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线上教学反思

推荐度:

小学数学双减教学反思

推荐度: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度:

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度: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写好教学反思

一、教育理念的反思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要彻底转变教育理念,不能让学生只会解答数学题目,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在《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中,面积推导是从数方格开始的,教师要在这一环节上花大量的时间,而不能只用演算或多媒体演示代替学生的操作实践,只把推导出的结论──即“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这一公式交给学生。因为大量的题目演算不能代替儿童的“切身体验”,用多媒体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操作实践。学生通过大量演算,似乎是掌握了这一知识点,但结果并非这样。我们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就能分出不同教学的高下:在一个用80×80厘米地砖铺就的大厅里,如何快速算出它的面积呢?有操作体验的学生马上想到数地砖的方法,而忽视操作教学的学生想到是只是要量出长和宽才能算出它的面积。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因此,在一节数学课结束之后,教者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或多媒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节时,先让学生做火车直行以及丢手绢游戏,让学生想象两个游戏的不同点,再用多媒体出示游乐园里的玩具,像滑滑梯、小火车直行、摩天轮、旋转木马,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运动变化分类,把滑滑梯、火车直行分一类,通过观察直到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告诉学生这就是“平移”;把滑滑梯、摩天轮、旋转木马分为一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类物体都围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一个轴移动或作圆周运动,告诉学生这就是“旋转”。

在教学过程中,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方面领略成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的成就感;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创设更多的机会,应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对他们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

现在教学的例题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抽象、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应用题或文字题,已变成了各种形象生动、鲜活直观的生活情境:买东西、去旅游、做游戏、找规律等等事例,教学不再枯燥无味,所以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舒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每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如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的突破,能坚定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信念;对学生做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等。同时也思考一下,在课堂上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了。

四、教学结构的反思

首先,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渗透。其次,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两种学习形态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为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第三,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具体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特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五、学生学法的反思

新课程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只是一位组织者与主导者。因此,教师要避免唱 “独角戏”,要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只是要创设情境,营造探索氛围,给学生提供机会。

六、学习过程的反思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后,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创办小小商店,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购物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思考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以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思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思学生学习的方法。从教师培养和发展趋势来看,实践与反思是未来教师成长的基本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

一、教学流程

《认识角》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结合教学前对学生的学习了解,我抓住积累感性经历。

教学时我采用的是先让学生感知角,丰富学生的感知;二是画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三是在生活中找角,巩固对角的认识;四是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五是演示角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思维;六是总结欣赏角,提升学生能力。通过这样的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二、教学意图

1、从感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现数学。通过让学生感知角——画角——找角——做角——演示角——欣赏角一系列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在感知角之后,学生基本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体会到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再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学生书空画角之后,及时设计“判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学生由感知建立完整表象的`过程。

3、“动手做一个角”是本课浓墨重彩的部分,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这里,提供给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小棒、吸管、毛线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材料通过合作交流做出角,这中方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也让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数学情感。在学生展开活动时,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这部分是我觉得处理比较得当的地方,学生通过制作角这一活动,由对角表象的认识,抽象出角概念。

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在过程中我也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 ——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辩一辩、找一找、做一做、想一想、比一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 “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三、教学不足

总之,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不仅主动获取新知,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角的大小比较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与语言来描述比较的方法,没有特别强调和总结,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彻;二是个别同学比较活动角时学生思考、交流组织不够高效,以后需加强;三是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精炼严谨,以后多学习加强锻炼。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3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节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描述,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在一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外,还要兼顾到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等方面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标呢?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使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爱玩、好动,即使他们在玩,也能从玩中接受新知识,观察新鲜的事物。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玩中真正地学到知识呢?实践证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就能自觉地探究新知,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的或者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入手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自主发现自己周围的事物竟然和数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主去编题目,自己列式计算,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活化、情景化,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中去。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不同,教师还可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游戏和故事,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简单的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教具,让学生自主观察,让他们寻找教室内的有关数学知识,比如有多少桌子、有多少凳子、有多少小朋友等,还可以带领他们到校园内进行观察,看看校园内还有哪些数学知识,看哪个学生说得又多又好,让学生自主感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教材的改革,很多数学问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初,当教师告诉学生某个问题有很多答案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很惊讶。这时候学生可能是茫然的,但随着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能回答准确,有的学生却偏离了方向,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他们都在努力思考。这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尤其要关注差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当然,只要学生敢说,教师就要给予鼓励。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有的学生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胆怯,动手能力比较差,很多任务都不能自己完成。学到的知识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去,数学学习不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学习它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每次上课,教师都要把数学问题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钱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创设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买东西,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给了售货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等这些问题。这样,在具体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真正融合在一起。

五、利用作业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恰当、合理的作业评语不但能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对一些做得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教师可以在作业下方写上“你的想法真独特”“你是小天才,计算高手!”“你真聪明,教师为你感到骄傲!”对于作业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用“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你肯定还有高招,加油!”对于差生,教师要努力找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比如,“有进步,继续努力!”“你很努力,教师真为你高兴,付出肯定会有收获。”“你努力,你成功。”“你准行,教师相信你!”“只要坚持不懈,你会给教师和同学们带来惊喜的。”如果教师坚持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不放弃一个学生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增强自信,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只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知数学,他们才能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学到数学知识,热爱数学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搞题海战术,或者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更不利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践,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杜琳

单位:河北唐山南堡开发区第四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4

成功之处: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着让量一量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学生示范围一围,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其次,对比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不稳定性。最后通过观察例举,猜一猜巩固认知。

不足之处:因为我担心学生不能备好学具,于是一手操办。学具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利用对长方形旧知的迁移,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围一围的操作范围小,马上进入画一画环节。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就开始画长方形,并没有把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

于是“没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成了学生画图的要求,但是在要求之后,部分学生都排除了水平画法和垂直画法,都在方格纸上画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这样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疑惑:这是在哪里出了岔子了?幸好在说你是怎么画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怎样简便的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鼓励能正确得画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又多占据了一些课堂时间。总缺乏课堂练习。

重新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围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在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之前,应让学生说说画时应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学生画时出现不规则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预设出学生画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先画两条与方格重合的现,再画两条斜边。画完后总结画法:先把直边画对了,斜边再连线就可以了。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1千克=1000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

由于课前对学生进行了预习的要求,所以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到底有多重,学生并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参照;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努力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

首先,我从学生熟悉的自己的体重入手,当有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25千克时,我顺势就以他的体重为标准,先让大家算一算:10个他共有多重、20个呢?多少个他的体重就是1吨?学生很快算出40个他的体重是1吨。此时学生对于吨的概念只处于知道的层次,他们并没有实际的体验,所以第二步,我设计让学生互相背一个人的体重,然后40个学生集体站到讲台上,大家互相感受1吨的`重量。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在头脑中建立“吨”的概念,我又让学生结合课本主题图中的几个小动物的重量算一算哪几个小动物的体重合在一起是1吨。学生很快发现:2头牛的体重合起来刚好是1吨……这时我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几个小动物合在一起的情景。

最后,我还结合课后习题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是几个需要用“吨”做单位的图片,如:鲸、轮船、运货物的火车箱等,这些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形象了“吨”的概念。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努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多、很大的,让知识与体验共生,数学与生活同在,学生在猜测、体验、探究中生成“吨”的概念。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6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观察到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以下的收获:

1、学会观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如:观察一个圆柱,如果从正面观察这个圆柱,教师要让学生从比较远的地方观察,把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圆柱放的高度要与观察者的眼睛一样高,把眼睛稍微眯起来,这样,学生正面看到的圆柱确实是一个长方体。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学具,利用这些学具体验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它有可能是什么?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它有可能是什么?……教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的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要求学生用4个正方体积木,有哪几种搭法?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动手搭,最后形成共识。

3、学生在学会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实物,把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画正确。总之,《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只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感知,就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7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成功之处

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所以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在课标的指引下在复习知识时还是延续了上节课的复习方法,教材由浅入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结构体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基本的"运算、运算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估算的知识、运算的顺序掌握还是非常好的"。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掌握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定律的认识,并能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回顾估算的方法,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解决现实问题,能够学以致用。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在计算中对于加减乘法计算掌握较好,但是有个别同学在除法计算,特别是小数除法计算中还是出现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位置就进行计算,还有就是小数点的位置书写不正确。

2、在解决问题中虽然学生知道解题步骤,但是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

三、再教设计

解决问题依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在复习中还要循序渐进,在学生的疑难处解开学生心里的结。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

《有序的搭配》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数学广角》的知识,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践—验证等数学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全面思考问题。本节课以乐乐去动物园为主线,通过衣服、早点的.搭配,路线图、开密码锁,参观顺序等情境创设,学生在摆一摆、连一连、算一算这些实践活动中,学会了清晰,有条理有顺序的思考问题。

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为学生提供了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在交流活动中,学会表示解决问题中有序的思考过程。本节课学生都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会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能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通过教学发现我对本节课的课堂生成预计不足,学生一下子就能算出衣服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今后如何开展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以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方面还要多下功夫。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9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成功之处:

1、坚持做到寓教于“趣”。

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通过课件演示,生动形象的创设了46周年校庆的情境,课件中用气球、彩旗布置美化校园,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口算和估算,从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来学习,学玩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无论是在复习中还是在练习中,根据学生不同水平,结合问题的不同层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学习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收获。

3、有效互动,增强反馈。

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适当点拨,师生提问与回答,及时反馈学习进展情况,掌控教学进度。

4、练习有针对性,精讲多练。

教学中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口算、估算、判断等形式全面进行练习,夯实基础,是学生掌握基本的"口算、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从而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也感觉在培养学生多思多练,多动口做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在这部分加强思考,力求以后教学更上水平。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进行反思,适应小学新课改的需要。因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教学反思与总结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反思;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反思与总结,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本文就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当前的小学教学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在新课改前提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反思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课堂设计中,有的小学数学教师以大纲为纲,机械的把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基本的教学设计,做好教学导入环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在教学准备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器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针对同一个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重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设计能够为小学数学做好准备,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教学使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平台。课堂时间对小学生而言,是十分宝贵的,学生知识学习主要从课堂实现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明确解题思路。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学会检验的方法,就是把得出的结果带到题目去检验,也可以对解题步骤进行检验。在很多情况下,有的学生虽然学会解题了,但是往往只是记住了解题的步骤,但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解题思路,没有真正理解数学公式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以后,依然存在解题困难的情况。因此,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要多问几个问什么,在解决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和障碍,然后是怎么解决的。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创造思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学生很难融会贯通,对知识只能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实际中的事例,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创造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观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预留一定的练习和思考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遇到的难点和难题,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及时消化,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学生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把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教材上。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内容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新课改的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常识,切实学生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态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扩大学生知识范围,提升学生实际的数学能力。另外,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比如在进行《商不变性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教师编排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或者小游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反思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依依然是被动的接受,对知识没有融汇贯通,学习效率不高,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占有大量的学生课堂时间,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信息反馈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会让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摈弃传统的学科中心教学理念和模式,始终落实和贯彻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性认识,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刻苦钻研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始终以促进小学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期教学目标,保证每个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获益,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避免采取强硬或者命令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做好寓教于乐,要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反思

就目前而言,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很多教师依然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对学生评价不够合理和完善,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做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为了提高评价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为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教师要做好基础知识和课堂作业的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等级,丰富评语方式,掌握好每一个学生进步的程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指导、鼓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数学态度,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秀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郭焕然.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赤子(上中旬),2015,05:283.

[3]王国利.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102-103.

[4]郑官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6:90.

[5]喻俊云.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研究[J].学苑教育,2015,21:57.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转化思想。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的过程,在头脑里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在教学时,让学生多次口述凑十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2

负数的教学,它是小学阶段新增的内容,它把小学阶段数的教学从自然数、小数、分数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学习的面就广了,学生考虑问题就要全面、周到。

由“看温度计说气温”这一场景,从上海、南京、北京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再引导学生认识到“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不同,由此提出问题“在数学上怎么表示呢?”,从而引出负数。这样设计,使学生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流畅自然,简洁明快,教学的有效性更强。而例题二,由于前面在认识气温时有了一定基础,所以本环节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知识,在突出“以海平面为界”后,就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在先前经验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计数规则,这在例1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本节课,学生刚刚接触负数,为了让学生更真切的认识负数这里将温度计、海拔高度图同时出示,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零度、海平面是分界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弄清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而且练习安排富有层次和变化,不但巩固所学内容,更为下节课进一步体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作了较好的准备不足之处:对于刻度的教学,可能还不够详细,后者说还不到位,学生错误较多。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你能接受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还是要细致,到位。

在教学第一节课认识负数时,因为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很快知道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个相反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而第二课时比较大小时,是先以大树为起点,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引出数轴,使学生知道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循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即负数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即正数都比0大。对于正数的比较,因为是旧知识,所以不在话下。而对于负数的大小比较,能凭借着数轴进行比较,脱离数轴时,尤其是像—1/3与—1/4这样的分数比较大小,很容易出错。因此先让学生凭借数轴来比较负数的大小,然后找出规律,总结出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与其对应的两个正数的大小,对应的正数大的那个负数反而小。

第三课时练习课,值得思考的是要不要进行拓展呢?如潜水艇甲所在高度为海拔为—50米,潜水艇乙所在的高度比甲高出20米,则潜水艇乙所在的高度是多少米?这要用到正负数的加减法。要不要进行教学呢?学生会接受吗?我想了想,还是教一教吧?让有能力的同学去掌握。没能力的凭借数轴来掌握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3

一、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使反应的而非反思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使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事错误的。

二、智慧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智慧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事“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的教学走向理智型的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展,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区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她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她不仅能“做”,还应当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等方面去开展。简单地说,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学生走进数苏俄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中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阅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受通常不一样。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方式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不叫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使很难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完成教学。比如平时我们在上课的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的很清楚明白了,但反馈后却发现很多学生还是糊里糊涂的。说明了我们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1、自我经验。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等经理对于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启迪。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有价值、可用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以学生的身份参与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作出反思。

2、学生的角度。

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得好。在新课标中,有些习题,如最优化方案,让学生去选择租车、买票等方案,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接法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们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时一致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3、与同事交流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开展有意义的讨论。交流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互相听课、做课后分析等。

4、专业学习

多学习相关的数学教育教学资料,能帮助我们对许多实践中感到疑惑的现象作出解释。可以开阔我们教学反思的思路,使我们的教学和反思不再局限在经验的小天地里,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有那些与特定的教学情境有关,那些更带有普片的意义,从而对这些行为有较为可观的评价,能够使我们更加理性的从事教学反思后东并对反思得到的结论更加有信心。

教师的职业需要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最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使教学反思。没有反思,专业能力就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而教学反思对象和机会就在每一个教师的身边。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4

这是一节与生活(体育)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强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本课的教学处理上,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用简单情境降低学习难度。

针对数学课堂抽象问题与实际问题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课本上也没有直接就研究实际比赛中的起跑线的问题,而是采用的一个比较简单的生活情景进行学习。针对起跑线的不同正是由于比赛中的弯道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采用的这样的一个仅仅只是简单两个人跑半圆开始,来简化问题的难度。

2、将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贯穿始终,既注重了数学知识的教学,又注重了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学生不但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

3、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层层深入,循序渐进。而在第三部分的最后却给了学生们紧张情绪的一个释放机会,在研究完400米跑道的起跑线问题后,教师提出了200米跑道的起跑线如何确定的问题,学生在初接到这道题时都感叹于简单,其实在真正完成时才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跑道,都首先要分析具体跑道的形状,有几个弯道,再来解决起跑线的问题。学生们从这道题中更深一步地感受到起跑线的确定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跑道形状才能来确定。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5

——复习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各位老师前辈的指导下,我执教了二年级上册《复习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复习课,反思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有成功,也有遗憾。

首先先说说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如下:

一、活动化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创设一个去猫数学乐园玩这个生活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的情景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还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一系列问题,学生成了游玩的主角,并在玩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整堂课,学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参与热情,师生、生生、群体间都在互动,学生玩了,乐了,也学了。

二、加强对比,加深对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理解。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并在多处地方设计了对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争辩,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例如:“把小女孩浇了4棵树,小男孩浇了2颗树,两人一共浇了几棵树?”与“小男孩浇了4棵树,小女孩浇了4颗树,两人一共浇了几棵树?”进行比较,明白加法与乘法的区别,接着追问,4人浇了多少棵,9人呢?引导学生比较,使学生发现这些题的共同点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如摩天轮这道题,通过三道算式的.对比,了解到乘法与除法直接的联系。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我感觉本节课最出彩的地方是在解决了4人、9人浇了多少棵树后,教师继续追问,你还能知道几人浇了多少棵?小朋友很自然说出5人,6人、7人等人浇了多少棵,再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发现从上往下看,每人浇4棵,浇得人数越多,浇的总棵树就越多,并能很顺利的解决10人浇了40棵,11人浇了44棵。很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了函数的基本数学思想,并运用规律解决了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练习设计层层深入,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在本节课中,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将数学思考融入到不同层次的练习中,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获得思维的发展。如第一层次:基本练习;第二层次:对比练习;另外还有拓展练习、综合练习等,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明确的目标。如“小红和小强各要写48个大字,小强每天写8个,小红每天写6个。要写完这些字,小强用了多少天?小红呢?”另外还有“小明带了24元买礼物,正好花完,他可能买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记录下来。”那一题,这些都需要学生能在较多的已知条件中,正确选择有用的和必需的数学信息,而不受多余条件的干扰,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美。开始的基本练习有些简单,口算卡适当加一些乘加乘减会比较好;另外在植树的那道题目结束,要是添加一个乘加的题目,那么后面的“小明带了24元买礼物,正好花完,他可能买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记录下来。”这道题小朋友就有地方下手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小学  小学词条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词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zhchshr教学反思

zhchshr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zhchshr教学反思13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展开)

教学反思

 《分式方程》的教学反思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推荐度:《猫》的教学反思推荐度:教学反思推荐度:《秋天的雨》教学反思推荐度:《鸟的天堂》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分式方程》的教学反思(通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