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教师节班会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九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生字字形:塞(“人”下面有三横)。吞(上面不是“天”)拿(会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2、从瓦尼亚的语言、行动。神态,让学生明白瓦尼亚的错误。
教学难点 :
理解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又脸色发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教学准备
李子一只、课文录音、抄有比较句子和练习题的小黑板、课本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周围”“打算”等词的词意。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1)(出示李子)这是什么?你吃过它吗?(指导学生谈谈李子的外形,味道。)李子中间有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水果有核?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听课文录音,略知大意。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3.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4、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5、学习第1段。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7、作业 :
完成课堂作业 第1、2、3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理解词意,知道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脸色发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1、复习巩固。
抽认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 、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4、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 第4、5、6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前期准备:
一、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
鉴于上述思考,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第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观。
三、教学准备
学好本文,需要学生做好如下准备工作:第一,搜集自己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把握其主要内容;第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及其他的家庭情况。
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传,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四、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五、教学建议
用3课时学习本文。前2课时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母子情深;后1课时举办主题讲座──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让学生了解母亲对儿子寄予的厚望,了解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儿子爱的特殊方式,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以及“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深深哀痛,以达到丰富学生情感、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
互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用一句话解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感情。
学生口头交流。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文绉绉
穈
翳
龌龊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三、再读课文,注重自己的独特体验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⑴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⑵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⑶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①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②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③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④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⑤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⑷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四、朗读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题目见课后研讨练习三)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五、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然后写在随笔本上
延伸拓展:
一、主题讲座
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
发放资料《先母行述》,对照文章学习,让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体会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文化素养,增长见识。
二、讲座内容
1、胡适生平简介。
2、解读《先母行述》,了解母亲,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从中学习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和体验故事中小小和啊呜的不同人物特点和情感。
2、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并能叫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
活动难点: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
活动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用书《小小和啊呜的信》、各色纸、各种画笔
活动过程:
1、听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
——“故事发生了件什么事?”
“你喜欢小小和啊呜吗?为什么?”
2、视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
(1)教师运用投影仪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看。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小小和啊呜是怎么写信的`?”
“你能看懂吗?说说看信上写了什么?”
“这种写信的方法你会吗?让我们也来试试吧!”
3、个别操作,写信读信:
(1)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尝试“写信”
(2)幼儿互相送信。
(3)幼儿读信,大胆地讲述自己理解的信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3、读懂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人格魅力,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中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2、理解杰克逊大叔赞扬年轻人的话,体会为什么说年轻人有尊严,百分之百是富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故事,要求: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读后交流。
三、研读课文,感受人格魅力
板块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年轻人多么需要食物。找出有关句子,反复读一读。
2、读后交流。
板块二: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一个如此迫切需要得到食物的年轻人,在面对杰克逊大叔送上的食物时,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交流:指名读有关句子,随机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年轻人疲惫但坚定的`语气。
3、引读。
4、说说读完这部分内容后的感受。
板块三:
1、读课文,找出写杰克逊大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随机引导:年轻人没有( ),但他有( )。
2、想象说话:我想对( )说:(自由选择对年轻人或杰克逊大叔说)。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课型:工艺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学具:(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 ,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n, bsp;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二)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培养和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学习《夜书所见》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揭题后和学生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表达方法,能主动记诵积累。
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1、配乐板书: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看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
范读激情:听老师把这首古诗朗诵一遍。
2、学生自读古诗,并想想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3、检查学生的朗读和对诗意的初步感知。
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学生凭借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⑴ 老师告诉学生,利用注释学习古文,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看看注释,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说给同桌听,看看能不能说明白。
⑵ 学生先自学,后同桌交流。
2、反馈时老师作适当的指导:逐句理解诗意后,要求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句与句连接不连贯时,老师要加以引导,使句子能通顺,连贯。
(理解古诗诗句意思是学习古诗的重要基本功。)
四、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可适当指导:诗中描写的景色是否有对比?
(学生从生机勃勃的.盛夏景象和黄叶飘飞的深秋景色的对比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风落叶之时,寒意阵阵,客游在外的诗人见到此情此景,倍感孤独郁闷。后两句写了远处篱笆下的灯火,诗人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由此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心中升起一种温馨亲切之感,感情略显舒缓。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加深理解:
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就会勾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赛诗会,比比看看哪位同学了解的思乡诗最多,背的最有感情?你自己对“思乡”二字有什么体会?
五、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尝试背诵
1、指导朗读。教师再次范读后,让学生自读体味,同桌互相交流,最后找朋友(包括老师)朗读交流。
2、指导背诵。想想,怎样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朗读、背诵也需要指导,不能放任自流。)
六、作业
自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王维多一些了解。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
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父亲”的爱
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情感目标: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小生命,要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意识和初步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难点:
从父亲和“我”的对话中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
心愿,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共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能说出几种小鸟的名字?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鸟的文章…….(齐读课题)
3、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到下面的“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一读。
4、齐读带拼音的字。
5、学习“蒙、喃、味、浓、腾、猎、黎”7个生字
重点读准后鼻韵母的字“蒙、浓、腾”,“腾”是后鼻音(提示:“腾”
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 “蒙”字有几个读音等,
6、齐读生字及它们的组词(幻灯片显示)(1-6共8分钟)
7、学习“并,夜,喜,重,味,轻,刻,群”8个生字
学习的内容:读音、偏旁、结构、换偏旁、加偏旁、注意写法、组词…
(12分钟)
8、指导写字(我会写)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
(3)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4)其他字,重点说“夜、味、轻”
“夜”右边是“夕”加撇,“味”强调“未”与“末”,“轻”强调“车”变为偏旁时的笔画顺序。(共15分钟)
9、课件显示飞快闪过的没标音的生字及组词,检查学生刚才的生字学习情况并巩固对生字的认识(开火车读)
10、摘枫叶(我会读)(9-5共5分钟)
第二课时:
1、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解说,引导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在欢快的鸟语
声中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同时将学生带进课文,提出疑问:“我”和父亲走进树林里,他们做了些什么?父亲和鸟又有什么关系?
2、学生带着疑问读1-4段(齐读)
3、文章一开头就说父亲是……(学生回答),教师复述故事,同时范读第三段。
4、“雾蒙蒙”——在雾蒙蒙的天气里也能看得清
你看到过雾蒙蒙的天气吗?在雾蒙蒙的天气里看东西是怎么样的呢? “树林边”——不用走进树林用眼睛望,用鼻子闻就能知道有不少的鸟。
结论:父亲对鸟非常的熟悉。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请学生喃喃地说一说父亲的话。(全班将1-4段读一次)(1-4共10分钟)
5、父亲望了望,闻了闻,就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了,可是我却…….父亲真是神
了, “我”就站在父亲的身边,却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见一只鸟叫。可见,父亲平时对鸟的观察和了解,父亲很喜欢鸟。他是怎样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请同学们齐读下面的段落(一直读到“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然后告诉老师,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中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回答)
6、父亲说话很轻,为什么?(父亲爱护小鸟,怕惊动它们)(请学生轻轻地读一
下父亲的话)
7、可是这时“我就提出了疑问:鸟也有气味?”父亲是怎样回答的呢?同学们
一起来读读父亲的回答。
8、动手的理解“焐”, 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东西,使它变暖 (我手很冷,你的脸让我焐一下好吗?用自己的手焐一下脸吧。)热腾腾的真舒服,指导用“热腾腾”这种ABB形式的词来说一说。你看到过什么是热腾腾的呀?(热的饭
菜,刚烧开的水,刚出炉的包子??)那时热腾腾的气味,你一闻就能感觉到了吧,同样的,小鸟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父亲就闻到了小鸟的味道了,原来如此!
9、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小组读作者旁白,一小组读父亲的话,一小组
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5-6共10分钟)
10、父亲对小鸟实在太了解了,同学们再往下看,找一找,还有那些方面体现父
亲对小鸟非常了解的。(学生回答)
11、“我”和父亲在聊天的时候,小鸟还是藏在树林里,可是当父亲说“听,鸟
要唱歌了”,小鸟就开始唱起歌来,父亲对小鸟真了解。父亲还知道“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而“我”为什么说父亲这时也是最快活的呢?(学生回答)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好像在跟我们分享它们喜悦的心情。此时的小鸟是快乐的,树林是快乐的",父亲更是快乐的,他为小鸟的快乐而快乐。
12、指导学生用“快活”说句子。
13、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险的时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父
亲是一个如此爱鸟的人,你们能体会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吗? 抄多音字:中zhōng中心zhòng
14、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
“我”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对小鸟产生了喜爱之情。“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他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同学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你们能做到吗?
1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部分。(教师读旁白,两组学生读父亲的话,两组学生读小作者的话)(10-15共15分钟)
16、分角色朗读全文。两组读旁白,其他两组的男生读父亲的话,女生读小作者的话。
17、作业:(16-17共5分钟)
1、抄写二十九课生字
2、组词
3、预习语文园地七
4、家听二十九课生词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善待地球的情感,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通过了解生活环境变化情况,深刻的识别到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地球仪的观察和师生汇报介绍、了解地球资源丰富感受地球的美丽,同时深刻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感受加以描绘。
教学用具:图片、地球仪、音乐、卡片。
学生用具:绘画纸、卡纸、记号笔、蜡笔或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激趣、谜语导入
说它像球不是球,
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
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
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围着太阳转,
猜猜它是什么球。
(出示地球图片)
二、整体感知,了解地球现状
你了解地球吗?
地球到底有多大?(表面积、岁数等)
人类是怎样在地球上生活的呢?
地球上有哪些资源?(学生一般只会说地上资源,教师可以补充地下资源)
你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地球妈妈”如此美丽,我情不自禁的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了几幅“地球家园”的情境图。接下来请同学们与我一起欣赏。(简单介绍作品)
刚才老师介绍自己作品的时候,看到一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你们是不是也想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美丽的地球呢。那就伴随着这美妙的音乐快些动笔吧!(播放音乐)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
1)画一画你心目中最理想的地球。
2)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合作,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地球的美。
四、展示作品
五、总结、升华情感
这么美丽的家园,却遭到了许多破坏,你能试着举例说一说吗?(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人为破坏是可以努力遏制的,在遏制人为破坏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学们,我们同在一片阳光下,共同拥有这个美丽的地球。让我们带着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地球的美丽,让我们伸出一双充满关爱的手,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把她的美珍藏心中,让我们大声对地球妈妈说“美丽的地球妈妈,我们永远爱你。”
边听、边猜谜语。(地球)
学生积极发言。
欣赏作品。
教师引导看书。
学生动手实践。
(及时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自评、互评交流。
自然灾害:
四川地震、五常龙卷风、洪水等。
人为破坏:
空气污染(工厂、汽车等)、水污染(有毒废弃物)、森林(乱砍伐树木)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引入课题。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为调动学生爱护地球的情绪铺垫。
引导学生创造,为下面绘画作铺垫。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之间协作能力及提高绘画的积极性和表现能力。
通过交流提高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加深对地球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对未来美好的希望和对地球妈妈的爱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