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度:
推荐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打字机的多媒体课件。
2、教师自制图谱。
3、幼儿参与制作"手抽纸"包(缝在帽子上,里面装满叠好的用废报纸做成的手抽纸)若干、旧尼龙袜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打字机图片,让幼儿回忆以前了解的有关打字机的知识。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在很多年以前,人们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打字机来打字。美国有个作曲家名叫安德森,他就用了打字机发出的哒、哒的声音写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叫《打字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2.欣赏音乐课件《打字机》。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注意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欣赏音乐)
师:好看吗?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到打字机哒哒哒的声音)
师:还听到了什么?(叮的一声)
师: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叮"的`声音?谁知道"叮"的声音是什么意思?原来打字机发出"叮"的一声表示第一行文字已经打好了,提示打字员要换到第二行打字了。
3.教师出示图谱,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师:我把打字机这首音乐画成了一幅图谱,请你们一起看看。
我们再听一次音乐,"叮"的一声在什么地方出现?我们试着把它拍出来好吗?(幼儿跟做拍手动作)
4.分A、B段欣赏乐曲,学习游戏动作,掌握关键节奏和表现关键情绪。
(1)老师带领幼儿用打字、拍手的动作掌握节奏。
(2)老师让幼儿用小椅子代替打字机,再次掌握节奏。
"为了让游戏更好玩一点,我们现在把板凳当打字机,准备好了吗?"(玩游戏)
(3)启发幼儿创编为打字机加油、给打字机"按摩"的动作。
师:打字机和人一样,劳动久了就会有点累哦,所以它也要休息一下,我们给它加点油,让它放松一下好吗?(幼儿做按摩动作)
5.欣赏两位教师合作的示范表演。
师:想不想让游戏更好玩一点?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我的打字机,大家和她打个招呼吧!(配合活动的教师来到现场)
师:我们要给打字机安上纸,安在什么地方呢?(把"手抽纸"包安在头上)
师:我们还要给打字机加油,想想看从哪里加呢?(幼儿提出:耳朵、嘴巴、鼻子等)
师:现在请我的打字机和我一起开始工作好吗?(完整示范合作游戏的动作方式)
6.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师:现在就请靠得最近的一对好朋友相互商量:谁当打字机,谁当打字员!要当打字机的小朋友先到老师这儿来拿打字纸,请当打字员的小朋友帮助当打字机的朋友装好打字纸,然后请打字员站在打字机的后面,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开工啦!(合作游戏一次,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7.再现幼儿活动场景,共同分享。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今天活动里小朋友们的表现吧!(老师回放活动录像,组织幼儿观看。)
8.幼儿整理文件纸放人尼龙袜中,制作成"流星球",活动结束。
师:哎呀!你们看看,这满地的文件纸,太乱啦!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小朋友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包成一个球,再塞进这些旧袜子里面,制作成体育玩具流星球好吗?(老师组织幼儿收拾场地)
教学反思:
刚开始的教学设计,我在课堂中介绍的比重太大,以致学生真正欣赏乐曲的时间少了,欣赏的深度不够了,教学反思《九月份教学反思《打字机》教学反思》。经过几次的试教对教案的反复修改最后终于成型。我先出示打字机的一系列图片然后进行简单的介绍。接着让孩子们听乐曲截取的一小段,请他们说说听完后的感受,揭题《打字机》。然后是分段欣赏,在分段欣赏的过程中带领学生用固定的节奏为旋律伴奏,可是在这个环节中由于旋律速度快学生跟不上伴奏乱七八糟,只好请他们跟着钢琴用较慢的速度来练习。伴奏是合上了但是速度没有了,失去了那种韵味。后来采用教师指挥、学生观察的办法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扩展阅读:打字机(Typewriter)是用以代替手工书写、誊抄、复写和刻制蜡板的机器。打字机是用于书写的一种机械的,电机的,或电子的设备。使用时,通过敲击键盘上的某一个按键,该按键对应的字符的字模会打击到色带上,从而在纸或其他媒介上打出该字符。每次字符的敲打,打字机都会移动纸的位置,以备打印下一个字。
活动目标:
1.借助沙画、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在自主学习、接龙游戏、传递爱心等过程中大胆演唱。
3.感受歌曲中爱的情感,体验爱的温暖和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沙画视频、沙画台、三角架、投影仪、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师:平时谁很爱你?你还听过谁对谁说我爱你?
(二)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
(1)幼儿分组欣赏沙画视频,引出第一段歌词。
(2)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图谱。
(3)有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
2.有感情的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一段。
(2)幼儿有感情地学唱。
(三)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1)师幼讨论: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爱你,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3)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谱。
2.学唱歌曲第二段,并能掌握歌曲中的难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二段。
(2)幼儿练习演唱,并能注意"力量"的"量"字音拖得特别长。
(四)完整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沙画。
2.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多元练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接龙游戏,演唱歌曲。
2.传递爱心,趣味演唱。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跳《花之舞》,尝试用动作表现欧洲民间舞蹈。
2、能根据手腕花的不同颜色,找出双向"S"形穿花队形的规律。
3、体验快速交换舞伴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手腕花人手1朵(红腕花戴在左手或右手就可以了)。
2、活动前幼儿已经熟悉过音乐,并会做身体动作和游戏"捉迷藏"。
3、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音乐磁带,带领幼儿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师:我们一起听音乐复习我们上次学过的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第一、二乐句的舞蹈动作。(每一个乐句为4小节)教师请一名幼儿和自己配合示范做动作。
师:花儿听了音乐还会跳舞呢!请你们看我们是怎么跳的。(教师利用口诀帮助幼儿学习舞蹈动作,"点--点--跳跳跳,我们一起来跳舞",模仿花儿开放闭合来调整队形)幼儿面向舞伴练习脚跟点地及侧向跨跳动作(见附图一)。
师:请小朋友面向舞伴,学一学新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手臂动作和头部姿态。
师:小花跳舞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手臂怎样?头又怎样?
幼儿边听教师唱曲谱边练习动作。
教师播放音乐磁带,幼儿尝试随音乐表演第一、二、五、六乐句的舞蹈动作,第三、四、七、八乐句仍做原来拍腿、拍肩的动作。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第三、四乐句的舞蹈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复习"捉迷藏"游戏,寻找"S"形穿花队形的规律。(见附图二)
师:捉迷藏的游戏是怎么玩的?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玩玩。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第三位新朋友拍拍手,做结伴开花的动作。
师:都找到新朋友了吗?请你和第三位新朋友拍拍手,一起做开花的动作。
教师唱曲谱,幼儿练习做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表演《花之舞》。
教师唱曲谱,幼儿完整地练习舞蹈动作。
师:这次,我们从头到尾完整地表演一遍舞蹈。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地表演一遍舞蹈。
师:音乐磁带的节奏比老师唱的节奏快一些。我们试试跟音乐做,好吗?
幼儿尝试自己随音乐完整地表演舞蹈两遍。
师:如果我不做动作了,你们能自己表演吗?我们一起试试看,好吗?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兴趣。
2、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看过猴子学样的动画片,会模仿猴子的动作并能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饶痒痒等。
2、材料准备:《恰恰恰》音乐、事先画好的猴子学样舞谱、两顶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
师: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幼儿自由回答:调皮、可爱,并请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
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并做做相应的动作。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的表演
师: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小猴子特别喜欢学样,今天猴王学了个舞蹈请你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趣的动作?
2、说说、学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师:刚才你们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幼儿个别讲述并跳跳猴王的舞)
3、幼儿集体跳跳猴王的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学的可真像,我们一起来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
4、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
(2)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看着做做单一的动作
(3)教师点谱提示,幼儿集体看舞谱跳跳猴子舞。
5、大家一起编编"猴子的.舞蹈"
6、游戏
一个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用一个帽子来传递,一边传递一边说:"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耸耸肩),唱到"哎呀呀"的时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个小朋友的头上,他就会成为猴王,可以到中间来跳舞。
两个帽子:同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打字机的多媒体课件。
2. 教师自制图谱。
3.幼儿参与制作"手抽纸"包(缝在帽子上,里面装满叠好的用废报纸做成的手抽纸)若干、旧尼龙袜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打字机图片,让幼儿回忆以前了解的有关打字机的知识。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在很多年以前,人们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打字机来打字。美国有个作曲家名叫安德森,他就用了打字机发出的哒、哒的声音写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叫《打字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2.欣赏音乐课件《打字机》。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注意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欣赏音乐)师:好看吗?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到打字机哒哒哒的声音)师:还听到了什么?(叮的一声)师: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叮"的声音?谁知道"叮"的声音是什么意思?原来打字机发出"叮"的一声表示第一行文字已经打好了,提示打字员要换到第二行打字了。
3.教师出示图谱,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师:我把打字机这首音乐画成了一幅图谱,请你们一起看看。
我们再听一次音乐,"叮"的一声在什么地方出现?我们试着把它拍出来好吗?(幼儿跟做拍手动作)4.分A、B段欣赏乐曲,学习游戏动作,掌握关键节奏和表现关键情绪。
(1)老师带领幼儿用打字、拍手的动作掌握节奏。
(2)老师让幼儿用小椅子代替打字机,再次掌握节奏。
"为了让游戏更好玩一点,我们现在把板凳当打字机,准备好了吗?"(玩游戏)(3)启发幼儿创编为打字机加油、给打字机"按摩"的动作。
师:打字机和人一样,劳动久了就会有点累哦,所以它也要休息一下,我们给它加点油,让它放松一下好吗?(幼儿做按摩动作)5.欣赏两位教师合作的示范表演。
师:想不想让游戏更好玩一点?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我的打字机,大家和她打个招呼吧!(配合活动的`教师来到现场)师:我们要给打字机安上纸,安在什么地方呢?(把"手抽纸"包安在头上)师:我们还要给打字机加油,想想看从哪里加呢?(幼儿提出:耳朵、嘴巴、鼻子等)师:现在请我的打字机和我一起开始工作好吗?(完整示范合作游戏的动作方式)6.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师:现在就请靠得最近的一对好朋友相互商量:谁当打字机,谁当打字员!要当打字机的小朋友先到老师这儿来拿打字纸,请当打字员的小朋友帮助当打字机的朋友装好打字纸,然后请打字员站在打字机的后面,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开工啦!(合作游戏一次,交换角色再玩一次)7.再现幼儿活动场景,共同分享。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今天活动里小朋友们的表现吧!(老师回放活动录像,组织幼儿观看。)8.幼儿整理文件纸放人尼龙袜中,制作成"流星球",活动结束。
师:哎呀!你们看看,这满地的文件纸,太乱啦!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小朋友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包成一个球,再塞进这些旧袜子里面,制作成体育玩具流星球好吗?(老师组织幼儿收拾场地。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河之歌》,用不同的音色表现小河快乐与难过的心情,并会随音乐表演。
2、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清澈的和被污染的苏州河的图片。
2、歌曲《小河之歌》(P、79)、粉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小河的变化
1、说一说:上海有一条河在城市里经过,它的名字叫什么。
2、观察各种苏州河的图片,分辨清澈的河水与肮脏的河水。说说它们的不同,怎样才能使苏州河水变清。
二、学唱歌曲《小河之歌》
1、欣赏歌曲《小河之歌》。在音乐的伴奏下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好像河水在轻轻地流动。
2、听辨歌词,分辨小河什么时候快乐、难过,快乐和难过时河里的鱼虾会怎样。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用嘹亮欢快和低沉忧郁的不同音色,分别表现小河的快乐与难过。
三、表演歌曲《小河之歌》
1、再次欣赏歌曲。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鱼游来了、小鱼生病了。
2、幼儿互相欣赏,请个别幼儿演示怎样扭动身体、摆动手臂表现小鱼的游动。
3、教师演示向左或向右自转,表现小鱼的游动。幼儿跟着学一学。
4、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继续模仿小鱼游泳。(4小节学小鱼向前游动,4小节自转。)
四、音乐游戏
在场地上划两条宽宽的平行线作小河,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幼儿扮演柳树,一部分幼儿扮演小鱼小虾。
规则:小鱼来到柳树前面,可在下一次音乐开始时扮。
活动反思:
《小河的歌》这首诗歌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条小河的心声。抒发了小河长年累月,无论白天黑夜、寒来暑往,默默忍受着寂寞、干渴,却不停地快乐流淌,为人们播种希望与幸福的胸臆。在教学中具有以下特点:
1、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汇报小河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学生可以用句子,也可以用一段话;谈感受时,可以说你为什么喜欢小河,也可以说你想向小河说什么话。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老师都给予肯定,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这种感受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如在学生识字、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要求:
(1)默读,想一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
(2)画一画,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词句;
(3)读一读;
(4)说一说,和小组同学交流。这样,让学生在自主读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弄懂了问题,理解了课文内容,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了语感。
3、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重视学法的指导。习惯好,终身受益。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标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老师不急于送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点拨,使学生在需要处、矛盾处、困惑处获得阅读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己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百科:狭窄又纤细的水道的泛称,有别于大江大河,如小河沟、小河浜、小河流。一般指不适宜动力机械船只航行的河沟水道。
设计意图: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孩子们也非常熟悉羊和狼的故事,他们对灰太狼与羊村里羊的抓、躲都充满了兴趣,很多孩子都愿意扮演狼或羊来玩游戏。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选择了本次活动。同时《七士进阶》这首丹麦民间舞曲,乐曲为ABAB的循环。A段音乐活泼、欢快且节奏强。B段有延长音、重音,给人以悬念和期待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质;欢快、神秘且富于变化。基于以上特点,我把这首乐曲加上羊躲狼抓的故事内容,设计了本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游戏,使幼儿可以感受与他人合作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自主创编动作以游戏的形式来表现故事。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诙谐幽默的情绪,感知音乐《七士进阶》的结构和变化。
2、能够分辨音乐中的重音和长音,结合故事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角色扮演、做出游戏动作。
3、能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去,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够结合故事随音乐的结构和变化形象合拍地做出游戏动作,完整流畅的在音乐中玩耍。
2、难点:能够结合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出不同的动作表现A部分的音乐,通过灵活多变、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动画片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
2、物质准备:
(1)音乐《七士进阶》;音乐图谱1张,音乐分为三段分别由绿色、蓝色、红色彩色笔表示,波浪线"~~~~~"表示A部分欢快的音乐,B部分用直线"--"圆点"●"分别表示长音和重音;
(2)喜羊羊和灰太狼手偶各一;
(3)幼儿操作纸、笔若干;
(4)喜羊羊与灰太狼场景图一张,喜羊羊与灰太狼场地布置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吸引幼儿兴趣(3分钟)
1、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动作表演的基本内容晚饭后,喜羊羊和灰太狼分头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心情真好!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小巷子里,两人撞到了一起,都吓了一大跳,可是由于天太黑了,他俩都没看清楚对方到底是谁,就又慢慢凑到了一块,啪!又撞上了,哎呦喂~真是冤家路窄!喜羊羊眨巴眨巴眼睛一看,啊!那不是灰太狼吗?你觉得喜羊羊会怎么做?(跑、躲)灰太狼摸了摸晕晕的脑袋回过神来一看,嘿嘿~那不是喜羊羊嘛,那灰太狼又会怎么做?(追、抓)看清楚了对方后,喜羊羊大叫一声"不好",立即转身向家里跑去,灰太狼伸出爪子,一边叫着"站住"一边向喜羊羊追去,你觉得它会追到喜羊羊吗?(不会)
2、邀请幼儿创编简单动作表现喜羊羊和灰太狼指导语:请小朋友用动作表示羊和狼,想想看,怎样的动作及表情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喜羊羊或灰太狼。(集体创编)请一个小朋友展示一下,还有谁愿意?(动作简单使之不成为游戏负担)吓了一大跳的喜羊羊会有怎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请你做做看?灰太狼呢?
二、欣赏音乐,整体感知音乐(2分钟)
1、第一遍欣赏音乐指导语:今天我们就要根据这个故事随音乐来玩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我们先来听听音乐,请你把自己想成狼或羊随音乐做你想做的动作;音乐听起来怎么呀?(欢快)你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在音乐中有很重的音和拉得较长的音)
2、出示图谱,分析音乐结构指导语:图谱上有什么?(~~~~~--●)那音乐欢快的地方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波浪线"~~~~~")拉得长长的音呢?(直线"--")重音呢?(圆点"●")咱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请你用~~~~~--●把听到的音乐画下来,好吗?看看你是老师这样画的吗?
三、分段欣赏音乐,带领幼儿将故事与音乐对应起来,并尝试分段随音乐游戏
(1)欣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锻炼身体的具体动作指导语:下面我们来听听绿色彩色笔画的这段音乐,请你结合老师刚讲的故事说一说这部分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我们听木偶娃娃讲讲发生了什么吧,(随音乐讲故事在B部分"啦--当"音乐按节奏出示范举重动作)听清楚了吗?刚刚木偶娃娃在做什么运动呀?他是怎么做的的请你学一学,做了有几次呀?(4次)请你想想还可以做其他什么运动?请你做做看。(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试做)我们一起用你刚刚想到的运动跟着音乐来讲讲故事好吗?
(2)欣赏第二段音乐,表现狼、羊相撞时吓一跳、幽默诙谐的场景指导语:我们再来听听蓝色笔画的这段音乐,音乐中有几次"啦--当"你觉得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想)我们看看木偶娃娃表演一下发生了什么。(随音乐再现故事场景)我们跟着音乐学一学他们的样子。
(3)随第三段音乐在长音和重音中做躲、抓的游戏动作,通过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指导语:看清楚对方是谁后,喜羊羊做了什么呀?(向家跑)灰太狼呢?(追),我们知道喜羊羊是很聪明的,听听他们是怎么追跑的吧!你听到最后有几次"啦--当"的音乐呢?(4次)想想看这段音乐他们可以做什么?原来呀我们聪明的喜羊羊想出了好多好办法在捉弄灰太狼呢?我们看看木偶娃娃想出的了什么好办法(在长音处羊做各种动作挑逗狼,在重音处狼去抓羊)你发现直线"--"这段音乐羊在做什么呀?圆点"●"的音乐出现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狼抓羊)所以灰太狼要仔细听好了,等到重音出现才能去抓羊哦!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一人当狼、一人当羊,我们跟着音乐来玩抓、躲的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 和谐统一。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说话声音效果会更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能唱准七分音和休止符。
2、引导幼儿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与同伴互相配合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鸟、小鱼生活在哪里吗?公鸡和母鸡谁会下蛋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二、教师范唱歌曲,介绍歌曲内容
1、播放课件。
师:歌曲里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幼:小鸟,小鱼等。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再次播放课件。)
师: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呢?
2、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歌曲里唱到的事情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具体讲述。
小结:歌曲里唱的都是颠倒过来的事情,非常的有趣,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歌曲中颠倒、滑稽的事情。让幼儿了解歌曲所唱的内容。激发起幼儿想学唱的欲望。)
三、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非常有趣,今天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曲,把这首有趣的歌曲唱出来。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引导小朋友边看图片边演唱,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
2、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鼓励小朋友大胆地演唱。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师:这首歌真有趣,把所有的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所以在唱的时候,要怎么样呀?我们脸上要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表演这首歌曲,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设计意图:通过边看图片边学唱以及各种方式的`反复演唱帮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通过教师引导性的提问,帮助了解歌曲中滑稽、有趣的情感。)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创编歌曲。
师: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歌词,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颠倒的意思,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擦出创新火花。)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
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
2.视频、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
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
(1)他们在表演什么?
(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
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
(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
(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
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
有哪些颜色的脸谱?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
(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
(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
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
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2.幼儿集体唱。
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
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
1.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
(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
(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
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黄鸭》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在欢快的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三组的形式进行歌唱,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小黄鸭》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欢快的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三组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分组标志、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重点:根据提示猜测
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动物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根据画面和提示音猜测)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重点:倾听旋律,理解歌词
1。他是我喜欢的小黄鸭。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倾听歌曲a段)
3。请你们来做我的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来玩玩好不好?(感受音乐)
4。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叫的吗?
5。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他们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辨析叫声)
6。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倾听歌曲b段)
7。在"它会游xx,它会唱xx,它会吹许多泡泡xxxxxxx"的地方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添加象声词)
8。这样一来这首歌更加好听了,一齐来唱唱吧!(共同练习)
9。你们这么一唱,更多小黄鸭都来了,来了几只?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重点: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合作歌唱。
1。这是一个小小黄鸭合唱组,想要请你们一齐来唱这首歌好不好?
2。小小黄鸭合唱队今天要去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打扮了一下,他们怎么打扮的呀!帅不帅?
3。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么分三组呢?(尝试分组)
4。谢谢你们帮忙,他们总算分好了!请赶快站到你想去的队伍中。(分组歌唱)
5。怎么唱呢?"我会游"哪组唱?"我会唱"哪组唱?"我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分组前面一段谁唱?(商量规则)
6。演出正式开始了!(分组歌唱)
活动反思:
这次我选择了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歌曲它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吸引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指南》中的理念,我构建了快乐、平等、丰富的学习环境,以亲和的态度、灵活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宜的指导策略与孩子形成了有效的师幼、幼幼互动。
活动目标:
1、能用肢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劳动时的欢快。
2、了解周围人的各种劳动,萌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阿姨打扫卫生的录像、《劳动最光荣》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讨论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录像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观看幼儿园阿姨打扫卫生的录像并交流。
3、你看到阿姨们在干什么?(擦窗、扫地、擦桌椅、拖地板)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阿姨打扫卫生的`各种动作。
4、录像里阿姨们做的事儿都被你们找到了,细心的小朋友也一定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劳动,你见过吗?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5、幼儿想象人们的劳动,做出动作请大家猜: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发现身边爱劳动的人们有许多。
二、跟随音乐动作
1、听赏音乐:老师也很爱劳动,我喜欢一边劳动一边听音乐,这样会让我在做事的时候更有精神、更带劲!
今天,我把小朋友劳动时最喜欢的一首音乐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
2、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表演清洁工阿姨擦窗,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
3、教师反复播放歌曲,请幼儿想象可能有谁也在劳动,试着用动作表示(教师适当提示,使动作更明显,并能符合音乐的节奏)。
4、交流自己创编的动作,共同选择数个表示不同工人的劳动动作。
三、表演创造
1、自由结伴,分别扮作某一工种的工人,随音乐共同练习。
2、轮换地为大家表演(教师可扮作主持人,分别介绍)。
3、欣赏教师的舞蹈表演“我们爱劳动”,跟着教师一起舞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准备: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1、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呀!谁来了啊?(小燕子)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小燕子从哪来的?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2、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1)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3、第三遍欣赏: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1)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2)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它一会飞向高处,看到柳树姐姐在梳辫子;
一会儿飞过水面,层层浪花跳着春天的舞;它飞上桃树,桃花妹妹哈哈笑;
它飞在春雨里,雨丝沙沙沙,唱着春天的歌谣……
和小燕子一起飞翔,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4、第四遍欣赏:小燕子的礼物
(1)小燕子飞回来了,它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燕子,它送了些什么礼物?
(2)出示图片,丰富歌词。
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
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
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
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做风铃。
三、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学”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为孩子解除疑惑,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即时纠正,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通过平日里的观察,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朋友经常会来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音乐及相关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流程: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
师:就要上小学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可不好,早睡早起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习。
2、它今天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
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
2、再次倾听1遍录音。(熟悉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教师演唱,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4、集体学小闹钟唱歌(幼儿跟唱练习唱)
师:学会小闹钟的起床歌,我们就可以一起唱给小猫听,催它快点起床上学去了。
5、大闹钟唱歌(变换形式跟唱,为幼儿练习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同时指导幼儿边随音乐节奏走边唱歌曲,为后面轮唱游戏做铺垫)
三、轮唱歌曲
1、大闹钟的歌声真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猫现在起床了吗?(出示第3张幻灯)还是没起床,真是个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猫,看来我们需要用两个闹钟来催催它了。
2、两个闹钟可以怎样唱歌呢?(让幼儿讨论,给幼儿探索的空间)
3、教师与个别幼儿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轮唱的真正含义)
师: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点是吗?这个办法好。谁先和我试试看?
提问:我们是怎样唱的?有什么秘密吗?
师:第一个闹钟先唱,第二个闹钟晚一点在唱。在第一个闹钟唱完一句“快快起床”的时候第二个闹钟再从开始唱。
4、幼儿尝试轮唱。重点指导:两个闹钟不要变成一个闹钟。
5、两个小闹钟一个接一个地响,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猫弟弟。它终于起床了,准备上学去了。
四、游戏结束
1、我们小朋友也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不能像小猫一样,养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坏习惯,不然上学可能就会迟到了。你们有这样的坏习惯吗?(没有)
2、起床游戏――尝试用轮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儿起床。
――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一听见小闹钟唱完起床歌就起床了?谁来试试看?――我们应该怎样叫他起床?(替换歌词)――反复游戏结束。(本环节主要意在把音乐作品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小朋友经验迁移。从而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快快起床》活动反思:
同一份教案,同一个老师,不同的孩子,实践出来的活动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针对本次活动,和前一次相比,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经验,所以导致了该活动对于这一部分的孩子来说挑战点不够,幼儿比较轻松的完成了老师的预设。这是本次活动中最大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回顾整个活动过程,现做如下反思:
一、亮点:
1、环节紧凑,思路清晰,教师提问目的明确。
2、活动设计能够考虑情景性、趣味性。
3、结合主题背景及幼儿年龄特点,活动有价值、有挑战。
二、不足:
1、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有待加强。
(1)教师对幼儿经验把握不足,随机指导能力不强,当幼儿轻松的完成预设后,没有当场做出有效的调整。
(2)教师语言引导未能多留一点空间给孩子探索。
(3)教师的回应语言需要进一步生动、亲切、精练、积极、规范。
2、活动中教师缺乏对音乐本身的处理及指导
具体体现在教师考虑到以变换不同形式吸引幼儿学唱的兴趣,而没有考虑到对音乐本身快慢、强弱的处理同样也会引发幼儿学唱兴趣,同时也会提升幼儿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三、调整:
1、若幼儿无二声部轮唱经验,本次活动环节设计不需调整。若幼儿二声部轮唱经验丰富,需要提升活动挑战点,可以幼儿自主探索三声部或多声部轮唱。
2、在变换形式的练习学唱过程中,解决对音乐由弱渐强的处理及指导。
3、不断学习调整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争取做到生动、亲切、精练、积极、规范。
附歌曲:
1 2 3 1 / 1 23 1 /3 4 5 / 3 4 5 /
快快起床, 快快起床, 小弟弟,小弟弟,
5654/3 1 /5 6 5 4 / 3 1 /2 7 1 / 2 7 1//
钟儿已经敲响,钟儿已经敲响,叮叮当,叮叮当。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学习小篱笆舞蹈的基本动作。
2,通过新的学习,能够跟随老师完成基本动作。
3,乐意跟随音乐跳舞。
活动准备:钢琴伴奏《小篱笆》,热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上的是什么课吗?舞蹈课。那么在上舞蹈课之前,我们应该做什么?热身!"
二,播放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三,钢琴《小篱笆》,让幼儿熟悉音乐。
师:"老师接下来要教给小朋友一个舞蹈,现在,请小朋友听听这首舞蹈的旋律。"钢琴弹奏《小篱笆》。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觉得这音乐很熟悉啊?它叫什么名字?《小篱笆》。我们之前有学习过小篱笆的歌曲,小朋友们还会唱吗?那么,老师表演一遍小篱笆的舞蹈,小朋友们可以跟着钢琴唱小篱笆,为老师伴奏。"
四,教师剖析动作,幼儿学习动作。
1,教学重点:
2,幼儿回忆动作。
师:"老师表演完了,那现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刚刚跳舞用了哪些动作?"
请幼儿回答。师:"哦,我刚才做了这个动作,那么,老师刚才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小朋友们在唱小篱笆的哪句歌词?是"青青的草儿发嫩芽"这句歌词对不对。那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像不像小草在发芽啊?那我们都来学习一下小草发芽这个动作好吗?首先,小草还没有发芽之前的动作是什么样的?两只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体的前面,放低一点。然后,小草开始长大,我们的两只手慢慢的向上,在长大的时候,小草很高兴,于是它就边摇边长,我们的手,也要左右摇,来试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现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发芽了,小草发芽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是不是,好,那么我们把它连起来做一遍。"教师边唱歌词边做动作。
师:"那么,你们还记得老师做了其他什么动作吗?"
3.教师有顺序的教导幼儿学习动作。
师:"我们刚才学了几个动作,现在,老师要把整个舞蹈的动作交给你们。"
1x8 前奏:身体左右摇晃,往右摇的同时踮起左脚,反之亦然,身体左摇右脚踮起。两只手在身体的两边微微摊开,当脚踮起来的时候,手微微张开。同时压腕。
师:"身体左右摇晃,往右手摇的时候,左脚要踮起来,往左手要的时候,右脚也要踮起来。两只手在身体的两边微微摊开,当脚踮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手,也要张得稍微开一点。同时,我们的手掌往下压,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师这样。压完,回来。好,我们来试一下。"
1x8 双手举上头顶,身体左右摇晃,脚随身体踮起来,向右摇踮左脚。两只手是随身体的摇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摇摆。方向与身体一致。
师:"现在我们来学第一句歌词的动作,小朋友们还记得第一句歌词吗?"微风吹进小篱笆",那么,我们是怎样用动作来表示微风的呢?双手左右摇。老师也是用这个动作来表示微风的。不过,老师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摇的时候啊,身体也在左右摇晃,你们还记得刚刚学的前奏的动作吗?身体是怎么摇的?我们这个身体的动作和刚刚的动作时一样的,只有手的动作改变了,身体往左边摇的时候,手也往左边摇。我们来试一下。跟着歌词再来一遍。"
1x8 双手高举,一手高一手与身体成九十度角,脚尖踮起来,往高举的手的那一边转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着双手在头顶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并微微下蹲。然后放下。
师:"那么,第二句歌词是什么?"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家的?老师是这样表示的,把我们的手伸到头的前面,然后两只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们的手臂不可以张得太开,太开就不像一个家了。稍微的开一点点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还要蹲下一点,不要蹲的太多。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还有一个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们把手伸起来,右手伸的高一点,左手伸的低一点,同时开始转圈,从举得高的那只手那边开始转,但是,要脚尖踮起来转,这样会转的更好看,在转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看着我们举得比较矮的那只手。来我们转一下试试。跟着歌词再跳一遍。"
1x8 前四拍双手高举,呈120度角,同时抬头向上看。后四拍,双手交叉放在胳膊上,头向右倒两拍,再向左倒两拍。
师:"下一句歌词"太阳出来天气暖",好,我们来表示太阳出来了,让我们把双手高高的举起来,举得开一点,同时头也要向上看,看太阳出来了。接着,我们把手收回来,在身体前交叉,要两只手都能碰到另一只手的手臂,同时,头向右边倒,然后向左边到。我们把这两个动作做一遍,再跟着歌词做一遍。"
1x8 双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摇动,身体同时一起左右摇摆,身体与手摇摆的方向一致。最后一拍,合并的双手张开手腕内侧部分贴在一起同时停止身体和手的摇晃。
师:"再接下来一句歌词是"轻轻地草儿发嫩芽",这句歌词的动作我们刚刚已经学过了,我们来回忆一下,再跟着歌词做一遍。"
1x8双手平伸在身前两只手提压腕交替进行。双手从身体的中间开始移到右边,在移到左边。同时左脚脚尖点地四拍,再右脚脚尖点地四拍。
师:""野外的小河流水啦"这句歌词中,小河流水你们会用什么动作表示?我用这个动作,把手伸起来,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一只手的手背向下压,这两只手不能同时做同一个动作,接着,把手背向上抬的手向下压,另一只手的手背向上抬,就这样,一直做这两个动作,都练一练。做着两个动作的同时,手慢慢的向右边移动,同时左脚踮起来,脚的.前半部分踩在地上。然后手由右边移向左边,同时右脚放下,左脚踮起来。我们做一遍,跟着歌词再做一次。"
1x8 双手屈伸于胸前,手掌向前,双手保持一定的距离左右摆动并慢慢的往下移动,同时身体左右摇摆,与双手的方向一致。前四拍膝盖慢慢蹲下,后四拍膝盖慢慢伸直。
师:""篱笆的积雪融化啦"我们来学一学这动作,小朋友们知道擦玻璃的动作吗?把手伸到和我们肩膀差不多的地方,手掌要对着老师,你们只能看见手背,然后双手左右摇摆,两只手要有一些距离,然后慢慢的往下移动。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身体也要左右摇摆,我们的双脚并拢,膝盖慢慢的蹲下,再起来。我们来做一遍,跟着歌词再做一遍。"
2x8右手高举,左手低举与右手成180度角,手指张开,转动手腕,同时左脚点地八拍。后八拍右手高举,左手低举,手腕转动,右脚点地。
师:""滴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滴滴答"这是最后两句歌词。动作也和简单,我们来学一下。把我们的右手举高,左手举得低一点,,张开我的五个手指,然后转动手,同时左脚踮起来,像我们之前做的一样,这样做八拍,然后,缓过来,左手举高,右手低一点,同样张开手指转动,这时我们踮起的是右脚,这样再做八拍。好我们连起来,跟着歌词做一遍。"
4.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跳一遍舞蹈
师:"好,我们把整个舞蹈都学了下来,那么,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跳一遍吧,小朋友们要把歌词唱出来。"
5.让幼儿单独跳一遍舞蹈。
师:"小朋友们很厉害,那么你们能够自己跳一遍吗?老师不跳,就你们跳。"
6.让幼儿自由的寻找对象跳舞
师:"现在,你们找一个好朋友来一起跳这个舞蹈,看一看是谁跳的根更好。"
五.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这个舞蹈啊,那么你们可以跳给其他人看。"
大班音乐教案--花儿朵朵开(公开课)
活动背景
随着春天的来临,“花”成了幼儿关注的焦点。在“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中,大家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花,了解着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在参观了花市、花园后,幼儿不仅认识了更多的花,而且被花的千姿百态深深吸引。幼儿试着用各种材料制作花,欣赏关于花的各种歌曲,还在班级里开起了自己的花店…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个性化地表达对花的情感,提升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与向往,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花儿朵朵开”。活动中融入了流行音乐与经典的音乐段落,借助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达花开放时的美丽。
活动目标
1.在“种花”“开花”的音乐情景中,能伴随音乐的变化用舞蹈动作大胆地表达表现。
2.进一步感受春天里花儿朵朵开放的美丽多姿。
活动准备
与主题相关的经验(略):多媒体课件、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演唱歌曲《茉莉花》进入情景。
一、种花
1.听赏A段音乐,引出“种花”。
师: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天到来。因为花仙子送给他们一包珍贵的礼物――一各种各样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们赶紧拿着这包花籽来到街心花园,他们到花园里去干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听赏A段音乐。)
2.听赏教师歌唱,感受A段乐曲“种花”的欢乐。
3.幼儿跟随A段音乐表现种花。教师先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种花的动作与各种节奏;师生随着音乐展开对话。(我在这儿种了一朵“××”花。)
二、开花
1.听赏B段音乐。
师:暖暖的春风轻轻吹,春雨沙沙地浇灌着大地,不多久,花种子发生了变化。(教师弹奏B段音乐。)
师:你从音乐里听到花种子怎么了?
2.幼儿表演花种子生长、开花的过程。
3.欣赏多媒体,进一步感受花种子随音乐的变化生长开花的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变(结束后请幼儿交流“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4.幼儿结伴表现花种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变化进行表现。
5.分配角色,合作表现B段音乐。
师:谁会帮助花种子长大、开花?(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的主题经验,并用舞蹈动作表现。)
师:(结语)花代表着美丽,象征着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个人幸福快乐。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 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二、活动准备:
课件、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
三、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 说儿歌,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拍手。
3、 随节奏说儿歌。
(1)教师示范随节奏说儿歌的方法。
(2) 幼儿随音乐节奏说儿歌。
(3)幼儿随音乐学唱整首歌曲。
4、 引导幼儿用两种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拍,体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2/4拍和3/4拍的不同。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5、 幼儿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过桥的表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3)随音乐表演。
四、延伸活动:学习歌表演。
请幼儿戴上头饰表演,也可交换头饰。
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2、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三种不同的节奏。
3、学习看图谱演奏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音乐播放器、演奏图谱PPT、乐器(三角铁、响板、钹)、乐器图卡等
活动过程:
(一)以扮演巡逻兵角色律动进场
引导幼儿说说学巡逻兵踏步的感受,初步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二)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欣赏音乐
1、在这张图谱里,你发现了什么?(士兵的颜色、大小等不同)
2、反复记号代表了什么意思?(知道记号内的图谱要重复演奏一次)
3、图谱画圈的地方表示什么?(表示停止演奏,手要收住)
4、图谱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画的是什么?(引导幼儿练习准备动作)
(三)听音乐看图谱用多种方式练习节奏
1、幼儿听音乐自主选择用拍手等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
2、提示幼儿想想军鼓部分的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
3、听音乐用拍打椅子的方式表现巡逻兵整齐的脚步声。
(四)持乐器为乐曲伴奏
1、出示小乐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怎样为乐曲伴奏
(1)引导幼儿发现乐曲
①用三角铁演奏,乐曲
②用三角铁和响板一起演奏,乐曲
③用三种乐器一起演奏。
(2)提醒幼儿三角铁要连续演奏三段音乐,响板演奏第二段和第三段,钹只要演奏最后一段。
2、幼儿持乐器跟随音乐演奏乐曲
3、幼儿交换乐器,完整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曲
教师小结幼儿演奏情况
(五)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由课题组李红老师执教的这节《巡逻兵进行曲》,在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从本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知识性较强,对于二期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淡化知识点的要求来看,好像是相背的,但是淡化知识点不等于不要,要把握好知识性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度,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怎样来教,旧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但新的理念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教研组对本课时作以下教学预设。
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了学生听进行曲进教室,为欣赏作铺垫。基础部分请学生看谱视唱,并复习已经学过的反复记号,为下一步新授反复记号教学作了热身。D。C的意思是从头反复,D。S的意思是从$记号处反复至fine结束,可以结合原来学过的反复跳跃记号使用。针对D。C与D。S的教学,教师在讲解了两种反复记号的不同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幼儿喜爱的动画人物来代表音乐语汇,请幼儿来说一说演唱顺序,随后在练声曲中请幼儿加以运用,把复杂的乐句变得简短。这样层层递进,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解说的生动有趣,幼儿也能很快将复杂的D。C与D。S区别清楚并加以运用。
在主教材《巡逻兵进行曲》第一主题的听赏过程中穿插了管乐器认识与音色的听赏。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在猜的过程中展示实物,幼儿为了看到平时只有在电视或书本上看到的乐器而学习气氛高涨,在不断的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教师设计了要求:"说说这首进行曲在描绘怎样一个场景。可以请幼儿边听边模仿一下。"让幼儿有目的地听,这是培养幼儿良好聆听习惯地有效方法,通过听来感受乐曲节奏、乐器音色、曲调所包含的感情等等,并经由教师介绍来了解乐曲的创作知识。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穿插了打击乐器的认识,并模仿打击小军鼓的`节奏,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为下一步的完整听赏作铺垫。完整复听乐曲时,由于乐曲较长,为了避免枯燥,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模仿乐手演奏、模仿巡逻兵巡逻、模仿敲击小军鼓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幼儿的需求。
从《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中,3~6岁的儿童,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由于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本课时的结束部分,安排了欣赏最著名的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带领幼儿体验维也纳金色殿堂的伟大,体验与乐队指挥互动的兴奋,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本课时的进行曲主题相呼应。
强调学习者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对音乐的学习应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纵观本节课,从反复记号的学习,到近距离接触管乐器,再到全体参与互动,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学习,这是一次有益的实践。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拾豆豆,在“拾豆豆”的游戏中逐步学唱歌曲。
2.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豆豆的姿势。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音乐《拾豆豆》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
1.教师清唱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你们仔细听一听?
2.回忆是否听过、学过这种韵味的歌曲。
师:这首歌曲和以前学过的哪首歌曲一样?(龟兔赛跑)
师小结:它们都是京歌。
3.了解歌词。
师: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歌里唱了什么事情?
豆豆掉在了我们幼儿园,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示豆豆吗?
4.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再次清唱每句歌词。
二、在“拾豆豆”的游戏中掌握歌曲。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师:现在老师做妞妞,你们都是红豆豆和绿豆豆,在唱到“落在地上圆溜溜”时摆个豆豆的造型,谁的豆豆最美,妞妞就把它拾起来。
2.师幼一起玩游戏“拾豆豆”。
3.师:豆豆掉在地上就要摆好造型。
4.请几名幼儿一起做妞妞玩游戏。
师:妞妞是在哪一句歌词时开始拾豆豆的?
5.男小朋友做豆豆,女小朋友做妞妞完整游戏。
女小朋友顺时针转圈拾豆豆。
6.分成两组,完整游戏。
提高要求:两两合作,两个人用身体做大豆豆的姿势。
三、欣赏山西民谣《拾豆豆》。
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好听的山西民谣《拾豆豆》,一起来听听吧。要一边听一边跟着歌曲的节奏拍手哦。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游戏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以感受为主,始终在情境中去了解歌曲内容,感知音乐形象,努力做到以情带声,去表达歌曲的意境和快乐的心情。这个原始教案是根据歌词边唱边表演,还不能充分表现出京剧曲调的韵味。京歌有较突出的曲风特点,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老师要身临其境地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范唱。第一次范唱要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京歌主要特点;第二次范唱要节选个别乐句用比较法范唱,让幼儿直观感受京腔京韵。指南指出:“保持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多种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形式,充分利用活泼的歌曲、生动的情景互动、俏皮的律动、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韵味儿。通过妞妞捡豆豆的角色游戏以此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第一部分,我让孩子们了解《拾豆豆》也是京歌。第二部分,学唱环节,是在角色游戏的线条里,通过孩子们的表演来体会歌曲的歌词。同样让幼儿在情境中不断地体验音乐特色,充分感受音乐的旋律特色,风格特点。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京歌的风格特点。之前我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频文件让学生感受音乐,通过后来的表现,我发现学生的感受并不到位,后来为了更好的突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我尽量用自己的范唱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还配合小幅度的肢体动作,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十分明显,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更有助于节奏感旋律感的加强。当然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在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