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常常对我说:要孝敬老人,尊重长辈。我不懂,怎么做才算是孝敬长辈呢?给爷爷、奶奶拿报纸,给姥爷、姥姥捶捶背,给爸爸、妈妈递水果?我有点迷迷糊糊。
后来,我上学了。一年级的时候,姥爷每天放学都来接我,帮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我像个“小豆丁”,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跟在姥爷后面,看着他宽厚的背,心里特别踏实。回到家,姥爷就走进厨房,忙来忙去,和姥姥一起为我做晚饭。姥爷总是笑呵呵的,有力的臂膀端起炒锅,看那蔬菜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阵阵香气……那时的姥爷身体棒棒的!我更是愿意跟着姥爷到处走,和姥爷一起真是很开心。
渐渐地,姥爷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那么健康,不是今天头有点晕,就是明天腰腿疼痛。而我则一天天长大了,力气也变大了。每次姥爷帮我背书包的时候,虽然他还是很高兴,可是腿脚却不那么灵便了,总是蹒跚而行。有时上公交车都要费好大的力气,虽然手扶把手,但脸却憋得红红的,手上的青筋也鼓起来,好似一道道岁月的沟壑。这时候我会在后面使劲推扶他,才能借力蹬上台
阶,然后站在车座旁喘着粗气,半天才能缓过来。我则踮起脚,帮着他擦额头的汗珠,自己拿过书包。看着他日渐微驼的脊背,我开始感觉到:这书包是沉甸甸的……
现在我已经六年级了,姥爷还是经常来学校接我,但此时我会自己背起沉甸甸的书包,牵着姥爷的手,随着他的节奏,一起慢慢行走。在过马路的时候帮他看车,提醒他走人行横道,就像他当年教导我一样;上下车的时候,主动提醒他注意脚下,再用力托着他的腰臂扶他上车。姥爷常常会轻抚我的头说:“我的外孙长大了,懂事了!”那皱纹里是满满的笑容,夹杂着欣慰与欣喜,还有一丝丝的失落与低沉。我的心里甜甜的,可是,但又觉得有点苦涩。我想,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经懂得了妈妈告诉我的“要孝敬老人,尊重长辈”是什么意思了。这些中华传统的美德,它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就如同我放学路上的时光,还有姥爷那微驼的背影、颤抖的双手、疲惫的脸庞,都让我明白了孝敬和尊重背后的意义。
我爱姥爷,也在用心灵和行动,去回报那些永远存在于我生命中的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