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唱起这支歌,便想起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流行于很多民族地区,有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者防止毒虫孳生。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在端午
节那天,人们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者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还有南方过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