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课教案
推荐度:
开学班会课件
推荐度:
开学班会课教案
推荐度:
论文自述
推荐度:
论文后记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主题班会课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主题班会课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班会课论文1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能不能上好主题班会课作为衡量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已逐渐进入教育者研究的视野。
但纵观主题班会课的发展,强劲不强势,学校的培养、专家的指导落实在主题班会课上显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主题班会课怎样看班主任工作能力、水平”、“主题班会课究竟能不能发挥其最大最佳教育功效”成为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从我校近年来班会课情况来看,主题班会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德育学科化,课堂是主渠道,德育学科,班会课又是主阵地。但“班主任怕上主题班会课”、“班主任上不好主题班会课”的现状,似乎提醒我们“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落脚点是不是有了偏差,因为我们少了对主题班会课的研究与行动,因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综合几年来主题班会课的听课、评课记录,对成功的主题班会课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主题班会课不仅是个活动,也是一堂课”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因为大多数班主任把主题班会课仅仅看作一项活动。
“主题班会课”首先应该是“课”,然后才是“活动”,所以它具备所有“课”的特点,甚至因为它的“活动性”又超越着“课”的特点。
既然是堂“课”,班主任在执行时就必须遵循课堂教学规范,有教案设计、学情掌握,有教学重点、难点,更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生版的主题班会课”
很多班主任在进行主题班会课时,仅仅是个旁观者,从课开始到课结束,基本没有“主导”行为,最多以表情来显示对这堂课的满意或不满意,或以小行动来协助学生完成这堂课,主题班会课全然演绎成学生的课。虽然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但这种“全放手”,其实是种理念上的偏差,尤其是主题班会课,如果班主任不参与“课”的设计,在“课”上适时的进行总结、提炼,学生表演再精彩,这堂课再热闹,德育的功效也不能得以充分体现。
三、“主题班会课没有听课者”
很多班主任都喜欢说“欢迎专家、领导来听我们主题班会课”之类的话,甚至把自己也静悄悄的放在一边当作听课者。德育是不需要听课的,德育只需要参与与行动,在参与中听、看、反思、指导、培养。
每一个进入这堂课的人,不管是谁,他只能是个积极的参与者,因为德育针对的不仅仅是学生,是所有生命体,只有在德育面向全体的时候,德育才最具感召力。
“欢迎专家、领导也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课”应该成为一种理念。
四、“主题班会课需要准备,但不需要精心准备”
主题班会课不同于其它的课,精心准备会破坏德育应有的现场感动、即时震撼,对德育而言,它越自然、越原生态,就越具有生命力。
很多班主任为了上好主题班会课,不惜反复试教,课虽然进入了预设好的程序,但德育沦为了一场秀,学生的道德体验将大打折扣。
但主题班会课不是不需要有所准备,班主任应该在“课”的设计上多下功夫,主题的确定,形式的选择、氛围的营造、主持稿的揣摩、总结语的提炼等,都需要班主任的倾心参与,既不能全部甩手给学生,也不能一揽子全包,应充分运用班集体集体的智慧。
五、“主题班会课不同于表演课”
一些班主任会把主题班会课的成败归结于学生有没有文艺细胞、文艺能力,这又是一个理念上的偏差。尽管班集体中优秀的节目支持人、优秀的表演能力会给主题班会课增色不少,但我们不能以学生表演的成败来衡量主题教育是否到位、德育实效是否明显。
学生表演是作为主题教育的有力支撑,才出现在主题班会课上的,它重在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强化学生内心的道德体验,它需要学生真情的流露来张扬学生的德育需求,“主题”才是这堂课的根本,表演仅仅是个形式和辅助。
六、“主题班会课‘主题’要明确”
这是个大问题,主题班会课成功的首要因素在于有没有明确“主题”,并通过有效手段加以表达,以在班集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学生内心与行动的道德体验。
很多主题班会课都偏离了这个方向,要么“主题”太大,要么“主题”太散,一堂课中使学生的道德情感无法聚焦在某个点上,形成冲撞、共鸣,德育的无所适从,也就造成它的实效性大大减弱了。
要使“主题”明确,班主任必须要学会写“话题作文”,在话题之下,选中一个点,然后精心组织材料和内容,聚和所有的力量加以渲染、突破,这样才显班主任的智慧,才更符合学生德育成长的历程。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成功的主题班会课,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会上一堂优秀的主题班会课。
“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领域,真正落实对它的研究与行动,德育才能彰显美丽。
主题班会课论文2
一、班会课现状呈现
1、“炒冷饭”:内容枯燥
许多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只是津津乐道班级在学校考核制度中的表现,对其中的得失分原因“深入剖析”。或者班主任成了学校的“传声筒”,传达一些通知和布置相关任务,单调的内容对于好冒险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就像“冷饭”——无味。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总是反复去炒这碗冷饭。
2、“一言堂”:形式单一
由于多数班主任将上述那些枯燥的内容作为班会课的内容,于是就决定了在班会课上的“一言堂”。不管是通知事情,还是对班级日常行规方面的点评,都是由班主任一个人主讲,学生则成为完全的被动者。如此单一的形式只会让学生觉得
班会课无关痛痒。
3、“不领情”:可有可无
内容上的.单调和形式上的单一让学生觉得班会课是可有可无的。在实际中的班会课上,我们不难发现会有部分学生只管埋头看书,有的在奋笔疾书,有的在看报纸等消遣。这些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班会课的现状,同时也对班主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班会课的利用率及博得学生的喜欢,是班会开展的当务之急。
二、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探索
1、紧贴时代脉搏,拓宽学生视野
社会是一潭活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到国际事件,小到生活琐事。这些是求知欲很强的中学生的“大餐”,可以作为班会课的主题,来拓宽他们的视野。
比如,本校的一位班主任在“国庆60周年”之际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班会课。通过小组知识竞猜,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祖国;通过播放最新的阅兵仪式彩排视频,让学生领略军人的风姿和祖国的强大。
2、配合学校工作,德育渗透其中
每学期,政教处在德育工作上都有不同的重点指向,这既是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同时也为班主任提供了工作方向。班主任可以将之吸纳为班会课主题,通过班会课的平台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校举行“读书节”活动时,本人上了一节“悠悠书香,伴我一生”的主题班会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阅读过的一本书交流感受,让他们明白读书之于人的重要意义。
3、根据学生所需,对“症”下“药”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中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同,而班会课主题的确定就是根据学情来定的,即对“症”下“药”。
由于本校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缺乏“感恩”之心,于是本人上了一节“让爱发光”的校级主题班会课。通过《养老院墙上的一封信》,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无私;再根据班上学生的真实故事自编的《母女聊吧》,让学生思考如何与父母沟通。学生所欠缺的,正是主题班会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主题班会的价值所在。
主题班会课是班会课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大大提高了班会课的利用率,并且使班会课真正成为德育的主阵营。只有确定有价值的“主题”,主题班会才能真正成为德育工作强有力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