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25日杨绛先生逝世,中午朋友圈开始涌出无数缅怀先生的作品,仿佛所有人都变成了杨绛的粉丝和文艺小青年,信息传递之快令人膛目结舌。从那时开始有一段所谓杨绛先生百岁感悟便火了起来: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但当我们沉醉在这段话时,却被证实这段话出自一个无名小卒。信息碎片化的生活令我们失去了辨别真伪的能力,三人成虎,亦假亦真。我们只会认同看上去很有道理实际并无内涵的心灵鸡汤,却不会自己思考。在这样的年代,我们能轻而易举复制别人的学习成果,却忘了很多东西并不能复制。
每天看十几条新闻,读半本名著,阅读十条别人的学习方法,背诵五条好句,你总能找出时间做这些事情,这是我们以为的不碎片化阅读,但不管你看到什么,都是眼过了了,心下匆匆。你觉得你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你觉得看过一段文字而受益匪浅,你每天都觉得你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认识,但是这大部分都是错觉。碎片化的阅读就是碎片化生活的一大特征。
碎片化阅读和块状阅读的区别不在于时间而在于体系,我曾经是碎片化危害的坚定反对者,也曾经是其支持者,但我明白阅读形式不重要而在于态度。我曾经非常喜欢某一个作家写的关于古诗古文的鉴赏书,他给我摘录了许多优美的文字,运用他朴素的语言和别具一格的欣赏方式诠释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让我不断沉浸其中,时不时地翻阅,那时候我以为他与那些只知道在网上分享空洞无力的句子的人不一样,但事实上前者给我喝得是山野老鸡汤,而后者给我灌的是劣质假冒鸡汤。他们的文字都是讨好那些懒得看书懒得学习系统知识,却空想着有文化有内涵的人。这也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即使你看过厚厚的一本书,那些零乱的信息却没有真正地到你脑子里去。所以越懒的人,生活越碎片化。勤劳起来,少
喝心灵鸡汤,多做实事,少空谈。
这是当下中国的一种反智主义,有多少人的朋友圈是这样的:震惊!这种植物竟然能防辐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的秘密。朋友圈流传的十大谣言。有多少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吸收着某些自我矛盾的信息,就像一根小草,被像一阵大风似的爆炸性信息吹来吹去,左右摇摆,不知飘向哪处,越来越迷茫,越来越迷失,有时候对着屏幕傻笑,有时候对着屏幕感动,却终将不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半点影响,知识的雨露不会飘向你那贫瘠的心灵与生活,而你却沉浸在自己无所不知的海洋中无法自拔。你的脑中没有一个书柜去储藏,没有让知识形成系统,就妄想把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就妄想碎片化阅读能改善你的生活。所以少看朋友圈,多看书,少看干“货”,多读书。
但是在这个时代里所有人都是碎片化阅读的受益者,多少人看到网上有人为寻找失踪孩子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多少人在匆忙的都市生活中靠笑话或段子放松犒劳自己,有多少人看到别人实现了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而感到欣慰。信息化的生活、碎片化的阅读存在即合理,从古至今都存在。很多古人讲他们听到的零碎故事收集起来编撰成一本书供后世流传,那些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常常令我们受益匪浅,更厉害的古人靠信息收集写一本史书,使中华文明流传至今。
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初三学生,还是建议去网上接受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与自己所学的系统知识互相补充,或利用热点事件,扩张自己的知识面,获取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满足日常社交,改善思维逻辑和三观。信息获取后的价值是由人而决定的,它无法取代日常的学习,却可以在我们的思维上锦上添花。
碎片化的生活是分不清好坏的,要看你思想的宽度,浅陋的人自然学不到什么,智慧的人可以抓出碎片化信息上的漏洞,在百家争鸣的碎片化输出时代不迷失自我,独立思考和实践,久而久之,那些人收集的碎片会拼合成璀璨的琉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