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画卷,我心中还想着那画面:一只鸟儿啄住一条蚯蚓的头,而那条蚯蚓的尾巴绕紧了小鸟的尾巴,两只动物缠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小鸟如果你放开那蚯蚓,前面可能有更肥美更丰盛的午餐,何必将生命浪费在这里?你为何学不会变通?
想当年,鹬与蚌相持相争,互不相让,不会权衡得失,而被大笑而来的渔翁一并抓住,拿走了去的故事,难道还不够鲜活吗?还不够现实吗?还不够明了吗?
《楚辞·渔父篇》中记录着屈原大夫受到百官排挤,国主更听进小人的谗言,将屈大夫(时任高官——三闾大夫)流放至那时偏远的汨罗江畔。他的身体一日比一日枯瘦,面色越来越黄。虽依旧挂兰菊,却也日迹消瘦。他边走边叹,叹国家,叹人民。他的心情如何,心境又怎样,是我无法完全猜到的。也许,他会想:亲近也罢,疏远也罢,我如孔仲尼所说的一般“待价而沽哉”也罢……也可能是:这个国家的君主空黄袍加身,却无能领天下,无智识贤才。
这时渔父出现,他一边划船一边放
歌,屈原疾走而上。渔父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与斯?”屈原回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是人们崇敬的屈原思想。渔父笑得更甚:“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是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变通,变通……屈大夫肯定不乐意,在自己观点的立场上不认输,回话:“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时渔父不再说什么:“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踏歌而行,不复返。屈原终以残躯投江河。
鸟儿,如果你会变通,怕是会吃得饱饱的;鹬与蚌,如果你们学会变通,怕是渔翁怎么也不会轻易地得利;屈大夫啊,如果你学会变通,那也不会轻易投江吧。
人生在世,请舍弃执念,选择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