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让我倾听流水的潺潺,亲吻浪花的甜蜜,闻到花儿的芳香,抚摸叶子的柔嫩;书让我回味亲情、友情,体验欢乐、忧愁……从幼时起,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承受着学业和考试的沉重压力,我似乎与她有点生疏了。
最近的两次考试我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琐碎小事便能惹出无明之火。一次中午我与父母又发生口角,我冲进房间,重重地甩上房门,一个人坐在书桌前,胸口起伏不定,无心写作业,便随手从书架上抽了本书。
苏轼,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旷世奇才,几乎不是身在贬谪之地,就是在贬谪的路上,但即使在当年穷乡僻壤的黄州,还是蛮荒闭塞的岭南,甚至是更遥远的天涯海角,都没能使他沉沦。无论是发展民生、为民请愿,还是兴办教育、开启民智,苏轼都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艰苦的经历没能阻碍他的文学创作,反而使他的作品更瑰丽多姿、情真意切!他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至今广为传诵。他的诗词一改先宋婉约绮丽的文风,开创了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浑壮阔的风格,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面对逆境和挫折所表现出的豁达和乐观。
他仗义执言,不知变通,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贬到杭州。在杭州,他疏通淤塞多年的西湖,用挖出的淤泥修筑了苏堤,重现了西湖美景。王安石变法失败,司马光一派独揽大权,苏轼还是一贬再贬。乌台诗案的阴霾已经散去,但他的乐观的心态却伴随终身。“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谵州”,黄州、惠州、谵州,当时无一不是穷乡僻壤,但他的乐观却让他随遇而
安。他会拉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会惊讶于岭南荔枝的甘甜爽口,“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即使到了海南谵州,他也爱上了当地美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并且爱上了当地的生蚝,还煞有介事地告诫家人不要说出去,省得京城的达官贵人慕名而来分食他的美味。这是何等的乐观!
当然,他也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痛苦伤感,但他也会自我调整,让心中始终充满正能量,从而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哲理,也会送上“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想起十四岁的生日,父亲送给我这本《苏东坡传》,不正是希望我像苏轼那样乐观积极向上?
不觉心中一振,合上书,扉页上一位老人身披蓑衣,手驻拐杖,登高望远,一旁题“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惊涛骇浪。既然这样,为什么我就不能学习苏东坡这位优秀的文人,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去应对生活中的挫折?成长意味着承担责任,虽然这可能是苦涩的开始,但我坚信“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黑暗之后,便是灿烂的阳光。
书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亮丽的笑容,但给我以最贴心的叮嘱;没有厚实的肩膀,却能替我阻挡巨大的海浪;没有深邃的眼睛,可是一直默默注视我的前进。阅读书籍我感受很多,学到很多,领悟很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翅膀”。
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