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许多共享资源层出不穷。但是,一定所有东西都能够共享吗?
在一个平静的下午,我正和往常一样收拾书包,桌上摊开着一张订正完的数学卷子。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缓缓停在我的座位旁。我抬起头,发现是坐在前面的同学,正仔细端详着我的数学卷子。
“你订正完了?要不然借我抄一下怎么样?”她先开口了,“我保证明天一定带过来。”她的语气近乎恳求。想都没想,我立刻拒绝了。“你看这都什么年代了,有共享单车、共享书店……据说连雨伞都能共享,你就不能共享一下你的作业吗?”她开始滔滔不绝。我顿时语塞,她说的好像有点道理,这确实是共享时代阿!
心中的念头动摇了,我拿起桌上的卷子,正犹豫着要不要给她。一阵清爽的微风从窗户缝里挤进来,在闷热的教室里凭添几分凉意。我猛然惊醒,伸出的手更加坚定,同学的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意。
令她猝不及防的是,我迅速将卷子塞进包里,干净利落的动作像离弦的箭,她成了张惶失措的惊弓之鸟。她怔了一会儿,立刻反应过来:“你也太小气了吧!我又不
是借不到!”她头也不回地向另一个同学的座位走去。你要真有本事,就应该自己做出来,而不是抄别人的。我望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想。
诚然,这是一个共享时代,公共资源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对于资源的观念。和所有事物一样,这种改变有着它的利与弊。
虽然这种“共享”的生活方式能使每个人作为个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并获得最便捷的生活,但这仅限于物质上的。精神层面的思想、成就之类是万万不能“共享”的。试想,作家们如果没有自己的构思与感慨,一味抄袭别人的作品,文学的时代将会停滞,变得呆板而死气沉沉;科学家们如果没有自己的探索与创新,仅仅依附于先人的创造,科技的时代就会止步不前,人类的文明将不再进步。
所以,即使生活在共享时代,也不能因此懈怠了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要因为标准答案而放弃自己原有的观点,更不能从此高枕无忧,而无法及时应对突如其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