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是一种包容,如水一般包容万物;让,是一种化解,如清风一般化解仇恨;让,是一种宽恕,如母亲一般宽恕子女。让,是一种处世准则;让,是一种君子之道;让,是一种人性之美。
有时候,让,比武力更易化解矛盾。
古时候,有一名武夫千里迢迢赶回家乡,去看望妻儿,但家乡的那个村子被长江一分为二,要回家就得坐渡船。
武夫赶到后,一趟渡船刚刚出发。武夫站在原地,手指着船:“你给我回来,我还没上船!”
船夫原本心情就不好,听这么一介莽夫如此无礼,心情就更坏了。任凭武夫竭尽全力叫喊,船夫仍不搭理。这时,船舱里一位老和尚发话了:“这位施主,你行行好,载他一程吧,他也是归家心切才如此。”
船夫见说话的是一位老人家,又是出家人,便不好拒绝,只得极不情愿地掉头返回。
武夫上了船,向四周围看了看,扬起手中的马鞭,重重地打在那位老和尚头上,大喊:“秃驴,起来给老子让座!”老和尚头破血流,鲜血顺着脸颊淌到了地板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似乎战争即将爆发。所有人都瞪大了眼,既不敢上前劝阻,也毫不掩饰心中的愤怒。武夫也似乎
意识到了什么,脸色也不太好了,他低下了头,但为了尊严,他并未道歉。
老和尚说了一声:“阿弥陀佛!”随后,他站起了身,擦了擦血,拍拍身上的尘土,起身把座位让给了武夫,武夫有点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等船靠了岸,老和尚在河边洗了洗脸上的血渍,他身边的小和尚愤愤不平地问:“师父,您是少林高僧,武艺高强,对付他绰绰有余,师父为什么不还手呢?哪怕让我教训他也行啊!”
老和尚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说道:“惊涛骇浪能拍沉船,却难以淹死会游泳的人;武力能让人暂时闭嘴,却不能让人永远心服口服。一个有修为的人,应当像水一样。当水平静了,就是一面镜子,别人会从你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即使那个武夫没道歉,他心里会为他所做的事感到愧疚,这就足够了。上善若水,包容万物,这点小伤,我为何要有报复心理呢?如果我们不退让,与他相斗,这武夫必定不是我等对手。但是,掌脚无情,刀剑无眼,难免会伤人伤船,那样的结果,比现在的结果不是更糟糕吗?”
小和尚双手合十,低头作揖:“师父,我明白了。让,就是慈悲,就是拯救,就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