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中班教案
推荐度:
爱护环境中班教案
推荐度:
幼儿园中班教案
推荐度:
全国爱耳日中班教案
推荐度:
《病毒快躲开》中班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精品】中班教案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初步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4.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带幼儿到户外看看、摸摸、闻闻,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归属关系。
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的头饰,教学挂图一张
场地四周分别布置成蓝天、树林、草地、小河和花园
教学过程:
1。游戏:《找家》
〈1〉请几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和蝴蝶,告诉幼儿它们迷路了 ,请幼儿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幼儿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2〉游戏后,教师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2。理解学习诗歌内容。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内容。
〈2.〉教幼儿整体 朗读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并教幼儿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
〈3〉请小朋友按意愿分别扮演各角色,大胆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
3。仿编诗歌。
〈1〉教师提问:蓝天、树林、草地、小河、花园还可以是谁的家?[引导幼儿 大胆想象]
〈2〉学习仿编,请幼儿将大家说的这些内容编进诗歌里,注意诗歌的准确性。
〈3〉请个别幼儿上来朗读自己编的诗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4.幼儿自由创编,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残疾人,大多数幼儿对残疾人有恻隐之心,也很想帮助残疾人,但他们对残疾人的现实生活了解很少。于是,我选用盲人作为关爱残疾人系列主题活动的起点,设计了大班语言教学活动《做你的眼睛》,首先,用展示盲人生活片段的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盲人的生活;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做一个“真正的盲人”,了解盲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三,让幼儿从生活中的点滴做法开始为盲人提供方便,做盲人的眼睛。
中班幼儿的社会情感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渴望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别人。残疾人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关爱盲人语言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渴望帮助他人的心理,为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活动目标:
1、通过体验盲人的生活,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急盲人所需,想出关爱的方法。
3、通过帮助盲人,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关爱。
活动准备:
关于盲人生活的短片,眼罩,模拟盲人生活场地,歌曲《感恩的心》等。
活动过程:
一、 引入话题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
(播放盲人生活短片,一开始教师介绍短片中的人就是请来的朋友——盲人叔叔,让幼儿观看盲人的生活片段,重点观察盲人生活中不便之处,感受盲人坚强的精神,增加亲切真实感,为幼儿体验盲人生活埋下了伏笔)。
二、体验盲人生活
1.谈盲人
师:你们在短片中看到了什么?
师:盲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呢?(倒水、走路、取钱……)
(引导幼儿完整地表达出自己所观察到的细节,尤其是盲人生活有哪些不便,对盲人的生活有初步的了解)
2.做盲人
师:那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
师: 你做“盲人”有什么感受?(很黑,不敢往前走,怕摔跤、找不到东西……)
(幼儿带上眼罩,模拟盲人起居、逛街购物、出门旅行等生活,让幼儿体验盲人生活的种种不便,知道帮助盲人要从点滴做起。这一环节的“换位体验”加深了幼儿对盲人生活的了解)
3、再谈盲人
师:你们觉得盲人的生活怎么样?(很辛苦、很累……)
师:盲人在碰到困难时是怎么解决的?(他们碰到问题不会放弃,还会一直练习,后来就成功了)
小结:盲人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解决了生活中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也要像盲人一样碰到困难不要灰心,坚持到底就会成功。
(教师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盲人的心理情感,盲人一开始也和你们一样,没有耐心、灰心失望,可他们在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也能过上正常的生活。通过这一环节使幼儿产生帮助盲人的强烈愿望)
4、做盲人的眼睛
师:那你们需要为盲人做些什么呢?(送盲人拐杖、扶盲人过马路 、帮盲人买东西……)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哪些设施是帮助盲人?(盲道、盲人看的书……)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出盲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为以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见盲人能给予及时的帮助,激发他们关爱盲人的情感)
一、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师:现在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听一首老歌。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在体验盲人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感受歌词表达的意思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二、 延伸活动
师:请你们以后见盲人遇到困难就为他们做些事情,然后在本子上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帮助行为,最后拿给老师看好吗?
(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帮助盲人的想法变成实际行动)
活动反思:
一、 基于幼儿经验,关注最近发展区
幼儿的认知经验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凌驾于经验之上的教学很难被幼儿理解的,也不能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不管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幼儿已有认知经验(最近发展区)来开展。《做你的眼睛》这一活动设计是在幼儿对盲人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幼儿不仅对盲人生活有一定了解,对盲人也有一定的情感基础。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过程成为一座提升幼儿和盲人的.情感桥梁,也是一个对盲人情感在幼儿心中感动——心动——行动的情感升华过程。
二、连接课堂内外,注重以小见大
幼儿园的教学更多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教师要在课堂上把社会的某一种现象生动演绎,把课外的活动渗透到课内,课内的活动延伸到课外去,课内和课外相互补充,为提升幼儿的经验而交错呈现。《做你的眼睛》教学活动的设计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盲人的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师把盲人带到课堂这个小舞台中来,通过感悟——体验——给予的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出来,再经过教师的提升和整合,加深了其教育意义。尤其在延伸活动中,幼儿带着对盲人的理解和情感走向现实生活,去践行自己在课堂中的想法,这才真正是所学要有所用。
三、实现师幼共建,升华社会情感
教学活动实际是一个师幼共建知识、共建情景、共建感情的活动,在《做你的眼睛》教学活动中,教师把自己当作幼儿,用幼儿的视角来感悟盲人的生活,用幼儿的思维来认识盲人。教师作为观看者一起感受盲人生活片段,教师作为体验者和幼儿共同体验盲人的艰辛生活,教师作为志愿者一起来为帮助盲人想办法,教师用自己对盲人的真心感染幼儿、引导幼儿、和幼儿共成长。教师也只有作为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内心,使教学活动变成教师和幼儿的共建过程,避免课堂中的高控制和一言堂。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并能正确表述比较结果。
2.能从细到粗给物体排序,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粗细不同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积木、香肠、记号笔、蜡烛等数量若干;课件ppt;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粗细。
(1)玩一玩,发现粗细。
师:今天,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会儿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现在,谁愿意来告诉我,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小结。
师小结:哦,你们都发现了,这些东西有的.粗,有的细。要知道是粗还是细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动手插一插、叠一叠、比一比。你们都很棒!那到底什么东西粗什么东西细呢?我们一起来比比看。
2.比较判断粗细。
(1)比较物体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①教师先出示不同粗细的红色和绿色积木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块红色的积木,你认为它是粗的还是细的呢?我们请绿色的积木来帮帮忙,和它比一比。
②继续出示蓝色的积木和绿色的积木进行比较,知道粗细的相对性。
师:咦,为什么刚才和绿色的积木比,是红色的积木粗,现在和蓝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就变细了呢?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2)比较三个物体的粗细,找出最粗和最细。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块积木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认为哪块最粗,哪块最细呢?
(3)小结。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比较粗细的三个秘密。第一,最少要有两样东西才能比较粗和细,单独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的;第二,和不同粗细的物体比,结果是不一样,粗和细是相对的;第三,三种以上的物体比较粗细,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细的。
中班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注意不与他人碰撞,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游戏准备:
幼儿已吃过西瓜的经验、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游戏玩法: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师:"西瓜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绿绿的皮,红红的瓤,黑黑的籽,西瓜不但香而且特别甜。
2、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吃西瓜的时候首先要把西瓜怎么样?""洗一洗,然后切开。"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切西瓜"的游戏,想一起玩吗?
3、幼儿一起来到橡胶地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
师:首先呢,我做切瓜人,来大家跟我一起说: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我把西瓜切开来!边说边做动作。
4、教师再次强调游戏的玩法:切瓜人要随儿歌节奏切西瓜,最后当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来"的.时候,将身边两位小朋友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位小朋友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先到达的小朋友为胜,先到的小朋友就是新的"切瓜人"。
5、开始游戏:小朋友可以分成6-8人一组(要求切瓜人要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其他小朋友也要一起念。)
注意事项:
1、幼儿要边念儿歌边有规律的切西瓜;
2、幼儿在奔跑过程中要注意躲闪、不碰撞;
3、被切到的两名幼儿必须向相反的方向跑。
生成新玩法:
通过仿编儿歌的形式复习巩固游戏。
"小朋友,除了西瓜可以一切两半,还有什么水果可以这样切?"引导幼儿把儿歌改成 "切,切,切苹果,一个苹果切成俩。"依次变换成"切梨、切橙子"等比较圆的水果。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在户外进行的课程,小朋友们情绪高涨,能够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掌握得也比较好。但是,有个别幼儿在“切西瓜”的过程中,会切得较为用力,导致其他幼儿手很痛,老师应多提醒幼儿不要用太大力。
这个游戏让小班的孩子明白玩游戏要遵守规则,这对以后小朋友参加其它各项活动都有个前瞻意识,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规则。以后进行其它游戏活动也更顺利。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说儿歌,知道为小动物们匹配最合适的伞。
2、想一想、说一说,尝试仿编儿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愿意扮演角色,表演儿歌,体验互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树、蘑菇、荷叶背景图,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小动物标记图,与儿歌内容相匹配的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草地背景图,引出三只小动物。
“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谁来了?”(拖出小鸟)“来,小鸟出来飞一飞吧。”
“咦,这又是谁来了?”(点出蚂蚁)“小蚂蚁来爬一爬吧,再爬回小椅子。”(幼儿学小蚂蚁爬)
“听!是谁在叫?”(播放青蛙叫声)“小青蛙跳一跳。”(点出青蛙)“瞧!调皮的小青蛙跳出来了,它们三个在草地上玩得可开心了。
二、为小动物找合适的伞挡雨,初步学习儿歌前半部分。
(播放下雨的声音,点击画面出现雨点)“哎呀,怎么了?”“雨越下越大,小动物该怎么办呢”(幼儿为小动物想办法)
“在图上找找看,有什么可以给小动物们挡雨做伞呢?”(幼儿自由说,引出大树是伞,蘑菇是伞,荷叶是伞)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那这些伞最合适哪个小动物呢?为什么?”
“好,那现在谁来送小动物们去躲雨呢?”(请三个幼儿在白板上操作将小动物送到合适的伞下躲雨,并问你想送哪个小动物去躲雨,你把它送到了什么伞下。)
“你们给小动物们找到了合适的伞,老师还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呢!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朗诵儿歌前面三句)
“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儿歌里的雨声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下雨声)“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大树伞、蘑菇伞、荷叶伞,你想表演哪个小动物,就躲到哪把伞下,老师来扮演哗啦啦的雨,雨落到哪把伞上,躲在下面的小动物就一起来说说儿歌,好了,去吧。”
第二遍换角色表演,“还想玩一遍是吧?那你重新扮演另外一个小动物,并躲到合适的伞下面。”
三、猜一猜、想一想,利用连线游戏继续学习儿歌后半部分。
(换花园背景图)
“刚才我们扮演的小鸟、小蚂蚁、青蛙在草地上,还有些小动物在花园里,找一找花园里都有哪些小动物?”(用放大镜找出小瓢虫、小鸡、乌龟、松鼠)“花园里也下着雨呢,那它们用什么做伞躲雨呢?请你想一想。”(引导幼儿自由说一说,可以用儿歌里的话说,说到鸡妈妈的.翅膀,老师可以当翅膀,幼儿躲。)
(切换四个小动物及相应伞的页面)
“刚才小朋友们为小动物找到了各种各样的伞躲雨,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伞,都有些什么伞呢?请你说说这些小动物最适合找哪一把伞躲雨呢?”(根据幼儿讲述老师连线)(加掌声)“啊,掌声响起来了,看来我们小朋友都说对了。”
(切换画面,小动物都躲到伞下)
“看,小动物们都躲到伞下了,咦,小瓢虫是怎么躲的呢?哦,它是钻到花瓣下的,(强调动词:钻)那小鸡呢?它扑进妈妈的翅膀(请幼儿学扑的动作)还有谁来说说别的小动物?小乌龟是缩进甲壳?还有哪个它翘起大尾巴做伞。来,做一个翘尾巴的动作。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把你们刚才说的也编到儿歌里去。”
四、完整朗诵儿歌,并为儿歌取名字。
“那我们把儿歌前面的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吧。”(画面切换为与儿歌对应的图片,前面是雨点,后面是小动物及相应的伞)“我们一起来给儿歌取一个名字吧?”“你们想扮演小动物躲雨吗?请你们来选一个小动物标记贴在衣服上,都贴好了吗?现在看这边,儿歌说到哪个小动物,哪个小动物就站起来一边说儿歌一边表演。(儿歌表演两遍)
五、结束活动。
(切换所有小动物在草地上玩的图片)“咦,雨停了,小动物又可以出来玩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不过请你听好了音乐,要是又下雨了,你得像小动物们一样会躲雨哦。你是怎么躲雨?你们可以互相合作表演,我们来做把伞吧。我们再到外面去玩一玩。”
附儿歌: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是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是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是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瓢虫躲到花瓣下,花瓣是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翅膀是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乌龟缩进小甲壳,甲壳是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松鼠翘起大尾巴,尾巴是伞!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夏天的来临,体验夏季的主要特征。
2.了解人和动物的多种防暑降温方法。
3.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课件、笔、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夏天的季节里藏着好多的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结合课件,从多方面感知夏天的季节特征。
1.师:夏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觉?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火辣等)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2.师:夏天里的天气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讲述)听……(点击课件)什么声音?(雷声和雨声)是的,夏天的天气多变,常会有雷阵雨。
3.师:除了夏天的天气多变,小朋友的穿着有变化吗?(都换上了短袖、短裤和凉鞋)
4.师:夏天的小草、大树有哪些变化呢?(小草长得更高了,大树的树叶长得更茂密、更绿了)夏天里什么花开放?(荷花)
5.师: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在夏天,有一种水果“绿绿的皮,红红的瓤,甜甜的汁”它是什么?(西瓜)对啦,甜甜的西瓜也成熟了。
6.师:夏天的小动物和小昆虫可忙碌了,瞧,它们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幼儿尝试说出动物和昆虫的名称)
7.师:夏天的太阳真热,晒到身上火辣辣的,可是有一位奶奶和叔叔们还在烈日下辛苦地工作呢。(引导幼儿关心夏天工作的人们)
三、再次结合课件,了解人类防暑降温的方法
1.师:夏天的天气很热,叔叔都中暑了,那怎样才能让自己不中暑,变得凉快呢?(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回答。)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统计。
3.师点击课件,并小结:可以扇扇子、进行一些玩水的游戏、多吃瓜果、吹电风扇,开空调、在树荫下做一些安静的事情、常洗澡、多喝冷开水、吃点冷饮和冰激凌等等。但在夏天里,冷饮和冰激凌我们能吃多多的吗?为什么?(提醒幼儿少吃冰激凌,注意身体健康)
四、讨论动物的防暑降温的方法
师:夏天里,不光我们懂得防暑降温,动物们也很聪明,它们也想出来好多的办法给自己降温呢?瞧,它们是谁?它们是用什么方法防暑降温的呢?(幼儿讲述)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夏天里的秘密,请你们跟着老师去找一找夏天里还有哪些小秘密呢?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故事《长颈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三张,山羊图片一张。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1.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长颈鹿图片。教师一手拿着山羊图片一手拿着长颈鹿的图片说:"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幼儿分别与山羊和长颈鹿打招呼。教师边表演边说:"可是,山羊和长颈鹿怎么都不说话呢?它们两个怎么了?闹矛盾了?为什么呢?"(2)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
提问:"说一说山羊和长颈鹿为什么不开心呢?他们两个这样做对吗?他们应该怎么做?"(3)教师小结:原来山羊和长颈鹿不开心是因为高矮的.问题,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方便,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别人。
2.学习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教师:长颈鹿改掉了矮嘲笑别人的坏习惯,别的长颈鹿也愿意和它交朋友。(出示另外两张长颈鹿的图片)他们三个是好朋友,三个好朋友也是有高有矮的,我们来帮它们比一比吧!
(2)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大家说说比较高矮的方法。
(4)教师边演示边强调三个长颈鹿比较高矮的方法:让三只长颈鹿脚对齐,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先找出最高的那个,然后再将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就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帮它们排好队了。
(5)讨论:还可以怎么来排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从矮到高的排序。)
(6)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我们要把物体放在同一起点上,可以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也可以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
3.幼儿三人一组比较高矮,并按一定的顺序排队。
(1)教师:你们想和长颈鹿一样也来比一比吗?
(2)教师请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排队比高矮,并说一说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还能怎么排。
(3)重复游戏,请幼儿换朋友,三人一组重新组合。
4.巩固练习,强化对高矮的认识。
(1)打开幼儿用书,教师交待操作方法,请幼儿按要求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
(3)请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操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引导幼儿把图书角的图书按照高矮的顺序排列。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周围物品的高矮。
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故事中隐藏的排序规律。
2、积极参与排序活动,在活动中尝试自主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故事中的排序规律,积极地动脑、动手操作按规律排序。
教学难点:幼儿自主的按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操作卡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一位调皮的公主也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吧。
播放课件:小公主在出去玩时迷路了,她的家在规律之城里面,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帮她找找回家的路吧。去规律之城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二、故事情节贯穿,理解排序规律。
1、观看课件,引出排序的规律。
(播放课件)师:公主来到了城门口,可是门是锁着的,守门的大树怪摇晃着树枝不让公主进去,并告诉公主你要自己在树上找到打开城门的钥匙。
(切换课件)师:每棵树上都有一把钥匙,到底哪一把才是打开城门的呢?我们来听听大树怪的提示(出示提示)师:那棵树上的果子是从下往上以苹果、苹果、梨的规律排列的。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读读。现在请你们找找看哪棵树上的钥匙符合大树怪的提示呢?这棵树上的`果子正好是从下往上苹果苹果梨,又是苹果苹果梨的规律来排列的,和大树怪的提示一样,原来这把钥匙就是打开城门的钥匙。我们再看看其它树上果子是怎么排列的,一起读读这棵树上的果子。小朋友们真聪明,帮助公主找到了钥匙。
:像刚才那棵树上的排列方式一样,能按照苹果苹果梨这样的顺序一直说下去,这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2、寻找规律,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操作课件)师:公主走进规律之城,在她前面出现一条彩色的大路,你们看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发现有三种颜色排序的彩色的路)
走着走着突然前方出现了很多岔口,那公主走哪条路才行呢?请你们帮忙找找看。(幼儿发现和大路颜色排列顺序一样的小路,个别幼儿上前点己认为正确的路。)
3、填补空缺的地方,完成规律。
师:公主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悬崖边,你们发现了什么?怎么办呢?(发现三座需要修补的桥)。我们一起帮公主把桥修好吧。我们先修第一座桥,你们仔细看看空缺的地方应该补什么?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并按星星、月亮、月亮的排列顺序)
修好以后一起读一读。我们把第一座桥修好了,接下来我请小朋友来修另外两座桥,有谁愿意来试试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按照前面的排列顺序将空缺的部分添补好)。
:在你们的帮助下桥都修好啦,第一座桥的木板排队方法是按照星星、月亮、月亮的规律进行排列;第二座桥的木板排队方法是按星星、月亮、云朵的规律进行排列;第三座桥的木板排队方法是云朵、云朵、月亮的规律进行排列。
三、动手操作练习,运用规律排序。
1.引出操作任务。
师:公主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的过了河,继续往前走,翻过一座山,前面又出现一条河,哎呀,这条河上的桥怎么了呀?一块木板都没有了,全掉光了。你们愿意挑战一下来修这条桥吗?那么咱们先设计一下这座桥是按什么规律来修(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出不同的规律。)
2、出示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师:老师给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张操作卡,另外还有许多星星、月亮、云朵的小木板,请你们将这些小木板有规律的排好队,注意不能有缝隙,不然桥会不稳的。(幼儿了解操作内容以及操作要求。)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自由操作,运用规律排序。)
四、交流分享活动,体验活动快乐。
幼儿相互参观同伴制作的桥,并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制作的桥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序的。
师:你是怎么排的?有谁是和他一样的?(个别幼儿介绍自己排列规律,其他幼儿帮助检查。)
师:在你们的帮助下,公主过了桥,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你们通过积极的动脑筋,想办法,帮助迷路的公主到了家,你们高兴吗?我们一看公主住的城堡是什么样的吗?(幼儿看课件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通过两个物体的比较,要求幼儿学会区别粗细。
懂得比较物体粗细的正确方法。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引发幼儿学习粗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游戏棒,圆柱积木,铅笔毛线,油画棒,彩色蜡笔,毛线棒针等,数量是全班幼儿数量的3倍,图片4张,一根粗毛绳,和一根细尼龙绳,粗细不同的纸卷棒子3根。
活动过程(1)认识粗细:1.教师分别出示图片(粗细不同的树干,竹子,茄子等),请幼儿比较粗细;2 .教师出示一根麻绳和一根尼龙绳,请幼儿比较粗细;3.分别请两对幼儿上来,手拿一件不同的实物比较粗细,全班幼儿验证;4.请幼儿从自己的身上找出两样东西比较粗细,如:腿粗,手臂细,手指头粗,头发细等。(二)比较粗细:1.教师出示一根纸棒,请幼儿回答它是粗的还是细的`,若幼儿说是粗的,教师出示比它更粗的纸棒,若幼儿回答是细的,教师则出示的纸棒,由此得到结论,只有两样东西,以上进行比较,才能认识哪样粗哪样细。2.请小朋友任取3样东西比较粗细,然后说出它们的结果。3.教师手举一件实物,请每个幼儿拿一件实物 与教师手中的实物比较教师粗的,请站起来,比较教师细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样的方法,教师与小朋友都换一件实物进行比较,也可请比教师细的幼儿站起来,比教师粗的坐在位置上。(三)游戏:找朋友 每个幼儿手拿一件比较粗细的东西,边唱:“找朋友 ”歌曲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比较粗细,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小百科:细的本意是小,相对于大。
中班教案 篇10
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曲线走、驼板跑、双脚跳等动作,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
2。培养幼儿用废旧物品玩游戏的兴趣。
准备:30厘米的方形纸板无数{每位幼儿两块},”智慧树”的音乐。
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队列队形练习:两排走——开花走(走成两个圆圈)——两排走。(要求有精神、有节奏地走)
2。 准备活动:放音乐“小小智慧树”,带领幼儿活动身体的.每一部分。
二. 基本部分
1。 蛇行走:将纸板铺成一排或几排,每块纸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让幼儿练习绕过纸板走。可以分几组比赛。
2。 头顶纸板走:将纸板顶在头上,看谁走的快纸板又不会掉下来。走的过程中纸板从哪里掉下来就从哪里捡起来顶上。
3。 驼纸板跑:弯腰把纸板放在背上,手不能扶纸板,比赛谁跑得快,纸板又不会掉下来,纸板从哪里掉下就从哪里捡起。
4。 青蛙跳荷叶:把场地布置成池塘,用纸板铺成荷叶,纸板间间隔一定距离。让幼儿扮青蛙,在荷叶上跳。
5。 过河:把场地布置成河,几个幼儿比赛用两块纸板轮流过河,看谁最先达到终点。
三. 结束部分
1。 总结游戏情况:纸板游戏好玩吗?我们做了哪些游戏?还可以用它来做什么游戏?下课后你们还想玩的可继续玩。
2。 放松活动:你们都是智慧星,玩累了吧,我们来放松一下身体。听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