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鬼院”到“棋院”
从小在军队大院里长大,可以说对这里了如指掌,军队大院里的一处阴森的小院子,是我常去的地方。
不必说两排高大的树在两旁遮住了天,红色砖搭成的二层小楼,地上一层树叶;也不必说楼房墙上的一层灰尘,杂乱草丛中的一声声蝉鸣,单看小院门前一片,便已觉阴森无限。门已经坏了,不争气地倒在一旁,上面锈迹斑斑,门上雕镂着各种各样的花纹,虽然还有些艺术气息,但总让人觉得有些压抑。伙伴们都叫它“鬼院”。
小学一二年级发现这个地方,好奇心的驱使让我常常到那里去,却只敢在门口看上一眼,依稀看到一棵大树,赶紧跑出来,眼睛四周环绕,心惊肉跳:会不会有鬼跟出来?哦?好像没有?是不是只是因为我看不见他们?
好奇而又紧张的感觉让我对这里又爱又恨。三四年级,这个地方在我们伙伴间传开了,大家常组队去“探索”。比自己一人好!但时常的情况是,刚刚迈进一条腿,就会有一个人“啊”地一声吓我们,然后所有人都跑出来,队伍一哄而散。去过很多次,但最多也就走到一半,也许是因为那种神秘感,“鬼院”始终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不知为何,家人让我去学围棋。也许是
因为作业没写就跑去玩耽误了学习吧,也许是因为我们得喊叫吵到院子里的鬼吧。至于原因,我无从考证。但我知道的是,我将不能常到“鬼院”去了。别了,我的“鬼们”!别了,我的大树和虫子们。
棋院的老师姓郑,是极为严厉的。特别是教棋的时候,谁要是下了招愚棋,或是走了神,手中常挥舞的大扇子一合,让你伸出手,“啪”地一声,看看手心,准是通红。我不是那种坐得住的孩子,因此没少挨板子。
老师在大围棋板讲题时,于我们是很相益的。我坐不住,大的动作又不敢有,一边在桌下抖腿,一边拿起一颗棋子,往棋盘上拍。力度要把握得很好,不能让老师听见声音,要挨板子的,但要是拍不出一点声音,又失了那份乐趣。我曾控制不好力度,结果全班人看向了我,瞬间被重重打了一板。
每次课间,我们会到下面的一条长廊玩,长廊旁有几棵树,我们有时摘下果子互相砸着玩,有时就是疯狂追跑。老师这时倒是不管,只是突然一声呼啸的“上课”让我们一涌回教室。
围棋勉勉强强混了个业余三段就不学了,“鬼院”的神秘感也不觉得神秘或是阴森了,但时常也会想起,那是童年留下的回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