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要做一个有“规则意识”的人。在我看来,树立这种意识的前提是要先立下合理的规则。社会就像游戏,如果缺失了合理的规则和负责的“裁判”执行规则,人们便不可能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人内心的“觉悟”和“意识”的产生不会凭空产生,而应基于客观存在的规则之上。
众所周知,“中国式”过马路早已是老生常谈,也是公认的证明中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的典型例子。人们在佩服外国人各种遵守规则的表现的同时,也逐渐认同自己国家的人“没有素质”这一说法。但是,人们并没有想过,外国人之所以不像许多中国人一样闯红灯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国外在闯红灯这方面有着严格的惩戒制度,一旦犯规闯了红灯,将面临着严厉的处罚。时间一长,“不闯红灯”便潜移默化地印在他们的脑海。而中国,正是因为缺乏了这样的制度和执力,“中国式”过马路和横冲直撞、见缝插针的车辆屡试不爽,才让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俨然成为常规。
国外的许多规则或制度完备,且得到了严格的执行。比如在中国成为老大难的尾气排放问题,曾经在英国也出现过。因为雾霾严重,英国一度成为世界闻名的雾都。1968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并且严格执行。关停煤炭企业、要求工业企业必须加髙烟囱、规定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在这些刚性政策面前,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减少放缓,空气污染明显好转。关停煤矿企业等措施都有严格、明晰的规定和执行办法。这项法规在空气污染整治方面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到1980年,短短十二年的时间里,伦敦已由原来一个月即因雾霾杀死4000多人的“雾都”,变成“雾日”降低到每年5天,摘除“雾都”的帽子,逐渐恢复了蓝天绿水的良
好生态环境。
但在中国,至今环境污染依然是令人头疼、难以治理的问题。人们普遍没有规则意识,排放违规、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勒令整改后,依然卷土重来的现象在新闻中屡见不鲜。这固然是人们没有规则意识的缘故,但规则中存在的漏洞让人有可趁之机、规则中不明晰之处无法落实到位、在执行规则中存在着的不作为,不都是规则被漠视、问题积重难返的原因吗?我们习惯于谴责企业主没有公德心、只为牟利、缺乏规则意识和良知,但没有合理的规则和坚决的执行作保障,何来规则意识根植人心?人性趋利避害,规则与惩罚存在的必要便是引导人们权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作出让步,让整个社会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为社会成员接纳,潜移默化为内在的行为准则,形成规则意识。而缺乏合理规则和执行裁判的我们,又拿什么去树立“规则意识”?
所幸近年来,我国对各项法律法规开始完善,并监督落实到位。人们也开始对“规则”有所敬畏,生活中便不难觉知。饭店里“禁止吸烟”的告示牌不再被当作摆设,还增加了“控烟监督员”去劝诫吸烟者,人们也从最初的“被罚款”到自觉掐灭烟头,饭店里“烟雾缭绕”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样,在地铁站里,进出地铁时推推搡搡的情况本是家常便饭,但自从地铁站里出现了显眼的“让”字宣传标语,许多志愿者从旁指挥,入地铁的人在车门打开后会自觉在车门两侧站成两列,等下车者出来后再进去,渐渐已成习惯。一些地方已开始由交警和志愿者试行闯红灯要罚款的规定。“规则意识”正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不仅人们对规则愈加重视和完善,而且还有众多“裁判”的监督和执行。相信有了合理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假以时日,“规则意识”终将植根于人们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