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推荐度: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推荐度: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推荐】二年级语文说课稿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多维互动,自由对话,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地经历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并抓住了颇具玩味的两句话:“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和“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随着思考、感受的加深,情感的体验也在不断地生成。
二、学习目标
1 、认读 8 个生字,会写“谢、渐、微”等 12 个生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 、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出示课件玫瑰花)认读“玫瑰”二字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
多美的花啊!(师板书:玫瑰)谁会读这个词语?
(二)揭题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一)请小朋友自由读读故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二)离开小鱼的帮助,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1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 1 )指读“骨”、“花骨朵”(在这个词语中“骨”读轻声),你见过花骨朵吗?(出示课件花骨朵)
( 2 )指读“终于、一瘸一拐、惋惜、黄莺”。(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 、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三、学习课文,解决疑难
(一)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①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②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二)自由读 1-4 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 、(课件出示下列句子)
①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②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 、你能找出两句话中的一对近义词吗?
理解“渐渐地”,你能用“渐渐地”来说一句话吗?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让我们高兴地读读这两句话,为小鹿而快乐吧!
3 、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可是——(多媒体演示:花骨朵渐渐长大了,小鹿躺在床上养伤,来到门前却看不到一朵玫瑰花)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4 、读读课文,哪句话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就读读哪句。(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以下三句话体会小鹿焦急、失望的心情。)
( 1 )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焦急、无奈)
( 2 )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焦急、盼望)
( 3 )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惊奇、失望)
5 、体会小鹿一朵花也没看到的心情,理解“惋惜”。板书:白栽、惋惜。
指导朗读: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二)、研读课文 5-8 自然段,读悟结合
1 、可鹿弟弟为什么后来又说玫瑰没有白栽呢?读读 5 、 6 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 、交流
( 1 )为什么鹿弟弟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指导朗读黄莺、微风的话。
① 黄莺飞来了,黄莺在对小鹿说什么呢?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句子。
② 哪一位小黄莺先来跟小鹿说话?小黄莺会怎样地对小鹿说呢?你为什么见到玫瑰就想唱歌呀?
③ 微风吹来了,微风看到这些玫瑰的时候心情又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 2 )、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很多小伙伴也赶来了。你看,他们也看到闻到小鹿的玫瑰花了,他们会对小鹿说什么呢?创设情境,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也看到(闻到)了小鹿的玫瑰花,()地对小鹿说:“()”
( 3 )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生根、发芽了。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小鹿也感到了快乐。刚才还在替哥哥感到惋惜的鹿弟弟这下也很高兴,(板书:没有白栽、高兴)
( 4 )一起高兴地读读鹿弟弟的话。是啊,我们终于明白——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
( 5 )指导朗读小鹿及鹿弟弟的话。
5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小鹿亲手栽种的玫瑰花不仅为自己带来了欢乐、友谊,更重要的是也为周围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真是“一人栽花,香飘万家”。为别人带来幸福才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也常常为别人带来快乐吧!
五、作业:
1 、书写生字
( 1 )多好的小鹿啊,他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我们该怎么感谢他呢?
我们写一个“谢谢”送给他好吗?
( 2 )这个“谢”字你怎么记住它?教师范写。学生临写一个。“微”字注意什么?和谢字结构很像,我们照着也来写一写。其他的生字小朋友自己和同桌讨论一下,想办法把它们记住。
( 3 )学生书写生字
2 、课后读读托尔斯泰的《老人种苹果》,你又会想到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 ← 白栽?
高兴 ← 没有白栽?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文章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的情感。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认真读这篇课文,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穷。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能够在远教资源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说教法】
1、自主识字法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师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已掌握了不少识字方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在课件里直观的书写演示和设计精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
2、情景教学法
美丽的春天多姿多彩,要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春天的美好,在教学时,采用优美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春天的场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让学生欣赏各种春天美丽的画面,体会春光的美好,再用优美欢快的歌曲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把音乐美与语言文字美图画美融合于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
【说学法】
朗读感悟法
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因此,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是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说过程】
(一)创设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不竭动力。上课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轻轻地向我们走来,孩子们想去找她吗?这时媒体出示动画的图片,用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起学生的注意。看后我让学生练习用我看到了什么来说一句完整的话。春天多美啊,春天在哪里?孩子们我们一起唱这首歌吧!
这时候的孩子们,已经被那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已经被那欢快的歌曲深深感染,再加上我的语言引导,都想一起去寻找春天,很顺利的把孩子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这时我在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找春天。
(二)整体感知
自主学习,能发掘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成长。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上符号。再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找规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猜谜语、编儿歌、比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进行识记。运用媒体对生字进行直观的教学,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他们的朗读中对于难读准字音的利用媒体进行一一范读,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了识字任务。对于写字,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写字要领,我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独立完成写字任务,通过媒体演示难写的字:这样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书写生字。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感受领悟
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多种朗读方式。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孩子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并让孩子抓住“脱”“冲”“奔”等关键字词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喜悦,兴奋的心情,再让孩子们小组讨论读课文、交流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再用媒体资源出示相关段落,我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看图,并让学生图文结合想为什么把小草说成是春天的眉毛呢?用同样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5、6、7自然段,学生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比赛读。并要求生仔细听,认真评,这样通过师生的互动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学生已经能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姿多彩。接着我说孩子们你们找到了美丽的春天,现在心情怎么样?孩子们会说“高兴、愉快、兴奋”等,那就用你们现在的这种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媒体出示)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通过播放春天景色的录像我介绍录象资料,生闭目想象。,在悠扬的乐曲中,在美丽的画面中,在老师的"激情导入中,就能感受到春光的美好。
(四)课内延伸
在这个环节中,我激趣导入:春天的景色美不胜收,音乐中的春天充满幻想,孩子们朗读中的春天犹在眼前,孩子们把自己眼里的春天画下来吧。让学生动手画,画好后让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课内课外的春天场景达地到了有机的整合。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也得到了升华。
六、说板书、练习。
本课的板书采用了简笔画的设计,把孩子们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现,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在读课文以后,让孩子们来进行补充、添画,这样的板书,既归纳本课的重点,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练习是让学生在“手抄本”上选择本课里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再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目的在于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找春天》,最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这里有惊讶、有欣喜、有展示时的成功感,学习成了一件非常主动、快乐的事。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创设、兴趣的诱发,给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采用平等对话,个性阅读,并让学生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以致生活走进了语文,语文走向了生活。
过程设计二:
下面我就结合我用autowhere制作的课件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悟春天。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的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上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这时课件出示动画的图片,用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起学生的注意。(点击画面,出现动画)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脚步。而我们,总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睁大双眼,敞开心扉,去寻找春天。板书:找。课文中有几个孩子,冲出家门,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这时候的孩子们,已经被那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引导,个个跃跃欲试,也想一起去找春天,很顺利的把孩子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这时教师再把板书补充完整,让学生齐读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认写生字。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个记号,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大屏幕出现生字,(点击出现生字画面),让学生边认读边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识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找规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猜谜语、编儿歌、比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进行识记。运用课件的演示,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随着孩子
们大声的朗读,一个个生字完整的出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自主的寻找出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在学完生字以后怎样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巩固生字呢,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一只只忙碌可爱的小蜜蜂,要到花园去采蜜,可是今天的采蜜要聪明的小蜜蜂才会有收获,利用奥斯韦尔制作的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利用鼠标把一只只小蜜蜂拖到花上,如果找对了和小蜜蜂身上的词语相对应拼音的花朵,小蜜蜂就会快乐的开始采蜜。如果找错了,小蜜蜂只好又飞回到原处。这样不仅加强了演示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
至于写字,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写字要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独立完成写(cn-teacher.com)字任务,教师只作点拨、指导。通过课件出示难写的字:遥、摇。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书写生字。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如:齐读,自由读,小组讨论读等,让学生谈谈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又体会到什么?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在小组中把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画下来或写下来。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
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通过播放春天景色的录像,(点击出现视频画面),在悠扬的乐曲中,在美丽的画面中,出现找到春天的情景,配乐朗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春天悄悄来到了,小朋友们留心观察,发现了春天的踪迹,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春天其实就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点击出现音乐画面)通过欢快优美的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孩子们跟着唱,跟着跳,尽情展示自己快乐的心情。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了最热烈。(点击出现课文画面)在这种心情下,再让学生朗读全文,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整篇课文的教学,我尽量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音乐的美,图画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春光的美好,陶冶了心情,帮助学生较好的感悟课文的内容。
六、说板书、练习。
本课的板书采用了简笔画的设计,把孩子们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现,给学生描绘出一幅春天美丽的景色,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在读课文以后,让孩子们来进行补充、添画,这样的板书,既归纳本课的重点,同时起到引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练习是让学生在“采蜜本”上选择本课里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摘抄,再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目的在于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把一个真情故事娓娓道来:小兵非常喜欢玩具店里的一辆小汽车,但他知道,因为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所以面对热情的售货员阿姨,小兵的回答言不由衷、震撼心灵:“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售货员阿姨被深深感动了,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女儿忙请妈妈把自己最漂亮的小汽车转送给小兵。读xxx文,我最直接的心情感受是心酸、叹息,更多的是流转的感动和深深的慰籍。再读文本,用心去触摸语言文字后,发现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描写细腻生动。比如写小男孩喜欢小汽车的句子:“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只要……就……”、“目不转睛、盯、闪着兴奋的光芒”等词的运用把小男孩对玩具的喜欢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比如“叹了一口气”、“眼圈红了”“忍不住”“抢着说”等细腻的刻画,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
对于这样一篇情节生动、意蕴深长的低年级略读课文,识字必定是一个教学重点。另一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引领孩子自读自悟,在读中捕捉语言、透过语言文字进行体会、思考,从而感悟并学习文中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为手段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课文中小男孩的做法对他们来说太不常见了,所以很难体验到小男孩忍受“强烈的渴望”和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要”的巨大心理发差。“如此缩短和文中男孩的心灵距离,体验男孩的心灵世界”也就成了教学本课的一个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流程,下面我将有侧重的进行说明:
一、看图导入,充分接触文本
低年级的教材图文并茂,均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课本资源,从图入手,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什么人?看图说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在交流中相机落实生词“玩具”、“柜台”、“售货员”,使词语教学更显生活化。
随后,教师应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来接触文本,采用多种的形式来读通课文。记得周一贯老师曾提出过:读通课文是一个常被遗忘的重要话题。的确如此。其实,读通课文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学生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创造基本条件,并把这种良好的阅读心境弥散于教学全过程中。
二、再读文本,感受男孩“爱车之情”
本环节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从哪里看出小男孩喜欢小汽车?”这个核心问题,组织学生找出有关语段。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两个写小男孩子喜欢汽车的`句子。教师可重点抓住“目不转晴“这个新词,先让学生逐字解释,理解成语意思,并告诉学生逐字解释连成一句话这也是一种解词方法。还可以在这句话里找找它的近义词(盯),做做动作。说说你什么时候会目不转睛,努力把词语教学搞得充实。
对于第二句话:男孩点点头,又专心看起小汽车来。教师可安排一个把话说具体的环节。让学生说说,男孩点点头,又专心看起小汽车来。他又是怎么看呢?让学生想象说话,把他的神态、动作说进去。这个环节的安排是对前面一个语段中语言的内化和运用。
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问题进行语言重组,想象“小男孩的一家生活会是怎样的”,通过想象说话,开掘出“生活不富裕”这个词语的真实内涵。
三、潜心会文,聚焦“感动”
这个板块是重点板块,也是突破难点的所在,教师应重锤敲打。利用文本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教师可以把解读聚焦于“感动”上,让学生圈圈划划,找找哪里感动了你,再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交流。这样以“交流互动”的操作策略突破了烦琐的分析,使设计具有弹性、开放的特点,适应了课堂教学现场生成的客观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重点抓两个语段:
语段一:妈妈买完药后,妈妈、售货员阿姨、小男孩三个人之间的对话。
语段二:售货员阿姨对女儿提起这件事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孩子们找到语段后,教师应不忙着交流,先让其自读自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与作者亲密接触。试想,连文本都没接触充分,孩子们怎么会与课文产生共鸣,怎么会与课文一起心跳呢?同时,教师要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像第一个语段,教师可以抓住描写男孩的词语“抢着”“拉着”,移情体验,喘磨词语背后男孩的心情。还可以研读售货员阿姨的表情,找出相关词语“忍不住”“眼圈红了”,借助这些语言的品味,挖掘蕴涵在字里行间的隐隐情愫,使为难的妈妈、懂事的孩子、善良的售货员阿姨三个形象鲜明饱满。此时再进行对话朗读水到渠成,相信孩子们的朗读会更多的融合自己的感受,语言所抒发的情感定会溢出纸面。
语段二是售货员阿姨和女儿之间的对话,人物之间没有具体的语言,教师可以结合插图,启发学生想象他们之间的对话。在情境表演中既运用了语言,又悄无痕地达成了情感目标。
四、小结谈话,巩固识字教学
因为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所以课尾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自由畅谈环节,引导从不同角度谈谈学可课文后所想到的。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升华并丰富文章的主题,使学文与做人的任务达到和谐统一。
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没有写字要求。要求会认的生字一共有11个,其中大多数生字比较简单,教师在教学无需平均使力,而可以把重点力量放在“裕”等相对来说不太常见的生字识记上。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可以编编字谜,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个促进。
当然,以上只是我理想化的教学设计,具体操作还要视课堂实际情况而定。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传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真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将课堂交于学生,赋予他们畅所欲言、主动思考的空间,并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下面,我就粗略地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
在上课前,我把课题板在黑板上,"画家"写的稍大,"牧童"写的较小,接着情学生说一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答案不唯一,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理解画家和牧童身上的优秀品质埋下伏笔。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说明戴嵩画画的本领很大?这一块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渗透了两个句式的训练,"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练习说话。与此同时,我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使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如将学生带入"纷纷夸赞"的情境,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再如当戴嵩听到牧童提出异议时与他对话时的态度和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戴嵩的品质。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如"想象一下除了商人和教书先生,还会有什么样的人,怎样称赞戴嵩的画呢?","当牧童挤进来大喊画错了!时,刚才纷纷夸赞的"人们心理会想些什么呢?"。这些创造性的说话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如课文学到最后,学生已感悟出两个人物的品质。我在这时设计了"你有什么话想对虚心的画家或勇敢的小牧童说吗?"这一创造性说话训练的环节,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被调动了起来。
最后我特别注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在完成《画家和牧童》的各项教学目标后,积极进行教学拓展,把文中提到的《斗牛图》给同学们进行展示,并将唐代画家戴嵩的人物知识和其他的作品进行了简略的讲解,使学生的学习情趣在这里进行了升华。扩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玲玲的画》是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玲玲画了《我家的一角》,准备参加比赛。可是,不小心被水彩笔弄脏了。后来,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结果得了第一名。
本文内容简单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所以除了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第九段玲玲爸爸的话之外,我把其它段落的教学放在了第二课时上。
第一课时以识字、朗读和写字写句子为三大模块,我把学习目标定为:
1、会认8个生字,会写"糟、肯、脑、筋"4个生字,能准确抄写爸爸说的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意识。但以识字、朗读为主,内容会相对枯燥。
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得变换着形式来教学让学生不感觉枯燥。比如在读词的时候,小老师带读,把"叭"字读错了,正好这个字是我要强调的,很多人都会读作"pa",我就想,在前几天的.一张试卷上不是刚好做到过写出几个形容声音的词的作业吗?这个"嘀嘀叭叭"不就是汽车的声音吗?而且又记了字形,知道了字义。本来预设的时候,刚开始看题质疑这个环节,孩子们会问"画得怎么样"这个问题的,那在解决的时候,我就会请孩子们仔细看看书上的画,仔细看的这个动作就是"端详"。因为"端详"这个词是书面语,平常不多见,孩子们有可能不理解。
课堂导入时,对课题质疑后所呈现出的几个问题,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为第二个环节中理清课文内容作好预设。在一句话、两句话的范围内,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毕竟有限。但是,在回答出预设问题的基础上,把答案进行简单的串联,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教学环节的铺设,为概括主要内容降低难度。
这堂课,语文所涉及的"听""说""读""写","听"听老师读,同学读,然后评价,这里有部分同学也"说"了;"读",有自由读,展示读;"写",是写生字,抄爸爸说的话。似乎都有了,但"说"这方面,从平常的教学当中,还有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这样专门的一块口语训练,是让我感觉困难的。所以,这节课,我也很小心翼翼地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就是"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通过动脑筋,由’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况"吗",处理这个问题,我很担心,学生会说不清事情,自己先紧张了。我想,学语文,除了陶冶情操,熏陶自己的人文素养,她的"工具性"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借这个机会,想请教各位同行,平时应该怎样给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另外,这学期学校的教研内容为提高课堂效率,倡导"三十分钟课堂",叶老的这个理念在于精简教学环节,最高程度地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还是很重要的,它引领着整堂课,就好像一个方向灯,指引着各个教学环节的进行,然后逐渐趋向于达到所设定的几个简单但具体可实践的目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麻雀》是新课程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选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的伟大。
2、学习作者具体描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的强大力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教学难点:
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六)教学准备:
动画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教学过程又必须强调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欣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使你感觉特别紧张、扣人心弦,甚至让你喘不过来?”“课文中那些句子你有所体会?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合作探究,采取“读——找、写——议——读”的方法,从文章中找答案,说理由,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通过各种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积累词汇。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听录音(鸟的叫声。)
2、说说平常所看到的.鸟有哪一些?说说最常见到的有是什么鸟?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根据板书再说课文内容。
3、师引导重点段落。(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三)探究中心
1、自主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新课标极力强调的。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我特别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又提出读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要开动脑筋。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读边记、边读边学,边读边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提问: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把感觉写在句子的旁边。
3、反馈交流。
在以自学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这是在接受式课堂里所没有的一种全新教学行为。本环节教学,教师着力抓两点,一是抓重点句子,品重点字词;二是抓感情朗读,读中悟情。
分别从:“猎狗慢慢地走过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等语句去体会老麻雀的奋不顾身、勇敢、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母爱等。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认识课文。
5、深化主题。
教师通过引读第五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爱的伟大力量。再引导学生想象:“你从老麻雀的表现中想到了什么?”进行发散思维练习。这一步能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能,发展智力,激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通过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教师先从阅读方法和文章写法两方面进行简短的小结,帮学生梳理和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然后,教师再运用煽情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地强调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任何动物身上均有体现,都值得歌颂和赞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狐狸和乌鸦》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板块中的第二课。《狐狸和乌鸦》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乌鸦叼到了一块肉,站在大树上,狐狸见了直流口水,他对乌鸦讲了三次奉承的活动——假惺惺的问候、假装关心小乌鸦、假意夸乌鸦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最后骗到了乌鸦口中的肉。
《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学生树立独立人格,充分发展个性创造条件。基于此,我设计如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3、通过“读读”、“说说”、“演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说教法
教学中,我紧紧把握新课标主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富有情趣的朗读,表演等教学环节,力求达到理解的升华。与学生真诚的交谈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自主的参与到合作开放式的学习当中。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读一读”、“说一说”、“编一编”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动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语的作用至关重要,精彩的课堂导语,往往能使课堂教学优良好的开端,因此,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边指图边讲在大森林里,住着这样一对邻居:一只长的很丑、叫声难听,但喜欢听奉承的乌鸦,一只好吃懒惰,而又狡猾的`狐狸,这一天,他们凑在一块,发生了什么事呢?
2、谁能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用自己的话讲讲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和狐狸》。
(二)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1、生自由读1、2、3自然段
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①、弄清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②、理解“叼、馋的直流口水。”的意思,并对狐狸的心理进行想象。
2、朗读4~~8自然段
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通过指读、分角色读、演读狐狸说的话,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同时,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把教学的过程变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又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三)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师引导总结,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编故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小马过河》,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我采用图文并存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们爱上学习,爱上语文。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课标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根据二年级学生爱读童话,能初步读懂童话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认识驮、磨等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知道做事不仅要动脑筋想,而且要勇于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巧破难点,顺利实现上述三维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摒弃了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主”,采取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的适时引领”为辅的新型学习,目的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进而能更加喜爱语文的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启发质疑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一条谜语,引导孩子打一动物名称,如此激趣的导入新课,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了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接着出示小马,问:谁能有礼貌的和小马打个招呼?通过刚才的打招呼拉近孩子与小马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即揭示课题《小马过河》。启发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马吗?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小马就在我们当中,又通过刚才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问题匣子被打开了,这时孩子们的思想也很自然地被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之中。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探究识字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学过几十篇短小有趣的课文了,因此在识字认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方法,这里我对学生提出了自学要求:
在反馈中,我用认—带—找三步进行,“认”拿出生字卡片与大家一起学习。“带”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的,一个学生的方法变成大家共有的,达成知识共享。“找”老师准备字谜,如一个人白头发原来是个老伯伯(伯),等等,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尝到了探索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环节:以读代讲,品文析句
在这一环节中以读为主,我会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读文,如,指名读、默读、跟读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目的,这期间随着教学的推进,图文并存的出示,让学生进入情境,感知情境,进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读出应有的语气。
第四个环节:研读课文,解疑感悟
《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的关键就在面对同一条河,老牛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却说河很深,能淹死人,两者截然相反的观点促成小马过河左右为难,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浅?为什么?弄清这个原因是学生正确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观因素。因此,让学生通过讨论确定答案,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感观到: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而小马亲自试试,却发现:即不像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进而使学生深刻地领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理论支点是:从文中来,到文中去,跳出文本,实现文与道的统一。
第五个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熟读成诵,更是对学生学文情况的有效检验,二说写结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马过河回来后会对老牛,松鼠,妈妈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写的能力得到训练,“读说写”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有利保障。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虽然我已经做到了认真准备,精心设计,但其中还定有不完善之处,敬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
我说课的题目是国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木兰从军》。(板书:木兰从军)《木兰从军》一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我个人认为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及想象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但因为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要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感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教材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两条绿线里的6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掌握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
进行简单的句式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为: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上课尹始,我首先通过一幅花木兰一身戎装驰骋沙场的课文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木兰的飒爽英姿。随即出示课题,理解“从军”一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在自读中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反馈,整体感知。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征兵”、“燕山”、“年龄”、“将士”“将军”等易读错的字词予以关注指导,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的自然停顿。在朗读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部分词义。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本课有10个生字,这节课上我将指导学生书写五个笔画较少的字,写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字型结构和笔画位置。其中重点板书“弟”,强调书写笔顺。最后预留5—6分钟让学生当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想象拓展。
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具体过程是: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上课尹始,教师以简炼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认读课题,并指导学生正确认读上节课学习的新词,夯实基础。
二、精读课文,想象拓展
本文共有四个小节,二、三小节是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