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
推荐度: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推荐度: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推荐度: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推荐度: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离骚》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离骚》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离骚》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和《离骚》,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离骚》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离骚》的艺术特色。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每年端午节,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竞渡龙舟,其实是在纪念这位伟人,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 ,他是谁呢?
二、补充背景资料
1、作者其人。
2、“离骚”的含义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作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以指称楚辞“骚”,《诗经》被称为“风”,二者合称“风骚”。(补充)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在诗坛当中光芒四射,可与日月争辉。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像,还有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历来备受推崇。司马迁对《离骚》的题解,是“离骚者,犹离优也”。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也有其他的见解认为“离别的忧愁”。
三、诵读课文
1、注意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每句三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碎而夕替。
2、“兮”字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读时应拉长语气。 “兮”用在上下句中间,使全诗具有回环往复的旋律,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3、此诗中连词是划分节拍的标志之一,连词前划为一拍。
四、解析第一节
1、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或生范读
2、疏通难字词
兮:语气助词,无意义。
以:连词并列,“又”例:长太息以掩涕兮
以之为,把…当作或觉得…是,例:竞周容以为度
承接,例:宁溘死以流亡兮
因为,例既替余以蕙纕兮
之:代词,例: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的”
所: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物、事(所字加动词为固定用法,是名词性的用法
古今异义:浩荡:古义,荒唐 ;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壮大
工巧:古义,善于取巧;今义,技艺巧妙。
穷困:古义处境窘困;今义,经济苦难
流亡: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为灾害或别原因,被迫离开家乡。
词类活用:步,使……步行,使动用法;
高,加高,形活用为动
厚,推重,形活用为动
群,名活用为动,合群
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抑
3、疏通重点语句
解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这两句承上启下,“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写诗人被君王疏远。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2)面对这么复杂,黑暗的环境,对自己不公正的待遇,诗人是报着什么样的态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是我所向往的美德啊,即使为之死去多次我也不会后悔)
明确:为了追求自己所崇尚的美德,屈原显示自己的坚定的决心,“虽九死其犹未悔”,非常直接与正面表示自己的决心,可见诗人对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坚持真理,献身祖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明确: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坚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可见诗人的品质的洁明。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而死于忠直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所推重的。)
又再次表明自己的坚定意志,为了保持我自己的清白,不放弃我的理想,我不在乎死。表现作者以前贤为榜样,同时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板书:
坚持真理,献身祖国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第二课时
一、生集体读第二段
二、疏通难字词
请学生翻译,老师做补充
三、探究
1、弄清文中一系列的意象群的含义。
2、前文说“虽九死其犹未悔”,后文说“悔相道之不察兮”,两者之间是否构成矛盾?
四、写作特色
1、语言方面
(1)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例如“哀民生之多艰”“终不察夫民心” (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回环反复,更具有节奏感。
2、修辞手法
(1)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利用蕙纕、揽茝、蛾眉比喻自己的美德;用灵修比喻君王,众女比喻群奸。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例如蕙、芰荷、茝等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人感受到花草的色、香,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也把我们引向一种更深远美好的境界。
(2)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4)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
五、总结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伟大,在于他的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同时,在于他所写成的诗歌,使诗歌中的精品,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透过这两节课,希望同学们在赏析《离骚》的艺术特色,也能去体会诗人的高尚的品质,为人生树立一面镜子。
六、作业
背诵《离骚》并整理出课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用法。
板书: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操节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退隐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离骚》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楚辞”、屈原的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并体会诗歌中所展示的人物形象
3、引导理解诗歌的“移情法”和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点:
赏读课文,体会屈原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朗读中“兮”语气的把握
教学设计:
诗歌教学读是重点,所以由读导入,通过读来理解诗人形象。但由于课文篇幅所限,很多知识不能通过课文本身的解读来得到,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增加一些相关资料,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展知识面,深化对诗人形象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有感情地诵读,带动学生齐读。
2、屈原留给学生的印象及相关诗句。
3、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屈原的资料。(相关材料汇集)
二、学生朗读全诗,并初步体会诗歌:
1、一读诗歌。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相比在形式上什么特点?
(引出“楚辞”的定义和特点。《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对《离骚》创作缘起的解说,并借用《史记》和《四库提要》中的相关资料。
2、再读诗歌。注意“兮”的语气。
三、赏读诗歌,体会人物形象
3、三读诗歌。诗歌当中的哪些描述与你意想当中屈原的形象是相似的?
4、诗歌当中有两个“恐”字,他们怎么解释?从诗的前面两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屈原的形象,他还在“担心”什么?(时光的流逝,汲汲以修:君王老去,积极预政)
5、屈原是内修外美,有着崇高理想的诗人,也是忠君爱国,力图致君尧舜的政治家。为了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请同学欣赏本文之后的一个语段。(“昔三后……夫惟灵修之故也”)
四、读完这首诗之后,感觉它的最大艺术特点是什么?
(香草、美人的比喻;浪漫主义风格)
五、齐读结束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这些谋臣策士中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在本国不得志的情况下离开故土,而在异国有所作为。据此有人认为屈原的行为是一种愚忠,他大可不必为楚国而死。你怎么看,试着写一篇六百字以上的小论文。
《离骚》的教学设计3
第一步营造氛围:
1、结合屈原两次被贬的原因及经过,突现其才华和正直的品格:
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旷世之才,却被小人陷害,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正直的人遭到不幸,同样有深刻的震撼力。突出渲染诗人的才华和正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小人的憎恨,对诗人的景仰和惋惜之情,为与文本对话作好准备。
2、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进一步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向学生介绍后人凭吊屈子的几副对联,如“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等,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3、介绍屈子名句,展示诗人情怀:
让学生将课下搜集的屈原的名句拿来互相交流。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等,通过这些名句的介绍、玩味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崇高人格。在营造足了氛围之后,开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第二步披文入情:
首先,采用问题发现法,鼓励学生自主认知。
鼓励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讲给大家听,讲句意,讲自己的感受、理解或句中的情感,目的在于督促学生主动去探讨课文内涵。因为分析对象为自主选择,避免了被动状态。在师生互动的状态中完成对诗句内涵的理解。
其次,整合学生认知,梳理诗人情感。
要求学生找出诗中表现情感的词,并总结每一种情感针对的对象及产生的原因。内容概括如下:哀——民生多艰
怨──君王不察
悔──相道不察
忧──国运艰难
愤──奸佞当道这一步,就是对学生自主认知的进一步整合。通过这样一个整合,照顾自主认知不主动的一部分同学,也照顾善于课后领悟、复习的同学,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味诗人的情感,做到以“情”领起,以“情”贯穿。
第三,披文入情,品味人情美。
在整合文本中蕴涵的情感之后,顺势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人情美,将教学深化一步。
这段引导不妨这样设计:“人情美是指融注在诗歌意境中的人的感情所产生的美感,是真挚、纯洁、高尚、无私、诚实、善良的,而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强烈的忧愤、怨恨之情,那么它的人情美是怎么体现的?”这样就由抓文中直接表露的情感深入到思考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忧愤、怨恨之情不是仅因个人遭遇产生的,更是因为楚国民生的艰难,那一声“长太息”中蕴藉了诗人太多的忧和痛。
第三步沿情寻志:
1、探究人格: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关键在于诗人的清高、忠心、执著决定了这样一个归宿。清高使他不愿向世俗低头,他不违背为臣的原则,执著的信念,使他对理想不言放弃。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选择了汨罗江。
2、追寻理想:
这一步的实施,先引导学生借助文前的阅读提示,学生很快就抓住了“美政”,这时,老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美政”思想:“圣君贤相”和“民本”。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以情贯穿,以美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将人文精神落到实处。再回味悼念屈子的对联:“湘流应识九歌心”。整个教学用三个课时,重铺垫,重设疑,精心设计导语,注重步步深入,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