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出自被人们称之为“亭林先生”的顾炎武之口。无论是古代的老百姓,还是现在的人民,都被他热爱祖国的精神,和魅力所折服,对他称赞不绝。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千灯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写下了名贯古今的著作《日知录》《天下群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他不忘先祖的遗训,与一支义军一起南明抗清。他做这些全是为了国家着想,为国家做贡献。正是因为顾炎武的这些英雄事迹和精神品质,后人才编出了昆剧——《顾炎武》。
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也是受文人雅士,艺术专家精心呵护的戏曲品种。昆剧主要是以弘扬品质精神为主。
编剧罗周说,自己在编剧过程中“努力接近顾炎武伟大痛苦而孤独的灵魂。”从这句话中,可见顾炎武的一生是多么崎岖和坎坷,对国家又付出了多少宝贵时间和心血啊!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郑泽云说:“《顾炎武》运用全新的机制,打造艺术精品,是演艺集团和昆山市近几年来卓有成效的探索。”又可见这部昆曲的震撼性。
昆剧《顾炎武》一共有六个场面,这
六个场面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顾炎武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分别是《思归》《决母》《惊牌》《对狱》《荐试》《问陵》,主要讲了顾炎武临终前的回忆。精彩的唱念做打和表演给观众生动刻画了顾炎武的精神品质。其中最能表达出顾炎武内心情怀的,当然要数《思归》和《问陵》了。
《思归》讲的是清康熙二十一年,客居山西的顾炎武有心还乡,因年老体弱,骑马时不慎摔下马背。临终前他的口里不停地呼唤着母亲,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于是回忆过去,也因此有了接下来的五幕。让我最感动的,是他第一时间会回忆起的祖国,我也不仅对顾炎武大为感叹一番。
《问陵》讲的是年迈的顾炎武只身来到明孝陵,与康熙不期而遇。他们谈论着更替变迁,心中包含着无限的苦难和屈辱。谈论中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旷世警言,又不禁对世界发出了叩问:“何谓亡国,何谓亡天下?”这些话语深深地震撼了康熙,对顾先生有了深深敬仰之情。可见亭林先生即使逝世,也不忘记自己的祖国,想长眠在祖国的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