟表  钟表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认识  认识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词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一幅画》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反思推荐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一幅画》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展开)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推荐度:鸟的天堂教学反思推荐度:《鸟的天堂》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鸟的天堂教学反思(精选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