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即将上小学的弟弟。今天妈妈交给我一个任务,那就是教弟弟识字,并在她回家后互相给对方打分。
我拿来四十多张识字卡片,唤来了弟弟与我一同坐下,随后我拿着卡片帮弟弟捋了一遍,滤出了他认识的字。随后我拿给他一张写着“石”字的卡片,这个字他经常与“右”字搞混,我便给他讲解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出头和不出头。弟弟似懂非懂地看着我点了点头。最初,我是拿着八张卡片教,带着他读三遍字音,再带着他组四组词,并讲解意思。但妈妈出门后10分钟,他就坐不住了。一会儿举举胳膊,一会儿扭扭屁股,一会儿抖抖腿,一会歪歪脑袋的,就像椅子上有针扎他还是有火烧他似的,讲什么他也听不进去了。
于是,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训斥了他,并告诉我学十分钟后再让他休息。打完电话后,弟弟坐的正了些,虽然还是记不住,但我还是先让他休息了。
十五分钟后,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休息前记不住的,现在竟然都能记住了。我记下了“劳逸结合”这个办法。
上一批都记住了后,我又拿出了八个让他认,可这次他字音记不住了,组词也记不住了。于是我只好改变方案主攻认字,副攻组词。这样果然有效率多了,但一组词组后,他就又记不住了,于是我采用了之前的方法——让他休息!
但这次,劳逸结合的方法貌似也不管用了,休息后还是记不住,而且又有了之前的“不想学”的表现,我告诉他说:“你学习是为了你自己学的,我只是想让你上小学时不比人家认得字少,你想想,到时候大家都会的字,你不会那多尴尬。但如果人家不会的字,你会,那多骄傲啊!”弟弟听完后从一开始的“不耐烦”“气愤”到现在开始有些想认真学的意识了。
由我又换了个方式,利用汉字自身的特征特点展开讲解,让他能有印象,尽量记全。比如:“尖”这个字,上面是“小”字,下面是“大”字,那么上面小下面大,是不是就是“尖”的体现呢?“慢”中的“竖心旁”就像老人的拐杖一样,而“又”的“腿”又短,那自然走的就慢了……
这样转换方式一讲,弟弟也来了兴趣。就这样从两点到五点半,这三个小时,弟弟认识了34个字!
就在我认为这次讲课很成功时,谁也没想到,妈妈回来后,弟弟自告奋勇的展示时,竟然有十多个字是不认识的!
最终我们相互给的评分都是60分。弟弟说是因为我老让他坐直,我太严厉了。我觉得弟弟的学习态度还要加强。不过,总而言之,这次的教学任务应该还算是成功的,我们来日方长嘛~而我下次也会温柔的教他,我也相信弟弟下次能学得更认真更努力的!我们相互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