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水教案

三月桃花水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

推荐度:

三月桃花水公开课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的水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换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如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好问、好学、喜欢操作,乐意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我特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水》。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幼儿对水的喜好似乎也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就会在水里玩耍嬉闹,但往往受到家长、教师的制约,无法尽兴的玩水。因此我们会发现在洗手时,幼儿经常会把袖子弄湿,或者洗一次手需要花很长时间,为了彻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情感。

神奇的水

教案目的:

1、通过探索,丰富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学习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不同方法,有探索的积极性。

3、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进一步萌发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教案准备:

1、各种沉浮材料:塑料泡沫、回形针、雪花片、瓶盖、树叶、橡皮泥人手一份。

2、大记录表一张、幼儿记录表人手一份。盛满水的盆子若干。篮子与幼儿人数相等。布。

教案流程:

一:自由探索、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

1、出示材料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许多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幼儿回答)

2、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并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中。(教师出示大记录表并讲解记录和使用方法) 3、幼儿在记录表上填写猜测的结果。

4、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5、幼儿尝试,观察实验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6、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讲)

7、教师操作并记录。

小结:我们知道了有些东西放入水中,它会浮上来,有些东西放入水中它会沉下去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水是有浮力的。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托的力,叫浮力。如果浮力的重量比物体的重量大,它就会漂浮在水面上。反之,如果物体的重量比浮力大,它就会下沉。

二:第二次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和方法。

1、分沉浮材料。

师:现在我们把沉的东西和浮的东西分成两堆。

2、教师分沉浮材料。

3、幼儿动手操作。

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浮的东西沉下去? 4、探索结果。(幼儿演示自己的发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浮在水面上的,很多东西是沉在水底的,那是不是沉的东西一定是沉的,浮的东西一定是浮的呢?我也不知道,那请小朋友回家动动脑筋、再去试试好吗?把你的发现告诉我好吗?

三:查阅资料,了解水的重要性。

1、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通过玩水已经知道了水是有浮力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图书,请大家找一找、看一看,水还有哪些本领?

2、幼儿分组查资料,互相讨论。

3、师幼共同小结。(幼儿先回答教师再小结)

小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水。水是人们的好帮手,水能灭火,水能发电,水能解渴、洗脸、洗衣服、浇花;水还是大力士呢,水还能载大轮船帮人民运东西。水有那么大的本领,我们应该从小爱护水、保护水资源;平时不浪费水,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好吗?

4、结束:你们知道水除了资料上的本领之外,还有哪些本领呢?我请小朋友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是哥哥姐姐,明天把你们的知道的水的本领再告诉我好吗?

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最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在画水彩画的时侯,孩子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找不到喜欢或需要的颜色。于是,根据幼儿好奇、好探索的特点,我设计了这堂关于颜色混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混合游戏,激起幼儿对颜色的探究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鼓励幼儿记录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3、培养幼儿乐于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着清水的瓶子若干个(上面有可变化表情的娃娃脸帖纸)

2、可供幼儿记录的水彩笔、记录板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初次操作混合游戏的兴趣。

1、通过“水娃娃”想变成“海妈妈”那样颜色的愿望,激起幼儿第一次操作兴趣。

2、操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说同自己的做法。并从其中找出“深浅”两种蓝色进行对比。启发幼儿总结出深浅变化是由于颜料投放的多少而决定的。

3、师生共同操作改变娃娃脸使幼儿体验到“帮助”的快乐。

二、教师设疑:“小朋友,除了蓝色,我们还能不能让水娃娃再变成别的颜色呢?”激起幼儿继续操作的兴趣。教师提供幼儿所需的`材料。操作时,注意指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三、从操作中感受颜色混合的乐趣,并学会把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1、提出问题:“如果水娃娃们穿着这件衣服时间长了,想换一种颜色,那该怎么办呀?”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并肯定幼儿的讨论办法。

2、教师先以蓝色和黄色混合为例,带起幼儿探究及操作的兴趣。

3、鼓励幼儿将自己发现的“颜色的密秘”记录下来。(可以教师先演示记录方法再帮助幼儿共同记录)

4、参观记录板上记录结果,表扬幼儿并奖给每人一颗智慧星。

四、游戏结束后,师生共同商量把漂亮的水娃娃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怀着好奇的心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种兴趣还可以自发的延伸到其它活动中,如:在美工区,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结合历史材料诵读课文,初步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

二、积累文言词语;

三、分析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引导分析战争胜败的主客观原因。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积累、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交战双方胜负的主、客观原因。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句诗,大家一定还记得,这里的“王”指的是王导家族琅琊王氏(王羲之家)和谢安陈郡谢氏,此二人都是晋代的名相。

谢安是当时的美男子,他的小儿子谢琰,从小就“美风姿”,琰的第三个儿子谢混长大后“风华江左第一”,是那个时期江南第一美男子,诗也写的好。清华大学的校名“清华”二字就出自他的诗句“水木湛清华”。因而谢家的后代被称为“芝兰玉树”,这个成语后用做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谢安不仅仅是风姿俊郎,他还指挥了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让我们通过课文更多的了解他。

二、检查预习,初步了解《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

重点掌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负责编纂,书名意思:“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三、诵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学生讨论,写出前秦和东晋交战双方的人物表。

(教师可以制作powerpoint,如下图所示,逐项单击显示,以便学生更深入了解课文)

四、布置作业

整理本课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第二课时

一、检查、总结作业

(一)通假字

1.年二十已下“已”通“以”

2.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通“娴”,熟悉,精通

3.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阙”通“缺”,缺少

4.帅精兵五千趣洛涧“趣”通“趋”,奔向

5.秦军逼水而陈“陈”通“阵”,列阵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

名词作动词

2、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

3、栅淮以遏秦兵

4、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

5、使不得上

6、时方与客围棋

使动用法

7、若败其前锋使……失败

8、欲不战以老秦师使……疲惫

9、击成,大破之使……失败

意动用法

10、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把……视为讨厌和痛苦的事

(三)特殊句式

1、非汝,谁与成之宾语前置

2、士卒死者万五千人定语后置

3、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状语后置

4、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被动句

5、马倒,为晋兵所杀被动句

二、分析人物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提到,淝水之战,前秦兵马声势浩大,令东晋朝廷吓破了胆。宰相谢安更是以逃避的姿态来躲避现实。谢玄来找他下命令,他就说已经有了别的安排。后来再找他,他干脆跑到山里面去游山玩水了。

1.谢安真的是因为害怕而逃避现实吗?你如何看待谢安出游山墅,围棋别墅的做法?

教师明确:不是害怕。谢安围棋别墅,外示镇定。正是如此,才稳定住了东晋君臣上下的心,而北府兵的士气也十分高涨.这对当时来说,是最正确的做法了。

2.结合课文中甲段和补充的二篇文言文语段,你认为谢安是什么样的人?

【甲】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申。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别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补充文言语段

【乙】谢太傅盘桓东山

谢太傅盘桓①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世说新语雅量二十八》

注释:①盘桓:滞留不进的样子,这里指隐居。

【丙】惮其旷远

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②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③。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世说新语雅量二十九》

注释:②祚:皇位,国统。③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还像洛阳书生那样,吟诵嵇康的“浩浩洪流”诗句。

教师明确:谢安:行事镇定自若,举重若轻。

①大兵压境时“夷然”答曰,既而“寂然”。

②诸将急迫时,出游山墅,聚朋围棋,游至夜还。

③闻捷报,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谢太傅盘桓东山、惮其旷远,是谢安年轻时的事。这里面,“如果这样惊慌,那就回不去了”,于此可以知道谢安的器量,足以镇服朝廷内外。难道惊慌就能解决问题?难道偏要沿阵以待,举国上下如临大敌?那样就能打败苻坚?谢安一生都是推崇老庄的,举重若轻,是他一贯的作法。而想一想,这做法是很正确的,甚至对现代人做事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拓展探究

淝水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场战争以符坚的强盛始,而又以符坚的"失败止。有人认为以前秦强大的军事力量,苻坚的失败是偶然,也有人认为苻坚的失败是必然的,你认为前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偶然原因还是必然结果?

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原因。

1.符坚,性格决定命运。符坚有善良、脆弱的一面。但性格中更突出的是狂妄、专断,不听重臣,不得人心。

从苻坚的轻信用人看,用人之时已经埋下了失败祸根。这是战争失败的必然因素。

①误用鲜卑族,羌族首领慕容垂、姚苌。这些被压迫的异族分子时刻都在伺机反抗,夺的苻坚的江山。②任用东晋梁州刺史朱序为度支尚书,朱序人在前秦心在东晋。在淝水决战苻坚“少却”时,故意发布“秦兵打败了”的错误信息,引发秦兵退乱,乘机反抗苻坚。③征用“良家子”即汉族富裕子弟参战也是一误,一来他们吃不了苦,不善作战;二来他们不愿与东晋汉人同胞作战。故此,只要有机会便逃,毫无战斗力。

2.偶发因素未尝不是致命要害

①八公山草木皆兵。洛涧一战,苻坚损兵折将本已伤了锐气,然而八公山触“木”惊“心”,使他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他的自负自信开始被自恐瓦解,变得更加狂噪。所以,当决战时刻东晋布下圈套,诸将皆看出不可信,而他却像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根本看不出,听不进,作出急于取胜的错误决定。八公山上草木在特定情况下,给苻坚的心里打击直接影响他后面的决策。

②风声鹤唳丧胆气。在突然撤退,主帅被杀,晋兵紧逼的非常时刻,恐怖的风声与凄厉的鹤鸣所形成的环境压力,对早已极度惊恐的前秦逃兵来说,具有催命的心理威慑,客观上加剧了前秦的败亡。

③误导瓦解军心。苻坚撤兵旨在让晋军过河至半时,猛力扑杀,一举歼之。前方刚撤,朱序便陈后大喊“秦兵打败了!”在众兵不知真相的关键时刻,如此误导,牵一发而动全身,立马动摇了秦兵之心,瓦解了斗志,打乱了全局。这么多的偶然因素同时产生也是偶然因素。

必然带出偶然,偶然导致必然。战争无小事,任何一个细小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四、总结

题淝水之战

谢家玉树安东晋,外和内稳解国难。

英雄梦断新平寺,前秦末路淝水边。

补充资料

文言文参考译文:

【甲】文:那时,秦兵气势旺盛,都城震恐。谢玄进京向谢安问计,谢安十分平静,答道:“我已经另有安排。”接着就不说话了。谢玄不敢再说什么,就请张玄重新向谢安问计。谢安于是命令驾车到山间别墅游玩,亲朋都齐聚一起,谢安与张玄下围棋赌博,以别墅作赌注。谢安的棋艺平常比不上张玄,这天张玄害怕了,便旗鼓相当,赢不了谢安了。谢安于是登山游玩,深夜才还。

……

谢安得到驿书,指导秦兵已败,当时正跟客人下围棋。叠了驿书放在榻床上,一点喜色没有,照常下棋。客人问他什么事,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下完棋回到内宅,跨过门槛的时候,连木屐的齿牙碰断了都没有发现。

【乙】文:谢太傅(谢安)隐居东山时,和孙兴公(孙绰)等人乘船出海游玩。突然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等人神色惊慌,提议叫回去。太傅这时兴致正旺,吟啸不语。船夫觉得太傅散淡高兴,就继续向前划去。不久,风越发大了,浪也猛起来,众人都大声叫嚷,坐立不安。太傅徐徐说道:“如果这样惊慌,那就回不去了。”于此可以知道谢安的器量,足以镇服朝廷内外。

【丙】文:桓公(桓温)埋伏好甲兵,摆下宴席,请朝中的大臣都来赴宴,准备趁此杀掉谢安、王坦之。王很害怕,问谢安:“有什么办法吗?”谢安神色不变,对王坦之说:“晋室的存亡,在此一行。”于是和他一起赴宴。王坦之内心的恐惧,越发在脸上显现出来。谢安的沉着从容,也更是表露在外表。他望着台阶,走到座位上,还像洛阳书生那样,吟诵嵇康的“浩浩洪流”诗句。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高远的气度所慑服,就急忙撤掉了伏兵。王坦之、谢安以前齐名,自此以后,二人的优劣就分辨出来了。

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幼儿认识到科学的奥妙,激起幼儿探索欲望及兴趣。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初步感知白糖、盐溶解在水里后水会变味。

2、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3、愿意参加实验活动,对实验操作有兴趣,激起探索欲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操作感受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水壶,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标记图。

2、白糖、盐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尝试活动,导入主题。

1、让小朋友品尝白开水。

2、感知水的奇妙。

3、交流谈话:淡淡的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

4、小结:糖碰到水,就被水溶解了,眼睛看不见它了,可是用嘴巴一尝就能尝到它的甜味。

二、幼儿探索:变甜甜的水

1、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2、交流:你刚才是怎么变的?先拿什么?然后做什么?加什么?用标记图表示出幼儿操作的过程。

3、小结:真奇妙,淡淡的水中加入糖就变成了甜甜的糖水。

三、再次探索:变不同味道的水

1、谈话:你还喝过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变成的?

2、出示盐: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让幼儿闻一闻、猜一猜。

3、幼儿再次操作,交流自己的发现。淡淡的水中加入盐会变成什么味道。

4、小结:淡淡的水中加入白糖,水就变成甜甜的;淡淡的水中加入白色的盐,就变成咸咸的。

四、活动总结

淡淡的水中加入糖、盐就会变成不同的味道。

五、活动延伸

1、尝试把糖、盐同时加入水中,观察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品尝一下水的味道。

2、让幼儿回家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品尝橘子水、奶粉等等。

教学反思

玩水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对于四、五岁的幼儿来说,了解水的特性是不容易的。《奇妙的水》是一节科学活动,本课本人将会通过实验、操作,借助白开水、糖水、盐水使水的特性一一显露出来,让幼儿在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中理解水、认识水。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本活动旨在通过体验水的味道的变化让幼儿探究、了解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理现象。采用变魔术的形式,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实际上是对科学探索方法的隐性引导,激发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相同的结果。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探索,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案 篇5

第一节 水在哪里

1.我们周围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与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中,其中,海洋水占重要部分。可利用的淡水有限,主要为浅层地下水,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为淡水。

2.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一般生物水的含量为60%以上.水母98%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不同环境的生物对水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如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根系发达;

3.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为我们陆地带来了充足的水

水循环的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人能控制的环节:地表径流。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南水北调

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

第二节水的组成

通直流电

1.水-----------------------氢气 + 氧气

(阴极)2 :(阳极)1

阴极: 用火柴点燃,生成淡蓝色火焰 气体体积多, 是氢气

阳极: 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气体体积少, 是氧气

从该实验中得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错误:水是由氢气(氢分子)和氧气(氧分子)组成的。

2.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1标准气压下,沸点为100摄氏度,凝固点为0摄氏度。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体积要变大。

3.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如:水结冰;水蒸发;冰融化;泥水沉淀;石头粉碎。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如:水电解;氢气燃烧

第三节 水的密度

1.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公式:密度 = 质量/体积 ρ= m/v m =ρv v=m/ρ

单位:千克/米3 或 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ml=1cm3 1L=1000ml=1000cm3

水的密度:1克/厘米3 或 1000千克/米3

1克/厘米3的意义:1厘米3的水的质量是1克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A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恒量,与体积和质量无关

B 不同物质的密度往往不同(也有特殊)

3 同一种物质,其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不同的物质,当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也大;

当质量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小

3.一般地,固体的密度比液体大,液体的密度比气体大。气体容易被压缩,所以密度容易被改变.

4.同一种物质,不论位置,形状,大小,质量如何改变,其密度都不变。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

第四节 水的压强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特点:两个物体相互挤压;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

错误说法:A 压力就是重力 B 压力有时就是重力

正确说法:压力有时等于重力

2.压强: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定量的描述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 = F / S F= P*S S = F / P

单位:牛/米2, 帕斯卡 或 帕 Pa 1 帕 = 1 牛/米2

1帕的意义: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3.物体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A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增大压力

B 压力一定(增大),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A 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

B 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

错误说法 :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条件)

注意的题型: 对物体不同的切割; 几个物体相叠的情况

4.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测量仪器:压强计 原理: 根据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大小,高度差大,压强也大。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压强特点:随液体深度的增加,压强变大(深度从液面开始计算)

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相等

不同密度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归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P=ρg h

第五节 水的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2.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F浮 = G排 = ρ液V排g ρ表示液体密度 v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归纳: 锦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两种状态:A 漂 浮 物体一部分浸在水中 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

F浮 = G物 平衡状态 V物 > V排 ρ液> ρ物

B 悬浮 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 可以静止(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F浮=G物 平衡状态 V物=V排 ρ液=ρ物

两种动态:A 上浮 是不稳定状态,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F浮 > G物 ρ液> ρ物

B 下沉 是不稳定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会沉到底而处于静止状态。

F浮 < G物 ρ液< ρ物

4.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 A 漂浮:浮力=重力。或用阿基米德公式,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物体

浸在液体内部分的体积

B 悬浮:浮力=重力。或用阿基米德公式。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物体体积

5.判断物体浮力大小的方法:A 漂浮时,看物体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无关

B 物体浸没时,看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判断物体沉浮的方法: 看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上浮;物体的

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悬浮;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大,下沉。

6.凡是漂浮的物体,无论如何,浮力都相等,且等于重力。如轮船,在海上和在江河里,它的浮力都相等。但在海里排开的水的体积小,船会上浮一些

7.液体的密度可以用密度计来测量。密度计无论放在什么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相等,且等于它自身的重力。密度计的读数从下往上依次变小。液体密度大,露出液面部分长。

8.潜水艇是通过改变(吸放水)自身的重力来达到自由沉浮的 。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质:能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如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等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如水、酒精等

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

2.溶液是一种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一般的: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为溶质.

两中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为溶质,量多的为溶剂.但是有一种是水时,溶剂一定是水

3.悬浊液 :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如泥水 会分层 下沉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肥皂水,牛奶。 会分层 上浮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饱和溶液: 条件 A一定温度 B 一定量的溶剂里

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不能再溶解)

如果溶液析出晶体,那么溶液一定饱和

错误: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正确:不能再溶解该溶质)

2. 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温 蒸发溶剂(减溶剂) 加溶质 饱和溶液

3.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A 饱和溶液不一定为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为稀溶液

分析:有些物质溶解能力强,尽管已经溶解了很多,却还没饱和,但浓度已经较大,是浓溶液

有些物质溶解能力弱,虽然只溶解了很少, 却达到了饱和状态,可浓度还是很小,是稀溶液。

B 同种溶液,饱和的一定比不饱和的浓

4. 溶解度: 条件 A 一定温度 B 100 克溶剂里(水)

状态: 达到饱和状态或最多能溶解某种溶质的质量

注意 溶解度有单位 克

20℃时,A 的溶解度为30克,意义:30℃时,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30克A 物质(溶解30克A物质达到饱和)

6. 溶解度的计算

A 比较简单的的,直接用比例关系去求。

如某温度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10克M,求M的溶解度 ?

10 50

100 通过比例,可以求出该温度是M 的溶解度为20克

B 比例关系不是一样就能看出来的 ,用公式

如某温度时,40克水最多能溶解10克M,求M的溶解度 ?

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S =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得 S =100*10/40=25 克

C 当题目只给给出溶液质量时,可有两种解法

如某温度时,50克M溶液中最多溶有10克M,求M的溶解度 ?

方法一: 溶剂质量= 50 克 – 10 克 = 40 克 再用B方法求解

方法二: S /(100+S)= M质/M液 S /( 100+ S)=10/50 得 S =25 克

7. 大部分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有些随温度变化明显,如硝酸钾,对这种物质的结晶,

应用降温的方法;有些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如食盐,对这些物质结晶应采用蒸发溶剂。

有些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的,如熟石灰,对这些物质结晶应采用蒸发溶剂。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同时,气体溶解度也和压强有关,压强大,溶解度也大。(如饮料开后会有气泡产生)

9.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定量地表示某种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大,浓度大

a %= M质/M液

关键:分清溶质和溶液的质量

注意:在某些情况要考虑溶液是否已经过饱和,如果是,就要注意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没告知溶质,溶液的,可以根据溶解度计算。

a %= 溶解度/溶解度+100

第八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 晶体:A 规则的几何外形 B 有固定的熔点

结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所以溶液析出晶体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2. 结晶方法: A 降温 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明显的 如硝酸钾

B 蒸发溶剂 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如食盐,或有些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的

第九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1. 水危机的原因:A 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少 B 人口太多 C 分布不均匀

D工业发展,水污染严重 E 浪费严重

2. 我们常用淡水资源: A 河流水 B 淡水湖泊水 C 浅层地下水

3. 水资源总量取决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四分之一

4.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空间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措施 南水北调

时间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措施 兴建水库

5. 水的净化方法:

A 沉淀法 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将固体不溶物从液体中分离开

B 过滤法 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将固体不溶物从液体中除去。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土壤是天然的最好的过滤器

C 蒸馏法: 根据液体溶质与液体溶剂的沸点不同

优势: 最彻底,得到的是纯净的蒸馏水

6. 粗盐精制: 溶解 过滤 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 引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水教案  教案  教案词条  水教案词条  
教案

 校园疫情防护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校园安全主题班会教案推荐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推荐度:《校园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推荐度: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推荐度:初中校园安全主题班会教案推荐度:...(展开)

教案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推荐度:幼儿小班创意美术教案推荐度:小班美术《糖葫芦》教案推荐度:小班美术《春天的树》教案推荐度:小班美术活动优秀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关于小班...(展开)

教案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清明节科学活动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宇宙的奥秘》含反思推荐度:小班科学活动《春天的花》教案推荐度: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水》教案推荐度:中班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