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苋糕,是一种老掉牙的糕点。
似有一回贾母问宝钗爱吃何物,宝钗深谙老人家喜吃甜软之物,便专挑着说了几样,甜而清香,软而不腻,恰是其醉人之处。
昨夜被春风拂落的花瓣,低低伏在青石砖隙间。有些也随风又飘飞起来,姿影婆娑飘落入古城河的清流中,象征的挣扎几下便随着縠波打转儿消失了。撑篙的大爷从一片新柳中划出,漾开的碧波在阳光下好似有细细的银鱼越于云中翻出闪闪银光。
一团熟粉,一把白糖,一勺薄荷脑……被一双枯燥的手细细糅合,时间太久面筋会老,时间太短又嫌太嫩……只有几十年的老艺人能恰如其分把握时间。然后放在案上擀压,最后切成半个手掌大小放入蒸笼中。
深巷中清腐的香是一首迷人的苏韵小调。
最精彩的是一曲“朱丹上色,芙蓉浅笑”。取出今早于雾气朦胧时择好的一把把红苋菜,捣出汁来,用一根竹签沾上少许汁水“点”在刚出笼的熟粉上,温热的糕团仿佛花苞,包裹住被“画”上去的鲜红花芯。再揭开笼盖,将故意拿出来冷却半熟的糕再蒸上一蒸。
浓郁香甜
的水汽从笼中逸出,此时揭开笼盖,缥缈的汽便蜿蜒而出,隔着浓郁弥漫的雾,瞧见那一小块糕上赤红的丹朱,深深晕在白粉中,“盈盈一水间”的妖娆图景映入眼帘,取出糕,在案上滚上一层熟粉方不致于粘手。这股冰薄荷的清香与深巷中清甜烂腐的味道相互冗杂。似是姑苏图上最后一笔,平添了几分仙韵。
苏韵小调似乎也平添了一抹无色的香痕。
阿婆见我眼巴巴等候多时,便拈了一块递给我,我双手捧过,想、像狗一样乐颠颠躲进青瓦墙脚去了。吃是舍不得的,只盯着那点儿红发怔,几滴春雨飘落到鼻尖上,我用手一摸,指尖冰冰凉凉。将这温热揽入怀中,似听见花瓣飘零的声音。
张爱玲在散文中曾写到梦见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云片糕,吃着吃着,薄薄的糕变成了纸,最后成了灰。
阿婆也渐渐老了,再也蹬不动三轮,再也做不动橘苋糕,最后躺到床上,躺进黄土里。
往事已斯,今人又现。而阿婆“揉”“捏”“捶”“打”“点朱丹”的动作深入我心,和着那冰薄荷的清香在馥郁的苏韵小调上增添一抹最美的痕迹。