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去时,从未想过对我们所有的一切告别,也从未想到叮嘱他们常存于世。直到再回来,我们才发现,已经没有事物能证明我们的存在。此地,已不属于我们,我们,已毫无归属。
这不仅是刘亮程的孤独,更是我们全体的孤寂。我们在脑海深处一次次临摹那家乡的倒影,作为远走高飞时身后的风筝线,妄图有一天得以回归。可当我们真正回到那里,清晰的记忆变得模糊,曾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夜半梦醒时分反复念叨的地方,就这么飘忽不定了起来。等到多方打听确认无误后,我们不得已发出一声哀叹:“家乡到底是回不去了啊!”
是啊!回不去的是家乡。家乡注定是令人永世难忘,却又无法回归的。他不是一个国家,一个省份,也不是一镇、一村,或是一街、一路。他不是邮政能寄到的地方。因为,他是铭印于脑海之中的那段令我们刻骨铭心的时光啊!这也正是龙应台在《目送》中对其老年痴呆母亲的描写。吵着嚷着要回家,而她所描述的正是自己年轻时的景象。回不去的,终归是家乡……
不由想起了几篇关于回大陆还乡探亲的台湾国民党老
兵的报道。这些报道中老兵的反应惊人的雷同。他们无一例外地先是欣喜,后是疑惑、震惊。最后更是失落与茫然无措。他们不约而同地唉叹:“回不去了!”是呀,回不去了,他们心中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定格在他们离别前的那一刻,深印脑海,魂牵梦绕千百回,可也终是回不去了。
我们爱着自己的家乡,是因为那是我们所认同的,能证明我们存在的地方。在那里,以时间为轴,与我们相关的一人一事,一砖一瓦,都是一个个点。连点成线,便是我们所认同的那个自己。而珍藏家乡,倒不如说珍藏自己所爱的自己。
这也便是为什么我们回不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着点在消散,总有着线在失踪。而那缺点少线了的,终不再是那个完美的自己。于是我们拒绝承认那个不再完美的自己。于是封存那份完美,封存那一段时光。而那时光,正是我们回不去的家乡。
家乡,是回不去了,但有何必回去呢?完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生之中,有幸经历过完美,并珍藏于心,并能时常回味,便已足够。至于回不回得去,已是次要。有完美的珍藏,便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