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在诗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仙李白也曾写下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自古以来便是情至深处的代名词,对我而言更是如此。
久居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内心难免有些压抑。而这时我便会想起灵魂深处的记忆,那月夜下的幽路。而每逢思忆,仿佛有一种情感如春起之苗在脑后逐渐增长,我知道,那是我的乡愁。
我听从内心的呼唤,伴着叶的飘落万物的凋零回到我挚爱的故乡。我先是来到熟悉的小院,探望我的外公和外婆。在与外公外婆共进晚餐之后,我便在外公外婆的叮嘱下推开院子的门,准备向记忆中的地方走去。
我推开门便被眼前这寥廓的景色所迷住。只见南方满月当空,本应漆黑如墨的深秋夜空,在这皓月所散发的光辉映射之下,呈现出幽邃吸人的墨蓝。在这等光辉照耀之下,能散出光芒的星儿屈指可数,可在这时又不乏一种美感。
月光照亮外婆家门前的水泥路,给这深秋的世界披上一层轻薄朦胧的细纱。我沿着小路按着记忆向那心念已久的地方赶去。或是我比往日快很多,但觉不多时,在一个坡下,水泥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泥沙小路。这正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眼前一条小路延伸到黑暗之中,在旁人看来有些许阴森恐怖,可在我眼中是那么的亲切熟悉。
我强忍内心的激动,踏上了小路,脚下传来的是细纱的绵软和泥土的厚实。这种感觉不知比走在那沥青水泥路好上多少倍。在小路上前行,更能体会出一步一个脚印,也更“接地气”。我用鼻子轻轻一嗅,鼻腔里是泥土的味道,是故乡独特的泥土的味道!
我生怕行走太快而错过美妙的秋景,仅缓缓踱步向前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时是最能体会到的。小路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但尤属深秋悲寂又带有一丝生机的景色最为契合我的性格和审美
观念。走着走着,忽觉右腿略有湿润,低头一看,原来是被路边泛黄的草叶上的露水给润湿了,倒有几分“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意境,也便知晓靖节先生为何独爱田园生活了,这等美妙的感觉,不经历是体会不来的。
我继续走着,四面寂静无人,夏虫早在深秋的凉风中消弭了生机,耳畔也只有细微的风声、脚下的嘎吱声和自己心跳声。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写那样:“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现在也是处在这样自由的状态。
我又以缓慢的速度前行,映入眼帘的是树林,小路在它们中间穿过,到时像极了恐怖电影里的情节,可我不怕,一个人对自己的故乡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我沿小路来到树林之中,两侧是长着眼睛斑纹的杨树、一叶知秋凤凰栖息的梧桐和象征着夫妻好合的合欢。空气中满是树脂的味道有些淡淡的香气。时至深秋,树上仅留下几片形单影只的黄叶,它们的枝干向上擎起,高大的树梢间又有几团模糊的球形黑影,那是鹊鸟的家。月光下彻,清秀的合欢的倩影装点在这小路上。
又走一阵,小路骤然不见,原来我已绕了一圈,我像是突然被抛弃的孩子,无助得了在那伫立良久才回过神来。我咂了咂嘴,回味着月路给我的美妙的感受,如同品尝了珍世佳酿,我忍着再绕一圈的冲动向外婆家快步走去。心中不断提醒自己:美景虽好,多了会醉,一次就好。古人云“食色性也”,就是说喜好美好的东西是人的本性,这也许是我心念小路的原因吧。
席慕容先生的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浅浅的海峡,而我的乡愁是这皓月当空、两侧树拱、四时景异、一人独游的故乡幽路吧。唉,离愁和乡愁,一个是现在离开小路,一个是回到城市之中。果真最是故乡月路幽,幽得我心泛离愁,乡愁催我回看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