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推荐度:

小学的美术教案

推荐度:

小学美术教案

推荐度:

幼儿美术教案

推荐度:

高中美术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华】美术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如何经过翻折折出小花猫。

2.学会用绘画、涂色等方式进行添画。

3.感受制作的乐趣,关爱身边的小动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小花猫的样子。知道小花猫有不同的花纹

物质准备:正方形卡纸,水彩笔

活动重难点:

重点:成功制作出一个小花猫

难点:折出小花猫,涂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师:今天老师变成了一个魔法师,我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法,小朋友们看,这是一张纸,在我魔法师的.手里变啊变,变成了什么?

2.师:不过啊,我觉得我还要再变一变,看,变成什么了?

二.教师示范

1.师:那你们想不想学一学魔法师的魔术呢?

2.师:那你们仔细看一遍。

3.师:你们学会了吗?嘻嘻,魔法师的魔法可不是那么好学的,你们要按照魔法师的咒语来。边对边,小角靠一起,变成一个三角形;两个小角要靠边,两个边边变一起;再把大角翻一翻,变出眼睛和胡子;最后衣服理一理,变成了一只小猫咪!

4.师:我们来按着咒语变出小猫咪。

三.自由发挥,添画衣服

1.师:我们变出了小猫咪,但是,大家都是一样的,分不清哪只小猫咪是自己变得,所以,我们要给小猫咪变出自己的小衣服。

2.师:那要怎么变呢?咦,魔法师手里多了一个什么?

3.师:不对,这是魔法水彩笔,专门给小花猫变衣服的,你们要给小猫咪变出漂亮的衣服。

四.作品展示

师:小魔法师们都会变出了漂亮的小猫咪,有谁想给别的小魔法师看一看自己变得小猫咪?

五.活动延伸

师:今天魔法师教会了你们怎么变出小猫咪,那么你们回家变给爸爸妈妈或者自己的好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活动反思:

孩子们喜欢小动物,折纸也是小朋友较为感兴趣的,所以这次折纸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以往经验不足,所以出现了一些失误。在教学活动时,有个小朋友认为太难了,表示不想折纸。我觉得这是幼儿的畏难心理,所以我鼓励他,说:“尝试挑战一下自己,这样你才会有进步啊!”最终这个小朋友通过自己努力成功折出来了。折纸活动,对于一些小朋友是有挑战的,所以我们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局部夸张的方法表现海洋生物幽默、有趣的形象。

2、大胆想象,体验"局部夸张"画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大鱼小鱼图片、简单背景、纸张、蜡笔、水笔

三、活动过程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瞧还有两个小客人,是谁呀?(企鹅)这个是乒乒,这个是乓乓,我们和乒乒乓乓打声招呼吧。

幼:乒乒乓乓好。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天气真好呀,乒乒乓乓要去海边钓大鱼啦。看这是一个神奇的鱼钩(出示),待会我们来看看它钓上来的鱼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师:乒乒拿起了拿起了神奇的鱼钩开始钓鱼了,钓鱼是要有耐心的,看看谁来了?

幼:螃蟹。

师:看神奇的鱼钩要把螃蟹钓出来喽,哇螃蟹上钩了,看一看这只螃蟹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钳子变大。

师:那其他地方呢?

幼:没有变。

师:真的这个神奇的鱼钩让钳子变大了。

师:看到乒乒钓上大螃蟹,乓乓也想来试一试。看一条小鱼游过来了(嘘,轻一点哦,别把鱼吓跑了)猜猜看,这条鱼被钓上来之后哪里会发生有趣的变化?

幼:嘴巴。

师:有可能的。

幼:鱼鳍。

师:恩,你的`想象真不错。

幼:眼睛。

师:也有可能的。

师:那我们一起轻轻地为乓乓鼓鼓劲、加加油吧。

幼:乒乒乓乓钓大鱼。

师:哇,看看这条鱼发生什么有趣的变化?

幼:嘴巴变大。

师:除了变大还变怎么样了?

幼:变长了。

师:神奇的鱼钩还让小鱼的嘴巴变长了。

师:海洋里的鱼可真多呀,你们还知道什么鱼呀?

幼:章鱼。

师:还有什么呢?

幼:剑鱼。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幼:鲨鱼。

师:哦,你知道的真多。

师:你们想跟乒乒乓乓用神奇的鱼钩钓鱼吗?

幼:想。

师:朱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一个神奇的鱼钩(出示),你觉得这个鱼钩会让鱼的哪个部分发生变化?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鱼鳍。

师:变大了的鱼鳍一定能让小鱼变的很有趣。

幼:嘴巴。

师:大大的嘴巴肯定很滑稽的。

幼:眼睛。

师:大眼睛的鱼儿一定很可爱。

师:那我们就拿着鱼钩去钓大鱼吧。

师:小朋友画的海底世界真丰富,我们手拉着手,朱老师带你们参观海底世界。

美术教案 篇3

目标:

1·互相观察眼睛,对自己的眼睛产生好奇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准备:1·眼睛小精灵,眼球处可替换

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上面画有眼睛),黑笔,蜡笔

3·PPT

过程:(课前准备:带孩子们仔细观察校园)

T: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PPT)我们来猜一猜它是谁好不好(提示上周吴老师教给大家一首歌《你的眼里有个我》){眼睛小精灵}

T:小精灵的口吻)小朋友们,你们好。(小精灵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S:眼睛小精灵好

T:我和小朋友们早就认识了,小朋友们能找找我在哪里吗?(我们轻轻的把我们的眼睛指给小精灵看好不好)

T:我们的小朋友都很棒,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眼睛,那你们仔细观察过你们的小眼睛吗?我们去找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好好观察一下小伙伴的眼睛

T: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T:小精灵也看到很多,我们来看看他看到了什么(PPT,图片)

T:(小精灵的口吻)这是我看到的,我们的小朋友要比我更聪明,观察周围的事物要比我更仔细,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画笔告诉我,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活动。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形式,首先通过幼儿互相看眼睛,对自己的眼睛产生好奇,然后通过替换“眼睛小精灵”眼球中的景象,引起幼儿的兴趣,最后引导幼儿有意识的去注视丰富多彩的周围世界,通过这一活动引起了幼儿对视觉感知的兴趣,从中萌生出强烈的好奇心与关注态度。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因为他们要将自己看到的多彩世界送给那些看不到东西的.眼睛,所以他们作画过程中很注意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因为他们想让那些“眼睛”看到更多的色彩。同时他们在一个小小的圆里将自己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在布局上孩子们也有意识地进行了构思。直至活动结束孩子们还告诉我:“老师我象画更多的美丽世界,送给那些看不见的眼睛。”这种对绘画的热爱和丰富情感的表露也正是这节活动的最终目的。在幼儿的掌握情况来说,这两个目标基本上是达成的。孩子们参与的情况良好。

美术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清晨,明明一来园就同大家介绍昨天在公共汽车上,妈妈手记被偷,以及众人帮忙抓小偷的事情。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并自发地加入讨论。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自然就产生了“生活中的防盗”的主题,这个教育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是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反映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拓展孩子的视野,具有非常现实积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孩子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色,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 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并介绍给大家)

(2) 幼儿布置展板,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片;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片;外企家长打印了电子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 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儿讲到“卷帘”时,请大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

(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

(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

(在交流中及时生成新的课题。幼儿在讨论电子警察时,有幼儿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子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方案。

(1) 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守门,更有高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儿还运用科幻动画片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

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创造。

活动反思:

1、活动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

2、教师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感受到同伴的欣赏与鼓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并熟悉一些高科技防盗手段,使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幼儿设计创造防盗发明,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小百科:防盗顾名思义:防备各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被他人恶意的拿、偷、扒、抢、盗。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如果不提高防盗意识,等财物被盗后才悔之晚矣非君子所为!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手的结构特点,学习画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欣赏儿歌导出课题,观察认识手、学习手势、自学手的画法,体会手的重要作用和画手的方法,尝试画几个不同的手的样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养成勤动手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儿歌,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2、揭题,现在同学们来猜猜今天我们学习画什么?(手)同学们爱自己的手吗?为什么?对!我们的手最宝贵,我们的手创造了世界的`一切。

二、新授

1、观察认识手

同学们,我们该怎样画手呢?

首先,要认真观察手,然后认识手、熟悉手。

同学们伸出小手仔细看一看,然后回答:

(1)手是有哪两大部分组成的?

(2)手掌、手指的基本形状像什么?

(3)手有几个手指?他们的名称又分别是什么?

(4)手背一面手指头上有什么?

(5)五个手指的长、短、粗、细一样吗?谁来说一说呢?

(6)中指和手掌比,哪个更长呢?

2、学习手势

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对手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把书本打开。

(1)模仿:看一看书上的手势是什么样的?你们也学着做做。

(2)设计:自己最喜欢做什么手势呢?自己设计一个手势。

(3)分析:手势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我们怎样把各种各样的手势画好呢?老师有一种画好手的方法。就是基本形状。同学们不管多么复杂的手势总有一个基本形状,你们看老师做几个手势,你们来分析分析。(张手):这像什么?(树叉);这手势像什么,是什么意思?(枪状)

三、作业布置

自己做几个手势,然后把它画下来。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针对学生的总的毛病提出改正意见,画仔细。

五、作业讲评

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进行点评。

六、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想要告诉大家的?

美术教案 篇6

总课时

第 18 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第7课 小小园艺师

共 3 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盆景,能收集和利用一些盆景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工明确,体现创新精神。

教学重

难 点

利用材料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

教法学法

欣赏、设计、制作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欣赏交流

1、引导学生欣赏树木盆景,初步感受盆景中树木的形态和造型。

2、学生谈谈课前所了解到的对盆景的认识了解和兴趣所在。

3、欣赏示范作品。用铁丝、橡皮泥等相近材料塑造的各种错的造型。

二、探究体验

1、学生尝试:根据刚才所看所想,试着运用所准备的工具制作一棵简单的树。

2、师生探讨:在尝试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

三、学习新知

1、欣赏图片与讲解:松柏--直立挺拔;

柳树--婀娜多姿;枫树--色彩艳丽。

2、教师示范。树干的塑造:注意树干的造型有特色。枝、叶的塑造:注意疏密组合。

3、学习制作树木模型的.方法和要领。

4、讲解简易的盆景制作方法。

四、制作表现

1、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几件盆景中的小屋、凉亭、小桥、小船等模型。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

评一评:你认为造型大方逼真的模型有哪一些?

1、学生举例回答印象最深的一处园林景观。

2、小组交流,师生畅谈。

3、比较后面的盆景和前面所看到的盆景的共同点和差别。

学生交流:在制作中积累初步经验。

1、了解常见树木的基本特征。

2、学生观察,学习方法。

3、学生总结归纳制作步骤要领。

学生创作,按照要求完成作业要求。小组或二人合作形式。

说一说:在制作的想法和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我和孩子们背着小包去梅兰芳公园踏青。走进“梅兰芳史料陈列馆”,孩子们一下子被走廊里的京剧艺术照吸引住了,他们纷纷好奇地问:“老师,她的脸上怎么五颜六色的?”“老师,她的眼睛为什么这么大?”“老师,她是谁呀?”“老师,……”。面对孩子们的种种问题,我想: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又是我们泰州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幼儿了解京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呢?于是,我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绘画操作能力,设计并实施了美术系列活动:京剧脸谱。

活动一

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京剧脸谱,认识脸谱的基本特征。

2、能大胆表达对京剧脸谱色彩及造型的感受与理解

3、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为家乡有梅兰芳这样的名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京剧脸谱及资料,视频转换仪一台

2、让幼儿向家长了解梅兰芳的有关信息,再次和家长一起参观梅史馆

活动过程:

(一)师戴上一个京剧脸谱,唱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来唤起幼儿春游时的记忆,并对脸谱产生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还记得在哪儿见过这样的脸谱?

2.出示各种脸谱,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喜欢的脸谱以及为什么喜欢。

(评价:直接的导入活动一下子唤起了幼儿的回忆,激起了兴趣,自由的表达感受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二)在视频转换仪上出示包公、关羽、孙悟空的脸谱图片

1、你知道这三张脸谱分别是谁吗?

2、哪张脸谱看上去感觉很威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它用了哪些颜色?主要用的什么颜色?

3、关羽的脸谱用了哪些颜色,主要是什么颜色?看上去感觉怎么样?

孙悟空的脸谱用了几种颜色?(这时出现多幅脸谱图片)你发现每个脸谱至用了几种颜色?

教师小结: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脸谱不仅颜色很漂亮,而且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威猛有智慧的人,金脸和银脸是神秘的标志,代表神妖。例如关羽是一个忠心报国的英雄,所以他的脸谱是红色的;包公为人正直、清廉,所以他的脸谱是黑色的。

(三)比较几张脸谱眼睛、眉心的不同表现手法,猜猜为什么这样画?你觉得这样画美吗?说说为什么?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的图案设计非常夸张,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性格、年龄等特征,还带有装饰性的图案的美,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

(评析: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了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四)什么时候会用到京剧脸谱呢?(……)

教师:我们泰州有一位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由教师和幼儿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梅先生唱戏的经历以及他的爱国行为或其它小故事,使幼儿为自己家乡有梅兰芳这样的名人而感到自豪,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现在我们每人戴上一个脸谱来表演京剧。

(评析:整个欣赏活动在一种平等互动的谈话中进行,让每个幼儿在美术作品前都有说话的权利,老师成为了孩子对话的合作者,共同学习的伙伴。课前的知识准备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让幼儿在介绍时有话可说,提高了积极性,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活动二

绘画活动-------我是小小化妆师

活动目标:

1.能表现京剧脸谱对称的特征,大胆使用色彩并设计脸谱图案。

2.进一步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白纸、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京剧磁带、录音机、脸谱

活动过程:

(一)、请几名幼儿戴着脸谱跟音乐摆出京剧造型,引起幼儿设计的欲望

教师:小戏迷今天表演得真棒!老师也很想参加你们的表演,看,脸谱我都画好了。(出示一个画了一半的脸谱,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哎呀,怎么还有一半忘记画了,你们说应该怎么画呢?

1、请几名幼儿到前面说说、画画,启发幼儿表现对称的图案。

2、说说你想设计什么样的京剧脸谱。

(二)、师:今天,我请你们来做小小化妆师,大胆设计脸谱。

幼儿开始设计,教师个别指导。能力强的鼓励其设计较为复杂的图案,能力弱的帮助其表现对称的图案。

(三)、幼儿相互欣赏、评价作品,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表示欣赏,表扬大胆设计和有进步的"幼儿。然后随音乐与老师一起表演京剧。

(评价:教师利用一个故意的失误,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主动探索出画脸谱的基本要点----对称。设计脸谱时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体现了因人施教的原则。幼儿间的相互欣赏使他们有了与同伴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机会,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获得了真正的满足感。老师的接纳、赞许和分享给了孩子最大的鼓舞,使他们产生了成就感,为下一次的手工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

活动三

手工活动--------制作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运用画、剪、穿线、镂空等方法制作京剧脸谱。

2、养成做事细心和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3、萌发“我也要当京剧大师”的想法。

活动准备:

1、铅画纸或卡纸、油画棒、记号笔、剪刀、橡皮筋,操作材料

2.向爷爷、奶奶们了解有关京剧的知识并学唱几句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我们的“开心舞台”要表演京剧,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参加,你想好演谁,制作好脸谱就可以报名参加了。

(二)幼儿自由讨论制作脸谱的方法:选择什么样的纸,用什么绘画工具?怎样戴到脸上?戴上脸谱怎么才能看得见呢?

教师提出注意事项:用剪刀将眼睛部位镂空时要注意安全。

(三)幼儿制作。其中制作速度较慢的幼儿可以为其提供现成的操作材料;能力强的幼儿也可以和能力弱的幼儿合作,共同画、剪、制作;教师对镂空感到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带上自制的脸谱到“开心舞台”表演活动延伸:

1、设计京戏服装

2、继续收集与京剧有关的图片、邮票等

3、说说家乡的名人

(评析:自由的参与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为幼儿的自我表现创造了一个丰富而广阔的天地。在幼儿的自主表现中,教师“审时度势”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适宜的引导,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弱结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着手,以京剧脸谱为切入口,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水平进行了精心设计。在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充分地看、说、画、想、做,使幼儿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民主的参与和适当的引导实现了师幼之间良好的互动。

同时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扩展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初步了解了京剧这一国粹,产生了爱家乡的情感,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词条  
教案教案

 小班教案

《秋天》小班教案推荐度:我的名字小班教案推荐度:《剥橘子》小班教案推荐度:红红的发卡小班教案推荐度:《好玩的玩具》小班教案推荐度:相关推荐【精品】小班教案三篇作...(展开)

教案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神舟飞船教案推荐度: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热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