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科学活动教案
推荐度:
推荐度:
小班科学活动《春天的花》教案
推荐度:
推荐度: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神舟飞船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形状、味道等特点。
2、乐意参与活动,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剥橘子。
3、初步了解橘子皮和肉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桔子(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这是什么?树上有什么?
小结:这棵是橘子树,上面结满了黄黄的果子呢。
教师:我们一起把树上的桔子摘下来,看看是什么水果?
2、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摘桔子。
小结:原来是黄黄的橘子呀。
二、引导幼儿用闻、摸等方法观察桔子的外表形状特征。
教师出示桔子:我们摘下来的是什么水果?
教师:它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上面有什么?
教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教师:闻一闻,什么味?
三、引导幼儿学习剥桔子,观察、品尝桔肉。
1、引导幼儿自己剥桔子。
教师:想吃桔子怎么办?怎么办?
2、教师示范从上往下一片片地剥开桔皮,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教师:我们要从中间用我们的手指先剥开一点点,然后一片片的剥到底部。
3、引导幼儿观察、品尝桔肉。
教师:哇!桔肉露出来了。
教师:它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白白的须须能吃吗?
教师:橘子肉软软的、一片一片的。
鼓励幼儿连桔肉上的桔络一起吃,并说说桔肉的味道。
教师:我们吃橘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梗若一起吃哦,那个是可以吃的。
四、幼儿品尝橘子。
教师:现在老师要把这些好吃的橘子送给小朋友们吃了。
教师给小朋友人手一个橘子。
教师:现在小朋友可以品尝我们的橘子啦,小朋友要自己用手慢慢的剥哦。
教师:小朋友们橘子好吃吗,是什么味道呀。
引导幼儿回答
五、引导幼儿了解桔皮、桔肉的作用。
1、教师介绍桔皮和桔肉的作用。
教师:桔皮可以用来做陈皮、泡桔皮茶,桔肉可以榨桔子汁、做桔子酱。
2、迁移幼儿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吃的含桔子成份的东西。
教师:你还吃过什么食物带有桔子味道?效果分析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春天常见的花,培养细致观察、比较的能力。
2.学习用相应的词、句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
3.了解春天常见花和人们的关系。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带幼儿实地去观察
活动过程
一、交代活动内容
1.回忆春天看见过的花。
2.今天我们要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的花。
二、带幼儿实地去观察
1.我们看到了哪些花?重点观察:桃树、紫藤、玉兰树等。
2.从花的外形、颜色等方面仔细观察、比较。
学习用好听的词、句来描述。
三、回班里集中分享
1.描述观察到的花
A.重点剖析一种花。
B.了解花的结构,疏理归类。
2.老师板书整理。
四、讨论花与人们的关系
1.春天开这些常见花和人们有什么关系。
2.了解各种花的作用
观赏:给大自然添美,带来清香。
提供人们需要的物质及药用价值等。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了解猕猴桃的主要特征。
2、能运用多种方法去找寻观察水果的特征,提高观察感知能力、比较能力和判断力。
3、愿意参与感知活动,并乐意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活动准备:
感官标记、特征标记若干,香蕉、橘子、猕猴桃、苹果图片、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引出观察任务。
PPT:你们看,这是谁呀?(苹果)是的,苹果宝宝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很多宝宝一起去和他过生日,谁想去?(我想去)你们都想去对吧。
二、用各种感官观察各种水果特征。
1、摸一摸,猜一猜。
师:那苹果宝宝还想请你们带一样礼物去,就藏在小布袋里,你先摸一摸,猜猜看里面是什么宝宝?(苹果、香蕉……幼儿自由猜测)出示“手”标记师:请你们把一只小手悄悄地伸进去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毛毛的、光光的)出示“毛毛的”“光光的”图片。
2、看一看。
师:到底是什么,我们打开来看一看?
出示“眼睛”图片师:呀,你们手上的这些宝宝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啊?(我长的是圆圆的、长长的……)师:是什么颜色的呢?
出示颜色图片小结:原来这些宝宝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长长的,有黄色、有红色、有橘色,还有的……这个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3、认识猕猴桃出示猕猴桃。
师:棕褐色的宝宝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师:猕猴桃摸上去……?(毛毛的")师:谁的摸上去粗糙的?把摸上去毛毛的宝宝举起来。
师:谁的摸上去光光的?光光的把宝宝举起来。(错控,纠正幼儿的错误感觉,让幼儿比较摸光光的和粗糙的水果)粗糙的现在不举起来。
三、分类、点数,揭示共有名称“水果”
师:这些宝宝啊,他们都要带到苹果宝宝家去了,那他们去的时候我们让他们排排队好吗?(好)
1、排排队师:排排队,来橘子先来排队。
2、数一数。
师:数一数,来了几只橘子宝宝。
苹果排队,数一数香蕉排队,数
3、揭示水果名称。
师:好,我们来看看,苹果宝宝要请这些宝宝一起去。(逐一出示水果图片)有的是苹果宝宝,有的是香蕉宝宝,还有是橘子宝宝,最后有猕猴桃宝宝,小结:老师告诉你们,苹果宝宝和香蕉宝宝、橘子宝宝、还有猕猴桃宝宝,这些宝宝,他们合起来,合在一起有一个大家都可以叫的名字,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四、给苹果宝宝过生日、品尝。
师:今天是哪个水果宝宝过生日啊?(苹果)那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给苹果宝宝过生日!
1、唱生日歌。
2、品尝:猕猴桃。
师:你们吃过这个嘛?(吃过)他里面有什么?(黑黑的籽)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
切猕猴桃观察小结:用手摸摸猕猴桃外面是粗糙的,切开看看里面是绿绿的,那我们再用小嘴尝一尝,猕猴桃是什么味道的?尝完去告诉后面的爸爸妈妈 和客人 老师,也可以请他们尝一尝。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涂面油的简单方法:将脸上的每个地方都涂到。
2、知道天冷要保护皮肤。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一个礼物盒、每人带一瓶面油、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涂面油的兴趣。
1、出示礼物盒:今天,唐老师收到了一份礼物,(出示礼品盒)猜猜里面是什么?
2、进一步引导:(让幼儿闻一闻)有一股香味,会是什么?
3、展示礼物。
(二)说一说:调动幼儿生活经验。
1、出示面油
(1)(打开礼品盒)是什么礼物?(面油)
(2)你们来闻一闻,感觉怎么样?
(3)小结:小面油,喷喷香。
2、回忆经验
(1)你们涂过面油吗?
(2)你们喜欢涂面油吗?为什么喜欢涂面油?
(3)小结:天冷了,皮肤很干燥。把面油涂在脸上很舒服,能保护我们的皮肤。
(三)指导涂法
1、教师示范
(1)面油棒不棒?小朋友们想不想跟面油做好朋友?把它涂在我们的"小脸上?
(2)小朋友们看好了,唐老师是怎么涂面油的。
(边说边涂面油)小面油,喷喷香,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点一点,额头下巴小鼻子,还有两边小脸蛋,再用小手抹一抹,保护小脸好舒服。(两遍)
(3)你们会涂了吗?一起来试一试。
师生一起操作:(边说边涂面油)小面油,喷喷香,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点一点,额头下巴小鼻子,还有两边小脸蛋,再用小手抹一抹,保护小脸好舒服。(两遍)
(4)帮帮老师:请一名幼儿上前帮老师涂一涂面油。
2、一起来涂面油
(1)爸爸妈妈也送给你们许多礼物(面油)。都在唐老师这里,老师现在发给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涂一涂。
(2)(播放背景音乐)巡回指导:涂好面油照照镜子,看看面油抹开了吗?涂完面油,给你身边的好朋友闻闻、摸摸,我们会自己保护皮肤。
(四)小结:
我们回教室去告诉其他的小朋友,怎么跟面油做好朋友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的、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特别喜欢寻找草丛里的小虫子、小动物。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在围墙的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蜗牛,就大声喊:“快来看,小蜗牛。”大家都围过去:“真的是蜗牛呀!”“小蜗牛身上有壳!”“小蜗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于是这个有关蜗牛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们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蜗牛,并搜集关于蜗牛的一些资料,为了让幼儿对蜗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关蜗牛的图片、VCD、录像、放大镜等;
2.课前捕捉蜗牛。
活动过程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幼A: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
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
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幼A:不知道。师:就长在触角上。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
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大。
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
幼C:反正我看见的。
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大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观察)蜗牛爬行。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幼A: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
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
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幼A:那为什么要分泌这种白色的东西呢?
师:让小蜗牛自己来告诉你们吧。(观看VCD“趣味动物小百科)师: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3.交流信息,继续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在前一次“蜗牛大搜索”活动中,孩子们都产生了一个问题。师:最近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蜗牛?
幼B:蜗牛是不是都躲起来了。
幼C:蜗牛怎么老喜欢睡觉,它冬眠了吗?师:老师也觉的奇怪,蜗牛好像很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幼A:我爸爸帮我去图书馆查了,蜗牛要冬眠的。
幼B:我妈妈对我说,她在网络上看到的,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师:蜗牛真有趣,我们观察很仔细,了解的也很多。让我们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活动延伸
用橡皮泥做蜗牛。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发现扑克牌的多种有趣玩法,探索如何让扑克牌站立,感受扑克牌短边对折和长边对折稳固性的不同。
2.能积极、主动表述自己的探索发现,拓展思维,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萌发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探索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扑克牌(包括长边、短边对折的牌,用于比大小的10以内的.牌)、篓子、盘子各若干,与扑克牌有关的变魔术视频,铃鼓,自制的皇冠等。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手指游戏“开门”,有搭积木、折纸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双手合拢(一张扑克牌藏于手掌心),边念儿歌边依次打开五个手指。
儿歌内容:一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我进来。
指导语:打开我的五指门,里面藏着什么?
二、比一比,了解扑克牌的外部特征
指导语:仔细看看你的牌,和别人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边给每位幼儿发一张牌边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扑克牌上的花纹、图案、数字各不相同。
指导语:扑克牌可以怎么玩呢?一起和石老师玩个“比大小”的游戏吧。
如教师说“比、比、比大小,我是红心4,谁的牌比我大,请你赶快举起来”,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迅速作出判断,如果手中的牌比4大就举起来。
三、试一试,让扑克牌站起来
指导语:小朋友们猜一猜,扑克牌可以站起来吗?我们让它站在小椅子上试试吧。
幼儿尝试,教师观察,及时肯定幼儿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表述,如“让扑克牌靠着椅背站立”。
指导语:怎样才能让扑克牌自己站起来呢?
幼儿再次探索,教师引导他们用折叠的方法尝试,重点介绍“短边对折"和“长边对折”。
四、搭一搭,感知长边、短边对折稳固性的不同
1.出示长边、短边对折的扑克牌,探索高楼怎样搭。
指导语:老师这儿有什么?它们能站起来吗?那可以用它们搭高楼吗?谁来试试?
请两名幼儿分别用长边、短边对折过的两种牌搭高楼,发现“很难叠高”后,教师出示未折过的扑克牌,鼓励幼儿继续探索。
小结:搭高楼时动作要轻,一层楼上平放一张扑克牌,再搭第二层,用这种方法搭高楼就容易多了。
2.尝试用长边、短边对折过的扑克牌分别搭两座四层小楼,比比哪种楼房比较稳固并说说原因。
3.搭高楼比赛,比比谁搭的楼房又高又稳。
指导语:我们发现短边对折的扑克牌搭的楼房比较稳,那现在就用它来进行搭高楼比赛,同等时间内谁搭的楼房层数最多最稳固,谁就是我们班的搭楼高手。
幼儿比赛,教师提醒幼儿动作要轻。搭得最高最稳的幼儿,教师奖励他一顶皇冠。
五、赏一赏,感受扑克牌玩法的多样性
1.“刮牌”表演。
指导语:石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扑克牌,我不仅能让它们都站立起来,还能让它们听口令走路呢。
2.欣赏变魔术视频,结束活动。
指导语:扑克牌还是魔术师的最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师是怎样用扑克牌变魔术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形式:
分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了解橙汁的由来,并能积极思维。
2、幼儿能亲自动手,采用各种方法取橙汁。
3、幼儿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鲜橙若干、榨汁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碟子、杯子、抹布、小刀、磁带、记录表、彩色笔、鲜橙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生相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教室来了客人,老师为客人和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出示橙子。
2、提问:橙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橙子里面有什么?
3、教师小结,橙子还可变成饮料,即橙汁。
4、老师展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小刀、抹布、碟子、杯子、榨汁机等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什么工具能榨出橙汁?
5、幼儿把黑板上的"记录表按自己的想象填写。
6、老师交待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在《小燕子》的音乐飞到桌子的两旁,动手操作取橙汁。
9、取橙汁时,老师总结,并延伸到课余,小朋友可以回家榨果汁。
三、结束部分
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乐于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3、能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蜡笔,涂蜡和不涂蜡的纸船若干,三大盆水、毛巾、白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情境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很远的地方游玩,去那个地方要经过一条小河,可是老师不知道怎么度过小河,小朋友有办法吗?(启发幼儿联想到坐船过河)
2、教师出示纸船。(看老师这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艘纸船,让我们一起度过小河)
3、幼儿将纸船放入水中玩耍,提醒幼儿注意观察4、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结果(纸船碰到水就湿了,时间一长就掉水里了)
二、科学探索
1、幼儿玩水的过程中,教师将涂满蜡的纸船也放入水中
2、请幼儿观察老师的纸船,有没有打湿呢?那你们的纸船和老师的纸船,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们是怎样玩纸船的?你们的纸船怎么了?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小结:蜡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蜡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
三、幼儿动手制作不沉的纸船。
1、幼儿自己动手为纸船穿上雨衣
2、教师巡回指导
3、注意提醒幼儿,纸船的每个角落都要涂上蜡,特别是底部
4、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纸船再次进行游戏(现在就让我们坐着不沉的纸船到远方游玩吧)
活动延伸:将幼儿制作的纸船和制作的材料投放入区角,以便幼儿自己动手探索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找出为什么有的纸船会打湿而有的则不会,就特意给幼儿提供了两种纸船,一种是涂蜡的,另一种没有涂蜡。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对比来发现问题:孩子玩了一会儿他们就发现有的`小纸船被水浸湿坏掉了,有的小纸船没有被水浸湿仍可以在水中玩。发现了问题,我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为什么有的纸船打湿了,有的没有打湿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摸摸有颜色的小船和没有颜色的小船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比较、观察,两种小船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了幼儿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而在实验中的探讨和发现也增进了幼儿彼此间的交流沟通。
通过此科学实验活动,作为教师应幼儿自发概念为“切入点”,让幼儿从“做中学”以互动——-建构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探索过程。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发展创造意识,为幼儿提供“支架”,通过幼儿手动、心动、人动、他动、以支持、协助引导幼儿“向上”发展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