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言行不守规矩,超出常理的人,人们会指责其“出格”。这乍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儿,在“不以规矩不成方园”的中国,你似乎就得老老实实的待在“规矩”这个“格子”里。
生活中有许多由“规矩”形成的“格子”,有的一旦形成,经年累月,深入骨髓,流进血液,便形成了思想和观念,成为了人们的行之法言之范。于是生活有了可以评判的依据,举止有了赖以遵从的准则。万物在在圈定的“格子”里生活,混乱变成了有序,纷扰开始统一。老百姓愿意在“格子”里图个安宁,统治者借用“格子”来安抚天下。“格子”在生活中幻化出无穷的魔力。
中国的思想“格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开始诞生,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经过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演变,儒家思想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成为很完善的礼治社会规范,以至影响至今。不可否认,它对人们道德形成,修为的提高产生了极大作用。然而,正如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越完备的思想对人的禁锢也越严密。人虽然不可能超越“套中人”现实,然而不能重蹈“套中人”可悲的命运。
作为一个学生,我不得不联想起中国的“格子教育”。千年的科场上,考生们便在一间间格子里琢磨怎么写下“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的限制愈益严格,给无数学子上了一把无形的坚固枷锁,以致
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如今的应试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现代科举”?中国的孩子从小无不被一套教育方法管束得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规规矩矩。上课要端正的坐着背着手,作文要揣度老师意图,不能出现“异端邪说”。莘莘学子面壁图破只为成绩,希望能以此进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于是乎,分数的重要性被过分放大,成为学生一生转折的关键。在此体制下,中国教育似乎特别青睐记忆力和模仿能力,而被视为“出格”的创新能力忽视了。而相比之下,美国等西方教育会鼓励孩子用新奇的想法回答问题,会对一张在我们看来糟糕透顶的彩笔画表示惊叹。而正当中国教育对此嗤之一鼻时,那些孩子中已经成长有了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我们诺贝尔奖得主的历史纪录仍然是一个狼狈的“O”。这个代表一无所有的数字见证了对中国孩子创造力的抹杀,见证“格子教育”的失败。
其实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不少“出格”的人,也曾建立过许多功业。我看到武则天身披龙袍,威严而高傲地俯视俯首礼拜的群臣;我看到李白挥舞长剑,吐着酒气吟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如今,我看到韩寒敢以七门功课不及格而凭言人之不敢言来影响众人。然而在几千年讲究端方有致的正统思想教育下,这样的人相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实在是太少了。
我人微言轻,但我还想对很规矩的中国人大声呼吁:是时候出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