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度:
推荐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重叠的方法安排画面。
2、在表现大家来背太阳的画面中体会人们相互之间友爱的情感。
准备:幼儿用画纸、范例、笔
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太阳每天第一个起身工作,给大家带来光明。它辛不辛苦啊?
二、师边说边示范。(重点:重叠)
师:太阳实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们商量怎么样让它工作得轻松点。房子说:我来背太阳吧!(画上一房子),可是太阳那么大,一幢房子背得动吗?于是两幢、三、一幢房子一起来背太阳。(教师边说边画,并出现重叠现象)
(讨论一)咦,怎么这幢房子造了一半?三幢房子一起背不动太阳,第四幢房子也来了(教师示范)它和第三幢房子一样,前面有人站着,就很有礼貌地站人家后面了。四幢房子一起还是背不动太阳,第五、第六幢房子来了,这两幢房子站哪儿呢?能不能也有礼貌地站进去和前面得房子拉起手来?
(讨论二)房子背太阳走了一整天,被大树看见了,大树说:“第二天让我们来背吧!”那几棵大树才能背得动太阳呢?
教师小结。“一年365天,需要许许多多的朋友来背太阳。现在请你们选择一种刚才你们说过的朋友来背太阳,把它们背太阳的样子画下来吧。
教师根据幼儿的创作进行介绍。
四、在座位上边展示作品边让幼儿说说。
五、小结后幼儿上色。
师:太阳非常感谢大家,它把七彩得光芒洒向大地,使地球变得更美丽。
六、结束课题。
美术活动:设计邮票(大班)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7.师生讨论 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3.幼儿示范 14.幼儿作画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8.活动评价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剪纸活动:花儿朵朵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幼儿制作并将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图上)
4.师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你最喜欢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层一层的,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
幼:鸡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状。
师:累加剪纸的方法不仅可以做花,还可以表现很多其他的东西,以后我们再来试一试。
剪纸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该活动是为小舞台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进行的。在前期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感受库淑兰剪纸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纸艺术的美。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让幼儿欣赏作品的内容、画面布局,还鼓励他们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引导他们讨论剪纸方法,感受色彩、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纸,并比较它和镂空剪纸有何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 剪纸活动不仅是技能的练习,也是对幼儿的一种文化熏陶,对幼儿生活观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活动中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等等。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中,进一步巩固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尝试看图独立折叠完成作品。
2、学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折纸蝉,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手工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引出活动内容。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猜谜底是什么,教师念谜语,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知,其实全不晓。
谁来告诉老师谜底是什么?
小朋友说对了,谜底就是蝉。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蝉,请小朋友看一看。这只蝉是用纸折出来的,小朋友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折出来的吗?
二、引导幼儿看折蝉步骤图。
1、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看看折蝉的步骤图,请小朋友看看图上有哪些折叠符号?
2、图中有几种不同的箭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教师指着虚线问,虚线是什么意思呢?箭头又是什么意思你?弯曲的箭头又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小结:虚线的地方就是要按虚线折,箭头说明的是折叠方向,弯曲的箭头说明要折向反面。
三、教师讲解并示范。
这蝉有两种折法,老师今天给你们示范两种,然后小朋友们选择一种折。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折纸。
1、我们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在右下角分别向中间对折。
2、上角依虚线向下折。
3、上层的上角依虚线向下折。
4、顶角依虚线向下折。
5、左右角向后折。
6、一个蝉就折好了,然后用蜡笔给蝉画上两种眼睛,瞧一个蝉折好了!
教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示范第二种折法。
正方形纸对角折后,依虚线上边向后折,左右角依虚线向前向中折,然后翻过来。一个蝉就折好了,这只蝉是比刚才的那个蝉更胖一点的蝉,最后添上眼睛、完成了。
四、幼儿制作
1、现在请小朋友按照老师刚才教你们的方法进行折蝉,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够把蝉折得又快友好。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对一些折的好的孩子的作品进行展示,给与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
楼房在幼儿的生活中并不陌生,我们每天生活在城市里,每天面对高楼大厦,我们并没有刻意去观察过,本活动让幼儿来当小小的设计师,为我们的城市“建造”大高楼。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表现楼房,并能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重点)
2.能注意画面安排上的高低错落以及颜色搭配上的和谐统一。(难点)
3.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建筑,PPT课件;
2.油画棒、勾线笔、美术画册。
【活动过程】
1.欣赏楼房照片。
我没见过的的城市楼房时什么样子?墙面时什么颜色?墙上有什么?
让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小区房。
集体交流,感知楼房形状的多样、色彩的丰富。如:楼房有很多层,房顶各不相同,有的时尖顶的,有的时圆顶,楼房的墙上有窗户,墙面的颜色各种各样。
2.欣赏PPT。
一边欣赏一边让幼儿感知不同高度的房子,及被遮挡的房子的画法。
3.教师示范讲解,师幼共同合作绘画。
引导幼儿感知楼房的高低错落。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欣赏交流。
展示幼儿作品,布置成“城市楼房”组画。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大小不同的纸盒、塑料和积木,供幼儿搭建楼房。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已经知道色彩的相关知识,并且对多种绘画材料的使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采用新颖的作画工具,通过幼儿操作、认识来达到对色彩的调配,颜色在玻璃板上的来回混合,构成奇妙的图形,鼓励幼儿大胆观察、想象、添加一些辅助的"东西,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训练了幼儿的灵活能力,培养了创作灵感,提高了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同时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展,以及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对色彩感知力,增强了幼儿自信心和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玻璃摇画的兴趣,能依据自然图形大胆想像,添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2、培养提高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及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在作画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
【活动准备】
玻璃板(和幼儿人数相同)、各种调配好的颜色、吸管(每个颜色里面一个)、黑色的水笔,抹布、范画若干,玻璃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2、进一步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观察画面的变化。
(二)共同创作:
1、教师示范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师和幼儿一起协调搭配颜色,共同创作。
(三)想象创作:
1、幼儿自由作画。
2、幼儿展开想象,依据自然图形进行添画。
3、教师个别指导,肯定幼儿富有个性的想像和创造。
4、幼儿进行小组交流。
(四)展览介绍:
1、陈列作品,相互观赏、讲解图画中的故事,给自己的作品取名字。
2、说一说,作画时如何克服困难以及画中最精彩最成功的地方,以及成功时的感觉。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给周围的大人和同伴讲画,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有两个表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时针跑两个数字间一个空格是一个小时,分针跑一周是一个小时。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挂表如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纸杯,这是一只废旧的纸杯要丢掉的,为了减少对地球的污染,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可以将它变废为宝,你们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发挥幼儿的想像进行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现在,我要把纸杯做一只小挂表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你们觉得如何?
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
(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
(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己,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三、结束部分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2、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分别挂起来装饰活动室,给孩子以成功感,鼓励孩子在家也做一些变废为宝的作品带给同伴一起分享。
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活动后感
本周进行了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当我向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嘴怪”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纷纷议论“大嘴怪”怎么吃东西。活动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对牙齿模型进行认真地观察、并互相讨论,让孩子们知道前面的牙齿是门牙,门牙旁边的是犬牙,犬牙旁边的是磨牙,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工及合作过程。接下来我先请大家讨论怎样制作牙齿切碎机,在亲手制作“大嘴怪”时,孩子们显得更为积极主动,他们根据牙齿的各部分关系用铅笔在纸上画好一排牙齿,然后根据画好的牙齿剪下来,再把它们粘贴到剪开的纸盒里。
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没有事先设计好就动手剪,结果牙齿的构造没剪对,被旁边的小朋友一说,他们只好重新剪过,耽误了些时间。粘牙齿是本活动的难点,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为小手指不够灵活粘起来很费劲。不久大家都把牙齿粘好了,接下来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齿切碎机:给它画上眼睛,头发,耳朵等。这一过程都难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齿切碎机按自己的意愿打扮好。最后我请幼儿给牙齿切碎机喂食,大家用一些废旧的报纸等给牙齿切碎机做食物,“嗷,咕咚”,牙齿切碎机一口一口吃东西了,哦,大家玩得真开心啊!我把幼儿做好的作品放在区角中,让孩子可以随时玩一玩。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设计,制作,体验中进一步对自己牙齿更加了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设计思路:
我班较多插班生,孩子的绘画基础较差,绘画能力参差不齐,在美术方面缺乏自信。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几乎每一个儿童画画的第一笔的都是线,线是人类最先掌握的绘画语言。画一条线对每一个儿童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那些对画画失去信心的学生,感到画一条线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对绘画重新产生一种新鲜感。人是有创造的潜能的,在孩子能随心所欲地画出一些线条后,就激发孩子的创作潜能了。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儿为本,我在设计大班美术活动《蜗牛》时,整个思路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我班幼儿对线条画已比较了解和熟悉,我从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情景的创设和老师的提问激发幼儿探索及创作的欲望。并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工具及载体,通过用油画棒与线条组合的独特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及对线条画的感受,让幼儿尽情地表现,画出自己喜欢的、富有创造性、个性的线条画,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直观教学和幼儿操作法相结合。
目标:
1、会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来表现蜗牛的外形特征,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作画习惯。
重点:创作新的线条组合来装饰蜗牛;并注意线条之间的疏密。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知识经验准备:已经有画线条画的经验;
教学准备:
1、哭声、欢笑声、雷雨的音乐
2、两只蜗牛范画
3、蜡笔、粗、细记号笔、已画好外形的蜗牛与幼儿人数相等。
教学过程:
一、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1、放音乐《欢笑声》。教师提问:“谁笑得这么开心呀?”
2、过渡:原来是蜗牛轩轩和乐乐。瞧,他们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参加选美大赛呢!
二、出示范画,欣赏教师画的蜗牛的范例,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蜗牛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花纹。
师:老师画的蜗牛是什么形状的?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重点引导孩子观察几种线条组合变成新的图形的装饰效果。
三、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培养孩子的爱心,激发创作欲望。
1、放音乐《雷雨声》、《哭声》。激发孩子的助人为乐精神。
教师:呀!雨水把轩轩和乐乐身上画的漂亮的线条和色彩都冲洗掉了,他们没办法去参加选美大赛了。听,他们哭得多伤心呀!孩子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激发创作欲望。
教师:轩轩和乐乐喜欢的线条是几种线条组合变成的新线条,而且他们喜欢自己身上的线条是别人没有的,你能画出来吗?
3、请个别孩子到前面画出自己创作出的线条组合,并给线条命名。
四、师示范讲解如何对蜗牛进行装饰?如何处理分割画面?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的画法:
(1)教师简单在蜗牛身上示范分割画面的块,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
(2)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五、师提出作画要求:
(1)在作画前先想一想:你是想帮助轩轩还是乐乐?要用什么线条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线条的`组合,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并注意点、线、面的疏密变化。
(3)安静作画,不影响别人,注意坐姿。
(4)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作品送到画展栏中进行评比,选出最漂亮的作品送给轩轩和乐乐去参加选美大赛。
六、幼儿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对幼儿创造性表现的作品及时给予肯定。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3)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画送到画展栏中。
七、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装饰的蜗牛。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轩轩和乐乐装扮的漂漂亮亮的,轩轩和乐乐都说非常漂亮,他们说你们都画的非常漂亮,决定把你们的作品都带去参加选美大赛呢!
活动目标:
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萌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观看《开国典礼》录像片段。
物质准备: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北京天安门、悉尼歌剧院、长城、埃菲尔铁塔图片若干张。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社会我们的首都——北京》、《领域活动艺术悉尼歌剧院》,亲子手册《领域活动中外着名建筑》。
活动指导:
1、出示教育挂图《我们的首都——北京》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提问:这是什么建筑?是哪个国家的?建在什么地方?天安门城楼主要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宏伟、庄重。)天安门城楼上有什么?屋檐象什么?把正面的天安门图片对折,中间有一条线,你会发现什么?(左右对称。)这样的建筑给人什么感觉?(浑厚、稳固。)
小结: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2、出示教育挂图《悉尼歌剧院》,引导幼儿欣赏。
提问:这建筑象什么?在哪个国家?建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称?
讨论:为什么建筑设计师要把它设计成象帆船、贝壳一样的.形状?(引导幼儿感受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
小结:悉尼歌剧院的外形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海景相映成趣。它位于澳大利亚。这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
3、引导幼儿发现天安门和悉尼歌剧院这两种建筑的不同之处:
建筑结构的不同:对称与不对称。
建筑材料的不同:木头、砖头与钢精、混凝土。
建筑风格的不同:古典美与现代美。
4、引导幼儿欣赏其他中外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
5、讨论:你喜欢哪一种建筑?为什么?
活动建议: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中外建筑长廊,延伸欣赏活动。
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欣赏亲子手册《中外着名建筑》,并进一步收集其他中外着名建筑。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感受生活中的美。
2、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口罩若干、水彩笔、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口罩(看PPT)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他们都戴了什么?
2、这些人为什么要戴口罩呢?
3、你喜欢哪一款呢?为什么?
4、如果是你,你想怎么设计你的口罩呢?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看。
1、老师喜欢小猫咪,所以我要设计一个猫的口罩,这个口罩有两个面,我们只要设计一个面就可以了,另一个面是用来罩住嘴巴的,以老师在口罩上做的红色圆点记号的一端放在最上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设计的。
2、我先画上小猫咪的鼻子,再以这个为中心,画上小猫咪的脸,另一边该怎么画呢?再是嘴巴。小朋友想想看,还缺点什么呢?(小猫咪的胡子)
3、你们看,老师的口罩变漂亮了哦(老师戴上口罩表演猫叫),
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口罩也变漂亮呢?
重点:告知幼儿动物的脸的两边是对称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请小朋友们用对称的方法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口罩。
2、画好的.小朋友把报纸和彩色笔放在桌子中间,把椅子塞到桌子下面,可以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动物口罩,请爸爸妈妈帮你把口罩戴上。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
四、口罩秀。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模特歌,请你们戴上漂亮口罩,我们一起来走模特路。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两两组合走模特路,展示自己的口罩。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漂亮口罩送回去我们下次再来走模特路吧。
活动目标:
1.深入了解我国的民间工艺,认识“泥猴张”。
2.熟悉猴子的外形特点,初步掌握手捏猴子的步骤及方法,大胆想象、设计猴子的动态及表。隋。
3.能小组分工制作“小猴的一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泥猴张”工作室视频。
2.动物园各种动态特征的猴子照片,猴子的剪纸作品多幅,幼儿陶猴作品若干。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通过视频,参观、了解“泥猴张”工作室,欣赏名作。
●视频的欣赏,给幼儿以动态的感受,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民间工艺之美。
2.通过看看、说说、学学、演演,熟悉猴子的外形特征。
(1)欣赏猴子的照片。
教师:说一说,猴子有哪些特点?
(2)欣赏猴子的剪纸作品。
教师:说一说,剪纸作品中的猴子在干什么? (吹笛、敲鼓、扇扇子、拔萝卜、打伞、爬树、钓鱼等)
(3)表演与设计。
教师:演一演,你准备制作的猴子在干什么?表演一下它的动作。
3.欣赏幼儿的作品,探究制作步骤。
(1)欣赏以前幼儿制作的陶猴作品。
教师:你知道这些陶猴是怎样做的"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小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
要点提示:
1)让幼儿观察、总结制作的方法,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
2)制作步骤:①捏头部和身体。②设计劫态,添加四肢。添加细节(眼睛、嘴巴、耳朵、尾巴、爪子等)。
4.集体观看制作过程录像,讨论、解决具体问题。
(1)捏塑整体造型:可以将头部和身体一起捏出来。先做一个圆柱体,再将颈部捏细些,区分出头与身体。头部可以做大些,使猴子看起来更可爱。
●捏塑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使双手变得更加灵活,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2)粘贴四肢:粘贴前要构思好猴子的动态。粘贴四肢时,想办法使猴子坐稳、站稳。 (可参考“泥猴张”创作的“喜猴”、 “怒猴”、 “抽烟猴”、 “踢球猴”、 “舞蹈猴”等)
(3)刻画表情:“泥猴张”注重表现猴子的面部表情,以猴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以猴来表现人的思维活动。
5.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制作要求:每人做一www.chinajiaoan.cn两只动态各异的猴子,和其他伙伴的作品放在一起,组成“小猴的一家”。
教师:小猴的一家在干什么?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编个故事说一说。
●由幼儿身边熟悉的人物启发创作“小猴的一家”,使幼儿创作的内容更为生活化。
(2)指导要点:启发想象,鼓励创新,提倡合作。
6.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鼓励幼儿创编“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将幼儿的陶猴作品布置在陶艺区,利用游戏时间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并鼓励幼儿编编、说说“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环境创设收集有关“泥猴张”的图片、猴子的图片、猴子玩具等布置活动室。
活动目标
1、用绘画表现自己与老人的情感联系,进一步产生关心、帮助老人的意愿。
2、向老人赠送自己的作品,体验爱心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师:家里有老人吗?你是怎么称呼他们的?你在家帮助老人做事情吗?你做过哪些让老人特别开心的事?
师:老人们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需要我们主动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比如帮爷爷拿报纸拿老花镜,或是向他们主动问好,亲亲他们,听他们说说以前的故事……虽然都是些小事,但老人们肯定会很开心,很满足的。
二、画一画。
送身边的老人一幅画:左边是我,右边是老人,中间连着一条爱心彩虹,每种颜色都代表一个心愿。(幼儿作画,要求画出人的不同特征以及彩虹的.七彩序列。)
三、送一送。
1、启发幼儿说说:准备把这张画送给谁。
2、幼儿将“爱心彩虹”画带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对老人的心愿记录在每一条“彩虹”上,最后将画送给家里的老人或年老的亲戚。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扎染与图案之间的关系,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2、通过亲身创作,了解简单的扎染方法,体验扎染的乐趣。
3、萌发幼儿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扎染花布一块。
2、细铁丝若干、调好的染料若干瓶(红、黄、蓝、绿)、纯棉小手帕20块、展板。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扎染花布,感受扎染的艺术美。
1、出示扎染花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说一说花布的结构。
2、教师小结,引出扎染方法。
二、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扎染。
1、通过分段欣赏视频,让幼儿简单的了解扎染艺术。
2、通过两段视频的对比,让幼儿知道古代和现代扎染上的不同。
3、小结:以前呀,一般只有蓝、白两色,现在有许多颜色进行套染,当然,除了颜色的`不同,还有工具、布料、扎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三、教师示范讲解,让幼儿初步知道扎染步骤。
1、教师介绍今天的扎染工具和示范简单的扎染方法,让幼儿初步知道扎染的步骤。
2、通过出示更多的扎法,激发幼儿扎染的兴趣。
3、小结:咦,不同的扎法为什么染出来都有白颜色的地方呢?对呀,扎染就是把布扎紧了,让染料染不进去,从而形成了各种花纹。
四、幼儿尝试操作,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
1、教师简单交代操作要求,幼儿自由扎染。
五、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展板上。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六、拓展经验,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扎法。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扎法,可以呈现出更精致、更复杂的图案。
七、活动延伸:
激发幼儿对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自豪感。
1、欣赏图片,激发幼儿热爱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小结:看来,我们的扎染工艺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除了扎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民间传统工艺,相信我们小朋友一定能把更多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让它绽放出更多的光彩!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扎染方法及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设计图稿,有计划地选择材料进行扎染,注重培养幼儿在扎染活动中的有意性和计划性。
为了帮助幼儿解决按照图稿选择材料、在相应的位置匹配扎染方法的困难,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最后,教师让幼儿自己进行设计与扎染,体验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层层递进,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材料方面,教师不仅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虽然个别幼儿在设计图稿与扎染方法的匹配方面还有些懵懂。但在实践中有了新的感悟与认识,如设计的“线条”图案就是扎一根皮筋所出现的图案等。在扎的过程中,细微的变化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他们在拆开皮筋、展示作品时都能主动地和图稿对比,体验到了设计、制作的快乐。
目标:
1、学习沿边线有规律地装饰伞面,能大胆地表现不同的花纹图案。
准备:
1、幼儿用书《花伞》。
2、不同花纹的花伞、水彩笔、蜡笔、剪刀、手工纸、皱纸。
3、各种装饰物、毛绒球、彩色珠片、各种纽扣、鸡毛、麦管等。
4、几幅有规律排列的花纹图案、大小不一的伞面底纹。
过程:
1、观察“伞的.世界”:
“看到这些伞,你有什么感觉:”
“你最喜欢哪一顶小花伞?”
2、讨论、演示:
出示几幅有规则排列的花纹图案:
“看看这些花纹是怎么排队的?”
学习装饰伞面:
“伞面的边线在哪里?”
请个别幼儿演示用有规则地排队的方法装饰伞面边线:
重点:一个挨着一个沿边线有规律地画花纹。
3、幼儿制作、表现:
介绍其他装饰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
鼓励幼儿能表现出与教师范例不同的花纹。
4、作品展示: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伞的世界”中展示,共同欣赏。
活动来源
我园地处南京紫金山脚下,旁边的部队营房外观都是迷彩墙。每次散步到这里,孩子们就惊叹不已:“哇,好漂亮!”“墙上有绿色、黄色、黑色,还有浅黄色!”“好像解放军的衣服一样!”“像打仗的一样!”“我知道,这是迷彩墙。”
在回园的路上,他们仍然对迷彩墙念念不忘。路上有许多树叶,孩子们一边拾树叶,一边互相交流着:“我拾到了黄树叶。”“我拾到了绿树叶。”“我这是深褐色的。”“这些树叶的颜色好像迷彩墙上的颜色。”
孩子们的发现给了我很大启发。迷彩墙就是模拟自然中的颜色,以各种不规则的绿、褐、黑、黄色块相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从而达到伪装。隐蔽的作用。想到此,我决定在迷彩墙下、大自然中组织一节有关迷彩墙的美术活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美”是体验,“术”是表现,两者必须和谐统一。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幼儿在富有迷彩特色的大自然情境中充分感知和体验,然后再引导幼儿用各种自然物装饰迷彩墙,通过绘画、捏泥、粘贴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目标
1.欣赏迷彩中绿、褐、黑、黄色等不规则的花纹和图案,了解迷彩中花纹错位、变形的作用。
2.利用收集的各种颜色的树叶,学习用点、面、重叠、错位、变形的方法装饰迷彩墙。
3.积极大胆地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颜色的树叶若干筐。
2.已掺水调和的泥巴4小桶。
3.纸板。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迷彩墙的特点和作用
1.让幼儿观察墙面上的迷彩是由绿、褐、黑、黄等颜色组成的不规则图案。
2.请部分幼儿讲述迷彩墙的构成。
3.教师出示解放军身穿迷彩服在丛林作战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感受“迷彩”的重要作用。(分析:该环节从提取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幼儿进入迷彩的世界,感受迷彩与背景色融为一体,从视觉上达到隐藏、伪装的效果。)
二、分组自由制作迷彩墙
1.利用孩子们熟悉的动画故事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制作迷彩墙的兴趣。
师:羊村村长慢羊羊打来电话说,灰太狼要开着侦察机袭击羊村,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由于有了前一环节的铺垫,孩子们纷纷说:“帮羊村做上伪装。”“给羊村做迷彩墙,灰太狼就发现不了。”
2.展示提前收集好的各种颜色的`树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制作迷彩墙。
师:小朋友们收集了这么多的树叶,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出灰太狼找不到的迷彩墙呢?
3.幼儿自由分组,利用树叶、泥巴在提供的纸板上制作迷彩墙。
活动开始前,教师提出两点要求:每组幼儿拿到纸板后要分工合作,任务分好后开始创作;创作中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泥巴弄到身上(教师会提供水和抹布)。
活动开始了,幼儿围坐在迷彩墙附近的大片草地上,按照意愿自由分组,每组领取一张废旧纸板,然后开始商量各自要完成的任务。一名幼儿拿一支黑色水笔在废旧纸板上画出迷彩不规则图案,其他幼儿就开始往图案上粘贴树叶。用泥巴代替浆糊,既能粘贴树叶又能体验玩泥巴的乐趣,孩子们非常喜欢。
三、利用迷彩墙玩躲避游戏
1.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情景。
教师扮演“村长”交代规则和玩法:羊妈妈不在家,小羊们在草地上玩耍。当灰太狼(配班老师戴着灰太狼的头饰)出现时,小羊们就在村长的带领下躲在做好的迷彩墙后面,用准备好的“石头”砸向灰太狼,把灰太狼打跑。
2.分享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分析:活动最后幼儿用自制的迷彩墙,躲避、迷惑灰太狼保护自己,既和开始部分相呼应,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需要。)
活动延伸
为进一步保持幼儿对各种迷彩的兴趣,班级开展了“迷彩创想”的区域活动,让幼儿制作各种迷彩面具、服装和道具等,并与角色游戏巧妙地结合,创设训练营的游戏情境,开展类似“真人CS”的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对于部队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迷彩并不陌生,但是真正对于迷彩的了解却并不多。教师利用孩子们的兴趣,鼓励幼儿观察周边的生态环境,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丛林迷彩”整个活动可以切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就是外观感知。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直接感知迷彩的颜色和形状组和,并且结合季节的特征,巧妙地将各种颜色的树叶融入到“迷彩墙”构图中去,提高其学习的参与性。
第二层面就是利用自然物制作“迷彩墙”。初冬的树叶不同于其他季节,可以说是五颜六色。粘树叶的泥土也是随处可见。这些平时被人丢弃的材料成为了我们重要的教育资源。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完成了自己的原创作品,并且亲手创设出游戏的环境——羊村的围墙。
第三层面就是了解迷彩墙的功用。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物,如喜羊羊、灰太狼,设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情节,让幼儿通过视、听、触觉、运动等方式充分感知、体验迷彩的功用,激发幼儿对丛林迷彩的兴趣和想象,从而使“丛林迷彩”的探索学习变得鲜活而有趣。
整个活动的难度并不大,重在突出幼儿的自身体验,较好地将树叶、泥土与幼儿的艺术活动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幼儿的创作需要。整个活动氛围轻松、有趣,幼儿专注度高。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来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脸谱小图片、歌曲视频、歌曲录音
重点:
学唱整个歌曲并尝试表现。
难点:
学习“啊”的唱法
活动预设流程:
一、歌曲导入,引发兴趣
播放歌曲录音。
师: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戏曲?京剧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师小结:京剧听起来很有力也很有节奏;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
二、理解歌词,学唱京剧
1、欣赏理解
1)集体欣赏戏曲,寻找相应的歌词图片,并尝试按顺序排列。
2)根据幼儿排列的"顺序学念歌词
2、学唱京剧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跟唱
师:大家觉得那句最有难度。
2)播放录音,教师在难点部分画符号。
师:啊唱了几拍?(引导幼儿数拍子,并感知高低起伏)
3)幼儿完整学唱
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师::这首歌唱起来可有精神,那歌里每个人都用一种声音唱,你们觉得会好听吗?
4)尝试表演
师:我们来做个京剧小演员,把这个京剧唱一唱演一演吧!(分组按角色编动作)
三、延伸:京剧脸谱
师:你们喜欢京剧里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接下来我们到区域里去画画自己喜欢的角色脸谱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西瓜的简单知识。
2、学习用蜡笔给西瓜涂色并用棉签蘸颜料画西瓜子。
3、喜欢参与美术活动,体验美术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PPT2.颜料、棉签、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通过问答方式引入活动。
天气越来越热了,天热的时候特别想吃水果,你们最欢吃什么水果呀?(苹果..)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请你们猜猜它是谁?(看部分西瓜的花纹图片)引出西瓜。
2、观察图片西瓜。
西瓜大不大?是什么形状的?(整个西瓜是椭圆形的)什么颜色的?(外面的皮是绿色的,里面包着红红的果肉)西瓜的味道怎么样?(甜甜的)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看看,西瓜切开后是什么颜色的?瓜瓤里还有什么呀?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二、示范
大家都爱吃西瓜,今天我们就来画画西瓜。出示基础图片,运用到蜡笔、熟悉的朋友棉签先用蜡笔涂色,再用棉签粘上籽的颜色,边示范边说儿歌:大西瓜,穿红衣,捡颗芝麻粘上去,又圆又大真好吃。
三、巡回指导
四、展评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运用蜡笔棉签画西瓜,生活中应多吃各种水果,才能快快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