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月光投影于书卷上的文字,映照出一片霜影,使我想起我的外婆。
她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深深的皱纹沟壑有岁月的痕迹,鬓角上总有雪白的发丝,眸中有睿智的神采。声音不大却富有气势,在岁月的长河中久久回荡,久久不息,余音绕梁。因为爸妈要上班,幼时的我总待在外婆家,与清风明月一起,度过诗韵悠长的童年时光。
月夜,月光如水,幼小的我伏在她膝下,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手中的《唐诗三百首》,用稚嫩的嗓音一字一句,卡顿却又认真地读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抬起头,灵动的双眸像古井水波,盈盈荡漾。“外婆,霜是什么呀?”“霜啊,是秋天从天上降下来的东西,白白的,亮亮的,覆在叶子上,以后秋天了,外婆指给你看。”她摸了摸我毛茸茸的小脑袋,温婉而安详。我开心的点了点头。
就那样,她的诗,教会了我“霜”,秋霜的霜。那年秋天,她果真带我去看过,在秋日的丹枫上,白白的,亮亮的。那,是多么纯洁高尚的霜啊。
小学时的暑假,正值八月盛夏,楼下的藕花开的正盛,水中映照着她娇美的倩影,姿态袅袅婷婷,像是小鸟依人正值豆蔻年华的芳龄少女。厨房里,我搬来小板凳,坐在她面前,一边看着她剥莲子,一边从盘里拿几个剥好的莲子吃起来。入口微苦,但又在瞬间回甜,清凉爽脆立即如藕花肆意的芬芳般溢满了口腔,让人久久铭记。外婆一生平平凡凡,并未做过什么
惊天动地的大事,好似莲子,平淡却又让人无法忘记。她用布满皱纹的手从盒中拾起一颗莲子,轻揉几下后剥开它碧绿的外衣,露出温润如玉的肌肤,细腻滑嫩,再轻轻放入盘中,与它的小伙伴一起静候时光的流逝。我忽然有些怜香惜玉,便不再吃,而是静静的欣赏。
楼下的荷花还在盛开着,没有任何限制,自由如风般地怒放着。忽然,一阵清香吸引了我的注意,外婆的莲子粥煮好了。抿上一口,清香细腻。莲子软糯,糯米轻甜。它从几千年前北宋周敦颐的古文《爱莲说》那里,为我捎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讯息。
她的粥,带来了她的诗,就那样教会了我莲子的莲。那,是多么清正廉洁的莲啊。
初中了,儿时时光如同一段芬芳的往事,在记忆中流转,却再也无法回去。但,她的诗,却一直铭记在我的记忆中,使我越发爱上文学,爱上中华民族的经典。在幼时的每一刹那,直至现在,她用她的诗教会了我乐观向上,教会了我坚韧不拔,教会了我勇往直前,教会了我不慕名利……她的诗,也让我的语文成绩,如长风破浪,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之势,越来越好。
从前,时光是慢的。丹枫上有清亮的秋霜,空气中有芬芳的荷韵。时光啊,它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如同一个旁观者,静静注视着世间变迁,迎接一件又一件红尘往事。但我愿意,在记忆中停下脚步,重遇那段或许回不去的岁月,重遇儿时她的诗,重遇那个影响我的人——外婆。
推开窗,是如诗的生活,是诗意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